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意识范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责任意识篇1

  【关键词】责任意识;高中生;道德教育

  当今的高中学生,都是90后,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表现出青年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果对他们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注定要失败。高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中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高中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他们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却极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近几年来,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因此,培养高中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课题在当前抓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责任

  责任是一切良好美德的表现和基础。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高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中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同时,高度的责任意识也是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在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的责任意识要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更为突出。因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所谓责任意识,即责任感、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的一种认识和情感体验,并外化为对所负承责任的积极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通过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家庭、社会、国家和自己的责任。

  二、责任意识培养的背景

  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到底什么呢?即要培养学生:有强健的体魄,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包容态度。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发现问题,能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而“责任意识”则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就取得了成功。

  三、责任意识弱化的具体表现

  (一)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

  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曾有学者作过抽样调查,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又有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

  (二)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

  作为新世纪高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一些高中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混日子、混文凭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考试作弊,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三)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并随着进人高中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加以强化,但因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高中阶段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四、责任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道德感化培养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当代高中生虽然自我意识强烈、叛逆性强,但是民族自豪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美好的情感仍然存在。利用阅读感人的报道,观看爱国影片等方式往往能激起他们内心强烈的共鸣。

  如这样一则报道:在2004年“4.16”湖南娄底矿难中,矿工聂清文最后关头留下这样的遗言“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200元,我欠邓曙华100元……”按照民间惯例,没有欠条的债务人死后,所欠的债就成了“死债”,债权人的那笔债就成了“无头债”,一种最基本的宽容也要求债权人不再去追究这点利益。然而,聂清文却留下了这样的负责任的遗言。对矿工聂清文的举动,不能不使人萌生一种久违的感动。正如娄底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旭曦说的那样:“这就是我们一些老百姓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老百姓,他使你无法不流泪,无法不感动。”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生命的尽头做出了人性最耀眼的举动?我们以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长久倡导,而在市场经济中又被一些人遗忘的责任意识。聂清文可能说不清楚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契约?但他有老百姓最朴素的“良心”,最深厚的“责任”,强烈的责任意识使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感动他人,感动中国。同学们阅读后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在他们的读后感中深入地阐述了“责任”的内涵。

  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一些爱国影片。面对八国联军、日本侵略者杀戮中国百姓的镜头,学生们则无不义愤填膺。在观后感中大部分同学都表明了为祖国和人民一定会挺身而出的决心。而当我兴奋地在班上谈论神州七号成功升天的消息时。全班同学都兴高采烈,无不脸上洋溢着一份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学们纷纷在中华美德的大背景下。演绎责任的丰富内涵。

  道德的力量平时蕴藏在我们的血脉里,悄无声息;而一旦被点燃,则能唤起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时不可不重视“道德的力量”。

  (二)通过与家长沟通培养对家庭的责任

  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要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的家长做好了模范带头作用,如尊敬长辈,关心老人和小孩等,就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意识。另外,让学生在家中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能加强他们对家庭负责感。有一些学生家长由于自身素质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家长取得共识;同时必须加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通过参与学校、班级事务培养班集体的责任

  学校和班级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在学校和班级里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承担一定的任务和职务,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应尽的责任,可以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在班级组建之初,就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组建班委、团支部,自己推选宿舍室长,自己制定班训班规,自己选举年级和学校学生会,自己开展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班级、年级、学校的管理,通过“值日班长”进行自查自律,甚至由学生给教师打分进行“评教评学”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学校和班级中的事务虽然都是小事,然而积小流而成江海,这些小事能使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如春风化雨般一点一滴的培养起来。

  (四)通过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培养对自己的责任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对待家庭、社会、国家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因此,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当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关键。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三方的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增强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网络。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责任感教育才能真正养成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篇2

  【关 键 词】 社会责任意识;高中生;伦理关系

  责任感是个人素质的核心成分,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素质的优劣。在我国当前教育中,学生缺乏责任心,意志力薄弱,信心的来源萎缩,对于优秀意志品质的锤炼氛围几乎为零。一些中学生对自己所充当的责任角色模糊不清,缺乏情感和意志的职称,这使他们将来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的高中生被社会冠以“90后”这一称呼,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知识文化素养较高、家庭环境优越,由此造成他们责任意识的普遍缺乏,具体表现有:1. 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2. 推诿责任,缺乏担当。但就在整个社会对这代人普遍持有这种看法时,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些场景:“汶川”地震发生以后,这一代人没有漠视,没有坐视不管,相反,他们踊跃地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活动中去,一些感人的场景至今使人记忆深刻,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我们以此为切口,面向刚刚入学不就的高一新生,做了一项校园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意识大于个人责任意识。如有一个问题:如果班级同学有困难时,你会帮助他吗?调查结果显示有同学表示“视情况而定”;相反,在问及“你有没有参与过一些公益活动(如捐物、捐钱、献血等)?”有同学表示“经常参与”。这两者之间似乎是矛盾的,被认为普遍缺乏责任心的这代人,为什么会对社会公益事业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热心?

