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画中颇为特别的一类:呈现佛教历史上的“名场面”!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4
手机版

  佛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类。

  从题材内容来看,常见的佛画有:佛像、菩萨像、明王像、罗汉像、天龙八部像、高僧像、以及密宗的曼荼罗画等。

  此外,还包括描绘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事迹的

  佛传图

  、描绘诸佛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故事的

  本生图

  、将佛经中所述内容绘制成画的

  经变图

  ,等等。

  

  《白马驮经图》(明

  丁云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我国佛画中,还有比较特别的一类题材,即

  将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著名典故等,绘制成图

  ,比如——

  大家比较熟悉的

  《白马驮经图》

  ,描绘了汉明帝时,天竺僧

  摄摩腾

  与

  竺法兰

  自西域以白马驮佛经来中国的场景,这被认为是佛法东传中土的开端。

  又如

  《达摩渡江图》

  ,描绘了中国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

  一苇渡江的场景。

  据载,达摩抵达中国后,曾向梁武帝开示佛法,不过双方并不投缘,于是达摩祖师离开梁朝。

  传说他单凭一根芦苇枝杆便横渡长江,抵达北方,来到嵩山少林寺驻锡,在那里首传禅宗。

  用今天的话来说,

  这类佛画表现的,可谓是佛教历史上的“名场面”

  。

  

  《达摩渡江图》局部(明

  孙克弘)现藏宁波天一阁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幅这类佛画中比较著名、常被画家们表现的“名场面”——

  1.

  《石勒问道图》

  ,又称

  《蕃王礼佛图》

  ,描述的佛教故事是:

  十六国时期,西域高僧

  佛图澄

  以七十九岁高龄徒步到洛阳弘法。

  他听说后赵开国皇帝

  石勒

  专以杀人显示军威,于是通过石勒大将郭黑略的关系,会见了石勒,劝他少行杀戮。

  石勒在佛图澄的劝说下,不再滥杀无辜,并对佛图澄礼敬有加。

  

  《藩王礼佛图》局部(宋

  赵光辅)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2.《虎溪三笑图》

  ,描述的佛教故事是:

  东晋时,著名高僧

  慧远

  居于庐山东林寺,潜心研修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誓曰:“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一日,大诗人

  陶渊明

  、著名高道

  陆修静

  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

  后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到了虎溪,三人耳旁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竟完全没发觉。

  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

  “虎溪三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大势(陶渊明代表儒,慧远代表释,陆修静代表道)

  ,它可能并非历史真实,但却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

  《虎溪三笑图》(明

  陈洪绶)

  3.《李翱参药山图》

  ,描述的佛教故事是:

  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翱

  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时,

  药山惟俨

  禅师驻锡的药山道场,正是他的治下。

  一日,早就景仰药山禅师的他前往拜访,禅师却执经诵读,根本不理他。

  侍者告诉药山禅师说,太守大人来看你了。但禅师还是不顾。

  李翱终于耐不住,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便欲转身离去。

  这时,药山禅师开口道:“太守何得贵耳贱目?”这是顺着李翱的话反问:你是相信耳朵的虚闻,还是相信眼睛的实见呢?

  李翱听出了玄机,当即谢过,并向禅师请教大道。

  当他问“如何是道”时,药山禅师以手指天,然后又指净瓶,只说了句:“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当下有悟。事后题诗赠药山禅师云:

  “练得身形如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药山李翱问答图》(宋

  马公显)现藏日本京都南禅寺

  4.《苏轼留带图》

  ,描述的佛教故事是:

  北宋大文豪

  苏东坡

  与

  佛印

  法师是知心好友。

  一天,苏东坡突然来访,直入方丈室。

  佛印正欲为僧众说法,故意开玩笑不让苏东坡坐,说:“此间无坐处”。

  苏东坡随即用禅宗之语答道:“暂借佛印四大为座”。

  佛印见他居然班门弄斧,便想难难他,提出如果答出问题就请他坐,答不出就把玉带输掉。

  苏东坡自以为难不倒他,欣然答应。

  佛印问:“既然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居士向哪里坐?”

  (四大,指“地、水、火、风”,佛教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五蕴,指“色、受、想、行、识”,是构成人身的五种因素。)

  这是问,既然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便是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哪里还会有什么座位呢?

  苏东坡果然被难住了,只得解下玉带相赠。

  

  《苏轼留带图》(明

  崔子忠)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图片7]

上一篇:《疯狂原始人》发中文版蓝光 主创阵容明星云集
下一篇:《小王子》:一部献给所有人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