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榆树下的欲望》是由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所编写的一部现实主义戏剧,被称为“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也曾在奥斯卡金像奖和戛纳电影节被提名。此剧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新英格兰农场的家庭故事,农场主凯伯特迎娶了年轻貌美的爱蓓做他的第三任妻子(前两任妻子由于劳累过度相继离世),一个觊觎钱财,一个贪图美色,两人各取所需,生活的还算和谐。农场主的儿子彼得和西蒙(第一任妻子所生)当看见了爱蓓的到来,明白自己继承农场的希望渺茫,在与兄弟伊本(第二任妻子所生)签订契约、换取钱财后,便决定前往加利福尼亚,靠淘金为生。但伊本认定农场归母亲所有,不愿放弃继承权而继续待在农场里。同时,爱蓓认为凯伯特年老无法生育,担心没有孩子就不能继承家产,便多次勾引伊本发生关系,产下一子。然而伊本在孩子出生后,怀疑爱蓓对他并没有真感情,只是假借孩子,从而继承农场。爱蓓为了证明自己的真心,打消顾虑,竟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戏剧的最后,伊本报警,两人共同承担了杀人所带来的的法律制裁。
这部戏剧以继承凯伯特的农场为主线,围绕农场里的五位主人公各自的欲望以及为了达成欲望的种种手段依次展开叙述。通篇使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多样的悲剧内涵,勾勒出主人公们贪婪、孤独、淫欲等完全扭曲的人性,反映了家庭内部因为物质之需和两性之欲所产生的巨大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用的压抑氛围。由小局推出大局,由小人物看出当时的美国冒险片人民渴望财富而日渐冲淡的亲情友情等人际关系的悲剧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与发展。
无论是影片,还是剧本,要想成功,要想让读者有兴趣阅读观看,刻画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复杂多变的人性是少不了的。《榆树下的欲望》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极具感染力和讽刺意味,人生在世,不可能无欲无求,本身就是带有原始而又复杂欲望的,不过是比兽类会克制、选择罢了。剧本也适时地增加一些动物的隐喻,将人与兽相联系,使得讽刺意味更胜一筹。先来谈谈剧本的中心人物凯伯特,凯伯特自私吝啬,固守土地,认为农场的一切都只属于自己,自己是家庭的中心,紧紧拿捏着农场的拥有权,同时又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不断地压榨妻子、孩子,为其卖命,却又称其死后不会留下任何东西,反而会挥霍完钱财,一把火烧掉农场。每当有人顶嘴时,他都会怒不可喝,绝不允许他人动摇自己的地位,但最后发现伊本与爱蓓偷情时,又显得窝囊颓废。在凯伯特身上我们不仅能看见视金钱如命的样子,也能看见他关于生理欲望的一面,在两种欲望的渗透下,他就成为当时社会下一个只顾利益、缺乏亲情的典型代表。
其次是我认为最带有悲剧色彩的爱蓓、伊本两人。爱蓓年轻貌美,“我需要一个幸福完整的家,我不想被丈夫背叛”,这是爱蓓刚来农场所表示愿意嫁给凯伯特的原因。但她更多程度上是因为看中了凯伯特的农场,这笔物资财富让她委曲求全,嫁给了年老吝啬的凯伯特。这个老头对于爱蓓来说他是一块难啃却又诱人的肥肉,他有农场有钱财,但是却有一毛不拔,所以爱蓓想要继承农场就必须拥有一个孩子,于是她找到了伊本。伊本作为凯伯特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孩子,对于爱蓓这个“入侵者”一开始是抵触讨厌的,但是身上的情欲在多次勾引中爆发,两人发生了关系。戏剧在这表现出的仅仅是人人因欲望而产生的尔虞我诈,贪婪嘴脸,尤金·奥尼尔为了使其悲剧内涵更加深刻,在爱蓓和伊本两人拥有孩子后的场景里又增加了点人性美好的色彩,本来各取所需的二人在性爱中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冲破了外界的干扰,无论是旁人眼光,还是法律制裁。他们奋不顾身做了疯狂之事,虽然互相看见了彼此的爱,但这种疯狂依旧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毁灭,这也正是故事的悲剧性所在。
