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大结局:周家第三代另类的延续,一死一落一平凡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1
手机版

  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该剧由新丽传媒等出品、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由李路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王海鸰、王大鸥任编剧,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等领衔主演。《人世间》以小人物视角出发,折射历史大视野,通过纵深聚焦中国五十年发展变迁,传递出对伟大时代的赞颂、对平凡百姓的深情关怀,堪称一部“百姓生活史诗”。

  

  《人世间》这部戏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好成绩,是因为导演组精心打磨了剧本,以及演员们出色的表演。

  在这部戏里,演员的表现迥异,犹如“神仙打架”,让不少人看得津津有味。虽然每个人的演技都很好,但是他们的演技,却是有差距的。

  今天我们来谈谈《人世间》原著大结局:周家第三代另类的延续,一死一落一平凡

  原著里的周楠,死在了异乡。

  当养父周秉昆,因他入狱的那一刻起,他心中的天平,便彻底倒向了给予自己陪伴与成长的周秉昆这边。

  在贫穷的养父与富有的生父之间,他确实犹豫过。

  这种犹豫,太过真实,人性深处的自私自利的一面在那时挣脱了牢笼,驱使他抛弃一切靠近垂手可得的优越生活。

  

  他的挣扎,他的抉择,不过是人性中善与恶的对决。

  那时,周秉昆已经入狱。也是周秉昆的入狱,让楠楠彻底醒悟,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富足的生活与梦想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但是养父与母亲给予的浓厚的深情与爱,才是值得他珍惜的宝贵财富,这是多少金钱也无法换来的。

  他为自己曾经的动摇而自责,发誓养父一天不出狱,自己一天不会原谅自己。

  一场意外,他用死来证明自己的自责——他周楠,从头至尾都是周家的人。当施暴者举起意味着死亡的枪时,他奋不顾身地挡在了同学的身前。

  

  为别人付出宝贵的生命,在很多人眼中,或许不值得。但是,他本能地反应让他做出那样的选择,他不是不怕死,而是他谨记周家爷爷的那句话:危险关头,总得有人为不认识的人那样做!

  周玥的堕落,出乎周家人的意料,但细细想来,却也是一种必然。

  原著里的周玥,最终背离了所有亲人,毅然嫁给了一个大她很多岁,但十分有钱的男人。

  

  从不顾养育自己多年的郑娟与周秉昆的感受,劝说楠楠接受有钱的骆士宾,到为了更长久地住在条件好的大舅母家,一味讨好金月姬与郝冬梅,嫌弃同时“寄人篱下”的周秉义,以及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光字片。

  从亲近父亲冯化成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到不顾结果地逃离国外,让母亲周蓉因此失去副教授的工作,再到数落小舅母郑娟“缺心眼”,以及不顾家人劝阻插足别人的婚姻。

  周玥的一生,都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完全不顾及任何人的感受,更没有一丝感恩之心。在她看来,亲情、道德与自己的利益相比,都是一文不值的。

  周聪的结局,是平凡的,但也是圆满的。

  原著里的周聪,也曾有过私心与虚荣,他嫌弃自己光字片的出身,嫉妒玥玥能够住在郝冬梅的大房子里,甚至工作后对姑父蔡晓光的房子动过心思。

  但是,周聪骨子里还是遗传了母亲与父亲的基因。他重注孝道,在郑娟与周秉昆晚年的时候,一直在跟前予以陪伴和照顾,在所有人都早早睡去的时候,他依然陪着母亲守着电视看春晚。他为人踏实厚道,起初虽并不喜欢记者的工作,但依旧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富有同情心且重情义,对生活困苦的赶超、国庆叔叔一家,总是特别的关照。

  

  长大后的周聪,成为周秉昆的另类延续。

  在父母的眼中,周秉昆没有周秉义与周蓉优秀,在哥哥姐姐眼中,周秉昆又倔又缺心眼。可是,正是这样的周秉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家人。

  作为儿子,他一心一意孝顺父母;作为丈夫,他对郑娟坚贞不渝,始终爱护有加;作为父亲,他为了留住周楠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作为弟弟,他没给有出息的周秉义、周蓉带去一丝困扰,甚至无怨无悔地为姐姐周蓉分忧;作为兄弟,他有情有义,能帮忙的从来不含糊……

  他是家人眼中,没出息的老疙瘩,却是所有观众眼中,最难得的好人。

  《人世间》是一部用最传统和最朴实的方法创作的长篇小说,充满着诚意和使命感。作家以自己近70年的人生积累、生活阅历和智慧判断完成了“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富有年代感的作品”的心愿。感觉作者要在古稀之年给作为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自己交一份答卷,也给身处的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交一份答卷。

  

  作家说他从小生活在城市,更了解城市底层百姓的生活,他用他杰出的创作才能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真实的“人世间”:A城共乐区光字片土屋底层民众半个世纪的世间生活。小说以底层百姓周秉昆们为核心并辐射到城市的各个阶层,多角度多层面深度书写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历程。作家说,《人世间》用文字为他所了解认识的家乡人画了一组群像。他们中有中高级干部,大学教授,有公安干警,有文化馆长、报社编辑,有商人,有导演,有市井小民,也有更多的在岗和下岗职工……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他们命运跌宕起伏,每个人身上都既有清晰的时代烙印,又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人世间》有力地刻画了时代变迁,尤其是时代变迁中的人物,他们一再向我们发问:人可以是什么样?人应该是什么样?那些人,那些精神形象,是立得住的。梁晓声认为,文学艺术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是让人们的心灵向善与美进化,创作《人世间》就是想将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直观地告诉人们。只有从那个年代梳理过来,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他想让年轻人知道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一代代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以此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帮助。这就是一个作家的使命感,他以近70岁的高龄,耗时三年,手书一百多万字,用文字为百姓画像,为时代立传!

  文学艺术,当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以“明德”引领精神风尚。以“明德”为支撑的精品,方可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人世间》树立了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的典范。

  

  以现实主义的坚实,《人世间》最终写出了城市底层平民五十余年的生活史,委实可钦可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世间》自创了一个传统:一个以鸿篇巨制的形式书写城市底层平民的传统。这样的厚重之作,之前少见,未来也不会多见。梁晓声无疑以自己固执的热情硬生生开创出了一条道路。对他来说,是聊慰己怀,对当代文学来说,则是卓然成体,自当号引更多来者。

  别舍得小钱,买本书看看,利用休闲时间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4399骆海坚:累计下载过亿,DAU超350万,我们是如何做游戏盒子的?
下一篇:晚清宫廷老照片,这是大太监李莲英、荣寿固伦公主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