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ess_从阳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2019年书单,存个档,年终总结图片后面附全部读后感。

  

    1月

   

  1、《圣诞忆旧集》

  杜鲁门·卡坡蒂著,潘帕译

  标记这本书挺久了,今天看完才想起查一查作者,居然是《冷血》的作者写的。这是本大约两三个小时能读完的书,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头两个都与圣诞节有关,最后一个是感恩节。题目是节日,实际上写的是人。其实都是温馨类型的小故事,但到了某些片段总是让人泪流满面。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大人的世界,字里行间都是孩子直白纯粹的情感和天真却也犀利的思考,温柔而残酷,这大概是以小孩儿的口吻讲故事的目的之一,在有些方面与哈利波特系列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读完之后对苏柯小姐非常有好感,我一向羡慕身体健康的人,而被精神的健康滋养之人更是叫人看了就倍感宽慰。苏柯小姐对于“主”的理解让我回忆起多年前读过的《来一点信仰》,现在忍不住想,如果去相信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冥冥中自有安排的,我们会不会觉得更能接受一点儿呢?已经有太多无能为力压得人喘不过气了。

  也很喜欢巴迪。他在感恩节的故事里有过故意的残忍,但他当时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也不会在内心否认自己的过错。这是个无法想象比杀苍蝇更残酷的事的孩子,他还为拿BB枪打下两只鸟而再也不杀生。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在第二个故事里,他与父亲告别之前被父亲的表现吓得六神无主,回到家后平静下来的那一夜却决定写信给父亲,告诉他“我爱你”。而巴迪把这个行为归因于主的嘱托。

  “故意的残忍无法被原谅”,这有点儿刑法里主客观相统一的意思,我想起这星期看的电影《荒蛮故事》中第四个小故事,政府员工嘲笑男主角不懂法律,可善良人最朴实的道德观念实际上通常都是与法律相吻合的。

  有时候说爱这个世界,实际上爱的不过是善良温柔的人和大自然中和谐美好的光景。这也是支撑着我尽量做一个好人,不要让自己破坏这份爱的动力。希望哪天我也能像苏柯小姐一样,在一年中的某一天开心地宣布:做水果蛋糕的天气到了。

   

  2、《失物之书》

  约翰·康诺利著,安之译

  之前就听说过童话故事的真相,比如白雪公主乱伦,比如灰姑娘被强暴,比如故事里的王子有恋尸癖,比如杜松树故事里的烹尸……童话故事的最初版本,亦即流传在民间的最初版本,实际上都是残酷的。因为那时童话存在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感受爱与道德,而是警告孩子远离危险。正如《失物之书》中扭曲人坚信的那样:“人类自身的任何一种邪恶,都是从他们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那儿了。”因此,童话产生的最初目的,是让孩子认识世界上的恶,警惕它,保护自己。

  《失物之书》的故事很简单,失去母亲、对新家庭充满怨恨的男孩儿因意外进入另一个世界,为寻找母亲和回家之路而展开冒险,在旅途中成长,最终由一个男孩儿成长为一个男人。就像各类童话最初版本的大杂烩,男孩儿戴维误入的世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恶,但恶中也有人类的尊严、善意和爱。

  戴维进入这个未知世界前的故事似乎更容易理解一些:丧母之痛还没有从他心中褪去,他就被迫加入一个新的家庭,毫无选择的余地,不安、焦虑、无处宣泄,委屈且心怀怨恨。所有这些重担压在他的肩头,他甚至开始突发性昏厥,同时产生“幻觉”。我是个成人,看到这样的戴维却更责备他的父亲和继母。成人理应成熟,孩子却需要引导。他们没有给戴维足够的耐心和关注,因此即便戴维有错,我也认为更多的错在于父母。

  这样一来,戴维闯进那个古怪、危险的世界,展开曲折离奇的冒险,经历生死、欺骗、背叛……手上沾着鲜血,哭着成长,不再流泪地站起来——这一切才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找不到让一个不应被责备的孩子被迫成长的理由,那甚至比经历生死更加残酷和不公。因此,《失物之书》里看似最残酷的考验,实际上才是作者给读者最温柔的馈赠吧。

  起初我一直以为戴维进入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它不过是他的精神疾病在外部创伤刺激下创造的幻觉。但读到结局才发现,戴维曾经的猜测才是对的。那不是什么幻觉,那是独属于他的死后世界。他在地狱之界徘徊,在绝望和痛苦中成长,亲手杀死恐惧,哭喊着宣泄委屈和伤感,却也勇敢,自始至终都那么勇敢。

  童话简单直白而有力量,却也少了些情绪上的渲染。我有好几次湿了眼眶,却没有真正落泪。直到结局,直到戴维老去,在临死前最后一次进入沉园、躺进砖墙后的空洞,闻到树皮、新草和鲜花的味道……我突然泣不成声,一路嚎哭着读完这一页,读到最后一句话。

  很多年前看电影《极地特快》的时候,我就明白我已经不再是孩子。如果生活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一定是那种听不见铃铛响声的小孩。读《失物之书》也有同样的感觉。有趣的是,《极地特快》和《失物之书》表现的似乎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过程:前者讲述一个现实的男孩儿重新找回童真,后者讲述一个沉浸在故事和幻想中的男孩儿一步步成长、走向现实。可两个故事相同的地方是,男孩儿最终都在成长的同时保留了孩子最纯真的善意,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后……直到他们长大,甚至是死亡——他们都会走向另一个温柔美好的世界。

  白天和黑夜为他们而来,鲜花和新草为他们而生。因为他们带来了光,他们带来了和平,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

  那一天,童话的应然目的才终于达成了。

   

   

   

    2月

  3、《死亡草》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六翼天使译

  阿加莎的短篇集!马普尔小姐系列!太有趣儿了,每个故事的篇幅都差不多,而且结构很精妙。基本上全部都是以一众人谈话、分析案情的形式来写的,每个人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当然,最后马普尔小姐总是对的。这位习惯把腰杆挺得笔直、从未离开过村子的老小姐真的太可爱了,而且她也喜欢毛姆的作品!(这不是重点)

  很适合边读边猜边推理的参与性很强的短篇集,当然不带脑子读也可以,因为马普尔小姐总会给你答案的。

  前面几篇星期二晚间俱乐部相关的短篇尤其精妙,妙在每个人讲述故事的侧重点不同,每个人关注故事的重点不同,因此似乎谁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按照这套逻辑来看,谁的推测都有道理。这些故事最重要的似乎不是案件真相本身,而是如何理解每个人大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并排除影响,从中看清事情的本质。

  在一个地方生活得越久,越能窥见人性。而人性这种东西,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这也是马普尔小姐从未出过差错的原因。

   

   

   

   

   

   

  你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三月读书进度,啥也没有,看见了吗?

  顺便一提二月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也没看完。今年内看完,把书评补上。

   

   

   

    4月

   

  4、《五只小猪》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周力译。

  这个月一开头就连着看了两本阿加莎的书!真舒爽!

  咳,这是题外话。

  虽然《罗杰疑案》整体更巧妙一些,但我个人更喜欢《五只小猪》。《五只小猪》的写作方式更让读者有参与感,也很特别:开头是波洛接受一位小姐的委托,调查她父亲二十年前死亡的真正原因,而根据当年的判决来看,凶手应当是这位小姐的母亲卡罗琳。波洛于是开始逐个接触当年与这件案子相关的人:律师、警官、凶案发生时在场的五个证人,并逐一了解这些人对案件的描述、对凶手(即委托人的母亲)的印象。在这之后,小说又附上了五位证人在波洛造访后答应写下的对当年那桩凶案的回忆,从不同的角度还原当天(或者是那段时间)发生的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才由波洛的角度揭晓谜底。

  这么一说,感觉得到吗?就像读者在跟着波洛探案一样!还是一桩二十年前的疑案!太刺激啦!

