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我爱家乡” 福建两年票房破20亿!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4
手机版

  1905电影网专稿 “碧海桑成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词句惊艳、字字珠玑,依然描摹不出福建的美。这个坐落于东南沿海,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省份,与电影之间有着奇妙的缘分。

  

  早在中国电影诞生的那一年,福建观众就已经接触到光影文化。1905年,揭开中国电影百年序幕的在全国首映。首映的三个城市中,福州就赫然在列。

  30年代就开始导演创作、有“中国战争电影之父”之称的大导演汤晓丹是福建漳州人;“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陈凯歌籍贯为福建长乐;以《都挺好》掀起观影热潮的实力派女演员姚晨出生于福建泉州;演戏、制片两不误的电影人梁静也是福建人。

  每一代福建影人对电影的热爱和付出,都激励着后来人不断奋勇向前。福建,也以极具优势的电影配套资源、自然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电影人的目光。

  正值全国两会召开的重要时刻,电影频道重磅推出特别节目,“我爱电影 我爱家乡”系列报道,回顾各地电影发展高光时刻,把握电影行业脉搏,唱响未来电影之梦。

  《中国电影报道》两会特别报道“我爱电影 我爱家乡”第一期邀请了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处长王江、恒业影业董事长陈辉以及出生于福建的电影人梁静,让他们分享眼中福建与电影的深厚情缘。

  气候宜人、风景秀美

  这些电影都曾在福建取景

  在出生于福建的梁静看来,福建是绝佳的影视外景地。

  

  迷人的武夷山、优美的海岸线、文艺的鼓浪屿、神奇的客家土楼、悠久的漳州古城以及高颜值的海峡文化艺术中心,这些共同构成了自然与人文景观俱佳的福建。

  

  近年来,等影片都曾在这里取景。

  如诗画一般梦幻的电影《云水谣》,曾在福建省南靖县的长教村取景。

  富有历史气息的悠长古道,根深叶茂、虬枝龙爪的千年榕树,匠心独具的福建土楼,都为这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增添了别有风韵的注脚。

  《一步之遥》中气势恢宏、惊险刺激的飞车追逐戏也发生在这里。星罗棋布的土楼,复杂的地形走势,都为这段掀起全片高潮的戏份奠定了基础。

  上映后好评如潮的《古田军号》也走访了当年红军在福建闽西的旧址。

  从红四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堂”到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等地,承载历史记忆的建筑和风景,让观众穿越时空、回到激情昂扬的岁月成为可能。

  我爱家乡,我爱电影

  福建电影人深情表白家乡

  2019年,福建省共有电影院332家,银幕1904块,座位259830个。全省城市电影院共放映电影368.86万场,全省电影观影人次达5579.86万人次,在全国居于前列。

  从小就被做演员的父母耳濡目染,梁静最初的电影记忆来自于福建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和。

  

  提起《小城春秋》,梁静十分自豪,因为父亲梁志鹏曾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梁志鹏曾在的福州军区前锋话剧团,曾经诞生过像朱时茂和孙晓梅这样优秀的福建籍演员及主持人。

  得益于这样的成长环境,梁静曾经见证过上一代福建影人对电影的热爱与付出,“在那样的年代,有无数像父亲一样默默付出的福建影人影响着我们,时至今日,我们作为新一代影人,对福建电影事业有着更深厚的情感与责任感。”

  

  以前在家乡看电影,梁静常去福州的东街口,那里聚集了全市好几家主要影院。近年来,不仅是福州,在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影院也遍地开发。2019年,福建省位列全国电影票房排行榜10强。

  负责过等制作出品任务的福建恒业影业董事长陈辉也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

  

  “作为一个福建人,我更可以看到福建一些企业未来的市场的一些潜力。我觉得福建除了厦门、泉州、福州之外更多的城市,其实有更大的票房空间。这也要看未来政府和经营者们如何把市场放得更大,给予福建电影市场更大的发展空间。”

  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助推

  福建电影产业影响力与日俱增

  2016年,福建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实施意见》。主要提出了“充分发挥福建省影视精品奖励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实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对高新技术的福建电影企业减收企业所得税”等内容。

