
高考明天开考! 40年来,从小煤油灯下燃起的那一段段奋斗史,依旧让人热泪盈眶
▲2016年6月8日,在北京人大附中高考考点,考生在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北京将于2020年起实行“3+3”高考新模式。考生高考成绩将分为3门必考与3门选考科目两部分。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为选考。这意味着,沿用多年的“文理分科”制度将取消。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2017年6月2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教师带领高三学生开展趣味减压活动。(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17年6月5日,在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外,考生家长和当地居民为考生送行。(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1978年高考考什么?
在武汉市档案馆有一份1978年的高考全套试卷,捐赠人是王汗吾(曾用名王捍无),那年他语文76.5、数学考了17.5分、政治74,以308的总分,45.25的英语加分上了大学。
题量小 分值大 时代色彩浓
和现在的高考试卷相比,1978年的高考试卷题型和题量均较少,而每一道题目的分值又很大。
如数学试卷仅有9道大题,语文试卷仅有7道大题,而总分都是100分,这样算下来一道题7至14分,“一道也错不起”。
文理科都是用同一份试卷,仅所做的题号略有差别。从试卷题目看,时代色彩比较浓。
当时考生加试外语,没有听力,分数不计入总分。
捧着毛主席语录英文版自学英语
从成绩单看,在6门科目中,王汗吾政治、语文和历史成绩较好,都在70分以上。历史最高,76.5分;数学最低,只有17.5分。英语属于加试,有45.25分。“当时学习英文条件差,只能捧着毛主席语录的英文版自学。能考45分已经很不错了,当时能读外语系。”
相比现在总分750分,当时总分只有500分。那时各高校自定分数线,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王汗吾考了308分,当时武汉师范学院文科招生分数线为300分,理科为280分。
毕业后,王汗吾分配到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身份从工人变成干部,工资也由每月38元涨到54元。
从“不闻窗外事”到“诗和远方”
40年前高考,作文的题目来自油灯下的书本。40年后,既要读透课文,又要兼顾“诗和远方”。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2017年一条微博成了一道高考题。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500至600字的短文。
1988年,《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998年,《坚韧 ———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现在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2008年,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以含意的范围作文。
材料内容: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赴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不同以往,2017年的山东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目,来自中国日报官方微博的一篇报道。
安徽合肥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新华书店。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悄悄走进书店,在座椅上安然入睡。书店工作人员说,在这过夜的很多是拾荒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有离家出走的人和在自习的学生,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谈一下感受,自己命题,体裁不限。
改革开放40年 高考变革史
▲1979年夏,经常可以看到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年轻人。
明天,首批“00后”考生将走进高考考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恢复高考,正是那个年代,影响最大的改革事件之一。高考变革如实记录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点滴变化。
1978年
1978年高考,全国首次实施统一命题,分省录取。自此,分省录取的制度基本沿用到现在。
如果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奏响了改革开放交响曲的序曲,那么40年来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则是改革浪潮不断向前的有力见证。
1983年
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定向招生。
1985年
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1996年
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几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
1999年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并揭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2001年
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3年
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同时,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同年,实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终于迎来变革,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个别省份会有所延长,如江苏、广东),高考告别酷暑。
2012年
开始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
2014年
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5.6万名学生在居住地参考。
2015年
高考加分项目大幅度“缩水”,取消了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各地还要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原来没有的加分项目,不得新增。
2017年
以上海、浙江为代表推进的改革试点正在探索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考方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为“不拘一格选人才”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2018年
北京市确认5类加分项目取消:
①省级优秀学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的考生
②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的考生
③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④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⑤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北京确认从今年开始,公安英模子女报考高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考是真正的成人礼,
将不服输的青春装进年轻的胸膛
部分内容参考:瞭望周刊、武汉晚报
1 2 3 共3页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