  当然啦,我是个不急于探索真相的读者,所以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大的乐趣是看这些不同的人。开头的几位律师各有他们强烈的性格特点和顽固的价值观,所以站在他们这些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当年的凶手卡罗琳,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觉。就像回到了看《死亡草》的那段时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同一个人的描述和观感都大相径庭,实在太有意思了。更有趣儿的还是五位证人,他们性格迥异,所以在回忆这桩凶案时的反应都大不相同,同一个案子站在不同角度展现不同的细节和感受,真是妙不可言。

  我必须说我非常喜欢女家庭教师威廉姆斯小姐!她一出场就让我想起了麦格教授,越往后看越觉得她和麦格教授太像了!(与此同时,菲利普·布莱克刚出场的那一章让我感觉他和我写的hp同人《叛逆者》里的西里斯很像,后文证实这是有据可依的,大家可以看看《五只小猪》感受一下哈哈哈,太妙了)

  啊,想要做到不剧透写读后感真难。

  最后附上刚读完这本书时的感受吧:所有人都强调她太年轻,不是没有道理的。年轻意味着全力以赴、义无反顾,热情、真挚而又执着,同时也意味着残忍决绝,天真和冷酷。

   

  5、《罗杰疑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常禾译。

  《罗杰疑案》是第一人称的作品。原本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以为和《五只小猪》一样是分角度叙事,结果发现从头到尾都是谢泼德医生的角度。这样选角度实在太妙了!(我发现我每次看完阿加莎的书都会感慨:啊!!好妙!!)把第一人称的作用发挥到了一个极致!这也是即使我更喜欢《五只小猪》,也还是不得不夸《罗杰疑案》更巧妙的原因。

  这篇不能剧透,不然真的就没意思了。我很意外地猜中了凶手,而且凶手点明的一个小细节也是让我怀疑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似乎间接证明了女人的直觉有时候真是准得可怕。总体来说相当精彩,结局即高潮,也是最精彩的部分。

  我就不多剧透啦,说说连着看完两本阿加莎作品的感想吧。之前看《无人生还》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但是看完《死亡草》、《五只小猪》和《罗杰疑案》以后,会发现阿加莎拿捏人物视角的水平真是太高了,她本身也像马普尔小姐和波洛一样是个能够看穿人心的高手。虽然每部作品都不长,也只是专注于将一个案子,但人物塑造一点儿没落下,不像有的悬疑类作品重情节设计而轻人物塑造,阿加莎把这两个要素都牢牢抓住,这也是为什么她的作品总是让人感觉到妙不可言。

  另外,目前我看的几本阿加莎的作品,小说结构及写法也都很有意思。阿加莎在故事的写法上不害怕创新,这一点真是太难得了。更难得的是,她的写法都是为故事服务的,并不是在炫技或者有意剑走偏锋。这种对小说核心(即“故事”)的尊重让人肃然起敬。

  我去年重温《哈利·波特》原著,也为罗琳写故事的讲究惊叹过。她的故事里有许多镜面人物,伏笔和暗线的铺设也有条不紊,群像写得极好,主题真挚可爱,人物的成长与命运也格外动人。但可能是篇幅原因,两相对比,罗琳的作品或许更精致,总的来说却还是阿加莎的质朴和利落更胜一筹。我好爱这两个女作者的作品啊!值得学习的东西真多。

   

  6、《所罗门王的指环》

  康拉德·洛伦茨著,刘志良译。

  动物行为学相关的科普读物,写得太有意思了,趣味和科普两不误。

  读这本书之前我知道渡鸦是鸟类中智商最高智商最高的,却不知道鹰是鸟类里最愚蠢的;我知道动物界也有一夫一妻制,却不知鱼类和鸟类对伴侣的忠诚也可以转移到人类身上……作者与其说是在向读者们科普这些有趣的知识,不如说是在介绍这些动物的生活。很难得,他能把动物文明和人类文明联系,将这些生灵的世界写得妙趣横生。(描写作者本人因研究、饲养动物而发生的乌龙时,真的觉得作者气质上特别像纽特·斯卡曼德哈哈哈哈)

  因为是回过头写的评论,对书里的一些具体内容已经记忆不清了。只记得作者笔下斗鱼的求偶及繁殖过程真的特别可爱,简直是我看过的最可爱的床戏(?)。写到两对斗鱼夫妻之间的爱恨情仇时也非常有趣,写到鱼老爹纠结于吃肉还是护崽、最后聪明地解决了困难的情节也非常有趣……还有水鼩特别的行路方式、寒鸦夫妻之间的温情、狼性犬与豺性犬不同的性格——原谅我词穷,全部都特别有趣!

  最喜欢的是作者在结尾时选择的角度。社会性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身体武器时,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一种社会禁忌。而人类不同,人类拥有身体以外的武器,因武器脱离了身体、也脱离了本能,而不受天生的禁忌约束。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禁忌”大多是后天形成的,它并不如刻在基因里的禁忌牢靠,因此才会频繁出现背德、违法甚至是犯罪的现象。这让我联想到《人类简史》里提到过的一个观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体系,实际上都是人类这一共同体的集体想象。《人类简史》讲述了这一想象的强大力量,而《所罗门王的指环》则在对想象的脆弱性提出质疑。立场不同,看法也不同,但都很有趣。

   

  7、《长夜》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陆烨华译。

  四月读的最后一本阿加莎的书。在我看复联4之前读完的,抑郁了好多天,然后复联4又加重了我的抑郁……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了。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类似之前推过的《罗杰疑案》,不过不如《罗杰疑案》纯熟、精妙。但有趣的是,《罗杰疑案》会让人读完大赞一声“太妙了”,却不会有什么后劲;而《长夜》,你读完并不觉得惊讶,却会时不时回想起来书中的某些场景、情节、对白,然后感觉到心痛无比……对,就是后劲很大,太大了。我看完之后好几天脑子里都是那句话:“你这样看着我,就像你爱过我一样……”

  要在不剧透的前提下写读后感真难。从这本书后劲很足这一点来看,它在情感拿捏方面做得很棒。情节发展有些缓慢,似乎因为第一人称视角的关系而总是在描写一些与主线剧情无关的事件,以至于故事一开始的叙事甚至有些混乱——但看到结局才会发现,这一切都是伏笔。第一人称是展现人物心理的超强助力,阿加莎真的是一个很擅长根据故事内容选择写法和人称角度的作者,谢泼德医生叙事时缜密的逻辑性和《长夜》男主角叙事时的散乱感(甚至有点儿意识流)对比鲜明,在第一人称角度的心理活动、主观意识也都合乎他们各自的性格,暗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

  好的作者必然能很好地揣摩人性,并在笔下的人物中展现出来。所以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更注重人物塑造的故事……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又扯远了。状态不好,回过头补写书评的逻辑也很混乱……嗯……

   

   

   

    5月

   

  8、《奥丽芙·基特里奇》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著,张芸译。

  这本书看了很久,最后在一个工作日的午休时读完。那天晚上下班回到家,我把书放回桌上,酝酿了很久才告诉我妈:“我觉得奥丽芙很像我们。”

  当然,我指的是我和她。

  严格来说这本书也和下面的《都柏林人》一样是短篇小说集,但我个人认为把它当成一本长篇小说来看也并无大碍。故事里的主角并不都是奥丽芙·基特里奇,不过每个主角都与奥丽芙或多或少有联系,他们也许是她的丈夫,也许是与她住在同一个镇子的居民,也许是她的同事,也许是她的学生……不论主角是男是女,以他们为中心展开的故事都有一种细腻的琐碎感,甚至有点儿意识流。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这些故事里,你或许可以看到毫无逻辑的回忆插叙,或许会因为路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而仿佛遭受灭顶之灾,又或许会因为襟前没有被及时发现的奶油渍而情绪崩溃。如此敏感、脆弱,仿佛时时刻刻都在被生活凌迟,却也如此坚韧,仿佛不论经受了什么都能重新开始。

  快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因为自己的问题去医院挂号看了心理医生。聊的时间不长,但有的对话印象很深,比如在得知我的过往用药及治疗情况之后,医生很自然地问了我一句:“家里妈妈有没有情绪方面的问题呢?”

