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是人是狗,由你不由天,悲剧喜剧,由另外半个填满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1
手机版

  在看电影之初,名字阻挡了一部分人对其的向往,名字是喜剧不代表内容只是喜剧,喜剧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要看的是其中隐含的其他意义,本片是《驴得水》的原班人马,《驴得水》当初看的时候就印象深刻,这让这部影片还未上映就已经列在了计划中。

  影片一开头就被一个个谎言、巧合、误会和让人措手不及的反应力给打的七晕八素。盖伊说,男人生来就会撒谎,而女人生来就会轻信谎言。所以郑多多的谎言随口而出,莫默就那么信了。而同屋孙同为了帮助郑多多掩盖谎言,骗过莫默和郑多多的未婚妻高璐,在电梯楼里,楼上楼下的跑了若干趟楼梯。

  郑多多,有背景会说话的北京人;孙同,情感内敛没有背景考了三年才考到北京的小地方人,两个人看着是兄弟,实则还有一层关系,郑多多帮助孙同找的工作落北京户口,想要在北京立足,孙同需要郑多多的帮助。莫默,郑多多暗恋的人,被郑多多骗了后分开,选择与孙同在一起;高露,郑多多未婚妻,从影片开始的谎言到最后所有谎言被戳破之前,他们都是未婚夫妻。

  影片以孙同立足北京为内核,以郑多多的感情线为起点,围绕此,关于如何选择一直充斥在影片的角角落落。这个影片不像《驴得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它将许多当下就可能面临的问题直白的摆在了大众眼前,告诉了观影者它的选择。有人说,生活比电视剧更狗血,而这个影片就是在狗血中寻找生活的迹象,找寻人们在这更狗血的生活中如何真正的“做人”。

  1、若真相就在那,说还是不说?早说还是晚说?

  影片里有一句话是“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它分别出自郑多多的两个女人口中。关于莫默的是已经被骗之后,关于高璐的是已经在婚礼现场之时,而对面的人都是孙同,郑多多的兄弟,一直知道郑多多情感生活纷乱的人。

  明知道事实的真相,是选择帮忙隐瞒还是揭开真相,这困扰了不少人。对孙同也一样,更何况他们还有一层帮助者和被帮助者的关系,第一次选择,孙同屈从了现实。

  在感情里被骗,得知真相的早晚区别很大,早知道有些事情就不会发生,或许有回转的余地,晚知道也许就被吃的连渣滓都不剩。这和受伤一个道理,早处理早愈合,晚处理伤口可能就会感染。

  告诉不难,难的是怎么告诉,告诉了又怎么避免对方受到伤害,或者说最小程度的伤害。有的人曾戏谑,请这个朋友吃饭,点满桌子绿色蔬菜,然后给对方夹菜,夹菜,夹菜。这种暗示,夹杂了些许无奈。当背叛已成事实,犯错者沾沾自己,而知道内情者内心却遭受着极大的煎熬。似乎拥有道德底线成为了束缚自己的绳索,缠绕着自己,捆绑着思想。而没有道德底线的人,肆意妄为,无法无天,在感情的世界里,伤害一个又一个并不知悔改,不觉有愧,只要游戏不到最后一刻,真相没有被掀开,一切都还有的玩。

  影片里就是这样,作为知情者的孙同在挣扎,作为玩乐者的郑多多玩转在多个女人之间,乐此不疲,告诉不告诉,为难了知道的人,解放了犯错的人。

  仔细想,不论告诉不告诉,这已经是事实,而伤害已经无法避免。所以告诉就会伤害,不告诉就不会是悖论。除非能一辈子隐瞒下去。一个谎话必然要一百个谎话来圆,影片里莫默说“撒谎就是埋雷”,所以影片中的人物为了雷不爆炸,上演了一番啼笑皆非的错位剧情。

  关于爱情,除了疼爱、偏爱、理解、体谅、包容等,还有的就是忠贞。一个人能不能爱着两个女人,能,但是不同的爱,亲情爱情,在爱情里,不能,除非不是真的爱。而谎言是爱情的慢性毒药,乍一看没什么感觉,但越积累越多,慢慢的毒性就会蔓延全身,而爱情也一样会因为谎言的积累终止结束。

  苦果是自己给自己种下的爱情树结成的果实,本来它可以是甜的,但因为对爱情的不忠贞、对欺骗的乐此不疲、对爱人的不在乎、对爱情的不尊重、对情感的玩乐心态、对自身的不切实际的自大狂傲,最终失去,至此,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咽。

