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港剧带给我的都市向往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7
手机版

  最近看的一部港剧叫 《一屋老友记》,跟那些年佳作迭出相比,如今有一部拍得不错,我们就会惊叹,原来港剧仍是一个进行时。

  作为85后,《东京爱情故事》只存在于过期杂志的专栏里,《老友记》《欲望都市》也是上了大学后补看的,少年时让我不愿意离开电视机去写作业的,是小小屏幕上的一部又一部港剧。

  港剧之金庸剧:王者荣耀般的武侠审美

  记忆中看的第一部金庸剧是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那时的自己并没有看懂尹志平对小龙女做了什么;好奇李莫愁这个大反派为什么总把 “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么美的诗句挂在嘴边;初识黄蓉,却是一个护短自私的中年妇女,以至于再看“射雕”时,总是纳闷这个古怪精灵的小女孩后来怎么变得那么面目可憎。很多年以后,从那些凭借解读金庸而走红的自媒体作者那里明白了 “中年黄蓉的婚内寂寞”,也曾多次前往汾河边寻找“雁丘”,早已理解了李莫愁的执念和痴癫。

  后来陆续看了黄日华版 《天龙八部》,吕颂贤版《笑傲江湖》,对武林大会这样的热闹事向往不已,主题曲《难念的经》《沧海一声笑》至今仍是手机歌单里常听的曲目。陈小春版《鹿鼎记》播出时已经上了初中,但并不妨碍我在所有播出这个剧的电视台间换来换去,只为各台播出时间差可以多看几分钟。那时刚刚进入少女期的自己爱死了扮演康熙的马浚伟,跟着韦小宝一起为着他的一笑一颦而牵动思绪。

  几年后台湾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完成了大部分金庸原著的阅读,大陆的几部再接近原著,还是怀念很“燃”的港版金庸剧。

  港剧之都市剧:都市男女的工作和生活

  在武侠剧之间,欧阳震华、林保怡、关咏荷、陈慧珊这些人演绎的一系列都市剧,也可以拉出一个长长的港剧清单。这些剧情节紧张、悬疑迭出,恐怖气氛的渲染恰好在可接受范围内,最重要的是让苦闷学业生活中的自己看到了都市生活的美好。这里的男男女女工作专注、生活独立、情感成熟,虽有分分合合,却都是源于爱情,他们的状态让人向往。

  对港剧最后的关注是 《创世纪》,拿了播出版权的央视在好几个频道密集播放宣传片。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罗嘉良看到照片里的陈慧珊戴着他送的项链,兴冲冲要跑出国去追回旧爱,陈慧珊回复说,照片里的我笑得开心不是因为项链,而是拍照的那个人。

  如今不论是回头看这些港剧,还是新近几年拍出来的作品,香港仍旧是那个香港,但作为观众的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自己。当时觉得离自己很远的创业故事、股票大战、地产之争,如今已经屡见不鲜,并且现实比剧里玩得更大更刺激。欧阳震华仍在演港剧,但剧中不再光鲜的城市和狭小的生活空间并不能再让人产生多少向往。

  值得欣慰的是,港剧一直没有放弃对人情味的刻画,男女主人公走到一起仍是因为爱情,兄弟姐妹们嫌隙半生归来仍是一家人。而我们,不也还对那些陪伴我们走过青少年时期的“过气”港剧明星们依旧殷切相迎吗?

上一篇:那些年我们通宵玩过的经典单机游戏
下一篇:迪士尼真人版《匹诺曹》首波口碑出炉,被嘲“没有灵魂、呆板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