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意思十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寒食古诗意思篇1

  诗歌史上,较早写寒食的是初唐沈缙谟胨沃问,沈缙凇逗食诗》(《艺文类聚》引为李崇嗣)说: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写灭焰藏烟的寒食佳节,异乡作客的不平静心情,是较早的咏寒食之作,他还有《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篇抒怀归之情。宋之问写有三首寒食诗,皆抒发佳节思乡念亲之情。如《途中寒食}黄梅临江驿寄崔融》诗说:“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由寒食节折柳插门之俗引发故园之恋,也是较早的寒食名作。“沈宋”之后,随着人们对寒食、清明佳节的重视,诗中寒食之作也多了起来。如杜甫有《小寒食舟中作》,卢纶有《寒食》《舟中寒食》,王建有《寒食行》,张籍有《寒食看花》《寒食后》《寒食忆归》等,中晚唐时寒食诗作既多且好,如韩有《寒食》、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元稹有《寒食夜》等等。宋代游乐文化兴盛,寒食诗也相应发达起来,张耒有《寒食日作二首》、杨徽之有《寒食寄郑起侍郎》、陈与义有《寒食》等等,不可胜数。寒食诗除记咏节日活动外,更多的是抒发异地思乡之情。从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诗到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从宋代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到元代耶律楚材的《庚辰西域清明》,莫不如此。也有借寒食述苦寒境遇者,如杜甫、孟云卿等都有佳作。而黄庭坚的《清明》诗更借介子推之贤讥讽人格卑劣之属,曰“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算是别具匠心了。清代李渔的《清明前一日》和洪N的《寒食》诗则极尽故国山河破碎、战争血雨腥风之惨烈,痛发悼先人、哀民生之悲怆。寒食、清明的内涵,因传统的承扬、当下处境的变更和士子的寄兴感发而丰富。

  因为寒食、清明二节相连,因此诗中也是交错写来。如张籍《寒食后》:“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思任《扬州清明曲》:“寒食游春共借名,扬州分外作清明。”名为两节,实融为一。而且同它类年节岁时诗作一样,寒食、清明诗的鲜明特点也是紧紧围绕节日活动内容取材立意,抒发置身节日文化氛围中的种种情思与感怀。寒食禁火三日,所以诗中就有韦应物的“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杜甫的“佳辰强饮食犹寒”“愁看直北是长安”类的抒写。寒食节的中心活动是踏青扫墓,所以诗中以祭扫为内容的也最多,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帝京岁时纪胜》说:“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同是祭扫活动,南方人与北方人大不相同。北人重墓祭,“每遇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明?谢肇J《五杂俎》)。所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宋?高翥《菊集?清明》)。不仅“寒食家家出古城”,祭扫祖墓,而且“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甚至“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视不添新土之坟为绝后之坟。而南方人清明祭扫则“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日暮,间主客无不颓然醉矣”,更以踏青游乐为主。“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元稹)“早起篱门卵色天,犬声落落鹊声传。踏青人出村无雨,上冢船回树有烟。”(清?钱载)就是写踏青游乐场面的。这类诗以王思任《扬州清明曲》七首最传神。如“梅花烟岭接邗沟,日暮隋冈已畅游。漫把甜红俱罄倒,还留余兴上迷楼”。可见同是清明扫墓,南北活动内容各有侧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不仅如此,寒食、清明活动还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大致说来,唐宋寒食节尚秋千。《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曰:“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天宝年间也说唐代“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析津志》载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皆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这种秋千戏在诗中多有反映。如韩诗:“侧侧轻寒翦翦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又如韩“寒食花枝月午天”,“娇羞不肯上秋千”。这种描绘给人轻灵雅洁之美,它大大提升了清明的节日氛围。但到了明清时代,清明之俗转尚风筝,扫墓之人“各携纸鸢(即风筝)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帝京岁时记》)。诗中对此也多有吟咏。如王思任:“绿女红儿踏踏肩,游人目语各心然。莫只平山看跌博,且来法海放风鸢。”借写扬州人清明放风筝之俗,劝勉好男儿当搏击长空。纪昀《乌鲁木齐杂诗?民俗》写有“花信阑珊欲禁烟,晴云骀荡暮春天。儿童新解中州戏,也趁东风放纸鸢”。风筝则负载有民族交融的气息,超出了民俗的范围,可谓寒食、清明在地域和民族意义上的双重拓展。