  2、“咱俩在一起试试行吗?”一个情感内敛的人对爱的人怯怯的请求

  孙同有些自卑,有些怂,还有些内敛和软弱,看着实在软弱可欺。刚开始和莫默相遇,孙同不得不告诉了莫默郑多多的所作所为后,莫默说孙同就是郑多多的一条狗,孙同没有反驳但记在了心里。不得不说,某种程度上是的。他和郑多多的关系从郑多多给了他在北京立足的机会开始就已经不平等了,郑多多做什么他都必须帮忙,即便在郑多多捅了娄子之后,善后的也是孙同,而郑多多可以心安理得的吃着包子。

  但随着剧情发展,他为莫默打了一次架,为正义打了一次架,可以说这是爆发,也可以说是爱情给他的力量。

  结婚需要一点冲动,爱情也一样,特别是对情感内敛的人来说。

  孙同喜欢高璐,因为性格慢热,情感内敛错过表白时机,被兄弟郑多多追到,如今发展到了未婚夫妻的阶段。

  孙同喜欢莫默,还是一样的性格慢热和情感内敛,但自己的确定下,朋友的劝说下,环境的烘托下,从巨蟹座的性子转到了上升白羊,一个冲动,打开了他的爱情之门。第二次选择,他选择了内心所向。

  爱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酵,孙同无法否认自己爱上了莫默,这个曾经是自己兄弟的女人。

  在准备告诉郑多多的时候,孙同有些小的挣扎,在郑多多说“我的女人,别的男的就不能碰”之后,选择了不说,两个人在没有郑多多的时间里,做了恋爱中所有人做过的所有事情,恩爱,甜蜜,难舍难分。

  之后不多时,这件事被郑多多发现并质问孙同,若说为了生活孙同可以低头,那为了爱情,孙同内心里是选择抗争。抗争郑多多的“以权压人”,郑多多以孙同的工作和户口为威胁,让孙同和莫默分手,他依然;当郑多多将事情捅到孙同母亲那后,让他母亲一起逼迫二人分手,他还是没有分,直到他母亲装病进了医院。在医院的走道上,孙同和莫默发生了极大地争执,因为郑多多的威胁,孙同在爱情和现实中无法抉择,而孙同的母亲希望先将户口和工作落实,而他们要从光明正大的恋爱转为地下恋情。莫默是个正直果敢坚毅的女子,又怎会违背自己的理念做这样的事情,二人的恋情就算是无疾而终。

  镜头转到郑多多和高璐的婚礼,婚礼上孙同是伴郎,这时的孙同还是没有摆脱被多方拉扯的那个自己。在小巷的孙同看到莫默来了,就知道事情到了最后一步,是继续隐瞒还是揭开真相,是选择做一个人还是一条郑多多的狗,在电话铃声响了之后,他做出了选择。他走到高璐面前,说出了所有关于郑多多隐瞒的真相和事实,至此孙同解脱了,脱胎换骨,踏实的做了一个人。第三次选择,孙同选择了正义和底线。

  在莫默出现之后,孙同变了,他忽然有了自我,没有再被母亲摆布,被郑多多压制,这种挣脱,挣脱的是虚与委蛇,挣脱的是对现实的无底线低头,挣脱的是对母亲的道德绑架,挣脱的是现实压在他身上必须带上的面具。

  这种底气是莫默带来的,是爱情给的,或者说现在的孙同才是真正的孙同,曾经被多方拉扯,他顾忌所有,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现在的他不一样,在爱情里也从被动脸红变成了主动不已,莫默给他了一个机会,他没出意外的“因为爱情”迎了上去。

  孙同的爱情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他自己的回归,价值观的彻底树立,和可以抬头仰望的天空的能量。爱情除了共同成长,还有因对方的存在而成长,无法定论爱情的好坏,但一个人变好了因为另一个人的到来,我觉得这就是美好的爱情。

  3、我帮了你,那我对你做什么你都要受着,兜着,帮着,这是什么强盗理论

  影片里郑多多是个有背景但在男女问题上没有底线的人,骗自己曾喜欢的人莫默,让莫默以为两个人可以交往;大庭广众之下,对在一起过得女人动手动脚;在有了未婚妻的情况下还与其他女人牵扯不清。

