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童年阴影!《午夜凶铃》到底恐怖在哪?

当我们谈恐怖片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小心翼翼地取出碟片,你的心跳因为碟片封面上的字体和图像略微加快。
这时你还能保持镇定,将它放入影碟机弹出的碟片仓中。
伴随着一阵碟片旋转发出的摩擦声,电视机的蓝色背景抖动了几次,屏幕上浮现出画面。
![]()
你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播放的画面,你的身体却不断地靠向沙发靠垫,整个身体摆出了试图远离电视机的姿态。
随着影片的播放,你的神经越来越紧绷,终于当恐怖画面出现的那一瞬间,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已经呈蜷缩状的身体猛地做出了闪躲的动作,甚至发出了尖叫……

并非所有观众都喜欢恐怖片,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尤其是以青少年为代表的年轻群体——钟爱这类激发内心恐惧的电影。
在恐怖片这一类型中,日式恐怖片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田秀夫执导的恐怖电影《午夜凶铃》,毫无疑问是日式恐怖片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午夜凶铃》(1998)
《午夜凶铃》以120万美元的小成本制作,在全球收获了近2000万美元的票房,其回报率之高令人咋舌。
“恐怖”这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避之不及的体验,为何会被当成娱乐?令人欲罢不能的黑暗故事如何制造?本文将一一为您揭晓!
![]()
![]()
《午夜凶铃》于1998年1月31日在日本上映,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影迷们通过各种途径争相观看这一部让人毛骨悚然的电影。
接下来的两年,日本国内又陆续推出了《凶铃再现》《贞子缠身》《贞相大白》三部续作。
2002年,由戈尔·维宾斯基执导的美版《午夜凶铃》上映,再次引发全球观影热潮。
![]()
《午夜凶铃》(美版)中的娜奥米·沃茨
《午夜凶铃》的故事其实相当简单,高中生智子和她的同学们得到了一盘没有标题的录像带。
在观看了这盘录像带的七天后,智子和同学们都带着惊恐以至扭曲的表情暴毙。
女记者浅川玲子是智子的姨妈,来自职业的直觉让浅川觉得事情不简单,她通过调查得到了录像带,其中诡异的画面使之崩溃。
![]()
为了摆脱七天内死亡的厄运,浅川玲子寻求前夫高山龙司的帮助,龙司观看了录像带。
在后续的调查中,玲子的儿子阳一也观看了录像带。
浅川玲子和高山龙司几经波折,终于查明了录像带的来历,找到了录像带制作者、拥有特异功能的山村贞子的尸骨。
![]()
二人以为厄运已经解除,却没想到龙司仍然遭受到了贞子的攻击并死亡。
在龙司灵魂的指引下,玲子终于得知,只有让他人观看录像带,才能解除自己身上的诅咒。
为了拯救儿子阳一的性命,玲子驱车赶往父母家,准备播放录像带给父母看……
![]()
![]()
被称为“惊悚小说第一人”“氛围大师”的铃木光司
其实,《午夜凶铃》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环界》并非是恐怖小说,而是由日本小说家铃木光司创作的科幻小说,该系列的第一部作品《环界:铃》创作于1989年。
作为科幻系列小说,《环界》的主要内容与计算机、生物科技和网络技术有关。
虽说文风略有诡异之处,但原著小说还远远够不上恐怖二字。
从科幻到恐怖,导演中田秀夫和编剧高桥洋对小说文本进行了相当多的改编。
![]()
日本科幻经典《环界》
首先,是对科幻元素的舍弃。原著中,人类为了预测自身未来的发展,使用计算机构建出了一个名为“环”的虚拟世界。
故事就发生在“环”这个世界中,贞子实际上是系统中的电脑病毒,电影《午夜凶铃》则完全摒弃了这一科幻设定。
这一世界观层面的变动直接将《午夜凶铃》的故事从遥远的科幻,拉到了观众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
其次,影片几乎全程都聚焦在浅川玲子和高山龙司二人的身上,故事较原著小说精简了不少。