  我点头。

  医生于是也点头:“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受母亲影响的。”

  当时我呆坐在那里,记起书里奥丽芙在电话里对中风的丈夫说:“不过他们不会认为你有什么责任的。通常孩子有问题,他们都会责怪母亲。”

  所以后来医生再问我近期有没有同母亲发生争吵时,我把上个月的所有痛苦都咽回了肚子里。我说:“没有,没什么争吵。这一两年我跟我爸爸吵得比较多。”

  我不太明白我当时在狡辩些什么。只是我记得奥丽芙对着儿子克里斯托弗崩溃大哭,我记得奥丽芙在心里想:她这么爱他,为什么他会恨她?

  现在再回想读这本书的过程,我发现在前几个故事中我一直在感慨中老年危机真可怕,并且一遍遍提醒自己:等我老了,我绝不能活成这个样子。可越往后读,我越发陷入一种沉闷的痛苦中。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我还不到二十四岁,就活成了这个样子?

  妈妈开始搬过来跟我一起住之后,有好一阵都在无意识地回忆她自己的童年。她在思考自己的性格缺陷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她开始试着客观、冷静地分析她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进而又说到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我就没有把我母亲带给我的不快乐再带给女儿。”

  我笑了下。

  她敏感地问我:“难道不是吗?难道你觉得我也是那个样子吗?”

  我摇头:“你没有。”

  只是每每听着她追溯自己的童年,我都会感受到痛苦和怜悯的双重折磨。我时常在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究竟是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点。但我知道我一定是爱她的。正如我从不怀疑奥丽芙爱克里斯托弗,也从不怀疑克里斯托弗爱奥丽芙。可也正是因为从不怀疑,才更觉得苦痛难当。

  幸运的是,就像这些碎片式的故事所展现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平静的时刻。譬如第二个故事《涨潮》的结尾,一个深陷绝望、正欲自杀的男人跳入海中,紧紧抓住海里不断挣扎、无比渴望活下来的女人,不让她沉入冰冷的海水中。在海岸上,还有一个女人在为他们大声呼救。

  附上我读完这本书时写下的一点感想:

  虽然是短篇小说集,但我更愿意把最后一篇的结尾看成奥丽芙故事的结局。这个结局在说:“去他妈的与生活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我依然对这个世界不满,我依然有满腔的怨恨、懊悔、恐惧和不安。但我还活着,还没有离开。这不是因为我原谅了谁,或者谁原谅了我。只是因为我还不愿离开。”

  其实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有点儿意识流,琐碎中透露出一些我们不愿面对的、几乎像隐私的事实。傲慢、自以为是、羞愧、偏执……身体和精神上的私密的缺陷,太难以启齿了。尽管如此令人不适,但确实写得很好。正如奥丽芙或许暴怒、阴晴不定、看起来与多愁善感并不沾边……但她身上打动人的地方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即使她只是个过客,也仍然闪烁着奇特的、仁慈悲悯的光。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一样。

   

  9、《都柏林人》

  詹姆斯·乔伊斯著,王逢振译。

  因为是第一次正经八百地看意识流作品,我认认真真读完了这本书的《前言》(以前我看书从不看这个),了解了一下作者作品坎坷的出版过程和外界对其作品的评价。然后带着一丝迷惑和《前言》模糊的引导开始阅读。

  短篇小说集。写的都是都柏林这个城市里的人的故事,作为“故事”来说,其中很多篇章似乎都并不“完整”。坦白说读得有点痛苦,不仅仅是因为故事而痛苦,还因为读不懂……最令我困惑的大概是那篇《两个浪汉》,虽然本身就对自己低级的文学素养不抱什么期待,但还是耐着性子搜了一下网络上对这篇结局的解读,结果找到一篇论文……被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击退了。于是放松心态,当普通的故事似懂非懂地硬着头皮读完。

  就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而言,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是最后的压轴篇《死者》。用这篇《死者》来做这本书的结尾,似乎不仅把前面那些相互之间看似毫不相关的故事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还让我这种读故事读得云里雾里的读者从一种无知的恐惧中得到了解脱……不知道我这么描述会不会太抽象,但我的确感受到了“解脱”(绝不仅仅是因为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或者说是释然。

  这种感觉就像在读到《圣恩》这一篇的结尾,看到珀顿神父说耶稣让我们对上帝要正直果敢,他不要求我们不犯错,只要求我们坦率面对、同时决心改正——那个瞬间我感受到的一种宽容的力量。不是对某件事、某个人的宽容,而是对人类天性中的全部弱点以及生活中的全部诱惑的宽容。

  另外,作者的场景描写真的很有画面感,在某些篇章中也有一些通俗易懂的精妙段落,这些优点是与作者从片段式故事中塑造饱满人物形象的优点旗鼓相当的。

  但是。

  短期内我真的再也不想读意识流作品了。

   

   

    6月

   

  10、《公正何以难行: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亚当·本福拉多著,刘静坤译。

  终于看完啦。虽然不太喜欢但还是总结一下吧。

  第一、二部分写得很吸引人,第四部分对于虚拟法庭的探讨也很有趣,但实在不喜欢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其他的立足点。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犯罪与刑罚,不可否认这本书还是很有启发性的,但逻辑并不很严谨,说服力也不够。作者的出发点是从根源解决犯罪问题,即:与其用事实上行之无效的手段处罚犯罪和威慑犯罪,不如着眼于预防犯罪,从而降低整个国家的犯罪率。

  作者举案例、说实验、摆数据,试图用实验结果和数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还是弱化了其他可变因素的影响力,得出的结论依然只能称得上假说。而且我对于他一开头就摆出的一个贯穿全书的观点持怀疑态度: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而犯罪的“精神病类罪犯”事实上就像生了病,法律应该宽容、体谅而非“归责”。

  咋说呢...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的,其结果是健康或非健康都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在这一平等前提下,你让健康的人必须去体谅、宽容非健康的人带来的伤害,还主张法律不能归责,其实是另一种不公正。

  而且,作者在最后一个部分提出这一主张时大概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要加强公众对刑事案件的参与力,这样就能“增进各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他的这一建议轻描淡写,相对来说也并无足够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这依然无法解决对罪犯宽容之后,被害人与公众的愤怒之情(即作者自己说到的人类本性中“以牙还牙”的本能)。

  也就是说,作者是站在研究罪犯和潜在犯的角度来看待犯罪的,他的结论也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下。然而他忽略了被害人及公众对于刑事案件的反应,哪怕在最后一部分提到“被害人谅解被告人实际上比让法律惩罚被告人更具安慰性”的观点也并无任何数据或实验的佐证,因此只是一带而过,毫无说服力。

  就像“罗德尼·金案”中四名涉案嫌犯均被无罪释放之后,公众的抗议造成大规模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在整个事件中,约有50人死亡,1000余座建筑遭到破坏,2000千余民众受伤,12000余人涉嫌构成犯罪”。

  如果公众的愤怒无法平息,那么对罪犯的人道无疑需要克制。

  (同类型的书还是那本《高手——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写得更严谨也更谦虚一些。我觉得将两种或多种学科结合起来,最大的优势无疑是提供新思路、新的看问题的角度,而可参考性究竟有多强的问题则更加复杂,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今天这本书虽然只探讨刑法领域的公正,却还是过于武断了。)

   

  11、《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卡伦·霍尼著,冯川译。

  就目前为止看过的弗洛伊德的作品和这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来说,我感觉精神分析学派的著作都啰嗦且犀利。(认真)

  很扎心。阅读过程中无数次感觉到膝盖中枪,不自觉陷入“我/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是否有如此症状”的反复判断,以至于越读越头大。更要命的是这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写于1937年——近一个世纪以前,放在今天却依然适用!整本书没有有力的数据支撑,用作者本人的话来说,几乎全是“出自于敏锐的精神分析学者的观察”,可怕的是即便证据支撑相对单薄,它的理论、推测读起来也依然说服力十足。

  总的来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也更好地认识我们周围必须打交道的人。

  大观点类似于“焦虑来自:我们对某人/某事产生的敌意→我们的文化使我们无法直面这种敌意,于是对此产生抑制机制→对敌意的抑制机制使得敌意无处发泄,于是敌意进一步扩散→如此恶性循环,加重我们内心的焦虑”。