  二、原因探究

  (一)社会宣传以及舆论作用

  在媒体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宣传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决定往往取决于媒体的导向,公益事业在全社会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媒体宣传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青少年的心智还未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媒体宣传的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对青少年的心智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当代中学生崇拜的偶像大多是一些娱乐明星,这些偶像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明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去,从某种程度上讲,比起只是对中学生一味进行单一的思想教育,只是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明星的这些实际行动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对“陌生人”的伦理关系

  超越地缘、血缘的“陌生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伦理学研究的新主题。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中学生对身边亲近的人,如朝夕相处的父母、同学表现出的责任心令人担忧,但是相反的是,他们非常乐意帮助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我们的调查对象是高一新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际交往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像小学、初中那般单纯,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相对“熟人”来说,他们和“陌生人”之间没有利害关系,对“陌生人”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如有一个问题就问到了“同桌在某些事情上做得不当时,你会指出吗?”有同学会“视情况而定”。因为经常面对的人,要考虑到人家心里是否会接受,以后我们的关系该怎么相处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对“陌生人”伸出援助之后,没有后顾之忧,也不用担心被救助人心里是否有压力、负担,以后的关系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等等问题。

  (三)从众心理

  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只是在学校或班级的组织下参加公益活动,我们不能否认学校或班级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部分学生在做公益事业时不是主动的、自愿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这里被消解,我们看到的有可能只是随大流,中学生存在这样一种心理“看到别人都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我如果不参与的话,别人会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看待我?”

  三、对策及建议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是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

  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发达的社会责任感应为:关怀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的实现;关怀自我幸福,他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实现;尊重生命,尊重且捍卫人格的独立性、完整性;关怀社会正义的实现,积极对抗邪恶与不义;无私助人;坚定地追求真善美,对抗假恶丑;倡导并践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友谊、爱;对周围世界富于激情,心灵敏锐,对抗麻木不仁;忠诚,对抗卑鄙;不断地超越自我,因为“人是提升自己和超越自己的生存,人的个体人格的实现即不断地超越自我”;个体与世界的合一,生存境界的丰富、充实、博大。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我们从中发现的问题是极为复杂的,“个人责任意识远不如社会责任意识”是值得怀疑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个人责任意识的培养是紧密相关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也就是责任的体现,即使自我对社会责任的反应,也是社会对个人责任的认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必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认为,在初高中转轨期间,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迫在眉睫,具体的对策及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

  媒体在后工业时代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尤其对中学生,他们很容易受到电视、广播、报纸,尤其是网络的影响,这些媒体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他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所以说我们应该加大对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利用媒体的宣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首先,媒体人应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其次,媒体应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题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之情;再次,加强榜样的示范作用,针对青少年崇拜偶像明星的心理,搜集这些人参与公益活动的资料,对他们进行示范教育。

  (二)中学目前实行“新课程改革”

  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应深入开发教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我自模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孙中山的“中国非革命不兴”;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少年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无不洋溢着一股强烈的家国意识。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进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组织学生多参加公益活动,如绿化城市植树活动;创建卫生城市义务劳动;祭扫革命烈士公墓活动;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党史馆等活动;“传承雷锋精神”主题宣传活动;“学会感恩”主题宣传活动;城乡“手拉手”活动;“献爱心捐助”行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对这些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高中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个人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之间的错位,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希望笔者这些略显粗浅的拙见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马斯洛. 人的价值与潜能[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唐雪梅. 浅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2).

  责任意识篇3

  本书是为今年全国两会量身打造的指定宣传物,是省委省政府的礼品书,项目组3天3夜时间圆满完成出版任务,得益于集团领导举集团之力的高度重视和特别书局一贯倡导的“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项目责任制管理办法。

  一、明确课题负责人的责任意识

  一本图书,酝酿、编辑加工、封面设计、印制、发行、宣传……每个环节都渗透着责任编辑的心血。只有强化责任意识,突出责任编辑的责任,才能保证图书质量,实现图书的社会价值。

  从大的方面讲,作为课题负责人的责任编辑面临着双重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是对作者负责,保证作者的劳动成果得到恰如其分的处理;另一方面是对读者负责,保证读者能从出版物中获取高质量的信息。

  通常来讲,责任编辑除了要负责稿件的初审工作,还要担负起整理和加工稿件,以及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保证稿件的质量,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避免稿件中出现歧义和偏差。最后,责编还要对该出版物出版过程中的编辑、设计、排版、质量等工作进行监督。

