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拆的不仅仅是炸弹,更是我们内心的黑暗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5
手机版

  每个人选择去看某一部电影,一定是有特定的机缘在。

  或许是因为电影中有你崇拜的明星,又或许是因为宣传海报吸引了你,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你无聊刚好想去看电影,而我选择看《拆弹专家2》只是纯属陪同,但却没想到让我有了一次彻悟。

  影片开始的画面就是各种爆炸,如果是真实发生,我非常难过,看到那么多的建筑的倒塌,无数的生命被毁灭,幸运的是影片说,有人阻止了事情的发生。

  

  潘乘风(刘德华饰演)原本是一名拆弹专家,在一次拆弹过程中失去了一条腿腿,但他在高强度的训练下,坚持锻炼,努力让自己恢复到“正常人”的体能,结果却被告知要转文职。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他开始怨恨单位“用完就抛弃”,变的仇恨这个世界,因此他跟以往的搭档反目成仇,与女朋友分手,开始加入“复生会”,开始了复仇之旅。

  但在影片最后,潘乘风却用自己的生命作为复仇的代价,再次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和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这部电影带给我很深的2个触动:

  

  一、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可以是一个人的命,不要轻易剥夺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作为外人甚至单位里面的人,支持“残疾人”复工是很难的一个决定,让他做文职看起来是一个最稳妥的决定,但却忽略了作为受伤者本身的需求。

  这样的一个画面,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与子女的互动。

  父母老的时候,子女觉得自己可以用钱来照顾父母,希望父母可以停下来,不要再忙碌了。

  但有些老人却因为无所事事反而生病了,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让一个人做事,允许他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一种爱对方的方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对这个世界是有意义,有贡献的,不是吗?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如果在未来遇到相同的问题,可以尝试去理解他人想要做事的那一份心,给到对方想要的那一份爱,而不是用自己的爱的方式去爱对方。

  换个角度,在子女年轻的时候,父母总是希望保护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这一份爱是感人的,但很多时候也让孩子失去了体验生活的权利。

  越早经历挫败,越早可以觉醒。

  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去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允许孩子去经历一些挫折。

  挫折未必不是一种学习,我们可以从成功中学习智慧,同样也可以从失败中学习经验。

  

  二、愤怒最终是可以被爱化解。

  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两个小人。潘乘风,原来多有正义感,后来性格大变,他就有多愤慨。

  就像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提到过能量是守恒的,换句话说正义和愤慨只是同一种能量的两面性,但我们到底要发挥哪一面的能量,这是需要被正确激发的。

  影片中这样的一幕:潘乘风在一次爆炸中失忆,前女友用“记忆植入”的方式欺骗他是警察的卧底,希望激发他内心最初的正义感。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你信我,你就是警察;不信我,你就是恐怖分子”。

  

  前女友的这份爱、温暖、信任,把他点醒了,让他回忆起曾经自己做的救人的工作,而如今自己却被愤怒操控,开始踏上伤人的旅程。

  转化真的只在一瞬间。

  这让我也回忆起,我的老师在两性关系的课堂上讲过这样的一段话:“吵架的夫妻比冷战的夫妻更容易和好。愤怒是因为在乎,彼此之间还有爱”。

  是的,愤怒和爱是一体的。

  

  三、写在最后

  影片结束了,潘乘风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这一幕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

  我想,我们是幸运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有一些愤怒想要发泄,我们还来得及挽救,还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偿还。

  希望看到此文章的小伙伴,可以有一些触动。如果平时有做过一些伤人的事情,在古装片事情变得更糟糕之前,请及时用爱去和解它。

  这一部电影给我带来最深的触动:爱和正义可以化解一切。

  无论我们是在事业上还是在家庭中,我们都要相信每个人内心的那一份善,去传递那一份善意,用自己的善意去激发他人内心深处的柔软。

  我是亲密关系导师爱丽莎,欢迎你关注我,每天与你分享亲密关系的小知识小干货,陪伴你一起在亲密关系中终身成长。

上一篇:《西游记女儿国》傲娇国王趣斗呆萌师徒
下一篇:《文豪野犬》舞台剧“三社鼎立”开启,一起围观真人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