  

  2018年,厦门市颁布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补充规定》。这18条规定中,有11条与影视产业有关,包括支持影视产业园区、引进辖区外影视企业以及培育影视企业和支持本市出品、在传统平台发行的优秀影视作品等条例。

  

  2019年,厦门又颁布了首个影视产业专项扶持政策。除却扶持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建影视基地、鼓励创作和发行等内容外,还贴合10年5届金鸡奖落户厦门的政策,专门提出了要将厦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首映礼基地,并对本市影视企业举办影视产业活动进行补贴。

  

  厦门之外,福州平潭和漳州也有相关的政策,鼓励当地电影产业的发展。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让福建的电影产业如虎添翼,影响力与日俱增。

  据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处长王江透露,福建省电影局自2018年11月组建以来,不断推动福建省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福建省电影票房21.54亿元,年均增长7.18%,连续第2年突破20亿元,全国排名第10位。”

  

  福建电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

  1958年,福建电影制片厂诞生,先后推出了《小城春秋》《木棉袈裟》《爱在廊桥》《古田军号》等精品佳作,屡获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重要奖项。

  

  而2007年成立的福建恒业影业有限公司作为福建本土民营企业,也见证了福建电影事业的成长。

  近年来,恒业影业曾陆续为观众送上等佳作。2019年末,福建恒业影业第一出品的电影《误杀》热映,收获票房12亿,成为福建有史以来票房最好的电影。未来,恒业还将推出《误杀》续集、、等重磅影片。

  

  把握“黄金时代”机遇 

  推动福建电影事业腾飞

  今年受疫情影响,电影院停业,摄制组停工,整个电影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电影行业逐渐恢复生机。福建省也做好了准备,抢抓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历史机遇 ,继续推动福建电影产业迈向高峰。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电影管理处处长王江表示,福建未来电影的发展总的要围绕“1234”。

  “1”是坚持把繁荣创作作为中心环节。“2”是全力办好两个节展。全力办好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两大节展,努力将厦门市打造成为“东方的戛纳”。

  

  “3”是建好三个电影基地。在基地建设上,高起点打造以海洋为主题的平潭影视基地、以全域影视为方向的厦门影视基地和以网络剧孵化为重点的泰宁影视基地,建设一批专业影视棚、旅游观光棚,形成南有厦门、北有平潭的“2+1”影视基地格局。

  “4”是四个“高”。

  一是电影创作迈高峰。挖掘梳理电影创作生产资源,策划一批展现八闽文化和新福建时代风貌的重点项目,力争每年打造10部重点电影、扶持30部重点剧本创作;二是产业发展高质量,要注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电影企业,推动电影发展与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深度融合,延长电影产业链;三是为民服务高效能。支持城市电影院技术升级和优化电影放映环境及服务,加大力度推动乡镇电影院建设;四是人才队伍高素质。依托福建师范大学建设电影剧本创作研究中心,连续3年筹备组织全省电影创作人员培训班,邀请国内和省内电影界顶级专家进行授课培训。

  

  20年来一路见证福建电影成长的恒业董事长陈辉认为,现在福建省更多的创作者,有了更多的信心,“我觉得福建省领导都是站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规划政策的。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大家应当共同审议,把福建建成一个电影大省。”

  

  身兼演员、制片人数职的梁静也认为,家乡的电影产业潜力无限。

  “两年前,投身制片行业的我在家乡成立影视公司‘厦门七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人、电影机构像我一样,被这里优美的风景和优惠政策所吸引,纷纷选择落户福建,我们一同参与并见证着福建影视行业的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梁静也表达了对家乡未来发展的深深祝愿。

  “从《闽江橘子红》到《云水谣》再到,八闽大地数十年滋养着电影的文脉,依山傍海的福建逐步成为中国电影的取景圣地。丝路电影节、金鸡奖的先后落地为福建电影发展赋能助力。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福建电影加油。”

  “我爱家乡,我爱福建,拍电影来福建,好运无限!”

上一篇:曹保留《追凶者也》是真的追凶者也
下一篇:北美票房|《黑豹2》开画豪取1.8亿美元,位居年度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