  所以我近期开始尝试分析我内心的敌意了。

  以及,尽管这本书没有给出一种解决方案,但其中渗透着的人文关怀还是能让当代焦虑人群感受到一些安慰。

  摘一段我喜欢的:

  “神经症病人——不管他自己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不仅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而且他自己还看不到有任何机会可以逃避这种不幸。他为了获得安全感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被局外旁观者说成是一种恶性循环;在神经症患者本人来看,却是陷身于天罗地网中的一种绝望挣扎。

  ……因此,我们可能很难发现,在所有那些古怪的虚荣、自负、要求和敌意后面,有一个正在受苦的人。”

   

  12、《三只瞎老鼠》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王占一等译。

  短篇小说集。因为是比较散的短篇小说集,所以简单写两句感想吧。

  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的短篇全是推理,结果不是!不过非推理的几篇也很有趣,毕竟阿加莎的侧重点一直是“心理”(人性)。

  和《死亡草》相比的话,我还是觉得《死亡草》的各个短篇更精妙。但是,包括非推理的几篇,《三只瞎老鼠》这本短篇集中的故事对情感的拿捏、人物的塑造都依然很棒,尤其是猝不及防读到《与犬为伴》那篇的时候,我哭得像个巨婴……咳。

  个人认为其中写得最好的一篇还是压轴的《三只瞎老鼠》。

   

   

    7月

   

  13、《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

  历史类书籍,以万历十五年为一个时间节点,从万历说到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再讲忠臣海瑞,然后说戚继光,最后谈到思想家李贽,试图从这几个代表性人物来分析明朝最终灭亡的原因。分析人物很有意思,其中所谓官场的“阴阳调和说”也十分具有中国特色,能够让人进一步思考在我们的文化中受传统思维影响的为人处世方式之利弊。

  前面的万历、张、申、海、戚,其实每一个人都曾上下求索(万历后期倦怠、采消极态度罢政,实际上是上下求索失败后的心灰意懒),且方式并不相同。申时行求稳,张居正有意改革,海瑞试图动摇、颠覆文官体制,戚继光更务实,力求在现有框架内革新。以如今的眼光回顾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容易看出其中的天真、冒进、片面或鲁莽,而且人无完人,也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最终都被抓住把柄,没能实现宏图大志(张居正虽然是死后才被抄家的,但他的改革政策也是动摇文管集团的根基,就算他活着实施下去,被扳倒也是迟早的事)。

  别的不说,有趣的是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当时的社会,每个人选择的革新方式都自有道理。这也是最让人不安的一点。现在信息网络发达,舆论总是容易被诱导、控制,我们践行自己的原则时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哪怕做出牺牲也并不可惜......但如果其实是错的呢?就像我们看张、申、海、戚,后人看我们,也许也能轻易判断我们错得离谱。

  观念总在不断演变、进化,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不断推翻错误的过程。这么一想,总觉得干啥都束手束脚了。

  全书的最后是以李贽收尾的,也就是以当时思想家的境况结尾。最终章看得最头大,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有的部分看着云里雾里。不过可以感觉到最鲜明的一点,就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并没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他们的理论中大多有前后矛盾、里外不一的现象存在。其根本原因还是那个时代的制度存在问题,可他们在体制内,如果否定现存的制度则也否定了自身,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的立足。

  万历十五年的意义就在于没有意义。

  一切的努力都没有意义,而这种没有意义,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伏笔。这个庞大的国家背负着落后的制度艰难前行,也为制度所累,最终走向悲剧性的消亡。

   

  14、《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魏然译。

  挺短的中篇小说,我阅读时间很碎片化,但两天也读完了。讲的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叙事却是在几十年以后,通过走访、收集众人的回忆来多角度完成,比起小说,更像是纪录片形式的文体。

  凶杀案发生在一个小镇上,且因为凶手事先大肆张扬,几乎所有人都与这场凶案的发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关系,因而在众多视角的牵引下还原事实真相,并没有遵循故事通常采用的时间安排。但我个人觉得不算乱,看到最后也对这样的顺序编排有所领悟,因为结局实在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我在纠结要不要剧透,不过还是算了……)。虽然读完会觉得结构有它的巧妙之处,不过单纯当故事读的话,一开始会有点乏味,所幸整个故事并不长,稍微耐心一点,翻到大约三分之一处就渐入佳境了。

  整个故事最有趣的一点大概在于,所有人都有机会阻止这场残暴的凶杀案,同时也有许多人试图阻止,甚至就连两名凶手在潜意识里都企图通过大肆宣扬自己的意图来招致他人的阻止——但种种巧合都撞在了一块儿,以至于谁都没能阻止这场公开的、事先张扬的暴行。许多年以后回忆这些巧合和细节,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如此荒诞却又真实,用书中的话来说,大约就是“宿命让我们隐遁无踪”。

  我不太能确定这个故事的高潮在哪里:是在引发这桩凶杀案的安赫拉·维卡里奥在凶案后的十七年一直近乎偏执地给爱人写信诉说爱意、最终竟真的与爱人久别重逢,还是在两个凶手残暴地在圣地亚哥家门前将他砍杀,而临死前的圣地亚哥捧起自己的肠子绕过房子走进自家的厨房?从时间上来说,后者是高潮,前者才是结局。可这个故事的叙事将两者颠倒,仿佛这个血腥、荒谬、如梦一般的结局,都是为了一对男女的爱情而埋下的伏笔。

  宿命或许就是,大多数人都对命运的高潮或结局一无所知,却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广场,围观一场尽人皆知的暴行。

   

  15、《我的天才女友》

  埃莱娜·费兰特著,陈英译。

  七月的惊喜。那不勒斯的故事四部曲第一部,读完电子书之后立马买了一整套实体书安利给我妈。要不是故事太刺激各种思考、实在耗脑,真想一口气把后面三部也一起读完!

  整个系列讲的都是两个女孩儿的故事:莉拉和莱农。虽然我妈认为这两个姑娘之间有主次,但我更愿意把她们看作平等的主角。当然,故事并不是百合向,写的只是两个女孩儿之间的友谊以及她们交错又平行的命运。故事发生在那不勒斯,两个姑娘生长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混乱、暴力而肮脏的社区。那个社会与我们国家的旧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相似的人情世故,相似的对女性的轻视,相似的暴力统治,相似的父权压迫,相似的对财富和权力的盲目追求,以及人们内心不断膨胀的欲望……或许,其实有人的地方本质都是相似的。

  在这样的世界里,莱农和莉拉既像镜子里相近的影像,又像同一件事物截然相反的两面。从童年开始,她们两人的命运似乎就有此消彼长的趋势:每当一个在获得幸福时,另一个就在遭受厄运。虽然乖巧却怯懦的莱农总是跟在勇敢、坚定甚至有些“坏”的莉拉后面走,但我认为在她们的成长期内,并不总是莉拉在推着莱农走。有的时候,莱农也在拉着莉拉前行。

  童年与少年时期的前期,莉拉总是走在前面的。不像莱农那样对周围的世界心怀莫名的恐惧,莉拉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总是明白该怎样做才会得到她想要的东西。比起出众的才智和美貌,她有一种狠劲、一种坚定,一种杀出重围的勇气和信念,这些品质恰恰是她们生活的社区——甚至是她们生活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的,因此莉拉才显得那样独特、那样有魅力、那样吸引人。可贫穷和家人的欲望束缚了她的发展。她无法再去读书,这是她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她清醒的头脑在一生当中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也会有无法完成的事情、无法跨越的障碍。而在这个时候,莱农就成了她的引路人。很多时候,与其说是莉拉在嫉妒莱农有机会读书,不如说莉拉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莱农身上,也隐隐期待、而又惧怕面对莱农向她展示的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当莉拉决定十六岁就结婚,并自此再也不超越莱农去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才会那么让人痛心。

  “你要读书,莱诺。你要一直读下去,永远学习下去。我会供你读书。”