  寒食古诗意思篇2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古诗意思篇3

  ——————-

  活动目的:

  1.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活动一:听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2.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3.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4.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活动二扫墓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①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 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 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活动三踏青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寒食古诗意思篇4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它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这和寒食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后来二者就逐渐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早在宋代,苏轼就有“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的诗句。

  古时,每逢清明节这天,民间有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活动,使清明充满了特殊的文化色彩,更让不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首华章诗句,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扫墓俗称上坟。按照旧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然后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为坟墓添加新土。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所描写的:“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而杜牧的一首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寥寥数语,便把人们在清明时节意乱神迷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有一首著名的《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现代,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扫墓祭祖的习惯: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上香祷祝,燃烧冥币,或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清明旧称“鬼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柳是最先送来春的消息以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植物,有辟邪的功用,正值柳条发芽时节,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人们纷纷把柳条插在屋檐下以辟邪。

  寒食古诗意思篇5

  公元1082年四月初四,黄州的那场雨,是一场进入书法史的雨。

  诗人对雨往往格外敏感,这不仅因为雨本身就有奇幻性和音乐性,还因为雨把许多原本在一起的事物分开了,让人与人、人与事物拉开了距离。所以,当一个诗人面对烟雨迷茫,他一方面会惊叹于世界的宽大背景,另一方面又会感到脆弱和孤独,我的朋友张锐锋说:“雨使人观察事物有了一个伤心的捷径。”

  一个真正的诗人,绝不会对雨无动于衷。多年前我翻开诗人聂鲁达的回忆录,看到的一场南美洲的豪雨,自合恩角到边疆的天空,像是从南极泼洒下来的瀑布。聂鲁达说:“我就在这样的边疆――我的祖国蛮荒的西部――降生到世上,开始面对大地,面对诗歌和雨水。”

  四月初四这天是寒食节,在唐宋,一年的节气中,人们最重视寒食与重阳,不像我们今天,重视端阳与中秋。像许多传统节日一样,寒食节也是一个与历史相连的日子,这个日子,会让许多文人士子萌生思古之幽情。

  更何况,公元1082年的寒食节,有雨。

  二

  宋神宗元丰年间,一场机构改革浪潮正在大宋王朝如火如荼地展开。朝廷试图以此扭转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明、人浮于事的现象。至元丰五年,大宋朝廷已经仿照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任命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实行了新官制,史称“元丰改制”。

  借着朝廷改革的东风,蔡确被宋神宗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相当于右丞相,也就是次相,王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右丞相,也就是首相。

  宋神宗从不把这两位宰相放在眼里,认为他们只要做到平庸就足够了,因为他自信自己是帝国最卓越的领导人。王戏称自己为“三旨宰相”,意思是上殿“取圣旨”,皇帝下指示之后“领圣旨”,退朝后对禀事者说“已得圣旨”。

  这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变化,都与坡无关。那时的他,没有文件可看,没有奏折可写,甚至连想翻翻《史记》都找不到。他的眼里,只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他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具体的、细微的。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坡来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一场雨下了很久。西风一枕,梦里侵寒,坡在宿醉中醒来,凝望着窗外颤抖的雨丝,突然间有了写字的冲动,拿起笔,伏在案头,写下了今天我们最熟悉的行书――《寒食帖》。

  九个多世纪过去了,在,我们读出他的字迹: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三

  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令人心生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落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的花在雨中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计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什么区别呢?

  春天江水高涨,就要浸入门内,雨势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子像一叶渔舟,漂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山中无日月,时间早就被遗忘了,对于寒食节的到来,更恍然无知,只看到乌鸦衔着坟间烧剩的纸灰,悄然飞过,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朝廷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即;想回故乡,祖坟却远隔万里;或者,像阮籍那样,作途穷之哭,但却心如死灰,不能复燃。

  人间一世,如花开一季。春去春回花开花落的记忆,季季相类。宛如老树年轮,于无知觉处静静叠加。唯在某一动念间,那些似曾相识的亘古哀愁,借由特别场景或辞章,暗夜潮水般奔波袭来,猝不及防。灵犀触动时,心,遂痛到不能自已。

  看海棠花凋谢,坠落泥污之中,坡把一个流放诗人的沮丧与憔悴写到了极致。

  四

  这纸《寒食帖》,诗意苦涩,虽也苍劲沉郁、幽咽回旋,但放在坡三千多首诗词中,算不上是杰作。然而作为书法作品,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却力透纸背,却使它成为千古名作。