  时政类图书大多强调出版时机。就本案例看,时间紧、任务重,很多程序我们采取特事特办走特别通道,但在编辑工作的程序中,却始终要坚持流程控制,强化关键环节,否则质量就难以保障。首先,在离出版时间越来越近的时候,责任编辑一定要沉着冷静,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该走的程序必须走到,三审三校制度一个都不能少。其次,责任编辑必须对全书体例、语言表达、图表和符号等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统一。责任编辑是书稿编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整本书的审读编校过程中要抓住重点不放松,尤其是本案例中涉及领导人物的照片,在确保照片质量的同时,还应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度,对领导人物的排序、图片的大小,都要把握好。再次,最后定稿审读不能流于形式。按照经验,重点容易犯错的,目录必须一一核对,页码从一至终要一页页看,页眉要一页页翻,这种虽然机械简单的工作,但必须按程序走到位,不能有侥幸心理。实践证明,最后一遍的通读是相当必要的,往往能从中找到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充分发挥项目组成员的团队力量

  出版物的成功运作,需要几个编辑的通力合作,还需要设计、排版人员的全力配合,以及发行人员的适时推动。因此,一个强有力的融合各个部门的项目小组极为必要。只有成立一个有战斗力的项目组,出版物才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推出,才有可能利用最好的营销方案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富有成效的营销活动管理与控制,才有可能使出版物以最快的方式占领市场。

  《风起中三角》采取编校合一,20多人参与编校,发动作者采取自校、交叉校、重点校等各负其责的方式,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一来在这种急难险阻的任务面前分担了自己的工作量,也削减了自己的一部分责任,实现共担共赢。虽说本书大部分内容已经见报,但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在作者自己的三校中还存在着硬伤。对重要领导人和还没有见报的部分,在做好自己功夫的同时,重点紧跟送审,多次督促校对人员重点核校,基本做到有大有小,抓重放轻,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宝贵时间。允许一些环节由社外人员完成,并不意味着弱化这些环节,而是为了充分利用社会各个方面的优质资源。每个人的审读“盲区”是不一样的,有时瞪着眼睛,个别明显的错误就是看不出来,一部书稿由不同的人来审,能起到克服审读盲区、相互弥补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避免错漏的发生。

  三、增强抗压能力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一本图书就像一个婴儿的诞生,从策划到编辑出版再到最后的发行,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似十月怀胎,从精心呵护到阵痛再到承担起抚育的责任,这期间,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

  《风起中三角》在超常规运作中诞生,其间项目组每个参与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它的问世牵动着每一个关注它的人。当闻讯新书出厂后,大家争相传阅的激动,每个参与人员的那种长吁一口气的轻松,是发自心底最深处的责任心。

  责任意识篇4

  主席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经常提到一个词语,那就是“责任”。他在发言中常说“这个重大的责任,是对民族的责任、是对人民的责任、是对党的责任”等等,要求全体领导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努力奋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传媒人,我认为新闻传媒也到了必须提升责任意识的时候,必须从上到下,积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多措并举,努力打造健康传媒,全面增强传媒的公信力。

  一、提升传媒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1.社会长治久安需要健康传媒

  当前我们所在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里有人们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有收益对比越来越大带来的浮躁与慌乱。是选择金钱,还是选择道德,是坚持正义,还屈服于黑暗,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大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责任意识的提升显得越来越重要。能否以事实为依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否给广大民众吃上一枚具有“社会正能量”的新闻传播的定心丸,将关系着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提升媒体责任意识已刻不容缓。

  2.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健康传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以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利用“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利用外资数额大幅增加,并坚强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成功加入了WTO,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与资源,经济与人口,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实现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新闻媒体责无旁贷,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增强舆论监督引导作用。

  3.国民道德建设需要健康传媒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忧患国难而投汨罗江;童稚时的孔融将最大最好的梨让给长辈等一个个的动人的道德故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太快,道德体系建设又相对滞后,导致道德问题频发,见义勇为的英雄受伤后无人问津,助人为乐者没得到感谢反而被讹诈,在公共场合被人猥亵殴打,路人围观无人相助,道德滑坡导致公众的心里失诚信缺失、人人自危,不敢坚持正义,不敢与丑恶做斗争。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不是具有责任意识,是否敢于揭露黑暗,弘扬社会正气,将对我们国家的道德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增强媒体责任意识,积极打造健康传媒。

  二、提升媒体责任意识的措施

  自上而下,要出台严格的管理措施,严防虚假新闻、不良节目,保持新闻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

