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香港:这部怀念林正英的僵尸片,竟然拍出了颜色电影的味道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3
手机版

  文/马庆云

  颜色电影这四个字,算是我自创的,指某些在成年人尺度上过分大陆不能上映的影片。不少电影因为这个问题,不能在文章中过分提及。但是,前几年的《一路向西》那部电影,要把香港近年的情感氛围谈透彻了,就绕不过去。

  我们自觉忽略这部电影后半部分不和谐的地方,而重点说一下前面的桥段。这是一个香港男孩子在香港女孩子那里寻求不到真爱的故事。该片前半程其实很可以作为恋爱心理学去分析。经济越发达,男女之间愿意做出的牺牲就越少,彼此越少谈牺牲,就彼此情感越淡漠。不光香港,我们当下也是如此。

  了解这一点之后,再来看我们今天要聊的这部电影,《救僵清道夫》,就觉得它秉承的,还是《一路向西》的情感味道了。这部纪念林正英的僵尸片,把叙事时间直接拉到了当下。林正英创造了不少的僵尸电影,甚至于他的名字就是僵尸电影的代名词。这位香港的电影前辈,辞世于1997年,至今刚好20年。《救僵清道夫》画面中对林正英的照片一闪而过,算是20年的港味儿缅怀。

  影片讲的是一个清洁工子弟,胡同里边被僵尸咬了,却安然无事,从此被发现有对付僵尸的先天才华。香港政府雇佣的清理僵尸服务队开始邀请男青年加入,并给予多种技能的培训。谁知,这位男青年却与自己捉到的女僵尸发生了爱情关系,女僵尸为了他,更是学习活人的多种技能,算是跨越时空与种群的一种爱情。

  男青年坚持认为,对付僵尸,不是用打杀的办法,而是必然还有其它。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地主老僵尸出来作祟,祸害香港。男青年跟随队伍捉拿老僵尸,结果却面临危险,千钧一发之际,女尸自我牺牲,救下男青年。

  这个《救僵清道夫》讲的是个现代故事,捉拿僵尸的法宝与步骤,还是致敬林正英老先生的。可以说,林正英自创了自己的僵尸世界观,这与好莱坞的“星球大战”世界观一样,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逻辑体系。不仅世界观与林正英的僵尸电影相同,而且,在情怀方面,《救僵清道夫》其实也是一脉相承的。

  科幻片林正英的这类电影,讲的就是僵尸也有人性,也有好僵尸,也应该温情对待。这部《救僵清道夫》正是把这个女僵尸做成了一个人性的参照物,在她身上看到一种爱情观。林正英及其跟随者制造的僵尸电影之所以可爱,并非因其光怪陆离,而是僵尸身上也有闪耀的人性光辉,也鲜活可爱。

  《救僵清道夫》中的男青年与女僵尸的恋爱故事,更像是一种在不可能中找寻可能的爱情牺牲。我之所以不得不提《一路向西》,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前半程,也是恋爱双方彼此失望,最终通过一次西行,在非礼法道德承认的关系中求取真谛,才功德圆满的。《救僵清道夫》中,男青年与女僵尸的恋爱关系,也是超越道德礼法的,它也正是要依靠这种超越,来实现对现实恋爱关系的一种善意批评。

  现实中的恋爱,诚如文章开头所言,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大家讲的权利越多,讲的奉献越少。这也是为什么城市越大,剩男剩女越多的原因。我们只剩下讲权利了,忘记恋爱双方要讲义务讲牺牲了,必然会出事情。

  建立在这种社会情态下,男青年和女僵尸的恋爱故事就有感人的基础了。他们都在这份爱情中讲牺牲,都在奉献彼此,甚至于有一方为了另一方选择灰飞烟灭。这就是一种最童真的精神层次上的追求了。早年的香港电影,确实有这种童真在。我们看周星驰、成龙、洪金宝等一大批香港演员的早年电影,都觉得他们带着孩子的天真想法去做事。

  97年之后的香港电影,有一种蜕变性的成熟,慢慢的丢下那种孩子气,而用成人甚至老年人的口吻讲故事了。特别有代表性的几个,比如《浮城大亨》,比如《三城记》,再比如许鞍华导演马上要上映的《明月几时有》等等。香港电影用20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从孩子气到老人腔的转变。

  但是,也有像《一路向西》、《救僵清道夫》这样的孩子气的电影蹦出来,灵光一闪。这类电影里边有一种童真看世界的冲动感,是有自己的独特价值的。大陆电影风格上,恰好与之相反,我们即使青年人做电影,也喜欢装出老气来,要那种沉稳内敛与刚强。比如,郝杰的《美姐》,有着欲哭无泪的刚强在里边。更硬的,老谋子主演的《老井》就不必说了。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孩子气的《救僵清道夫》,里边透出一种青年人对恋爱的情绪感来,略有悲观,估计,这也是都市病的一种吧。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新冠“新常态”: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死在家中
下一篇:《老子修仙回来了》,当他醒来,却是发现自己已经重生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