片中的许多人物在设定上进行了调整,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对主角之一的浅川和行进行了“性转”的处理。
影片将他从男性调整为了女性,姓名也相应变为了浅川玲子,同时她和高山龙司的关系也从好友变成了已经离婚的一对男女。
![]()
关于这点,若读者朋友有过恐怖片的观影经历,应该不难发现恐怖片中女性角色的重要性。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就曾说过四个字:“折磨女性!”。

《惊魂记》(1960)
不光是日式恐怖片,大多数恐怖片都以被折磨的女性作为真正的主角。
人们似乎总是喜欢在荧幕上看到一个女性被邪恶力量折磨,这种折磨可能是心理的,也可能是生理的,当然,更多的情况是二者皆有。
![]()
《古屋传奇》(1973)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考察,许多电影都以男性视点出发对女性进行凝视,这种凝视既有观看行为本身带来的快感,又是对性欲的一种别样宣泄。
在观看恐怖片这样格外强调官能刺激的影片时,这种窥探带来快感会更加强烈。
观众的窥视欲取代了触摸欲,而女性角色就被迫承担起了被凝视的功能。
![]()
![]()
《午夜凶铃》所讲述的故事没有什么复杂之处,纵观整部影片,也并没有多少画面直接表现了恐怖的场景,甚至贞子的形象直到影片最后才终于出现。
那么,是什么让《午夜凶铃》呈现出强烈的恐怖氛围呢?我们可以从日本著名编剧小中千昭的论述中得到一些启示。
小中千昭196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从成城大学文艺学部电影符号学专业毕业后开始从事编剧导演等工作。
![]()
日本编剧、小说家 小中千昭
在职业生涯早期,小中千昭以编写恐怖作品的剧本为主,他的编剧处女作《邪愿灵》为日式恐怖片创立了框架。
后来,小中又参与编剧了《毛骨悚然撞鬼经》和《学校怪谈》,在创作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小中理论”。
![]()
《学校怪谈》四部曲(1995-1999)
前文提到的《午夜凶铃》的编剧高桥洋、导演中田秀夫、《咒怨》的编剧兼导演清水崇、著名导演黑泽清等人都受到过“小中理论”的影响。
我们可以稍微使用一些小中千昭的观点,来分析《午夜凶铃》中恐怖氛围的营造。
![]()
黑泽清 《门3》(1996)
第一,在小中千昭的观念中,“惊吓”不等于“恐怖”。
刹那间发出的巨大而诡异的声响、毫无预兆出现的可怕场景、突然撞向屏幕的怪物形象等等……类似的手段往往被叫做“Jump Scare”。
如果将这些手段组合在一起,确实能产生出“惊吓”的效果,这也是不少欧美恐怖片惯常的手法。
![]()
《猛鬼街》(1984)
但是,惊吓带给观众的不是名为“恐惧”的心理状态,而是一种应激反应,“恐怖”才能带来“恐惧”。
“恐怖”是一种氛围与环境,一种让角色和观众感到无法逃离却又无能为力的危险情景。
回在《午夜凶铃》中,为了营造出持续的压迫感,中田秀夫非常重视反常事件的积累。
![]()
比如,影片开场浅川玲子采访几名女高中生,听闻了“观看录像带七日后暴毙”的事件;
接着,在之后的工作中,浅川玲子就在报纸上看到了年轻人在小轿车中莫名死亡的报道。
![]()
![]()
又比如,在死者生前拍摄的照片中,他们的面部都呈现出了诡异的异变;
浅川玲子在观看录像带后,让龙司为自己用拍立得拍照,结果她的脸在照片上同样扭曲到无法辨认。
![]()
第二,“惊吓段落”(shocker sequence)出现的时机很重要。
前文说“惊吓”不等于“恐怖”,这并不意味着惊吓就是不值一提的手法。相反,只要合理使用,“惊吓段落”可以放大带给观众的恐惧。
最重要的,是“惊吓段落”之前的声画铺垫,如提高观众注意力的寂静、怪物出现的时机,以及演员在惊吓场面中进行反应的时机(这里还牵涉到剪辑)都很重要。
![]()
我们以这一段为例:看过录像带之后,浅川玲子向高山龙司求助。
寒暄之后,因为之前看到了死者拍摄照片发生的异变,玲子让龙司也为自己拍照。
龙司端起相机拍照,之后拿着拍立得吐出的相片观察,神色变得紧张。
龙司将相片递给玲子,玲子看到内容后露出了恐惧的表情。
摄影机对准相片,玲子在相片上的形象同样发生了扭曲。
![]()
![]()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画面上这场戏中的灯光是从侧上方打向角色的,这让他们的脸上产生了阴影。