  原本,莉拉一直在以她自己的方式和莱农一起前进,甚至是在莱农跑累时拉她一把——而现在,莉拉选择自己留在原地,用尽全力把莱农推出去。

  我想这也是在婚礼当天,莱农帮莉拉洗澡时感觉到一种恐惧和不安的原因。莱农从小就有一种直觉:一种找到能引领自己方向的人的直觉,一种对危险事物逼近的直觉。她的直觉告诉她,莉拉将不再跑在她前面,引导她前进的方向。也正因为如此,莱农才会把目光投向尼诺:这个和莉拉如此相似的男孩子。这也是让我担忧的地方。

  莉拉的悲剧不是源于她不再勇敢,而是她依然勇敢,却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恐惧和生活的不可控。而莱农,她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驱使她前行的永远是恐惧:对变成和母亲一样之人的恐惧,对被比较下去的恐惧,对不被爱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这些恐惧支配着莱农的生活,以至于她分辨不清什么是她真正想要的。她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因此她不断地挣扎、不断地跑,只为逃离她恐惧的一切。为此她去模仿、去抗争、去改变,她想拥有自我,却不明白什么是自我。

  读这个故事的人或许都会认为莱农比莉拉幸运,我也有同感。但幸运并不是她有机会闯出去的主要原因或决定性原因。她的恐惧驱使她逃离,即便她不很清楚自己内心的动力,也不能否认真正改变她命运的是她为此付出的努力,还有她敏锐的直觉。我多希望她有一天也能看到自己,而不是仅仅看到莉拉,或者作为莉拉影子而存在的自己,又或者为了不成为影子而盲目地朝相反的方向逃离的自己。

  我始终认为,那个被父亲扔出窗外、明明摔断了胳膊还要安慰莱农说“我没受伤”的莉拉是可爱的。而那个在此之前,听着莉拉家发生的争吵,一直坚持不懈地大喊着莉拉的名字,想把莉拉从那场充斥着叫喊、咒骂和破坏的暴风雨中拉出来的莱农,也同样是可爱的。

  她们都那么勇敢。她们值得更好的未来。

   

  16、《灰雁的四季》

  康拉德·洛伦茨著,姜丽译。

  虽然也是洛伦茨的作品,但和《所罗门王的指环》还是很不一样。《灰雁的四季》搜集了百来张卡拉斯夫妇的灰雁照片,由洛伦茨配上文字,讲述他们观察、研究的四季中的灰雁。因为是给照片配上文字,所以文字本身不如《所罗门王的指环》那么有趣和内容丰富,但这么薄薄的一本书,依然是一个能让读者放松身心去接近大自然的绝妙机会。

  洛伦茨反复在书中强调他并没有将动物拟人化,我能理解这一点,因为他笔下的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他们有亲人、伴侣、朋友,他们会表达愉悦,他们会哭叫,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和作息,甚至还有同性之间的爱情……这一切都像我们人类一样,从人本位的角度来说,或许很多人会笑称这是一种拟人化。而洛伦茨却不希望大家这么认为——他更希望我们了解我们并不是大自然中唯一特殊的生命奇迹,在这个广阔的自然界里,生命理应得到尊重。

  另附一段读到灰雁同性恋内容时我写下的感想:

  灰雁之间的同性恋现象似乎很普遍,但洛伦茨写到这一段的时候只提到雄雁之间的同性恋现象以及“两雄一雌”的家庭组成,并没有谈及雌雁之间的同性恋现象。我还没往下看,但我推测雌雁之间并不存在同性恋现象,因为在之前的描述里,雌雁在灰雁的社会体系中毫无“求爱”的形式和可能,灰雁社会中的“追求”和“交配”无一例外都是由雄雁主动,因此哪怕雌雁对另一只雌雁产生爱情,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爱意:发出“胜利之鸣”。

  这样的灰雁社会让人心情复杂,像极了更早期的男权社会,女性不被允许表达自我,甚至会失去追求自我、追求爱情的能力,仿佛她们天生不具备这种能力。

   

   

    8月-10月

   

  17、《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尼尔·麦格雷戈著,余燕译。

  终于看完了!把电子版读完以后,又买了一本实体精装版收藏,翻了翻上面的照片。

  非常有趣的一套书,从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中挑选出100件文物,按时间划分阶段,在不同地区看同一时间阶段的历史。作者在导读部分就提醒过读者,因为历史更多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文字记录都或多或少受到书写历史者之身份立场的影响,因而通过物品来考察历史或许是更客观的一种方法。我想也是因为这一点,这套书在进入近现代史部分之后变得越来越乏味……或许是前面的历史阶段让我们意识到在许多被我们忽略、误解的“落后”地区中也曾出现过璀璨的文明,近现代史中的全球化发展对这类文明的破坏和摧毁才更叫人烦心。不过这也是我个人的感觉,每个人的感想应该不同吧。(以及,虽然越到后面的部分总体越乏味,但还是有一些勾起我兴趣的内容,而且不得不说这套书挑选的最后一个物品非常有远见和代表性,也出人预料)

  由于是世界简史,感想有些杂,现在回头一看,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人类历史中的适应、野心与妥协。最早我们创造的那些在如今能被称之为艺术品的物品,实际上是基于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制作的;而在五万年以前人类的大脑才开始让我们为了探索世界的目的而创作艺术,这一转变十分奇妙,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书中那件“游泳的驯鹿”,仿佛可以从黑白照片中看到人们脱离衣食住行的需求,用双手孕育出纯粹的“美”——前提是人类开始适应自然,因而开始赞美那些使得他们适应环境的生命。当然,有适应就有野心:人类整体的发展过程无疑是从被自然摧毁过渡到适应自然,再由适应自然过渡到改造甚至是征服自然,最明显、最根本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最具奇迹性的则是跨越空间的互联网的诞生。不过,在野心面前人类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复活节岛雕像正面的坚定不移和背面的权宜之计都是人类在历史中妥协的痕迹,过去如此、复活节岛的居民如此,如今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存资源不断减少的境况之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信仰源自于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和谦卑,许多科学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又寻回了信仰,大约也是因为意识到在探索自然规律的道路上,我们的终点自始至终都是“适应”。

  另外这套书还有些暧昧地探讨了关于人类共同遗产的问题,作者的观点大致是:“尽管因为殖民历史,许多民族的文物都散落到了世界各地,但这也不是完全没好处,毕竟这些物品是世界人民共同的遗产。”但是本书后期的许多段落里一直强调回顾历史能让各国人民获得民族认同感,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发掘自我的历史……我个人有点儿怀疑,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本民族的遗产因为屈辱的历史而流落到了其他民族手中,会否影响民族认同感?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了。对于个人而言,读过这本书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周游世界、感受不同文明的愿望,而考虑到现实条件,能在大英博物馆这一处达到目的的确更加方便。

  (所以我下定决心明年要去英国玩儿了!)

   

   

  18、《新名字的故事》

  埃莱娜·费兰特著,陈英译。

  那不勒斯的故事四部曲第二部。

  看得我好气,想把尼诺·萨拉托雷和多纳托·萨拉托雷撕得稀碎。上一部故事结束在莉拉和斯特凡诺的婚礼当天,那年她刚刚十六岁。过早的婚姻几乎是必然带来不幸,更何况在她和斯特凡诺之间还横着欲望和利益。她以为自己爱斯特凡诺,然而在婚礼的当晚,她突然就意识到她并不爱他了。更要命的是,斯特凡诺在床上面对反抗而不由自主展现出的暴力,与他的父亲唐·阿奇勒如出一辙,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感到惊奇。

  因此这桩婚事带来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部可以说是反早婚、反孕手册。比起莱农的故事,更多是在讲莉拉婚后的故事,包括她出轨尼诺、最终怀着孕和尼诺私奔的疯狂而短暂的爱情。诚然,尼诺的出现激起了莉拉重新学习的斗志,但她重新学习,一开始只是为了能够帮助尼诺,而没有意识到她自身内在对于知识的渴求和需要——当然,或许她其实意识到了,只是无法面对。更重要的是,尼诺的出现让莉拉犯下了背叛婚姻的过错。当然,我不是指她不该结束这段错误的婚姻,只是我个人的原则意识太强,无法接受以莉拉这种方式来结束她和斯特凡诺的关系。

