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究竟有多厉害?被西点军校列入教材当中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3
手机版

  导语:四渡赤水是红军在长征过程当中所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为什么四渡赤水如此有名,是因为四渡赤水使红军十分巧妙地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追击,并且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红军的手中。

  四渡赤水的发动也是非常需要大的胆量,所以四渡赤水已经被美国的西点军校正式纳入教材当中,供那些学习军事指挥技术的将领们参考,由此也可以看出四渡赤水的重要意义以及战略作用。要说起红军为什么会发动四渡赤水,还需要从当时红军的处境来进行说明。

  

  四渡赤水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而红军长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红军的发展速度过于迅速,蒋介石为了避免红军发展过快而威胁到自己在中国的统治,因此便数次指挥队伍前去对红军进行围剿行动。前四次围剿都被红军通过军事部署巧妙地化解。

  不过在第五次围剿开始之后,红军并没有借鉴前四次反围剿成功的经验,因为当时红军的实际领导者是博古和李德,他们两个人虽然对于国际共产主义思想十分熟悉,但是却不能将先进的知识运用到中国的时期作战情况当中。

  

  这就使得在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之后红军便走向了错误的进攻路线,他们用手中的劣质的武器装备和较少的人数同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国民党军队展开硬碰硬的战斗,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惨败。而战败之后,红军也在博古和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下开始了逃亡路线。

  他们明明知道前面有国民党所设立的数条封锁线,但是他们仍然选择用最直接的方法去进行撤退,这就相当于把自己送到了那些国民党军队手中,接连突破四道封锁线之后,红军已经由十万人锐减到了三万人,照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红军很有可能会被国民党一举歼灭。

  

  在这个影响全党和全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站了出来,并且在经过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内部彻底树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集体,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思想做出了批判,并且把他们排挤出了红军的指挥团体之外。

  四渡赤水就是毛泽东在重新掌握了对于红军的实际领导之后指挥红军与国民党所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赤水河是红军想要跨过长江所必须要经历的,同时也是红军想要生存下来所必须占领的一个地方。

  

  要想渡过赤水,就必须占领赤水河旁边的土城,所以红军便发动了土城战役。土城战役规模较小,持续时间比较短,最终以红军艰难胜利而告终。红军在占领了土城之后,也是按照原计划顺利度过了赤水河。不过在渡河的时候,却受到了来自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击。

  眼看敌人就要将自己包围起来,红军马上就要成为国民党囊中之物,这个时候毛泽东便紧急召开红军内部会议,商讨如何解决当前的局势。最终,毛泽东做出了一个让全军都十分意外的结论,那就是重新返回赤水河,对于赤水河进行二次渡河。

  

  这一行为一说出来,立刻使得很多人表示不解,不过那些有先见之明的将领们都明白了毛主席此番举动的用意,他是想用出其不意的方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样就可以减少当时红军所受到的阻力,于是红军队伍便在毛泽东等的带领下开始二渡赤水河。

  实际的效果也确实如毛泽东所预料的那样,蒋介石根本就没有料到,红军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居然还想着自己进行反击,并且他们也没有想到红军会重新横渡赤水。由于此次的军事行动受到了很大的成果,因此毛泽东便带领红军战士们展开了第三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接连四次渡过赤水河,使得国民党根本就摸不清红军的具体行踪,反而被红军耍得团团转。蒋介石当时为了能够彻底歼灭红军,派出了40万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红军进行包围,但是仍然无功而返。

  这一结果令得蒋介石十分愤怒,他在日记当中说此次战役是他蒋介石这一生用兵历史上的耻辱,言外之意也体现了对于毛主席的赞赏和佩服之情。最终,红军顺利地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击。

  

  总结:后来又通过巧渡金沙江、强渡大运河等各种令人感到意外的军事行动冲出了包围,并且建立了根据地,在我国西北地区得到了长久稳固的发展。

  举报/反馈

上一篇:第五人格:园丁的形象描绘少女的成长!四个过程演绎的玲璃尽致!
下一篇:她坚持买下48㎡顶楼老房,改造后一室变三室,选择太明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