同时整个环境由于缺乏光源也笼罩在阴沉的气氛中,整个画面的影调与之配合呈现出一种低调的倾向。
![]()
![]()
在声音上,直到照片的内容得到揭示以前,这个段落是安静的,没有任何背景音乐,仅有二人交谈的对白和照相时候的“咔嚓声”。
在剪辑上,最重要的就是对二人表情的分别呈现,这种节奏明显区别于那些直接的“jump scare”。
所有这些设计的结果,就是压抑和诡异氛围的逐渐累积。
配合突然缩小的视野范围和毫无预兆出现的刺耳声响,这种恐怖的威力在摄影机对准玲子相片时得到了完全的释放。
![]()
第三,对恐怖事件真实性的追求。
这里的真实性所指涉的并非“故事是否改编自真实事件”,而是要让观众感受到事件、角色的真实性,以此调动他们的情绪。
以《午夜凶铃》为例,从社会环境来说,《午夜凶铃》上映于1998年,当时的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灭,社会笼罩在一种总体的悲观情绪之中。
这种社会情绪之下,恐怖片自然成为了一种很好的宣泄途径。
![]()
从影片本身来说,《午夜凶铃》最经典的场景,自然是山村贞子从电视机中爬出来的那一幕。
在当时的日本,看电视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家家户户都拥有,人人都喜爱的消遣。
随处可见的电视却成为了恶灵从虚拟来到现实的出口,这种对现实存在的媒介的调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真实感。
可以想见这一幕会让多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害怕录像带、害怕电视机。
当下的许多电脑屏幕和网络为主题的恐怖片同样如此,比如《解除好友》和《解除好友2:暗网》。
![]()
《解除好友》(2014)
这种后知后觉的恐怖感,比观影时候的刺激更加余韵悠长。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咒怨》中的一些段落,伽椰子的扮相固然可怕,然而更让观众夜不能寐的却是这些场景:
安心躺在床上,却发现鬼怪正在床头俯视自己;
躲进被子,却发现恶灵已经在自己的被子中;
不透光的桌布下,蹲着一只可怕的亡灵……
![]()
![]()
![]()
《咒怨》(2002)
回想作为我们的童年时代,有多少人在夜晚害怕的时候,会裹紧自己的被子?
又有谁会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只要不把身体伸出床的范围,恶鬼就不能伤害我”?
在《咒怨》中,影像和观众的记忆相交融,强烈而不带怜悯地冲击着我们内心中那些被划归为安全的领域,从而让这些桥段带来的真实感和恐怖感刻骨铭心。
![]()

恐怖片所包含的内容其实相当丰富,除了笔者在文中提到的一些观点,还有许多富有意趣的话题值得讨论。
比如,人们为什么会把“恐怖”当成娱乐?恐怖文化经历过怎样的发展演变?何物能唤起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关于恐怖片,小中千昭还提出了相当多有意思的观点:女鬼与女超级英雄的关系、都市传说与克苏鲁神话、日本人与作祟、如何摆脱恐惧并抽身观众席……
![]()
他把这些观点都写进这本书——《什么才是真正的恐怖》。
在这本书中,小中千昭以独具个性的奇诡视角,串联了恐怖影像的历史、日式怪谈风俗和欧美都市传说。
他亦从数十年的编剧、拍摄经验出发,分析恐怖片的叙事技巧和技术手段,进而归纳出一套极具指导意义的“小中理论”。
这份制造“真正恐怖”之影像故事的方法论,曾影响过高桥洋、清水崇、黑泽清等人,相信也会为同类型文学艺术创作者、喜爱恐怖作品的读者与观众带来启发。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
作者 | Surtr
电影学在读硕士,刀客塔已登舰
编辑 | Juan
策划 | 后浪电影编辑部
Contact Us
投稿 | 合作
houlangdianying@hinabook.com
会员 | 电影课程
欢迎随·意·打·赏??????
有生之年,一键三连
上一篇:《沉香如屑》杨紫用半颗心换八百年的真情,比起喜剧,我更喜欢悲剧的撕裂
下一篇:总台记者看世界|著名大学录取率不到1%,在印度“鲤鱼跳龙门”的难度有多大?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