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孔子势不两立?2300年前的竹简《老子》揭开真相:并未敌对
儒家和道家是我国两大极为重要的学派,深刻影响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而作为儒道两派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在近两千年来备受关注,那么这两位先哲的关系如何呢?《论语》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老子》就有“以德报怨”,《论语》主张仁义,而《老子》就主张“绝仁弃义”,由此可见两人针锋相对,火药味很浓。那他们真的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么?本文就根据《老子》最古老的版本“楚简本”,还原本来的《老子》内容,正本清源,厘清此事真相。
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老子和孔子敌对不和,是因为传世本《老子》里有很多反对儒家的章句,上文提到了几句,已足见其“道不同不相为谋”。现在再列举得详细些,看看传世本《老子》里都有哪些激烈的反儒言论。
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38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以上四句,批判了孔子的圣人概念和仁义礼智信等主张,弃若敝履,极其决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难免不让人怀疑两人关系不好,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缓和的余地了。但是,随着约2300年前的《老子》竹简于1993年在湖北郭店出土面世,这一问题有了重大的突破性发展,真相这才浮出水面。
事实真相是,传世本《老子》中激烈反对儒家的章句,要么是后人窜改的,要么是后人增添的,而不是出自老子本人!楚简本《老子》是目前最为古老的《老子》版本,最接近老子原意和《老子》原书,解读楚简本后发现,传世本《老子》有很多地方都被后人改动了,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反儒言论。这些反儒言论并非老子本人所述,而是均系后人改窜衍增。下文将进行逐一比对说明。
《老子》竹简局部
传世本第5章这句是后人增添的,楚简本里没有。传世本第5章全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指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而楚简本对应第5章的内容只有:“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出来的“刍狗”一句是后人增添的。这句话历来为人津津乐道,因为其内涵足够腹黑、足够残酷,天地无好生之德,圣人无爱民之心,确实令人震惊讶异。但楚简本《老子》证明了这句话实为后人所加,甚至有违老子慈厚之旨,这样再看这句话,倒是有点惊世骇俗的意味了。(本文作者是阅读甲乙)
传世本第38章这句也是后人增添的,而且整个38章在楚简本里全没有,恐怕这一章都是后世道家门徒增添的。这句话将仁、义、礼置于道、德之后,而尤其批判礼,认为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更是祸乱的根源。事实上,老子并没有如此地反对礼,反而还精通礼。孔子和老子同世,《礼记》《史记》中均有孔子拜访老子而学礼的记载,这应是史实。老子当时是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史官,精晓礼制,孔子年龄小他大概几十岁,孔子适周问礼,师事老子。据此可见老子俨然是一个拘谨守礼的人,怎么会激烈批驳周礼呢?之所以和五千言传世本中的反礼相矛盾,是因为这些言论实为后人窜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和《庄子》中托名老子说的“夫仁义憯(cǎn指惨毒)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颇相似,应都是战国时期儒道对立下的产物。
555电影网孔子像
传世本第19章这句在楚简本里是有的,但这句话被后人窜改了。楚简本里原作“绝智弃辨,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对比可见,楚简本“绝智弃辨”被篡改为传世本“绝圣弃智”,楚简本“绝伪弃虑”被篡改为传世本“绝仁弃义”。这些篡改的痕迹,最能体现窜改者的意图,即借老子之口,厚此薄彼,打压儒家。由此动机推想,传世本《老子》中的反儒言论,应都是后世道家门徒为了诋毁儒家而有意改增的。这给后世造成了很多冲突和迷误,使得儒道两家对立了两千余年。其实这并非老子原意,纵使老子可能并不认可仁义之说。
传世本第18章这句确实见于楚简本《老子》丙本之中(楚简本共分为甲、乙、丙三本),楚简丙本作“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这里的“安”不表示反问,而是“即、则”的意思,整句意思和传世本一样,都是批判儒家仁义忠孝主张的。读者此时可能产生疑惑了,楚简本《老子》这不是有批判孔子主张的内容么?是这样没错,但楚简《老子》三本中的丙本非常可疑,因为丙本有很多战国时代的印记,而且同一竹卷还载有一篇佚文(yì wén指失传文献)《太一生水》,一般认为此文并非老子所作,所以丙本很可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而非春秋末期老子的原作,即第18章这句话仍然应是后人增添的。
老子像
综上所述,传世本《老子》里激烈的反儒章句,应都是后人窜改或增添的,而不是老子本人所著。楚简《老子》甲、乙本未见任何反儒言论,可见老子并未如此反对孔子的仁义礼等主张,即两人关系并非传闻的势不两立。至此水落石出,楚简本《老子》的出世,当使强加给老子和孔子的对立消弭矣。(阅读甲乙|2022-04|专注国学文化的研究分享)#老子孔子#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