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價值266億!蒙陰蜜桃“桃”醉世界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08
手机版

  編者按:“好客是真情,好品憑厚道。”3月2日,“好品山東”建設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會上發布第一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我市有13個品牌上榜,涵蓋蒙陰蜜桃、平邑金銀花、蒼山大蒜等3個區域性品牌以及10家企業的產品品牌。《臨沂日報》開設《好品山東 產自臨沂》欄目,展示上述入選品牌的特色、亮點,進一步提升“好品山東 產自臨沂”的知名度和親和力,敬請關注。

  面積產量遙居全國首位 品牌價值266億余元

  蒙陰蜜桃“桃”醉世界

  沂蒙老區桃樹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尤以蒙陰蜜桃聞名。蒙陰蜜桃的人工栽培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記載:“孔子御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蒙陰縣立足山區實際,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美、群眾富、可持續”的果業確定為支柱產業。蒙陰人民的智慧和勤勞,使得漫山遍野生長出成片綠葉灼霞,孕育出令人望而生津的果實。全縣80%的山地丘陵種植蜜桃,農民80%的收入來自蜜桃,蜜桃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蒙陰蜜桃”品牌價值達266億元,被譽為“中華名果”,蒙陰也有著“中國蜜桃之都”“中國蜜桃第一縣”等美譽。蒙陰蜜桃,這一古老水果從歷史深處走進了千家萬戶。

  蒙陰蜜桃為什麼這麼甜、這麼受歡迎?

  天時與地理是獨特的先天優勢。蒙陰縣9成以上為山地丘陵,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土壤中性偏微酸,磷鉀含量特別高,這些都非常有利於樹木生長、果實著色和糖分積累。蒙陰縣所產的桃子,同一品種,其糖度高出其他地區的桃子2至5個百分點。

  

  科技支撐、調優結構創造產業優勢。作為現代桃產業體系示范縣,蒙陰縣在全縣果園推行標准化技術管理,依托科研教學示范基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型職業果農,實行種植技術輸出,3000余名蒙陰果農常年奔走服務於全國桃產區。面對市場需求,蒙陰縣不斷調整優化蜜桃種植結構,圍繞“種好一株桃樹、結出更多好果”研發出20余項省市科技成果獎,每年推廣2至4個新品種,早、中、晚熟蜜桃品種達200余個,從早春一直到初冬,都會有不同品種的蒙陰蜜桃持續供應市場。

  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多元化銷售提升產業效益。蒙陰縣低頭發展果業,抬頭志在萬裡。1987年,第一車“蒙陰蜜桃”運到上海,就以其良好的品質和外觀征服了上海人,繼而暢銷大江南北。2014年,趁著“互聯網+”東風,與淘寶網啟動“淘寶挑食蒙陰蜜桃”活動,標志著“互聯網+蜜桃產業”銷售模式正式起步。經過5年發展,全縣工商注冊的電商經營單位超過5000家,每天發貨量平均在20萬單以上,蒙陰蜜桃發往全國各地,也為蒙陰縣捧回“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先進縣”又一塊國字號牌子。進入新時代,蒙陰縣抓住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機遇,推動優質果品走出國門賺外匯。一年出口蒙陰蜜桃5萬余噸,讓俄羅斯、日本、印度、馬來西亞、迪拜等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為之“桃”醉。

  蒙陰人在兩千多年的傳承中不斷創新打造出的“蒙陰蜜桃”品牌,有力帶動了運輸、物流、倉儲、深加工、鄉村旅游等產業的迅速發展。全縣與蜜桃有關的企業加工業年產值20億元,物流企業發展到130家、年產值96億元﹔參與蜜桃生產的人員超過10萬人,僅勞務收入一項就達2億多元﹔打造“紅色果鄉游”產業,每年接待游客300多萬人次,產值超過15億元。繼往開來,“蒙陰蜜桃”還有更大的目標:發揮百億級產業集群優勢,促進三產高度融合發展,助推沂蒙鄉村全面振興,讓“蒙陰蜜桃”品牌持續煥發活力。(朱鵬 湯婷)

  來源:臨沂日報

上一篇:科技与很活齐上阵,45岁亿万富翁天价养生,重返18岁不是梦
下一篇:人民网评: “北大保安”为何又再度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