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些大明历史知识,《绣春刀2》你是无法看得尽兴的!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2
手机版

  港台动漫

  《绣春刀》是近十年来难得的优秀武侠剧,他让中国的武侠从神性走向人性,看腻了每天飞来飞去的大侠,来看看这些普罗大众的武侠世界。路阳的《绣春刀》给中国的武侠电影指出了一条发展道路。如今《绣春刀·修罗战场》正在热映,当日就拿下3300多万的票房,这可是第一部总票房的三分之一。

  

  之所以这么吸金,离不开在抠图、五分钱特效大行其道的今天,《绣春刀》的制作团队秉着对观众负责的基本态度,严格按照大明真实历史来全面复原,从服装、武器到官职,每个都仔细考究,所以在看电影为快意恩仇大呼过瘾的时候,不妨来看看电影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看过的可以回味一下,没看过的,看完这篇文章,赶紧去电影院支持这部良心大作。

  首先,第一部中涉及到一个教坊司,通过剧情,我们大概知道这个事官方开设的妓院。教坊本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明代改教坊为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后来发展成为明代的红灯区,隶属于教坊司的官家妓院,妓女会音乐妓艺,大都供奉权贵皇亲,这样可以避免像一般妓院的侵扰。而沈炼供职的北镇抚司是明朝锦衣卫所属机构。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两个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是洪武十五年添设。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皇帝钦定的案件),且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而在电影里频繁听到的指挥使、镇抚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就是锦衣卫的等级了,指挥使是正三品,是锦衣卫的最高统领,总旗是正七品,沈炼就是个正七品小官。镇抚司下设5个千户所,有兵1120人,千户掌兵约500人,百户有兵120人,总旗掌并50人,小旗掌兵10人,就是个班长。

  

  飞鱼服和绣春刀是锦衣卫标配,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的袍服,明代锦衣卫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官服,飞鱼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那种海鱼,而是一种近似龙首、鱼身、有翼的虚构形象。明中期公务员制服的视觉识别体系缺少把控,有的人专门把飞鱼服穿得像蟒袍,于是朝廷严厉控制了百八年,至明末奢华之风又起,逐渐背离了中期简洁大方的审美。

  

  绣春刀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御林军概念性质的佩刀。绣春刀外形综合了堪合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倭刀的特点,到中晚期更偏向于明代本土特殊定制的工部腰刀。绣春刀的词意是来自于、宋人化用“绣衣春当霄汉立”一句中的“绣春”做了园名,到了明代,明人将锦衣卫、御林军配刀称作“绣春刀”,是语出有典,大有寓意的,以示锦衣卫、御林军与皇家的关系密切。

上一篇:摄影师高空航拍美国,另一个角度欣赏各大城市美景
下一篇:七月观影片单《怒火重案》,时隔多年,谢霆锋终于想起来自己是个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