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十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西方建筑篇1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hasmanycharacteristicsofmodernarchitecture,itinheritedtheonehand,traditionalChinesecharacteristics,whiletheotherhasbeentheimpactofwesternarchitecturalforms,butatthattimeundertheChina''''ssemi-colonial,semi-historicalconditions,thetwoarchitecturalstyleswerenotintegratedanddevelopedintheparticularkindofenvironment.ThispaperformonlygivessomebriefanalysisandreflectionfromthesideofarchitecturalModelinginthishistoricalperiodinwhichtoreflectsomeofthefeaturesforthepurposeofgivingtheinspirationtothedevelopmentsofconstructionmodernization.

  Keywords:modern;architecturalform;architectural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09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10-0089-03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

  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西方建筑篇2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t inherited the one h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other has been the impact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forms, but at that time under the China's semi-colonial, semi-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two architectural styles were not integr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particular kind of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rm only gives some brief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side of architectural Modeling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to reflect some of the features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the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s of construction modernization.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文革”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1] 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2] 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侯幼彬,张复合,村松申,西则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建筑篇3

  这个时期,建筑是作为初民社会物质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并非研究的主体,也很少有建筑师参与其中。

  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多学科参与,也与学科本身的发展进程有关。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学者们开始关注快速消失的传统乡村和传统工艺,出现了对西方本土的乡土建筑的记录研究。20世纪下半叶,乡土建筑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时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都趋于成熟,对社会、历史、工艺等相关背景的研究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切入乡土建筑的研究,并逐步走向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在我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开端伴随着连绵的战火,进展缓慢。建国后,各地建筑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扎实的民居调查,但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建筑学仍然是乡土建筑研究的主要学科。建筑学在我国是一个工程性学科,因此这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形式、空间、材料、结构等物质层面的研究,对历史、文化、行为等非物质层面关注较少;加上20世纪60、70年代的动乱,这批研究成果大多在80年代才陆续整理出版并产生广泛的影响。80年代后期,建筑学才开始引入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也开始逐渐涉及建筑研究。相对而言,我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多学科局面尚在形成当中。

  2乡土建筑的术语和概念

  西方的建筑学和建筑师职业虽然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建筑学的主要关注对象都是象征权力和财富的建筑,比如宫殿、寺庙、教堂、剧院等等,而建筑师也是作为一个精英职业而存在。由居住者和当地工匠建造的住宅等日常建筑虽然构成了建成环境的主体,却长期为建筑师和学者们所忽视,在很长时间内,对这类建筑的称谓纷繁多样,没有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专有名词。这些称谓包括:primitivearchitecture,这个词往往与civilized相对而含有价值贬低的含义;shelter,强调了基本动机但多指简陋的构筑物;indigenousarchitecture,无法涵盖随人群迁徙或受到外来影响形成的建筑;anonymous/spontaneousarchitecture,与精英建筑师的建筑相对而带有价值判断的色彩;peasant/ruralarchitecture,定义过于狭窄;traditionalarchitecture,也同时被广泛用于纪念性建筑和建筑师建筑;folkarchitecture,只在美国流行。直到20世纪50年代,vernaculararchitecture才成为广泛使用的主要术语。[1]

  vernacular一词17世纪早期来源于拉丁语的vernaculus,意思是domestic,native,原常用于语言学。其词义与本土的,日常的,普遍的这些意思密切相关。关于“vernaculararchitecture”的概念,建筑史学家保罗·奥利弗[1]和罗纳德·布鲁斯基尔[1]都进行过讨论2),目前公认的定义和标准则是来自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乡土遗产保护》(CharterontheBuiltVernacularHeritage),其中“乡土建造”(vernacularbuilding)的定义是“社群居民为自己建造居所的传统、自然的方式3)”,乡土建筑的辨识有6条标准:

  a.社群共享的建造方式(Amannerofbuildingsharedbythecommunity);

  b.与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域特色(Arecognizablelocalorregionalcharacterresponsivetotheenvironment);

  c.风格、形式、外观与传统建筑类型之使用方式的一致性(Coherenceofstyle,formandappearance,ortheuseoftraditionallyestablishedbuildingtypes);

  d.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承的传统设计与建造技艺(Traditionalexpertiseindesignandconstructionwhichistransmittedinformally);

  e.对功能,以及社会与环境的限制有效的应答(Aneffectiveresponsetofunctional,socialandenvironmentalconstraints);

  f.对传统建造系统和工艺的有效应用(Theeffectiveapplicationoftraditionalconstructionsystemsandcrafts)。

  在具体的研究中,不同国家的研究范畴又有所不同。在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学界普遍以铁路的修建作为乡土传统(vernaculartradition)终结的标志:当材料可以自由流通,建筑的本土性便失去了。铁路在欧洲各国的普及大多在20世纪中叶,这样的概念划定基本上把这些国家的乡土建筑研究的对象时期限定在了20世纪60年代之前。而各学科蓬勃发展并广泛关注乡土建筑领域则是在60年代后,因此,英国等欧洲国家对自身文化内部的乡土建筑研究实际上错过了对形成机制进行活态研究的最佳时期,因而多偏向于历史研究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等方面。而美国学界则把视野扩展到了当代社会的日常建筑,如居民的自建住宅、零售商店等等,乡土建筑不再仅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遗存,而是紧密地与常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种从静止转向动态的历史观,以及将传统视为一个连续前行之概念的观点,形成了乡土建筑的研究在当代的生长点,使研究得以随时代不断前行。因此,这种观念下的乡土建筑研究不再限于历史,而是与当下的人与社会、生活和行为密切相关。