  不过说到底,在莉拉和斯特凡诺的婚姻问题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尼诺,而是莉拉自己。莉拉的自我意识太强了,同时也有一种强有力的掌控欲,这种掌控欲迟早要在她和斯特凡诺的关系中失控,也理所当然地结束了她和尼诺的关系。正如尼诺所感受到的,莉拉身上有一种操纵别人的力量,可怕的是她同时具备来自他们那个城区的粗鲁、野蛮和专断,因此哪怕她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大部分时候也的确掌握着真理,都永远徘徊在毁灭一切的危险边缘。

  性格使然,我实在不喜欢这样的莉拉,尤其不喜欢那个因嫉妒而对莱农恶语相向的莉拉。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莱农在这一部里依然没什么长进,甚至逐渐在尼诺这个人渣中的战斗机的问题上展现出一种“强大”的自欺欺人能力,但她的运气终于还是因为她不懈的努力而维持下来了。比起加利亚尼老师,更让我感动的是那个不知名的、给莱农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的女教师。萍水相逢,她的善意和责任感令人倍加感动。

  这一部最让我糟心的一点在于:我渐渐发现故事里每一个人物我都不喜欢。他们身上自有闪光点,但也有直接踩到我雷区、让我无法忍受的缺点,包括争议最小的恩佐。相比恩佐,目前看来反倒是安东尼奥更让我比较能接受:他只有脆弱和敏感这两大缺陷。至于即将与莱农结婚的彼得罗,他的家人目前来看似乎更友善一些,而彼得罗自身很明显存在一些性格上的缺陷,碰上莱农这种有巨大性格缺陷的姑娘,不知道婚姻会遭遇什么样的挫折。

  故事里最令我不安的在于:在青年的这个阶段,即便大部分人在极力避免、极力逃脱,也依然无法摆脱他们童年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带给他们的影响。他们的城区、他们的父母长辈永远都像幽灵一样躲在他们的身体里,不知何时会突然出现,暴露他们灵魂深处无法遮掩的另一面。

   

   

  19、《离开的,留下的》

  埃莱娜·费兰特著,陈英译。

  那不勒斯的故事四部曲第三部。

  如果说第二部是反早婚、反孕手册,那么第三部就是彻彻底底的反婚反孕典型了。上一部更多在讲青年莉拉的故事,这一部则着重在讲中年莱农的故事。令人头疼的是,中年莱农依旧像是莉拉的影子,步入婚姻后几乎是宿命式地重蹈了莉拉的覆辙,连出轨对象都是同一个:尼诺·萨拉托雷。

  这里不得不说尼诺·萨拉托雷就是个屎坑,永远散发着带来厄运的恶臭,谁碰谁倒霉。在莱农得知西尔维娅孩子的父亲是尼诺时,她那段内心独白让我以为她已经看清了尼诺的本质(她似乎一直有这种能力),谁知翻到下一页又开始自欺欺人了。因此上一部加深了我对莉拉的不喜欢,这一部则加深了我对莱农的不喜欢。我觉得很有趣,这种感受简直就像莱农的婆婆在看完她第二本书的稿子后对莱农的反馈:从没看过一个从主角到配角都那么令人讨厌的故事。这也更让人忍不住猜测,其实那不勒斯故事四部曲的作者埃莱娜,或许就是故事里的主角莱农。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前两部在懵懂的童年和迷茫的青年阶段,莱农对社会的认知虽然在一步步加深,但依然朦胧。到了这一部的中年阶段,她已经隐约窥见了这个社会阶级斗争、解放斗争的全貌,也让故事的社会背景更加清晰。这无疑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们那个封闭、暴力的城区实际上只是时代的缩影,她自以为逃离了那个城区就能逃离这一切,但事实上,外面的社会不过是一个放大版的城区罢了。这种无法逃脱的感觉令人窒息,也令人绝望。这是在这一部里我最讨厌、也意识最深刻的一点。

  相对来说,莱农和彼得罗婚姻遭遇的问题则更可预见一些。尽管中间见家长的阶段让我对彼得罗有所改观,但他们的婚姻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互不理解的结局,这从婚前彼得罗就从未支持过莱农的事业就能看出来:在内心深处,他瞧不起莱农,或者说为了维护自己,他根本无法平等地对待她(彼得罗的家人骨子里也瞧不起莱农)。因此,结婚之前仿佛十分相互了解,莱农似乎也找到了一个尊重自己人格而又有原则的男人,却在婚后才发现自己依然沦为了他事业和生活的奴隶,最终还是个附属品,被贬低、被打压、被践踏、被消磨意志、陷入与社会的脱节,开始恐惧这个变化的世界。

  在这段失败的婚姻中,莱农和彼得罗谁都不无辜。最让人痛心的还是他们的两个女儿,尤其是黛黛。在上一部里,莉拉因境况的改变一步步毁掉了自己的儿子,莱农都看在眼里。而在这一部,她即便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带给黛黛的影响,也依旧没有补救。黛黛内心的伤痕、犯下的错误、蛮横的性格,可以说都是莱农一手造就的。希望小女儿能够稍微幸运一些,在这场大人之间的战争中不要变得伤痕累累。

  可惜,鉴于这一部的结尾,莱农舍弃了唯一支撑着她的东西……这种“期望”或许也只会是奢望了。

   

   

  20、《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陶玉平译。

  短篇小说集。读的那两天中午做梦都是一些光怪陆离的梦,很马尔克斯,哈哈哈哈。另外不得不说,马尔克斯的魔幻世界虽然荒诞,但总是奇妙地很有代入感。可能就是因为人性本质的东西没有改变,不论世界多么奇幻瑰丽,都能让人感到亲切吧。

  《巨翅老人》的结局最精彩,《逝去时光的海洋》的海底世界最美丽,《世上最美的溺水者》最展现虚伪,《超越爱情的永恒之死》最讽刺而悲凉,《幽灵船的最后一次航行》最解气(全文只有一个句号也最让人头痛),《出售奇迹的好人布拉卡曼》中敌我看似生死相隔、实则永生为伴。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篇《纯真的埃伦蒂娜和她残忍的祖母令人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完美诠释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虽然被抛弃的尤利西斯很悲惨,但埃伦蒂娜奔向自由的身影实在太美了。

  另外,大海和荒漠真是孤独啊。

   

   

   

    11月

   

  21、《失踪的孩子》

  埃莱娜·费兰特著,陈英译。

  那不勒斯的故事四部曲第四部。不得不说,是四本里最精彩的一本。

  这段时间我被工作折磨得心力交瘁,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读完本书的一小部分之后开启辱骂尼诺·萨拉托雷模式,虽然肤浅粗俗,但看到莱农在“保姆事件”之后终于清醒地认识到尼诺这个人渣的真面目并在心中骂出“这个XX养的”之后,我还是感到大快人心、恨不能放爆竹欢呼庆祝,而且至今依然认为这一段是整套书中最让人痛快的一段。(写感想都要在第一点写到这个,足以见得我对这一段有多满意)

  莉拉在这一部的壮年和老年阶段愈发被神化了。实际上,尽管每个人物都对莉拉抱有极高的期待,我仍然认为所有人都高估了莉拉的能力,包括莉拉自己。在对抗索拉拉兄弟势力的过程中,莉拉对于文字力量的过高期待就展现了这一点——在某些方面,莉拉仍旧保留了孩童时期的天真,对于这种斗争的结局她甚至不如莱农看得清楚。这也与莉拉的选择有关:尽管她从未停止脚步,她却再也没有走出过这个城区。她深知城区的世界其实就是外面世界的缩影,但只要没有真正走出去过,就感受不到面对一个更庞大、更腐朽的世界时,那种蚍蜉撼大树的无力感。莉拉将自己局限在这个城区中,她可操控的因素更多,于是也令她高估了自己改变一切的力量。我认为这也是莉拉老年变得那么情绪不稳、疯疯癫癫的原因之一……不仅是因为蒂娜的失踪,更是因为她明白其他一切抗争都没有意义。哪怕是在给小伊玛讲述那不勒斯历史的过程中,莉拉那些语句里都透露着一种绝望感:反复,反复,再反复!悲剧的重演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她曾经试图改变它,但她最终失败了,并且由于这种无所畏惧的尝试而失去了她生命的延续、她另一种更有希望的可能——蒂娜。