最后是彼得和西蒙,他们之所以看似没有对凯伯特的农场产生强烈的继承意愿,愿意在在签订契约后就远走高飞,并非是他们没有欲望,只是他们没有伊本身上所带有的恋母情结与仇恨,但他们的一生仍然是在物欲与情欲的驱使下前行。他们也是这个物欲横流社会中的一只蝼蚁,会去嘲讽伊本喜欢的米尼,说她是妓女,他们会同兄弟为了财产绞尽脑汁、明争暗斗,甚至为了金钱诅咒自己的亲生父亲早日去世。
剧本也适时地增加一些动物的隐喻,将人与兽相联系,使得讽刺意味更胜一筹。通篇来看,正是“欲望”的力量推动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发展,将主人公贪婪自私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并对摧残人性美德的病态社会进行了讽刺与批判。
不仅从主人公的种种行径可以感受到欲望与阴谋在家中滋长,其实在一些环境描写上也具有一定的象征隐喻意义,带有同样掌控他们精神世界的力量。首先是剧名《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榆树”,剧本开头处是这么写的:“房舍左右两边各有一棵高大的榆树。那弯曲伸展的树枝覆盖着房顶,既象是在保护着房子,又象是在压制着它。这两棵树看上去有着一种不祥的,充满着妒忌和降服一切的母性心理。”榆树既象征着伊本逝去母亲的亡灵,又隐喻着家庭压抑紧张的氛围,无论是环境还是人心都是黑暗的,为后面几场冲突矛盾做铺垫。还有“它们层层叠叠地笼罩着屋子,将它压得透不过气来,就像两个精疲力竭的女人,将她们松垂的乳房、双手和头发都耷拉在屋顶上。遇到下雨的日子,她们的眼泪便单调的噗噗往下掉,顺着瓦片流失。”这句话看似在描述榆树的自然形态,其实是将其拟人化,寄予凯伯特前两任妻子的情态,表达对她们一生都在辛勤劳作的同情和悲哀。其次是“房子”,剧本开始的场景布局是这样的,“房子南部面对一垛石墙”“房舍的墙是令人生厌的那种灰色”,灰色的房子暗示着农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无情,一切都是基于欲望之上。房子周围的石墙,坚硬而又冷冰冰,视觉上是一种冷色调,心理上是一种禁锢之感。尤金·奥尼尔很好地运用了隐喻这种语言表现手法,借助了人们所熟知的榆树、石头墙等事物,去认识较为晦涩抽象的“欲望”这一概念。
《榆树下的欲望》不仅在象征意义上苦下功夫,还运用了不少狂欢化的语言,在第三幕第五场中,凯伯特邀请人们参加宴会,并准备了红酒美食和音乐舞会,庆祝自己有了儿子。本来好端端的一个宴会,却因为大伙都明白孩子的生父并非凯伯特,凯伯特的脑袋上着着实实带着绿帽子,大伙因此含沙射影地讲话,语句中透露着恶意的嘲讽和幸灾乐祸,搞得凯伯特十分愤怒,便爆了粗口:“你们在叫唤什……一群山羊似的。你们为什么不跳舞哇?我请你们到这儿来是跳舞的,吃啊,喝啊,热闹热闹……你们倒象是一群得了瘟病的疯子似的坐在那里瞎吵吵。你们象一群野猪吃了我的饭,又喝了我的酒,可你们得给我跳舞啊,这才公平哪,对不对!”这场聚会中凯伯特粗俗的话语并没有停过,这种狂欢化的语言并没有让读者觉得粗鲁不堪,而营造了凯伯特小丑般的形象,带有一定的幽默悲剧色彩,也给人一种平民化的感觉。同时在语言设计上,编剧也会为其设计一部分有哲理的话,就像这一幕结尾的“总有那个东西,你可以感觉到它从榆树上掉下来,攀在屋顶上,从烟囱里爬下来,在墙角到处乱翻!这房子里没个安宁。和家里人在一起住的不到阿宁。那东西老缠着你。”这个东西我想大概指着的就是每个人心中各种各样的欲望吧,欲望要想满足就要通过各种手段,正是这种黑暗的阴谋在家里深根发芽,才使得房子里没有片刻安宁, 只有为了满足欲望的那种你死我活的争夺。
《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在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可能都与我们的人生经历相差较远,但是无论从人物的刻画还是情节的设计,或是一些象征手法的运用和悲剧内涵的体现,都将“欲望”一词,推向了极限,演绎出了伟大的悲剧。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