  现在的媒体时代,除广播、电视、报纸等老式媒体外,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以其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多媒体性等特点逐渐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但同时也存在着抄袭复制现象严重,信息垃圾泛滥等缺陷。虚假新闻让人无从辨别真伪,一些不良价值取向的图片、视频被家长们视如猛虎。对此,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逐步加大管理力度,借助网络调整融合的有利契机,积极建设打造一批健康、有公信力的网络传媒。

  二、自下而上,要通过自我学习、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意识篇5

  关键词:责任 责任教育 责任感 培养

  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可一个人的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个人在常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获得的。所以我们老师必须从小就培养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责任心,有意识地锻炼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及社会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内容及训练方法培养责任感

  首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有“责任”可负。本人在带班时就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大一班的小主人”活动,把各种任务按某些要求划分若干项,每一项内容根据幼儿的能力,分配给幼儿,以此让幼儿去体验“责任”的含义。因此,设计以下几种形式作为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方法。

  1.幼儿管理活动区,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创设各种活动角,作为幼儿的责任包干区。根据每个角的不同性质,落实人员,明确要求,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管理,体验理解“责任”的含义。

  2.通过开展“今天我值日”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值日生对幼儿来说是非常乐意担任的,我把值日生内容分为生活员和卫生员两大类,增加幼儿当值日生的机会,让幼儿通过为别人服务,体验责任感。

  3.建立友谊班,以大带小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增强幼儿的自性心。我们与小班建立了友谊班,创设大带小活动条件,开展“我是好哥哥,我是好姐姐”活动,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好哥哥,好姐姐,应该照顾帮助弟弟妹妹,由此感受自己的责任,同时也体验到关心他人的愉悦感。

  4.及时评价、交流,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喜悦,逐步提高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当好班级的小主人,潜移默化的形成强烈的责任感。通过开展“我是大一班的小主人”活动,幼儿的责任感大大增强,形成了关心集体、关心别人、爱护班级的好风气。(1)通过以责任包干区的形式训练,使幼儿明确自己包干区的责任,并对所负责的包干区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他们的工作已不限于单纯的工作,更多地表现对集体的关心,不仅自己能爱护物品,还帮助监督别人也这样做。(2)实行值日生制度和划分责任区,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心,由于大班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很强,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了责任感,开始意识到值日生工作是自己的任务,自己有责任把值日生工作做好。(3)通过小助手形式的训练,幼儿学会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发、收集、整理教具、学具,不但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还训练了逻辑思维。

  二.与家长沟通,在家中培养责任感

  1.学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重视的是幼儿的学习,忽视了自理能力,经常这样下去孩子的依赖心理就很严重了,家长在重视学习的同时,能力和素质应该同时培养的,在家中应该多练习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让幼儿学会叠被子、系鞋带,种植小植物等。我们通过“你变、我变、大家变”这一主题,适当地开展“我已经学会了……”的活动,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发展。

  2.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孩子刚在家中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样失败小挫折也随之而来。这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这次不行,还有下次,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孩子觉得失败并不是件什么事情,有了再次去努力争取成功的勇气了,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家长们要给孩子勇气,大胆再去尝试,孩子知难而退的想法也就会慢慢改善。

  3.应该让孩子学会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是首信的体现,家长会想孩子还小说到做到很难的。其实在平时还是应该注意培养。要孩子说话算数,首先家长应该做好榜样,我们还应该时常督促孩子们不说谎话。

  三.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责任感

  社会活动是孩子接触社会的途径,同样更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当幼儿走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会发现很多现象。如:6月5日是环境日,利用这个特殊教材,带领幼儿去外面宣传环保,鼓励孩子争做“环保小卫士”,主动捡垃圾,要我们周围的环境变的更美,同样也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家庭成员有人身体不适时,引导幼儿主动表示关心等。

  因此,我们应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保持一致,而且应该以身作则,尊重孩子、爱护公物等,在教学中有目的发现并珍爱孩子宝贵的责任意识的萌芽,循循善诱,培样高尚的品格。同时,家长的表率作用一定要做好,这样,孩子在我们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强烈的责任感。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还有很多的办法,当然责任感的培养并不在一时,更不是说几句做几件事情就能培养好了,它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幼儿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我们以身作则、坚持、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肯定会有收获的!