  通篇看去,《寒食帖》起伏跌宕,错落多姿,一气呵成,迅疾而稳健。坡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饱经忧患的坡,在46岁上忽然了悟――艺术之美的极境,是纷华剥蚀净尽以后,那毫无伪饰的一个裸的自己。在坡这里,中国书法与强调法度的唐代书法决然两途。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是后人对唐宋书法风格的总结。蒋勋先生在《汉字书法之美》中说:“‘楷书’的‘楷’,本来就有‘楷模’、‘典范’的意思,欧阳询的‘九成宫’更是‘楷模’中的‘楷模’。家家户户,所有幼儿习字,大多都从《九成宫》开始入手,学习结构的规矩,学习横平竖直的谨严。”

  然而需要指明的是,唐代以前使用“楷书”一词,并不是指今天我们所说的楷书一体,而是指所有写得规矩、整齐的字。比如汉隶规矩方正,也被称作“楷书”,也可以成为“楷模”,只是后来为了避免混淆,把汉隶称为“古隶”、把今天所说的“楷书”称为“今隶”而已。六朝至唐,又把“古隶”(今天所说的“隶书”)和“今隶”(今天所说的“楷书”)分别称作“真书”和“正书”。到了坡的时代,人们更多地使用“正书”一词,而很少说“楷书”。宋徽宗编《宣和书谱》,仍然使用“正书”一词。

  这样拘紧的理性,在张旭的狂草中固然得到了释放,但它叛逆的色彩强烈,反而显得夸张。但张旭、颜真卿草书的飞转流动、虚实变幻,依旧是一种大美,与大唐王朝的恣肆相匹配。

  唐代的这份执守与叛逆,在宋代都化解了。艺术由唐入宋,迎来了一场突变。在绘画上,浓得化不开的色彩,被山水清音稀释,变得恬淡平远;文学上,节奏错落的词取代了规整严格的诗,让文学有了更强的音乐性;书法上,平淡随意、素净空灵的手札书简,取代了楷书纪念碑般的端正庄严。

  端详《寒食帖》,我发现它并不像唐代书法,无论楷书草书,都有一种先声夺人的力量,而是有些近乎平淡,但它经得起反复看。《寒食帖》里,坡的个性,挥洒得那么酣畅淋漓,无拘无束。

  坡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

  即使写错字,他也并不在意。“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这里他写错了一个字,就点上四点,告诉大家,写错字了。

  五

  面对世人的讥讽,黄庭坚曾为打抱不平:今俗子喜讥评东坡,彼盖用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是岂知法之意哉!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芋芋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

  意思是说,当今那些凡夫俗子们讥讽坡的字,用书写官方文件的所谓规范来要求他,他们只知道笔墨有法,却哪里知道法由人立,有法而无法,方是大智慧之所在。所谓“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不过文章之一法而已,岂能束缚像坡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以此来责备坡的书法,不是坡的耻辱,而是他们的无知。

  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制订规则的人,不是遵从规则的人。当然这规则,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着深刻的精神根基。

  18年后,这件《寒食帖》,辗转到黄庭坚的手上时,坡已经远谪海南,黄庭坚也身处南方的贬谪之地,见到老师《寒食帖》那一刻,激动之情不能自己,于是欣然命笔,在诗稿后面写下这样的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意思是说,坡的《寒食帖》写得像李白,甚至有李白达不到的地方。它还同时兼有了唐代颜真卿、五代杨凝式、北宋李建中的笔意。假如坡重新来写,也未必能写得这么好了。

  黄庭坚热爱坡的书法,但二人书道,各有千秋。坡研究专家李一冰先生说:“苏宗晋唐,黄追汉魏;苏才浩瀚,黄思邃密;苏书势横,黄书势纵。”因为坡字形偏横,黄庭坚字形偏纵,所以二人曾互相讥讽对方的书法,坡说黄庭坚字像树梢挂蛇,黄庭坚说坡的字像石压蛤蟆,说完二人哈哈大笑,因为他们都抓到了对方的特点,形容得惟妙惟肖。

  六

  回望中国书法史,坡是一个重要的界碑。如学者所说:“从宋朝开始,坡首先最完美地将书法提升到了书写生命情绪和人生理念的层次,使书法不仅在实用和欣赏中具有悦目的价值,而且具有了与人生感悟同弦共振的意义,使书法本身在文字内容之外,不仅可以怡悦性情,而且成为了生命和思想外化之迹,实现了书法功能的又一次超越。这种超越,虽有书法规则确立的基础,但绝不是简单的变革。它需要时代的酝酿,也需要个性、禀赋、学力的滋养,更需要坡其人品性的依托和开发。”

