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友和狗》:想爱不容易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3
手机版

  这部电影《我的男友和狗》,改编自日本作家原田舞叶的小说《只要一分钟》。通过原著诞生的社会环境,作品似乎更为迎合外国观众的口味。但是,由于是中国演员的参演,以及电影发生的社会环境可能与原著故事发生的环境有所不同。便,电影蜜蜂可能造就了不同观众的不同审美品位。这部电影作品当中,没有了剧情片跌宕起伏、正邪斗争的明显痕迹,取而代之的则是三个主人公之间温情脉脉的关系。那种来自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纯真、温暖的主题。

  《男友和狗》一改温情剧本身带给观众的以爱情作为主线的手法,出现在银幕面前的主要是浩介、琬真以及爱犬里拉的相互之间的关爱与责任。画面清新自然,情节淡淡如流水,却不经意之间把我们引向关于爱与被爱之间的生命思考:作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重,理应成为人所付出的纯真的情感前提。影片开头就出现一只在绿草地上蹦跑的爱犬,朦朦胧胧之中把我们带向了电影的生活当中。

  琬真是真爱的施予者、付出者。作为整部电影的主人公,她与男朋友浩介同时出场,并且因为她的职业,时尚杂志的工作人员,为了可以给杂志设计一个关于宠物的专版。开始,有机会接触电影的另外一个主人公里拉。里拉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琬真亲自来到宠物店里,带着一份关怀和友好的目光与里拉相识的。她和里拉之间的情感交流,来自刚开始相识的那只手。琬真伸出手握紧了里拉的左前脚。这是她们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更是琬真施予关爱的行动。她把里拉带回家,从不懂照顾、到学会照顾、从不懂关心、慢慢开始变得关心。她始终作为对里拉以及男朋友浩介的施爱者的身份,把观众带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于爱的表达的。

  包括里拉患上绝症,她放弃职业、放弃工作,把自己全部的关心和情感全部投注到里拉身上,她无怨无悔。我想,这是对电影施爱者的最为细腻的刻画。她和里拉的沟通,镜头里没有过多的台词进行渲染。而只通过琬真照顾里拉的细节,便足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尤其是当琬真最后握起里拉的手的时候,里拉无力地放下了自己的前脚。这个细节足够让施爱者的身份,得到明显的展示。

  里拉是真爱的接受者、感受者。里拉是这部电影当中特殊的主人公,因为,她是动物,她不仅不像人物那样,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以及人们熟悉的行动进行爱的阐释。导演只能通过她的神态以及动物特有的行为,去表现她作为爱的接受者和感受者的表现。正如上述所说的那样,里拉是因为琬真那次握手,把她带进了琬真和浩介的幸福大家庭的。可是,作为接受者的里拉,是一个懂得尊重和感恩的个体。电影里面用了一个有力的片段来说明这点,当琬真因为工作升迁繁忙,而忽略了浩介以及里拉的时候,琬真曾经几次厌烦地批评和责骂里拉。但是,当浩介因为难以接受这份充满裂痕的爱情时,提出分手并想带走里拉。里拉义无反顾地跳下浩介的车,跑回琬真的身边。这里,有力地标明了作为一个对真爱的接受者的感恩表现。

  浩介是真爱的联系者、协调者。在整部电影当中,浩介的出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更多的是作为穿针引线,调和琬真和里拉之间关系的关于爱的联系者与协调者。他的存在,让琬真和里拉充满了欢乐。因为里拉不仅有了爸爸,也有麻麻,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里。而导致三个个体出现感情裂痕的时候,是浩介主动提出分手。才有了里拉跑回琬真身边的那幕,也才有了后面琬真独自照顾病重的里拉的画面。所以,浩介是爱的联系者,也是协调者。更为关键的是,作为琬真精神支柱的里拉,因为病重去世后。是浩介的存在,才让琬真的内心疼痛得以缓解,进而获得释怀,这也是浩介作为协调者的有效证明。尤其是他对琬真说的那句:“不懂爱不要紧,我们还有机会。”更是道破了,藏着电影背后的关于爱与生命的尊重的主题。

  电影《我的男友和狗》,从三个主人公的关系处理上,把观众带进了一个有关纯真情感并且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生命的影像世界里。最后,以里拉的生命结束的代价作为故事的结束。试图唤醒观众们对待真爱、生命、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宽恕以及谅解。

  是的,想爱,并不容易!(文/蓝千帆)

  举报/反馈

上一篇:电影“我不是药神”火了,网友:讲的很现实
下一篇:精华!《终生最爱Ⅱ》是难能可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