  责任意识篇6

  政协委员肩负百姓的期望,但委员们的表现却不尽相同:大部分委员兢兢业业,对民生问题思之、虑之,不敢掉以轻心,于是深入民间问疾苦、寻办法,聚精会神写提案。这样的委员自然会受到民众的尊重。而有的委员却将参加会议作为身份的体现,只想在会议上“潇洒走一回”,将百姓的嘱托置之脑后。这样的委员显然只会让百姓感到失望。

  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有多种形式,但撰写提案却是参政议政最基本的形式。它针砭时弊,通过提出见解来使有关部门重视问题、解决问题。然而这项工作在一些委员看来却是不堪承受的负担。委员来自社会各阶层,为百姓代言,为百姓请命,动动笔又何难之有?本是区区小事,如今却束手无策。这并非是因政协委员们没有文采,而是因他们缺乏责任意识。这些人往往忘记了委员之责在于参政议政。撰写提案本应该事前做好调研,而个别政协委员临近开会方才想起提案。如此仓促动笔难免就有笔下无物、肚中空空的苦涩,情急之下便以抄袭来应付。提案重在解决具体问题,他地的问题怎能作为本地的问题提出,他人的思路又怎能作为自己的思路来说?这样的提案既然是牵强附会之作,那么研究问题与采取措施岂不是无病呻吟?

  撰写提案应该是委员们的基本功,它不需要华丽的文采,只需要朴实的文字和切实的见解。而这文字和见解从何而来?不在闭门造车,而在深入调研。调研透彻,思路自然涌来;胸有成竹,“下笔”自然“有神”。

  由此看来,写不出好提案甚至去抄袭提案并非是才能问题,而是责任问题。将委员之职当荣誉,就会躺在功劳薄上不思进取;把写提案当作额外负担,就会走抄袭的“捷径”。

  政协全国委员会已经表态,将稳步推进提案及复文公开。一旦提案公开,委员履职态度如何、能力怎样,公众就能有直观的判断,这是提高提案质量的有效措施。随着百姓民主意识的提高,百姓必然会对委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倘若提案公之于众,优劣自有公论,那么委员们能不全力以赴写好提案吗?只要心中装有百姓疾苦,胸中牢记民生幸福,做到不负百姓所托所望,那么递交好提案又何难之有?

  责任意识篇7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省出台首个《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成立首个湖泊管理局,全省的湖泊生态保护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为了擦亮我们的生态名片,呵护我们的家园根柢,守卫我们的文化源流,营建我们美好的世代之梦,以确保“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树立“人湖生死同体、福祸与同”的价值观念,营造爱湖、护湖、亲湖的地域特色文化,形成保护湖泊、建设美丽湖北的社会风尚,让保护湖泊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推动我省湖泊保护与管理工作深入持续发展,“千湖新记”大型系列报道由总编辑蔡华东提出创意、命名,编委会共同策划,组成报道专班,从2012年1月起隆重推出,预计将历时两年。这也是湖北日报报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单一项目的大型报道。

  我们认为,湖北日报作为党报,有责任也有义务彰显媒体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为湖北的湖泊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报道时间选择上,编委会反复研究,进行了精心筹划和前期准备,报道推出适逢全省首个《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出台不久和十八召开之后。我们认为时间选择得当:在湖泊生态保护引起全国和全省的极大重视之后,在湖泊现状堪忧日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美好生活之时。

  为全面疏理全省主要湖泊的现状,全方位展示其不同的时代风貌,唤醒人们的湖泊保护意识,我们推出这样的报道,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全省湖泊的保护工作。作为媒体。我们想以媒体人的先知先觉,敏锐地抓住这一社会热点,唤醒人们的湖泊保护意识,为我省湖泊写下这个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四个结合”彰显报道特色,在当下大众传媒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千湖新记”系列报道,我们概括为“四个结合”:历史性和文化性结合,思辨性和可读性结合,共性和个性结合,新闻性与文学性结合。力图表现为:以丰富翔实的资料体现知识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以每湖典型性的特点体现其历史性,寻找根脉,钩沉往事,应证历史;捕捉最亮的“文眼”,以文化展示体现可读性趣味性;以古今图片体现其历史性、观赏性和现实风貌;以民俗风情体现其贴近性,展示不同湖区特有的人文风光和特定风俗;以每湖之个性,作为其湖之特色,并将之放大,以体现其差异性;以相关政策(省政府出台的《湖泊保护条例》、省政府《关于加强湖泊保护管理的实施意见》)体现报道倾向,唤醒保护湖泊意识;不仅展示湖泊生态的现状,更体现记者的思考和建议,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以调查为经,以情感为纬,以寻找解决办法为目的,贯穿整个报道,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至6月底已发稿22期(版)。洪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西凉湖等我省湖泊面积排前几位的湖泊已基本刊发。由于时间跨度长,我们要避免先大后小报道失重现象,尽量做到有一定的节奏感,疏密有度。

  二、报道定位准确实用

  报道组记者深入到全省各地主要湖泊进行实地踏访,采访相关部门和湖周边老居民,探究湖泊的历史发展变化,查阅湖泊相关历史资料,展示湖泊保护与开发的现状。我们的报道力求实地调查,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将湖泊的真实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使系列报道具有了极强的新闻性。