  城区里的人都在受莉拉影响,他们想把自己变得更像她,本质上也是在追求莉拉身上那种对抗世界的力量。而莉拉自己呢?她真的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对抗世界吗?我觉得她同时也在利用城区居民对她的崇拜,在不同出身的人身上投射自己的影子,让他们变成拥有不同机会的自己,从中看到自己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和结局……莱农就是莉拉其中一个影子,曾经或许也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莉拉在她身上寄托了自己童年的梦想:通过文字的力量来改变生活。而这种力量在对抗索拉拉兄弟时遭遇了失败,莉拉由此失去了童年延续至今的、她曾抱有最大希望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落空,她剩下的全部能量来源就成了女儿蒂娜。蒂娜不像莉拉,蒂娜拥有更聪明、更有能力、更富有和更关注她的父母,同时蒂娜又继承了莉拉的聪慧,蒂娜身上存在无限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其实不大喜欢孩子的莉拉会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如此重视(初期对詹纳罗也是如此):她希望能通过改变孩子来改变她所对抗的东西。而詹纳罗已经毁了,蒂娜是莉拉仅剩的希望。失去了蒂娜,莉拉就失去了所有反抗的能量。

  所以,当莉拉自己都不再抗争的时候,那些过分高估她的人就开始了他们的反噬。城区那些并不真心爱她的人态度转变如此之大,可以预见。更叫人伤心的是那些爱她的人也逐渐离她远去,而所有这一切加起来都不如她自己对自己的失望和惩罚来得痛苦。在这方面,弗朗科也是一样的。莉拉和弗朗科的不同之处在于,莉拉将剩余的希望都寄托在蒂娜身上,因此为了等待蒂娜回来,她不会选择结束;而弗朗科,他没有孩子。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弗朗科曾那么关注黛黛和艾尔莎,他指着这两个小姑娘对莱农说:“这也可能是我们的孩子。”虽然莱农的反驳无心且没有恶意,但我想这也断了弗朗科最后的念想。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但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超越自己、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不仅莉拉和弗朗科是这样,莱农的母亲同样是这样。这也是为什么在生命最后的、最脆弱的阶段,莱农的母亲终于对莱农袒露心扉,母女俩达成了一种长久的和解——事实上,在因莱农执意离婚而痛打莱农的那一天,母亲就让莱农感受到了她深切的、痛苦的母爱。这种母爱饱含着母亲对自己的憎恨、对女儿的失望以及对命运压迫的绝望。

  每个人的结局都令人唏嘘,可我依然不赞同莱农对自己的那句评价:“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她一直在斗争,只不过自始至终她都没有认清自己抗争的对象,她就像城区里所有其他人一样,甚至像她这一生中认识的所有其他人一样,都把抗争的对象具象化为一个具体的敌人,比如社会地位,比如阶级。而这些被具象化的敌人,实际上只是他们真正抗争对象的小小一部分。

  母亲是根,父亲是养分。我们需要对抗的是命运,命运是抓住根和养分的泥土,它也抓住了我们。

   

   

  22、《亲密关系(第五版)》

  罗兰·米勒著,王伟平译。

  虽然第五版的封面真的很丑(像地摊盗版书),但这本书真的非常、非常值得一读!并不是那种面向恋爱市场的鸡汤文学或者非科学读物,这本书是比较严谨的学术专著,不过并不晦涩难懂,反倒很好理解,看作有数据和实验支撑的、更严谨的科普读物也不为过。书名是亲密关系,介绍的其实也是人际关系科学中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爱情关系和友情关系中的伴侣关系,我读完感觉里面很多沟通方法也可以广泛用于其他类型的人际关系,所以总体收获还是很大的。

  关于维系亲密关系的方法介绍其实集中在最后一章,前面十三章的内容更多是用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来破除我们对亲密关系的各种误解及刻板印象,比如男女差异的大小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非常有趣,能够让人用全新的态度去看待异性以及两性之间的差异,更积极地去谋求共赢而不是与异性划清界限,认为两性之间不可能平等沟通、相互理解。当然,要真正做到广泛社会意义上的两性平等沟通、相互理解还是任重道远的,但这不妨碍我们更科学地看待事实,而且抱有更积极的心态总是会让我们活得更快乐的。

  当然啦,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也在这里,它不仅让我们更心平气和地看待事实真相,也会让读者更明白要如何生活、如何取舍才有可能活得更幸福,虽然读者或许并不一定赞同作者的所有观点,但至少多了一种可以尝试的选择。就像第五章“沟通”中介绍人际沟通的简单模型,非常直接、具体地解释了为什么沟通常常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也许问题不在于双方并不想积极地解决问题,而在于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太多干扰因素(比如传递者的社交技能、接受者的解码技能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了我们的沟通。所以,与其怀着坏心情误解对方、放任人际隔阂产生,不如尽可能善意地理解对方的表达、调整沟通方式,或许会出现更积极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结果。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看到第六章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终于让我明白我的许多心理欲望是正常的。譬如书中提到人际交往中一味自我披露而得不到回应则会给主动自我披露的一方带来巨大的失落感,因为良好人际交往的奖赏和代价都是对等交换;譬如书中提到“坏的比好的更有力量”,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差评胜过十个好评带给我的影响,这是正常现象,不是我小心眼。我终于不用为我的许多糟糕心态心存强烈的负疚感了!虽然仍需调整,但至少知道这不是我个人的性格缺陷而是普遍现象了。放下心理重负之后重新审视自己,会让自己变得更能让自己接受。这也是这本书于我而言的另一大价值吧,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帮助我接受自我。

  知识果然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12月

   

  23、《13 67》

  陈浩基著。

  看到中间就忍不住开始给朋友卖安利,介绍的总是“HK警察的故事”。在今年碰上这本书确实很巧合,虽然小说中有虚构的成分,但其中提及的某些历史事件和社会状态都让我忍不住去查看了相关资料,对HK历史也算有了更新的认识。

  全书由六个短篇组成,刚拿到书的时候我对书名“13 67”感到不解,从第一个故事过渡到第二个故事时发觉时间是回溯型安排,这才留意了一下年份,发现第一个故事发生在2013年的HK,于是又翻到最后一个故事确认了一下时间,果然是1967年。所以“13 67”,实际上就是从2013年回溯到1967年的意思。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亦可称“主角”,是一名叫关振铎的HK警察,六个短篇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关振铎人生中(同时也是HK历史上)的重要节点,这也是这本书在“把大的历史投射到小的个体”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妙的地方:关振铎一生的起落和观念的变化都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当然,看到最后一篇的最后一段时会更觉得整本书设计非常巧妙,最后一个故事里“我”的身份也无疑会带给读者极大的冲击,比如我当晚看完本书之后就失眠了很久,脑子里一直在回顾前面几篇的内容,直到第二天还在向室友们用无数个感叹号感慨:“这本书设计得真妙啊!”