  但他不怕,因为有帮手——孙同。在他们的这段关系里,郑多多知道孙同的户口和工作还需要自己搞定,所以自己说什么,孙同必须听,自己做什么,孙同必须帮助,自己搞不定,孙同必须顶上,去搞定,郑多多肆无忌惮的享受孙同的帮助,不出意外这个帮助会一直继续下去,并心安理得且孙同不做不行。而孙同陷入了讨好中,因为郑多多的帮助,他必须讨好郑多多,否则郑多多的一句话,自己可能就没了工作。有时候我在想,在郑多多心里,与其说孙同在帮助自己,不如说这是回报,我郑多多帮了你孙同那么大的忙,你必须要回报我,这点点滴滴都是回报。

  而莫默和孙同在一起是郑多多没有想到的,让他更没想到的是当自己提出让他们分手时,孙同竟然拒绝了,或者郑多多以为这一生都会有这么一个小跟班,随叫随到,随时给自己打掩护。因为莫默的出现,孙同竟然会反抗自己,这加深了郑多多要拆散他们的决心。郑多多将事情告知了孙同的母亲,自己一个人不行,再加一个。至此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们的关系是兄弟了,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或者是宠物和主人。

  这个时候,感情不过是个借口,实质上就是一场交易,一个我帮了你我觉得可以让你一辈子感恩的事情,所以你必须什么都听我的,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说不行就不行,我的女人你不能碰即便已经分开。这种绑架压抑了人性压抑了对方的自我,让对方没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若在孙同自己的事情和郑多多的事情同时发生的时候,郑多多也不会让孙同先处理自己的事,因为是自己帮助孙同立足,所以孙同要以自己为先为主,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崩盘。

  关于帮助,有一个效应叫“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效应指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关于富兰克林效应,还有这么一个案例。二战时期,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一个犹太商人家族商量向非犹太人寻求帮助,兄弟二人意见不一。弟弟主张向父亲资助发家的一个银行家求助,因为这名银行家曾多次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报恩。哥哥则认为应求助于在生意上曾经资助自己家族起步的另一位木材商。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分头行动,从此失去联系。多年后,由木材商冒死相助逃到日本的哥哥回国寻找弟弟,发现弟弟全家早已死在了奥斯威辛集中营。最后哥哥从纳粹档案中找到了举报弟弟藏匿处的电话记录,打电话的人,正是那位银行家。这时哥哥感叹道: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比你所帮助过的人,更可靠。

  关于被帮助过的人,帮助的人想要向他们寻求帮助,这几近是在要回报。而回报的度,是没有标准的,如何让双方都觉得合适,这个很难。郑多多对待孙同得态度很明显的就是在要回报。孙同已经尽力,但郑多多觉得不够,所以他不仅要参与孙同的生活,还要干涉孙同的爱情,在他觉得他能摆布的所有地方。

  这就是被帮助过的人已经尽了全力,而帮助的人认为我帮了你一个大忙,你一次回报的力度太小,不足以顶那个大忙,多次也不够,久而久之过了界限,进而产生了矛盾和摩擦。而帮助过的人因为已经帮助过了一次,那再帮一次也无妨。

  白眼狼这个词不适用于所有人,很多人都怀抱着感恩之心来看待帮助过自己的人。当一个人在异乡打拼,有另个人帮助自己解决这么大的问题,这是需要感恩一定要回报的,但这个回报不是失去自我,做他人的狗,任人差遣,而是堂堂正正的做人,在立足后,在对方需要自己的时候选择支持对方,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对方。若自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帮助自己无法回报,那就不要接受他人的好意。

  所以帮助一个人的出发点是无私的,自发的,内心愿意的,没有功利性且有能力帮那就帮,若带有目的或者带有恩赐感,那就不要帮助,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和打算,他不会按着你的想法走,这个时候不平衡而要回报,这段感情就结束了,想做就做,不想就拒绝,不要期待做了之后的回报,或许某一天会“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现实的压力下,为了活着,太多不得不的事情要去做,但有些事情是违背原则和底线的,就需要好好考量这件事是否必须要做,有的人会“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的人会为了活着丢弃了底线,这都是个人选择,但人之所以说顶天立地,就是因为有自己的底线,可以选择。

  宁死不屈,是气节,也是骨子里自带的倔强。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四川首次开炮,解除婚姻限制,等于“情妇”合法化?做梦去吧
下一篇:影版《天龙八部》首发预告!59岁甄子丹饰演乔峰,吴樾出演慕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