  寒食古诗意思篇6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孔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寒食古诗意思篇7

  以美人、香草作比喻象征,是屈原《离骚》的特色之一,此后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构成了特殊的意象。《离骚》中所说的“美人”,比喻或象征品德、才能美好的人,有时是屈原自喻,有时指作者理想中的贤君或贤臣。《离骚》中写到的许多香花芳草,如兰、蕙、杜衡、芳芷、秋菊、芰荷、芙蓉等等,大多喻指为国家培养的美好人才。

  这种比兴寄托的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人们也用美人、香草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李商隐有一首《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写一个女孩子,很聪慧,八岁就懂得爱美要好,自己能画好看的长眉;十岁时去踏青春游,穿着绣了荷花的衣裙(大概是自己绣的);十二岁学习弹筝,一弹起来就不肯歇手;到了十四岁,父母就不让她出门随便见人了,因为她到了出嫁的年龄;可是到了十五岁她还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她在春风里秋千架下,背着人偷偷流泪。其实李商隐写的不是一个女子,而是他自己。这个“美人”是个类比意象,作者用她未得其人而嫁的遭遇,来比配自己不得赏识、仕途失意的境况,抒发心中的忧伤和不平。

  陈子昂有一首《感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意思是说,兰花、杜若这些香花芳草,春夏时长得很茂盛,绽开了美丽的花朵,发出芬芳的香气;可是生长在空寂的山林中,无人欣赏;时光飞逝,秋风来了,美好的生命就这样很快摇落死亡了。这首诗叫人联想到古今许多才智之士,都有过美好的理想,却得不到实现的机会,有志者事竟不成,白白地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兰若”实际上是智士才人的象征,“芳意”则喻指美好的理想。

  诗人的这番心事不便明说,又因为诗贵形象,所以用美人、芳草来寄托。

  在古代诗歌中,芳草还有另外一种寓意――怀人盼归。其源出于一个文学典故――《楚辞》所收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这首抒情诗写山中环境险恶,不可久留,盼望隐士(即诗中的“王孙”)早日归来,其中有这么几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大意是:王孙游历山中还没回来,从春草生到秋虫鸣,将近一年了,我们盼得好无聊赖啊。诗的结尾是:“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后来的一些诗歌里,“春草”、“芳草”、“青草”以及“萋萋”就成了怀人盼归的意象。

  例如大家读过的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根据《招隐士》的典故而写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王孙”指朋友,“远芳”、“晴翠”、“萋萋”都是形容青草茂盛,又暗寓作者心中充满怀念的情意。再如杜牧的诗句“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是暗中用典,这“芳草远”,是说朋友到远方去了,想得慌。

  寒食古诗意思篇8

  [关键词]古典诗歌 主旨探讨 方法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一种高雅的文学形式,素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名族文化的瑰宝。众所周知,无论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还是评价古代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必须以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为前提。把握了古诗的主旨,就犹如拿到了开启古诗阅读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一、联系背景,知人论世

  诗人表现的思想情感往往禽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离不开他的生活经历,所以分析诗人情感要注意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请看下面高考题:

  [例一]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纯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敌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这个诗词鉴赏题难度较高。题目虽然是“超然”。结句“诗酒趁年华”也显得很超然,作者好像也进入了“超然”的境界。但细细品味。并非如此。因此就第一题而言,通过“咨嗟”、“休对”、“且将”词语,考生细心体会。就会感受到作者存在着苦闷,而且还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排遣出去。为什么会有这种苦闷呢?还需要考生深层思索。深层思索离不开对民俗文化和苏轼的身世背景的了解。寒食之后,便是清明节(注释中也明确告诉了考生),应当返乡扫墓,而作者欲归却归不得:一是因为公务在身,二是因为想继续进取,希望实现其“致君尧舜上”的宏大志愿(中学课本选录的苏轼诗词文的注释中有明确说明)。此时作者思想处于极端矛盾的状态之中:既有眼前之景触动思归之情,而这种愿望又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他只好自我排解,进行自我劝慰,“休对”、“且将”句尽管颇为勉强、无可奈何,但毕竟使思想上的矛盾暂时得到了解决。因此,作者在词中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不对这几个词语细心体会,不考虑文化背景,只看题目中的“超然”。就有可能把题意理解偏,回答失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把握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是理解诗歌深层思想内涵的关键。