  拿不准该如何在不剧透的情况下解释这种“妙”,只能说读完最后一个故事再往前回忆,会发现不仅关振铎的一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这个故事里所有人物的人生起落甚至黑白变换都是与时代背景挂钩的。正如一九六七年的HK,发起暴动的群体所坚持的,到今天就成了发起暴动的群众所反对的。当年荒谬的腐败与残暴的混乱在如今的HK似乎又历史重演,尽管立场已经转变,本质却并没有改变——一切的“抗争”都源于不满,而一切大面积的混乱、不惜将无辜者推入深渊的暴行都源于自满和自私。就像最后一个故事中的“我”,倒向正义并非因为真正相信正义,而是在争取自身利益的路上恰巧与正义同行罢了。

  虽然不妨碍购买台版阅读,但这本书在大陆出版的可能性的确很小。原因不仅是最后一个故事牵涉的历史事件比较敏感,也因为主角关振铎在坚持“保护市民”的警察原则的过程中曾违背过纪律、耍过“手段”。我记得这六个故事里最触动我的地方是《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中关振铎对泰美斯手里的天秤和剑的理解,他认为警察是负责把罪恶送上天秤的利剑,却并不能取代天秤来决定什么是“正义”……这段话让我一下子就泪目了。然而这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程序正义”的原因:个人并不总能判断何为正义,因此我们需要遵守“集体理性”的表达——亦即法律,保障程序合法,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实体正义。可另一方面,坚持“程序正义”有时又成了将狡猾的罪犯送上天秤的阻碍,所以,像关振铎这样时不时游走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耍手段”揪出罪犯狐狸尾巴的行事方式似乎又是有必要的。但也仅仅是“似乎”而已。

  人都会犯错。就像最后一个故事中的“我”,换一个时代和立场也可以由白变黑,关振铎为了实现正义而选择的“不择手段”亦可能最终指向黑而非白。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一点:关振铎之所以从1967年之后开始一直正确,只是因为他是关振铎,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人。而我们所有人,其实都是人,不是永不犯错的圣人或英雄。我们各行其是,有可能成为关振铎,也有可能成为罪人。更有可能,我们时而是关振铎,时而是罪人。当我们犯错的时候,尤其是当我们因选择违背规则而犯错的时候,付出的代价或许是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更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巧合的是,读完这本书的前两天我跟我妈讨论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里看到的女权主义纪念币,说到群众运动中那些参与者的想法。我的感受和今年读完《万历十五年》时一样,我想,我们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甚至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制造“牺牲”,立场一换,任何一方的行动都有可能担得起“悲壮”、“惨烈”的形容。然而最令人恐慌的一点是,我们永远不能确定我们的正义是否是历史的正义。所以我羡慕那些勇往无前、立场坚定的人,同时也对他们心怀畏惧,更畏惧站在岔路口面对“未知”。我心中的天秤究竟是不是泰美斯的天秤,这可能是我到死都没法确定的事。

  以上就是感想啦。另外再说说别的想法。虽然对本书精巧的设计赞不绝口,但我同时也感到有些遗憾。对比今年看过的同样反映时代背景的小说,实际上我认为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做得更好,仔细想过之后,《13 67》是短篇小说集而非长篇小说可能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大概也在于这个令人赞叹的精巧设计,也就是回溯的环形写法。其实六个故事拆开来看,每篇的人物塑造都是很好的,但《13 67》是个整体,正因为设计巧妙而无法拆分评价,而每一个故事仅仅选取一个时间节点,所以在人物塑造上存在“断层”,这里就在代入感上制造了一点儿劣势。回溯的环形写法增强了这个劣势,在人物塑造存在断层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回溯型塑造,需要读者在读完整本书以后再按正叙的方式回头梳理一遍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人物的成长、变化线索,好处在震撼感强烈(源自于对整本书结构的震撼)、值得回味,坏处就在共情性不强。不过我想了想,就算这本书变成《67 13》,在2013年的故事里用点儿类似1967年故事中的技巧在结尾处交代人物关系,也会造成震撼的效果,却绝对远不如《13 67》的结构。所以这也是作者有所取舍的结果吧。

  但是总体来看,写法和笔力上我认为还是那不勒斯四部曲更胜一筹,因为看到第四部的结尾同样震撼强烈,也会产生重新翻开第一部开头的强烈冲动。在这一方面,《13 67》和那不勒斯四部曲想要告诉读者的都是同一句话:旧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但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就像过去的任何一个旧时代一样,都在重复过去的起落。

  我们身处循环之中,既在起点,也在终点。

   

   

  24、《众病之王》

  悉达多·穆克吉著,李虎译。

  癌症医学史。从12月12日开始读这本书,原计划是在月底时看完,结果越看越入迷,每天超额“摄入”,最后在12月21日的下午就读完了。在寒冷的冬日遇到这样一本冷静反思“癌症故事”的书并不会让人感到温暖或充满希望,反倒很是唏嘘。

  我的外公是因为肺癌过世的。此前我对癌症知之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听说甚至接触到癌症患者,才多多少少对这种疾病有所了解。虽然对癌症这种疾病本身知道的不多,但我很清楚它是在致死率疾病排名中仅次于心脏病的一大杀手。我对它的直观印象来自于外公病逝前的样子:昏迷,输氧管,枯瘦的身躯,痉挛般的抽动。在读这本书的这几天里,我常常会把我看到的内容说出来,与我妈进行交流。我并不意外地发现她比我想象的更了解癌症,因为很多年以前,我就是从她口中第一次听说了“原癌基因”——不像病毒或细菌引发的感冒,原癌基因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也就是说,我们都携带着癌症的开关,而它开启或关闭的决定权并不在我们手上。

  比起结果,过程或许更重要,也更具有反思意义。癌症的出现比我以为的要早得多,而化学和医学的结合也比我想象的要晚得多。在这场漫长的抗癌战争史中,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各行其是,都在寻找癌症世界的一种普世疗法,亦即“神奇的子弹”,来达到“治愈”这个梦幻的境界。每一种手段都收获过成功,每一种手段也必将面临广泛意义上的失败。最让人震惊的在于:所有这些成功或失败都源自“经验主义”,在20世纪,没有一种疗法是真正建立在对癌症的科学认知基础上的。人类在了解敌人之前,就企图打败它。这或许也是这场战争最终无法指向胜利的原因之一。

  但这也是历史必然。就像在面对试验阶段的药物时病患的呐喊和抗议:基础科学的进步需要时间,而患者无法等待。因此医学界在黑暗中摸索,患者的声音推动着各种力量汇聚到一起,明星推动资金筹措,政治家号召国家支持,曾相互轻视的化学和医学开始结合,外科医生、放疗师和化疗师携手并进,病因研究和治疗研究之间令人难以置信的隔阂也最终被打破。正如正文的最后一段所说,“她已不遗余力地调动了每一分力量,同时动员再动员她勇气里最后的沉淀,并召唤着她的意愿、智慧和想象力”,这是一场全面的抗争,迫使界限分明的各个领域交汇、协作、融合。然而癌症的强大不仅源自它是人体自身的一部分——仿佛一种基因缺陷,更源自它超越人类的“永生”特性,以及面对人类攻击时惊人的“变通性”。它更像人体中一种比人类更智慧、更顽强、拥有无穷繁衍力的生命,任何一种彻底打败它的企图看上去都过于天真可笑。

  我想这也是我们必得面对的一个课题。不论是人类的历史还是我们这一生,有多少我们想要战胜的东西,就有多少难以逾越的鸿沟。我总记得特德·姜的《巴比伦塔》,人类修筑高塔试图抵达天堂,而当他们凿穿天堂的穹顶,爬进的却是塔底的地面。尽管在本书最后的作者访谈中,悉达多·穆克吉强调对抗癌战争过于悲观或过于乐观的总结都是不可取的,但他所讲述的癌症历史里还是存在了太多令人绝望的隐喻,让这场战争的阶段性结局看起来格外悲壮。在这种巨大的挫败感面前,病患个人就是医学界的缩影。我们或许永远无法获得胜利,而只能重新定义胜利。

  《最好的告别》曾经让我重新定义了疾病和死亡,而临终关怀在《众病之王》的癌症故事里只是最灰暗、最不起眼的一角,因为医学界永不服输。可重新定义的胜利终归不是我们最初追求的胜利,正像复活节岛雕像正面的坚定不移和背面的权宜之计,它也是人类在历史中妥协的痕迹。

  我们在野心的驱动下发展、日渐强大,最终却依然会在某一个角落、某一种程度上屈服于我们试图征服的东西。放下我们的傲慢、狂妄、鲁莽和执着,或许才是认清世界和自我的第一步,亦可能是最关键的一步。

  承认渺小,向死而生。

上一篇:沟通心得体会集锦9篇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