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黑客帝国》身份建构,虚拟与真实世界的碰撞!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1
手机版

  《黑客帝国》电影中,身处母体空间的人类生活如同普特南设想的“钵中之脑”实验。人脑被截下放入培养液中,其神经末梢与一台超级计算机相连接,便可以使大脑的主人具有一切如常的幻觉。通过变换程序,计算机同样可以使其体验到任何情境,甚至可以消除脑手术的所有痕迹。

  

  母体空间正是以神经交互系统无所不在的触角,掌控着人类的所有活动乃至感知层面:一方面,母体空间将人类禁锢在玻璃器皿里,提供培养液维持他们的基本生存;另一方面,为了促使人类“忘却”自身处境,母体空间架构一个模仿人类生活的虚拟空间。在此语境中,母体空间掌握了绝对的控制权,人类则完全丧失了主体性,不仅身体被严重束缚,甚至意识亦无法实现自由,只能沉湎于母体空间为其编织的瑰丽泡沫之中。简言之,在母体空间中,人类的“囚徒”状态是因身体禁锢而起,最终延伸至思想层面的彻底不自由。在此,人类身体已经卷入权力规训的政治机制”

  

  在安分守己的表面生活之外,男主人公另有重截然相反的伦理身份一网络世界的著名黑客尼欧(Neo),他终日坐在电脑前寻找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身处母体空间的男主人公,愈发感受到其中的不真实,但受限与自我的认知水平而无法窥探其本质。尽管此时的尼欧有违于母体空间,但因为身体并未获得解放,他仍处于母体空间的控制之下,犹如仰仗呼吸机存活的病人。尼欧以黑客身份进行的各种破坏行动,并不会对母体空间构成致命的威胁。

  

  安德森和尼欧的生存空间是迥异的,甚至是相对立的:一面是陷于控制的安逸,一面是寻求反抗的潜伏,分别指向人类对于母体空间的两种选择。安德森代表的安逸无疑是主流选择,甚至可以在母体空间中占有99%的比重。如墨菲斯断言,“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被解教,更有甚者,他们对此麻木不仁,死心塌地地依赖着这个系统,以至于为它而战。”如厌倦了为真实空间争斗的塞弗(Cypher),打算与史密斯合作重新回到母体空间的控制,享受快乐又虚幻的一生。随着伦理身份的切换,男主人公尼歐内心深处质疑现有生活的潜意识很快暴露人前。当墨菲斯抛出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的选择之时,尼欧毫不犹疑地吞下后者,即放弃高度文明的虚拟世界。由剧情发展可知,红色药丸实际是一套追踪程序,墨菲斯以此为线索,从种植基地中找到尼欧的身体。由此,尼欧获得了第一次重生。

  举报/反馈

上一篇:《镇魂》大结局,万鬼同哭,还好白叔发了一篇长微博:未来可期!
下一篇:惊奇队长第二支预告火力全开!灭霸:我现在慌得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