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风的地方》2,小镇很美,但生病就医比大城市更难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1
手机版

  

  看刘亦菲新剧《去有风的地方》,就像看到自己向往的生活。

  大理山好水好,人们善良美好。可一样会有烦恼,

  主角许红豆为什么要去大理?

  她怕和闺蜜一样累到生病,想来这里寻找向往的生活。

  在大城市打拼怕累病,去小镇生活就不怕病倒么?

  小镇居民,一样怕病倒,甚至更怕。

  一心寻找向往的生活的我们,也需要接受一点冷水。

  在美丽的大理小镇,谢晓春的父亲因为脑溢血来不及送到大医院,去世了。

  小镇的居民,一有头疼脑热只能到镇上的卫生院。

  生病了也没有更多好的的医疗人才和设施。

  小镇很美,但生病就医比大城市更难。

  

  剧中有两个画面印象很深。

  北京一家大医院,许红豆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她因为晕倒被同事送到医院。

  同事离开后,她只能一个人从医院回家。

  在大城市就医,医疗资源丰富,人才也多。

  远离亲人的打工人,常常没人陪伴。

  到了小城镇呢,也有烦恼。

  凤姨的老公忽然在田边晕倒了,被路过的邻居送到医院。

  不一会儿,凤姨赶过来,村里的姐妹都来了。

  他们关心凤姨,就像平时关心熟悉的邻居一样。

  这家镇上唯一的医院,仿佛知道镇上所有的甜酸苦辣。

  当年,交通不方便,谢晓春的爸爸脑溢血来不及送到更好的医院就去世了。

  小镇乡村,人情浓,生病时陪伴的人多。可是医疗资源和人才也少了许多。

  从大城市逃离到小镇生活,想要逃避生病的困扰,未必如愿。

  

  就像围城里的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大城小镇,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

  许红豆去大理的时候,并没有想好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只是真切地去体会。

  到街上吃美食,和邻居们相处,甚至帮有风小馆做餐厅义工。

  许红豆在大城市培养的酒店专业素养,在这个休闲餐厅发挥很大的用处。

  所以呢,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见多识广,培养足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要不,为什么谢之遥去北京工作多年,回到小镇,明显眼界开阔,会经营还有远见。

  小镇上有谢之遥这样回乡创业的青年人才,也有许红豆和娜娜这样从大城市来的人才。

  也有从小镇离开的打工人、创业者。他们有的到大城市开车,有的去创业。总之就是不想留在小镇乡村。

  想要更多小镇的人情味,还是大城市的医疗资源便利。

  更看重就医环境的老人和子女们,需要根据自己想要的生活来选择。

  

  带着事业回小镇,这是谢之遥从北京回大理发展一个底气。

  谢之遥带着曾经的投资经验,在大理小镇发展旅游事业,从餐饮到民宿,再到马场、非遗文化等,几乎是一条逐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

  许红豆找到一个两全的办法,为了爱情也为自己的事业规划留下来。

  她借助五星级酒店的管理服务经验,接下小镇的高端民宿,自己做老板。

  慢慢地,小镇旅游产业越来越好,越来越多村民回到小镇,经营小店和民宿,人才多了,资源也越来越好。

  包括医院的配套资源和人才也会躲起来。

  选择大城市还是小镇居住,有理想的年轻人可以这样选择。

  像许红豆一样带着事业规划去小镇。保留人情味,有事业发展,还能推动未来配套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面临两难选择。

  大城机会多,小镇更生活。

  尤其中年的时候,身心疲惫很想改变生活,可上有老下有小,改变很难。

  好容易有个愿望,去远方小镇定居发展,还要考虑养老和医疗的问题,怎么办?

  这时候,就带着自己的事业规划一起去吧,去远方发展,或者回小镇改变。

  就像许红豆说的,只有自己拥有的才是真的,亲手绘制自己的人生蓝图,生活会越来越好。

  想问,屏幕前的你,你有没有想过,像许红豆那样换一种方式生活?真的去尝试过么?

  《去有风的地方》,去爱吧,去欣赏,都不如真正加入其中的生活,来得更真实踏实。

  欢迎追看怡儿的《去有风的地方》剧评系列!这里有风景美食,有亲情爱情邻里情等更多分享,敬请期待!

  本文王小怡儿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怡儿话书影,一人一地一故事,故事里有能量。

  举报/反馈

上一篇:孙义:用初心和双手,献上新生代支边人的力量 | 2019最美支边人
下一篇:《沉默的真相》豆瓣评分从8.8到9.2是否真的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