  二、注意特殊意象、历史典故

  古人常常借助某些特殊意象、历史典故来抒发复杂的感情或影射某种现象。所以,我们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诗中的意象和典故。请看江苏模拟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创,直为斩楼兰。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国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解析]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报国精神的赞扬及诗人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自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严寒。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面美。又反衬出了戍边将士的英勇精神。颔联用典。同时还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仍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的忠勇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颈联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此二句只就一“晓”“宵”写来。并不铺叙金日生活,概括力极强。全篇只此二句对仗,严整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如果忽视了“折柳”这个典故的内涵,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三、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的思想情感总会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我们分析人物情感时,应紧紧抓住诗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请看下面一道高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会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析这首诗紧扣标题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的种种情景。诗人一大早就打开重门等待储光羲的到来,他坐立不宁,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去,都在倾听是否是友人到来的车马声。好像听到了友人身上佩戴玉石撞击的清脆之声,诗人正要出门迎接,谁知这竟是一种错觉。可见诗人等待之切。然而,从早一直等到晚,外面下起了“疏雨”,友人仍没有到来。于是诗人终于明白了,友人不会来了,是自己自作多情。透过诗中一系列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等侯好友时的神态,感受到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心情。

  四、抓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如果我们对于诗歌中用形象的语言表达的情感难以把握,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方法就是抓住诗中直接表现诗人心理、情感的关键词和表达情感态度的关键句。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箕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解析]此题是对词中的一句话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分析,抓住“数枝”“湿”“红”等关键词可知,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几枝鲜花花瓣上沾著水珠的画面,但作者写这旬并不是为惜春感伤,这可以从两方面看出:1.作者接着“数枝”句发表议论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2.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直接抒情“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表现出了关心农事、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表现诗人心理、情感态度的词句,再结合全篇看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而且能较快地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五、体物入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衬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诗歌中的景与物都是浸透着作者思想情感的意象。读诗时,要紧扣意象特点揣摩、把握诗歌主旨。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过,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1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寒食古诗意思篇9

  一、始读诗题,莫忘诗注

  贬谪诗的题目有的很明朗,直接在诗题点出被贬的处境,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谪岭南道中作》。有些诗题通过地名含蓄地传达出被贬的身份,如《题大庾岭北驿》、《长沙过贾谊宅》、《再宿武关》、《登崖州城作》。这些题目中的地名“大庾岭”、“长沙”、“武关”、“崖州”都有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远离京城,远离朝廷。有些诗题与时间相关,如《中秋月》、《清明》、《寒食书事》。“中秋”、“清明”、“寒食”这些传统节令最易触动诗人的迁谪之感,诱发诗人的人生思考。

  当然,也有些诗题不能提供直观的信息,如江苏的考题《醉眠》。这时,我们特别要关心的就是注。考题中提供了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醉眠》是一首贬谪诗,降低了鉴赏的难度。2011年江西卷考了黄庭坚的《清明》,安徽卷考了欧阳修的《琅琊溪》,考题中都提供了注,点明了诗人被贬的地点、写作的时间。所以当同学们无法从诗题中判别诗歌的类型时,要紧抓注提供的信息。

  二、品读意象,捕捉信息

  “世味”指世俗的一切,包括功名利禄、国家社稷、天下苍生等等,如唐庚的《醉眠》中有“世味门常掩”。

  “剪莱”,即割草,“行剪故园莱”,传达的是归隐田园的信息。

  “孤峰”之景暗示的是观峰之人心情之孤。

  “春兰”和“秋桂”是高洁清雅的植物,一般比喻贤士君子。

  “丹橘”具有不以岁寒而变节的操守,如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中有“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孤舟”、“微月”、“枫林”三者都与客愁相关,当这三者齐聚首的话,会营造出一种非常凄清的意境,使客者更添愁情。如王昌龄的《听流人水调子》中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寒雨”透露出的丝丝凉意,渲染出别离的黯淡忧伤的氛围,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秋草”、“寒林”、“斜日”都是萧条冷清的景物,如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有“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青青草色”、“鹅黄柳色”、“桃花”、“李花”这些明媚鲜艳的景物通常用来反衬诗人的愁情。如:“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白云明月”洁净而明亮,象征诗人冰清玉洁的节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如“白云明月吊湘娥”。