  随着报道的推进和影响的日益扩大,关于“千湖新记”如何报道在湖北日报编辑部内形成了很大的争论,问题的核心是:究竟从问题入手,还是偏重于展示其特色。报道组最后综合各方意见,确定四大内容:1.全方位疏理全省主要湖泊的现状;2.全方位展示其不同的时代风貌和文化底蕴;3.对我省湖泊生态进行真实准确的实地勘录,提供思考和建议,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4.唤醒人们的湖泊保护意识。

  我们认为,这种定位是准确和实用的。生态是湖泊的生命,文化是湖泊的灵魂,两者缺一不可。从全国乃至全球来看,湖泊的功能不外乎以下:防洪、排涝、蓄水、灌溉、养殖、航运,而湖泊污染的原因大体以下:农业面源污染(养殖投肥使之富营养化)、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几类。仅从生态单一性切入,必然陷入报道之雷同,更体现不出各湖的差异性,报道会显得平板呆滞,更体现不出差异性。所以在将生态作为其重之重时,“全方位展示”对报道的推进以及使报道生动、丰富、可读,很有必要。

  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困境,各湖都是相同的;魅力,各湖有各湖的特色。

  三、报道饱含情感,真实感人

  湖泊是有灵性的。说起湖泊,我们会想到“湖光山色”,她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所以,我们认为,在展示湖泊时,必定要以优美的文笔和厚实的文化来勾勒其风貌、其神韵;对湖泊的生态现实,必定要以善待我们的生命之湖母亲之湖之义,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善意针砭现实,呼唤良知,而不是一味批评,冷眼相对,甚至冷嘲热讽。所以情感元素在报道中得以充分体现。记者面对充满灵性的湖泊,除了必要的理性之外,如果不发乎情,难以动其情,言其真,展其善,报道必将枯燥干涩,也很难打动人,感染人。

  所以,在报道中体现一定的文学精神,加大情感元素的运用很有必要。其不仅使报道生动、灵动,也能让读者感知报道者的出发点和情怀,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我们认为,记者以爱湖之心,行爱湖之文字,抒爱湖之怀,提爱湖之议,对湖泊的关切、呵护与痛惜之心,溢于笔端,才能深深打动读者,达到了感动读者感染读者的良好传播效果。

  四、加强策划,深入现场,理性与感性相统一

  目前报道专班设主编一人,全面负责。主笔(专职记者)一人,兼职记者两人,每次一名摄影记者。人不多,任务重,采访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对此,我们紧密合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并加强策划,集思广益。

  在湖泊的选择上,我们原则上按省水利厅提供的面积从大到小进行报道的推进,第一阶段先写全省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但对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湖泊,也不惟面积论,穿插进行。如沙湖、网湖、大冶湖,其面积都不是靠前的,但是它们具备全省湖泊的某些个性和文化特质,所以也优先纳入我们的视野。再说遗爱湖,面积只有两平方公里左右,但它承载了黄冈2000多年的厚重文化,我们也把它作为特例进行报道。我们认为,湖不论大小,它们都是有灵性的,无论大湖、小湖甚至是未名湖和业已消失的湖泊,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理应尊重每一个湖。而每一个湖泊的选择,大家进行充分讨论,要求记者了解湖泊特色,从特色入手,主料配料、写作形式、预期效果,报道专班都开会进行精心研究,反复斟酌比对。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报道更加丰富多彩,增加报道的厚度和可读性。从目前每期的反馈来看,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记者穿行风雨,行走千湖,取得大量翔实的一手资料。每期报道推出之后,报道专班记者又奔波在全省的各个湖泊上。正如主笔易建新所述:洪湖、东湖、梁子湖、汈汊湖、龙感湖……一路走来,风雨无阻,脚不停,笔不止,镜头不断。湖泊变迁、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生态保护、名人趣闻、地方风情、旅游开发、特色产品,跑湿地局、环保局、水利局、水产局、旅游局、县志办、文史办、文联、作协……凡是与湖有关的部门与人,一一找去,越多越好。这样,我们给读者的也就越多,也更能全面地展示每个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大量翔实的现场采访调查,为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优美图片,使报道更加准确生动,并且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在采访中,报道组记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克服天气、交通工具等各种困难,力求将所有涉湖的方方面面一一采访到位。在写稿的过程中,反复研读大量湖泊资料,力求寻找每个湖泊的个性,展示其不同的生态特色和人文景观,收到了很好的报道效果。

