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删减的“易子而食”部分,陈忠实意在揭露这一历史弊病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5
手机版

  文 | 长安原创

  《白鹿原》中,揭露人性的一个场面——过门不久的新媳妇,半夜里被饿醒!媳妇一个转身,发现身旁丈夫“不见”了!她立即起身去看,发现公公婆婆房子里的灯亮着。心想,他们又在瞒着自己偷吃! #白鹿原#

  

  踩着疲惫的脚步,新媳妇踏进了黑夜里。此时,令人后背发凉的一幕就此发生——房间里传来丈夫和公婆的对话声。婆婆的大概意思是,现在是饥荒年,到处都是饿殍遍野,人们没有余粮,还不如将她(新媳妇》吃掉,否则的话全家人都得死。

  然而,女人的丈夫不愿意。新媳妇在听说后,立即身体酥软,双腿因为恐惧和惊异而打颤。趁着黑夜,她便一鼓作气跑回了娘家。

  到家之后,她将自己的听闻一一说给了自己的父母亲。在家人的一阵安慰中,新媳妇才渐渐睡去。但是等到后半夜,新媳妇又一次从睡梦中惊醒了。新媳妇再一次听到了父母亲的隐约谈话。

  

  父母亲的谈话让她彻底陷入了绝望!他们谈论说,与其让别人吃掉,还不如我们自己吃!女人听后,恐惧和绝望,悲伤与痛苦齐齐涌上心头。因为这一件事情,她从此变得冷漠、神志不清,精神恍惚,直到最后成了白鹿原上的疯女人。

  当阅读原著《白鹿原》到了这一幕时,甚至难以相信这是真实的历史发生。很多人觉得这是夸大事实,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近现代史上,尤其在20世纪中叶,内战和抗战,以及千年封建制度的累积,使得社会矛盾无限扩大,人民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刘震云写作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中就对这一幕有着真实的还原。

  日军南下,国民政府炸毁了江河口,使得沿岸一带的百姓四散逃亡。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延缓和阻挠日军的侵略步伐。死了那么多人,但是仅仅呈报了100万。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去看看《1942》这部电影。

  

  再从历史来看,楚国围困宋国数月,城内已经没有粮草,人们食不果腹,饥不择食。为了度过劫难,他们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转而和对方交换孩子!这便是历史上的“易子而食”。

  无独有偶!《白鹿原》原著中还有更为大胆的描写,而这些匪夷所思的内容都是经过了陈忠实的现实考量,他曾到访西安市郊附近的一些县落——长安、咸宁和蓝田采集和调研,书中很多内容甚至都不用编织,而是现实的搬运。

  

  譬如,白嘉轩娶了6房媳妇,但是六个女人都死了。死因也是非常引人深思的,其中有的女人因为痨病而死,有的因为纵欲过度而亡,有的因为精神紊乱而发疯最后死去,也有的因为听信传言而不敢和白嘉轩圆房·

  我们需要探究,白嘉轩六个老婆死去的原因背后深意是什么?

  一则凸显了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二则也体现了女性地位极度低下的现实问题。

  

  《白鹿原》的历史低位举重若轻,从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地带,《白鹿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为这一时期既有清廷没落造成的社会破败,也有军阀混战造成的社会动荡,更有帝国主义的渗透和掺杂,使得社会矛盾无限扩大,进而导致内外矛盾急剧膨胀。

  作为一部极具份量的作品,《白鹿原》必须承担厚重的历史使命,如上种种都要一一呈现出来。《白鹿原》所囊括的是民族意志,是历史史事。

  从清廷没落到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近乎百年的历史,就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样,将拉丁美洲的文明历史融入进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之中。

  

  某种意义上来看,“白鹿原”其实就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一样,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有过殖民侵略和掠夺,也有过荒诞诡异的民间传说和诡事,一如一幅浩瀚深邃的历史画卷徐徐在我们面前展开一样,在砌就民族史诗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雄浑深厚的中国最原始的农耕文明的底蕴。

  《白鹿原》的气质底蕴,其实也就是陈忠实的人格和气质。

  陈忠实,一个温厚但却傲骨不减的关中老汉,他有着令人折服的精神力量——人生近乎50岁的时候,他才开始《白鹿原》的创作。试想,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

  

  董宇辉评价《白鹿原》更是令人倒吸一口气——白鹿原是汉代冷宫的所在地,是玄奘的墓地,是刘邦屯兵灞上的兵家常争之地!

  正式讲,《白鹿原》是接过了《红楼梦》的遗志,是承接历史的不二之作,《红楼梦》是包揽了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次大汇总;而《白鹿原》则是承接了过去,继往开来的一部作品。

  很多人对《白鹿原》的了解仅仅局限在电视剧,但其实电视经过了层层删减,并不能像原著一样全方位呈现作品的精髓和深刻。

  

  1997年,《白鹿原》获得“茅奖”时曾因书中内容尺度大而被质疑,陈忠实为了获奖只能将其删减!

  直到20年后,最初未删减版《白鹿原》才得以回归书中,我们才能领略到书中删减部分的精髓!相比于电视剧,原著内容更完整也更震撼人心!文字是主动摄取,而电视剧则是别人的咀嚼二次投喂!

  

  如果你不曾读过原著《白鹿原》,不妨戳下【看一看】!新年已经过完,学习看书不能停!未删减版值得搁置书架!

  中国为何是东亚之光?“普利策”奖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揭开真相

  日本最初“人种”是谁?为何韩国人歧视日本,日本上下厌恶韩国?

  与原配离婚后,贾平凹再遇良缘;批判贾平凹,为何说多属偏见?

  路遥病榻一席话,惹贾平凹泪目;贾平凹,“陕西三杰”的最后倔强

  “诺奖”作品《百年孤独》出版多困难?马尔克斯:不授权中国出版

  举报/反馈

上一篇: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
下一篇:谁才是那个真正的看不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