  “落叶”是萧瑟之景,如果落的还是耐霜的枫叶,可见秋风之紧,秋意之浓,如“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柳絮”是春天的景物,“梅花”是冬天的景物,当两者并举时,通常是以物候的变化来反映时间的更替。如“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就以凄迷朦胧的景象,传达出人生无常、聚散不定的感觉。

  “残灯”、“暗风”、“寒窗”皆为哀景,皆是诗人灰暗心情的写照,如“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

  “有声万壑”、“无语数峰”二者相映成趣,营造出和谐静谧的氛围,如“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猿”是个哀愁的意象。“愁肠正遇断猿时”、“猿愁鱼踊水翻波”、“哀猿啼处两三家”等诗句通过“猿”来体现愁情。

  三、谙熟手法,辨明用意

  贬谪诗常用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贬谪文人都是有罪之身,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重回京城,再受重用。他们心中即使有怨,也不能直接言明,而采用委婉曲折的方式表达情志,所以贬谪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如宋之问在《题大庾岭北驿》中就用比兴手法,由雁而后及人,表达群雁北归有定期,而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再来大庾岭,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的哀怨的情思。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诗人想借赏花排遣闲愁,可看到的是百花凋零的情景;想登楼观月,却无人相伴,只有孤酒一杯。诗中无一字言愁,而所写景物处处显露愁情。

  (三)怀古伤今。如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贾谊被权贵中伤,贬谪长沙,刘长卿被人诬陷迁谪长沙,类似的遭遇让刘长卿感慨万千。“怜君何事到天涯”,表面上是“怜悯贾谊”实际上也是“怜悯自己”。“何事”一词言明二人无罪本不该被放逐到天涯。怀古伤今,其实是于曲折处微显刺世之意。

  (四)对比。如赵鼎的《寒食书事》。“上冢亦携庞老家”用平民百姓热热闹闹,全家上坟扫墓的场景,与“汉寝唐陵无麦饭”的冷清场景进行对比。以此说明人世变化无常,反映出诗人在经历了宦海的沉浮之后对功名爵位的蔑视。

  (五)用典。如黄庭坚的《清明》。“人乞祭余骄妾妇”中愚人的典故出自《孟子》,“士甘焚死不公侯”用的是贤士芥子推的故事。诗人通过一愚一贤两个典故的对举,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情感。

  四、细读诗句,揣摩情感

  (一)贬谪之地大多经济落后,远离朝廷,无达官贵人往来,这时诗人最易感到孤独寂寞。如王禹偁的《日长简仲咸》中“日长何计到黄昏”、“此心牢落共谁论”就是这种情绪的直接表露。

  (二)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念京城,思念君主的情感。如王禹偁的《村行》中“村桥原树似吾乡”表达就是因郊游而触发的思乡的惆怅之情。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西望长安不见家”,透露出李白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但仍然关心国事,眷恋朝廷的心绪和望而不见长安的痛苦之情。

  (三)表达忠而被贬,无辜受害的愤懑之情。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欲为圣明除弊事”申诉的就是忠而被贬、非罪远谪的郁愤。

  (四)虽然遭受贬谪但仍然未失去自信,充满了抗争精神。如欧阳修的《戏答元珍》中“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五)身为谪官,心系黎民百姓。如苏轼在《荔枝叹》中大声呼吁“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

  (六)乐观进取,豪迈乐观的情感。刘禹锡第一次被贬郎州,看到令无数文人黯然神伤的秋天,一反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高歌。又通过一只排云直上晴空的鹤来传达自己豪迈奔放、积极进取之情。

  (七)表面上寄情山水力求自我解脱,实则难忘世事的幽愤不平之情。如唐庚《醉眠》就以“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来表现自己的闲适、恬淡、超脱,又以“世味门常掩”含蓄地透露了自己依然无法忘却世事的愤懑。

  (八)抒发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情感。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寒食古诗意思篇10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六、清明节用花,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或素色的花则象征着惋惜和怀念。还有的人偏爱蓬莱松、排草等朴素植物。当然,如今扫墓用花也不再拘泥于此,很多市民会根据过世者的年龄和喜好选择花卉种类,如勿忘我、黄玫瑰、红玫瑰、天堂鸟等。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上一篇:因侮辱女星被判入狱22年,李宗瑞监狱生活曝光,其母实力演绎溺子
下一篇:遭遇了监禁、变性、强奸,他却坚持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