  五、报道形式不断创新,别具一格

  在报道形式上,我们大胆创新。内容组合丰富多彩,古今观照,交相辉映。

  报道组合中,与湖相关的精短古诗和现代诗的运用,让读者感知湖泊的文化底蕴和湖泊生存现状。它在版面的上方,往往使整个报道笼罩在一种文化氛围中,或优美、或沉郁、或激愤、或欣慰。其不仅增厚了报道的文化性,而且有“定调”的意味,让读者很快进行入到某种氛围之中,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让读者很快进入报道者预设的“情感场”,很快调动读者的感情和捕捉神经,从而使读者的阅读不是被动的,而是带着情感和报道一起走向深入。如4月11日引用当代著名诗人舒婷的诗《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此诗用在咸宁的母亲河西凉湖上,较为贴切,虽短短几句,却深情表露,有关切,有迷惘,有感伤,很能打动人。

  对历史钩沉、传说故事、湖边拾贝等小栏目的设置,我们也动了一番脑筋,借历史钩沉带出湖泊的历史流变,以传说故事道出湖之由来,集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康熙命名洪湖,斧头湖因斧落于湖得名,西凉湖因美丽姑娘西子而得名,等等,文虽短,却不能省,它也是区别每个湖泊的符号之一。湖边拾贝展示的是其亮点,在版面上有点缀作用,它有效地调节了版面气氛,不致于使其过于沉重。

  这些小栏目的设置,不仅仅是作为“主稿”的补充,而是丰富了版面元素,使版面尽显张力,轻重适度,和谐共处,灵动可人。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湖泊,尤其是那些文化内容丰富、生态意义浓厚的湖泊,版面有限,我们显现的文字和图片,还不足以表达出该湖泊的全部意义,或者说,无法表达出不同人们对湖泊的各自感受。

  报道形式的创新,我们还有巨大的试验空间。人与湖,偏重湖,内容还可创新;古与今,古今平衡如何更为恰当;单一和众口,报道角度似应更加多元。

  版面制作精美大气,图文并茂,充分展示湖泊之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在版面制作中,我们尽量做到精美大气,图文并茂。在图片选择上,全景图和分图结合,整图和切图结合,人物和画面结合,历史图片和现实图片结合,并充分展示各个湖泊四季景色之美。版面元素中,也充分体现湖泊的美学元素,压题大图视觉宽广恢宏,一湖美景尽收眼底,特定图片放大湖泊特色,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一些历史图片和现实图片的对比,让人触目惊心,湖泊面积的缩减和生态环境形成的巨大反差,形成巨大视觉冲击力,使我们对湖泊的现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版面语言的充分运用,为此组报道增添了美感和阅读快感。

  责任意识篇8

  在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作为浙江省机器人企业中的领头羊,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企校合作为突破口掀开了转型改革的序幕,并不断追问:企校合作的支点在哪里?如何突破基地瓶颈?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如何通过企校合作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思维引领行动,追问引出实践。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携手萧山技师学院(筹),以发展、共享、融合的企校合作理念,以突破与前行的形象,开启了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机器人产业技能人才“智造”的新篇章。

  企业落户对接专业设置

  2013年,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进驻位于萧山的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同年,萧山技师学院(筹)开设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企业落户对接专业设置,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巧合”,而是企业和学校的共同默契。

  “我初到杭州就认识了萧山技师学院(筹)院长许红平,一见如故,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观念与新松有诸多的相通之处。”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刚说,“我们都认为人才可分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研究研发型人才四类,且这四类人才可以单向转换,即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转为工程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乃至研究研发型人才。”

  事实上,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与萧山技师学院(筹)的“缘分”远不止如此。2013年,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招收第一批实习生,除了萧山技师学院(筹)的7个学生之外,还有13个来自其他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学生。而最后被企业留下的8位实习生中有7个学生来自萧山技师学院(筹),也就是说,萧山技师学院(筹)的学生全部被录取了。

  “我非常欣赏萧山技师学院(筹)的学生,他们不仅有技术,更有一种工匠精神,一种军人品质。”李正刚还记得在“新松杯” 职业技能大赛启动仪式上,天突然下起大雨,唯有萧山技师学院(筹)的学生坐在台下一动不动。这一幕触动了李正刚:“我们过去说80后不行,现在说90后不行,但萧山技师学院(筹)的90后学生用行动证明了他们是非常好的一代。”

  用十年打造一批“匠人”

  在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这样一个成熟的企业,专业分工是十分明确的,即管理是管理,技术是技术。企业会依据员工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特长引导员工的职业发展。如针对喜欢技术的员工,就给予他们一个最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机制。在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制造工程师与经理的待遇是相同的。当然也会有“分而后合”,即擅长做技术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走技术管理方向,真正发挥出技术人才的优势价值。

