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香港老伯饮茶办年货体验“一部手机游内地”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01
手机版

  “广州好漂亮,周围好热闹!”84岁的香港居民李北润老伯,三年来第一次回到了内地,坐在了百年老字号广州酒家的餐桌上,和多年未见的老友们一起品尝着久违的“一盅两件”。

  三年不见,一朝通关。李伯一通关就来广州找老朋友叙旧饮茶。

  1月8日,香港与内地恢复首阶段免检疫“通关”。而这一天距离2020年2月4日香港特区政府因新冠疫情考虑开始陆续封闭出入境关口,已过去近3年时间。

  “知道通关的消息后觉得有点突然,同时也很开心,终于可以回来内地探望亲戚朋友了,所以我就争取尽早预约回来内地。”在李伯看来,疫情影响下的三年时间改变了许多。“在回来广州的路上,隔着车窗望去,感觉好热闹好漂亮,都觉得有点陌生了,心里期待能够快点回来重新认识。”李伯表示,通关后会经常回来内地探访亲戚朋友,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让即使他们这样年过花甲的老年人也能够便利的在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穿行和生活。

  “我和朋友常去深圳,当时兴过去饮茶,然后买餸返香港,一百蚊三隻鸡,劏好,七成熟带回香港(生鸡唔俾带);又去蛇口食海鲜,买大袋细袋,菜都新鲜啲!”回忆起过去港人常去大湾区买菜的熟悉年代,李北润依旧会兴致勃勃、眼里闪光。

  如今在内地,只要见到“支付宝”或“Alipay+”标识,就能用AlipayHK支付。

  直到2020疫情来了,两地的互通被迫暂停。不过这三年来,他在香港也学会了像内地老友那样用起了移动支付。“以前回来内地最麻烦的就是兑换人民币,换多了又没必要,换少了又不够,又怕有假钞。现在有电子支付,就方便多了。”据南方+记者了解到,作为港人最常用的电子钱包,由蚂蚁集团就和长江和记合作在2018年联合推出的AlipayHK已经覆盖到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四年来活跃用户超过330万,平均每2个香港成年人,就有1个在用AlipayHK。

  “唔该,买单!”在广州酒家,李伯熟练地招呼着服务员结账,并掏出了手机直接扫码支付,对于这样的便利性李伯赞不绝口。“现在用了电子支付以后不需要找零,也不会有差错,手机上很清晰显示了消费了多少钱,我最欣赏的是一年前你买过什么东西,都能通过电子支付平台翻查出来,生活变得很方便。”

  在广州一德路老街,李伯看到Alipay+标识就试试看用自己的电子钱包AlipayHK扫一扫。

  除了广州的美味,李伯还忘不了的是在内地消费的实惠,在抢着用手机埋单的一顿开心餐叙之后,李伯又在老友的陪同下回到广州一德路老街置办年货。“这里的腊味、海味平、靓、正!算下来价格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二。”李伯拿出手机扫一扫,只花了500多港币就带着瑶柱、蚝豉和猪脚筋等满载而归。在一德路经营多年的盛发海味行负责人也向南方+记者表示,在疫情前就有不少港澳同胞会来消费,随着像电子支付这样便利的生活工具越来越普遍后,相信通关后也会有越来越多来自港澳地区的消费者前来消费。

  据南方+记者了解到,随着“通关”的稳步推进,不少港人思乡心切,回乡团聚之余更带旺三地消费加速回暖。AlipayHK的平台数据也显示:开关当日在内地及澳门使用AlipayHK跨境消费笔数飙升近100%、交易人数增长超七成。而从去年12月26日宣布开关消息到今年1月8日开关首日,两周内AlipayHK在内地和澳门的跨境消费交易笔数环比增长了七成,交易人数增长了六成。

  如今在内地,只要见到“支付宝”或“Alipay+”标识,就能用AlipayHK支付。

  “还是要多回来看看!”李伯感慨道,“大湾区一定会越变越好!”在老伯这一路回乡会亲友、尝美食、坐公交、买年货的过程里,不仅发现了大湾区里的新年味、新变化,更亲身体验实测了港人也能“一部手机游内地”。

  【记者】叶丹

  【摄影】孔剑锋 黄彩燕 霍小聪

  01:53【作者】 叶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上一篇:青少年上网不要钱 涉黄涉暴网页自动屏蔽 宝丰县政府出资建绿色网吧,治理青少年
下一篇: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成年人日均读书不足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