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打造“青荷工程” 为青年警察成长蓄能增力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0
手机版

  今年以来,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厅党委部署要求,聚焦政治统领、党建引领和素质提升,探索推进以“青年导师制”“青荷讲坛”“青荷学堂”“青荷微课堂”等为载体的“青荷工程”,以全新视角构建青年警察培养新格局,为青年警察成长蓄能增力。

  

  以制度为引领

  在顶层设计上提“高度”

  将“青荷工程”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以制度创新推动青年工作提档升级。深入推进青年警察导师制,制定《关于推行青年警察导师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精心挑选23名导师在思想政治、职业品德、文书写作、管戒方法等方面示范传授,推动青年警察活学笃行。健全完善青年理论小组制度,打造“青荷学堂”调整设立“育新”、“赋能”、“培优”3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为青年警察学习研讨的主阵地;成立青年“知行合一”理论调研实践活动攻坚克难小组,开展戒毒理论调研,培养青年警察全局思维和理论调研能力。探索实施青年参学制度,邀请青年理论小组成员代表列席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同青年理论小组成员一同参观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故居、八陡镇东顶村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以学习为抓手

  在学思践悟上增“亮度”

  将学习研讨作为青年警察提升理论修养的重要一环,用心打好“青荷牌”。开辟“青荷讲坛”,聚焦习近平总书记6次“中青班”讲话中提出的青年干部“七种能力”、“48个字要求”等重点内容,每月邀请专家教授、领导干部授课,所党委在开坛第一课即对青年警察提出了“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严于修身、敢于担当”的要求,自3月份以来组织各类授课6次,取得良好效果。用好“青荷学堂”,每周举办“周末阅读分享”、每双周开设1次“法治课堂”等活动,鼓励青年警察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创新“青荷微课堂”,开辟青年人自己的“云上”研学平台,通过腾讯会议、微信交流群等,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青年人登讲台展示自我。鼓励青年参加司法考试、遴选等各类考试,截至目前40岁以下青年警察中14人获得中、小教师资格证书,9人获得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13人获得健身教练职业技能培训证书,14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1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以实践为路径

  在知行合一上强“力度”

  注重对青年警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提供广阔施展舞台,开展“沐浴时代新风 青春志愿同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举办“诵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开展“强素质、练精兵、强基础、保安全”警务技能实战演练,展现新时代青年警察飒爽英姿。融入禁毒工作大局,青年警察自编《花样滑冰》广播体操被全省戒毒系统推广。自编自导自演禁毒戒毒普法系列微视频被山东教育电视台、齐鲁壹点、淄博妇联等媒体报刊转发并列入多所学校法治课堂,先后到王村中学、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等学校、社区开展禁毒戒毒宣传,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以关爱为保障

  在健康成长中显“温度”

  加大从优待警力度,让青年警察在关怀呵护中成长成才。加强思想引导,要求青年导师每月与青年警察进行思想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青年警察提高思想觉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法治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增强廉洁执法意识,培养良好工作作风。切实关心日常生活,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导师对青年警察交友、婚恋、家庭及现实困难等及时关注、及时解决、及时疏导。对于无法化解的矛盾积极向党委反映,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解决。畅通晋升渠道,重视青年警察在职务和职级方面的进步,有效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确保青年警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司法行政工作中。

  举报/反馈

上一篇:培养孩子的高智商?这几个方法,不怕孩子落后,提高效率
下一篇:PVC管漏水,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使用这几种方法快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