  李正刚也把这一套人才储备机制“搬”进了“新松班”。据悉,在“新松班”的最后两年学习期间,学生就要以技术工人的身份进入企业生产一线。“此后,企业会给每一个学生制定一个长线的、明确的、不断发展的职业规划,即从车间普通技术工种开始,两年后可以成为调试工程师,再做三年左右技术娴熟了、理念成熟了,就可以发展为设计工程师,再有五年左右的工作积淀,就能够成为方案规划师,相当于项目管理者”。李正刚说,这就是“新松班”的“十年之约”:以方向明确、机制成熟的路径去培养学生,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一批真正的“匠人”。

  “十年之约”,对一家企业而言,是责任意识,更是战略意识。从社会角度来说,这是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新松才能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脊梁;从人才角度来说,目前国内教育方式、教育模式并不理想,特别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很突出,其本质上是校企之间缺乏共育;从企业角度来说,对员工的长远规划,既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个人。“作为公司,就是打造一个平台,把人才、客户、市场、政府等各种资源整合到公司平台上,资源整合程度越高,公司发展就越好。反之,资源整合不好,公司就发展不了。人才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如果员工永远只能在一个岗位上,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岗位价值,那公司就称不上是好公司,”李正刚说。

  学徒制“补上缺失的一课”

  从共建实训基地到联合举办学生技能竞赛,从共建教学设备到完善“双导师”制。自“新松班”开设以来,李正刚就积极倡导“老带新”的学徒制。这与李正刚自己的经历密不可分。

  1987年,李正刚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被分配到沈阳第三机床厂。那一年,用工的紧缺让他跳过了“在车间实践一年”的常规动作,直接进入设计部。而这“缺失的一年”让李正刚在五年的工作中倍感压力:“缺乏一线的实战经验,就难以做到设计与制造的接轨,因为设计与制造是分不开的。一旦分离,做设计的就设计不出真正好的产品,做制造的就造不出真正好的产品。”所以,李正刚希望能通过与萧山技师学院(筹)的合作,给学生“补上这缺失的一课”。

  除企校合作之外,李正刚同样坚持“新员工必须在车间工作一年”的规定,在企业内部实施学徒制。“机器人产业如何发展得更好,一个是‘+机器人’,即利用机器人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还有一个是‘机器人+’,即机器人产业的扩张。产业扩张就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强大的人力资源最好是企业的内生人才。”在李正刚看来,机器人企业真正缺的人才是实干型人才,但现在很多本科生乃至硕士生都不愿意进入一线,这其实是很“吃亏”的,工科工程类岗位必须从下往上走。

  李正刚认为,很多企业喜欢“吃现成”,即到其他企业去挖人,这其实是一种“有害”行为。现在很多年轻跳槽者的简历都很“长”,短短几年换了五六家企业。但人的成长是需要积累的,进入一家企业,磨合可能就要半年,结果不到一年就走了,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无益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对话――聚焦机器人产业】

  《职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李正刚:全国现在涉及机器人的企业过千家(前段时间统计是800家),但真正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很少,超过90%的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下。目前上市的机器人企业大概有40多家,全国机器人产业园也有40多个,浙江丽水就有一个。杭州市核心的机器人企业有10多家,累计研制五大系列80多品类自主品牌机器人产品: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娃哈哈也有机器人研究院,也是浙江省起步较早的企业。总体而言,目前机器人产业出现“小、散、乱”的状态,缺乏资源集聚,有待于政府宏观干预,进一步整合,形成产业共同体,达到协作发展的目的。

  《职业》:目前,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有哪些限制?

  李正刚:对比沈阳、上海,我发现浙江省工业产业基础特别薄弱,沈阳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特别发达;上海的整个产业链完善,有非常成熟的配套企业。相对来说,浙江省民营企业生机活力旺盛,但是一到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点,就暴露出其基础薄弱、内力不足的弱点。

  强基建设没做好,限制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简单来说,机器人的很多基础元器件都是进口的,如电机就是进口的,进口一则价格高,二则是技术开发程度低。机器人“搭”起来很容易,一两百万就能做出来,但是这样的产品缺乏“弹性”,对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没有用处。除了技术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基础的问题,比如材料、热处理、精密加工、精密装配等也都做不到位。以钢材为例,我们国内生产钢材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生产高端钢材的企业非常少。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类比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的崛起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工业基础,因此,区域基础工业能力同样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支撑。

  《职业》:面对产业限制,新松杭州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如何突破?

  李正刚:首先新松杭州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定位就是专门面向浙江市场而调整的。我们是以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为基础延伸产品线,为用户量身定制具备国际领先水准的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等,最终成为满足企业生产、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需求的现代“智造”服务商。

  《职业》:您如何解读“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

上一篇:2023驾考宝典怎么刷题,ezp2020编程器
下一篇:第1章 花魁卿娘沈青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