  3建筑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建筑学在西方虽然历史悠久,但传统建筑学关注的主要是纪念性的宏大建筑与精英建筑师的作品。直到19世纪末,郊区建设扩张,工匠技艺被机器设备取代,乡土建筑在城市化中快速消失,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才伴随着怀旧情绪陆续开始。从19世纪后半叶持续到20世纪前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从不列颠诸岛扩展到欧洲和北美,使建筑师们开始关注日常建筑和传统手工艺,也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到20世纪中叶,对乡土建筑实体与空间的记录分析已经比较完善了4)。这个阶段的研究,多是对某个地区乡土建筑的历史、形式、空间以及结构、工艺等进行记录、描述和梳理,主要关注建筑本身,对建筑所处的语境尚未深入探讨。

  196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展览“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WithoutArchitects)。虽然这场展览及此后的同名著作以艺术性为主,并未追求学术深度,但是却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乡土建筑的关注。在那之后,涌现出了众多乡土建筑的研究著作。

  一方面,地区性研究的完善为综合性著作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里必须提及的一位作者是保罗·奥利弗,他是推动20世纪乡土建筑研究的先锋学者,著作丰富。他主编的《乡土建筑百科全书》,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其贡献不仅在于结合文化、气候、地理建立了全球性的地区框架,为后人提供了系统、丰富、实用的乡土建筑资料库,更重要的是,全书组织材料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纲领。研究者可以从中了解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知晓已有研究之源流、思考未来研究之去向。这部百科全书代表了一种在更广泛的多文化范围内比较和思考乡土建筑的趋向,类似的综合性著作还有理查德·布兰顿的《家屋比较研究》(HousesandHouseholds:AComparativeStudy),约翰·梅的《手工艺建筑》(HandmadeHouses&OtherBuildings)等等。

  另一方面,正如拉普普特所言,随着对乡土建筑的一般性研究基本完善,研究工作进入了更加综合化、理论化的“问题导向性阶段”[3]。对乡土建筑应用实践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方向。例如,建筑师哈桑·法赛通过分析埃及乡土建筑在形式、材料处理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出了在干热气候中调节和控制光、热、风、湿度,形成良好微气候环境的一系列措施。许多建筑师也十分关注乡土建筑,现代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就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这项研究获得资助的重要推荐人之一,阿道夫·路斯、弗兰克·赖特、路易斯·巴拉干等人也对乡土建筑褒扬有加。乡土建筑应对需求、适应环境、注重实用功能、强调资源和材料利用的经济性,这似乎与许多现代建筑师的观点不谋而合。

  乡土建筑的保护也也是应用性研究的重要主题。以英国为例,保护工作除了宏观层面的思考外,还包括许多具体、切实的研究。例如,杰克·鲍耶针对乡土建筑修复中标准模糊、材料难以寻找、信息资源分散等问题,对各个部位的修复技术做法进行了探讨,并将相关的标准条例以及材料供应商、工匠和专家机构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形成了对实际工作有切实参考价值的技术手册[4],这些工作是我国乡土建筑研究中相对缺乏的。

  4人类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从初民社会(primitivesociety)开始,逐步扩展到农民社会和城市生活。在长期的学科实践中,人类学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田野调查方法,十分适合于了解乡土建筑及其所在的乡土社会。保罗·奥利弗就认为,建筑学与人类学结合为主、并借鉴历史学和地理学,可能是最适合乡土建筑的研究方法[5]。事实上,人类学也是最早参与乡土建筑研究的学科之一。

  多样化的建筑的成因一直是人类学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路易斯·亨利·摩根早在19世纪对印第安人的研究中,就把他们的房屋描绘为其习俗、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在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指出了社会形态是建筑形式的一个重要成因[6]。另一位著名的作者是阿莫斯·拉普普特,他根据建筑所处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建造过程中的分工程度和角色关系,把建筑分为了原始建筑(primitivearchitecture),风土建筑(vernaculararchitecture)和风雅建筑(high-stylearchitecture)三个阶段;他认为,物理和经济因素提供了解决需求的建筑形式可能的范围,而文化最终决定了人们在其中的选择[7]。因此,建筑不仅是物质材料的集合体,更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的产物。拉普普特这种将建筑与行为以及行为中的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思想,与学者诺德·埃根特与霍华德·戴维斯的观点是相近的:前者主张把建筑看成是建造行为的连续体,以建筑人类学的视角构建一个人性、包容的理论框架;后者则将建筑视为建造过程中不同角色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的产物,从而消除了“architecture”和“building”之间的意义断裂,使构成建成环境主体的日常建筑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8]。

  建筑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马塞尔·格里奥雷对道根人建筑的研究:他详细地描述了道根人复杂的宇宙观和创世神话是如何体现在其村庄结构、院落布局、单体形式以及建筑构件上的。在这里,建筑是描绘宇宙秩序的文本;建筑环境与习俗、仪式一起,勾画出了当地人对世界的理解[9]。此外,拉瑟对爪哇建筑的研究、卡宁汉对阿托尼建筑的研究、布迪厄对柏伯建筑的研究等,也是象征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在这些研究中,建筑往往包含着神圣/世俗、洁净/污秽、内/外、男/女等象征意义,反映了当地的文化观念。

  5地理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建筑作为文化景观的基本元素之一,反映了人类聚落的历史遗存、当代需求与物质环境的特征,其重要性一直为人文地理学家们所强调。早在20世纪初,乡土建筑与聚落就出现在了人文地理学著作中5)。早期的研究把建筑与聚落看作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关注它们与环境的呼应关系:人们如何应对气候、地形、材料、资源而建造居所,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与生产、运输等活动相协调的。

  之后,地理学家们开始引入历史的视角:建筑类型、聚落形态、土地使用情况等都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构建逐步形成的,它们都是历史的载体。人们为了满足生理、社会和精神的需求对环境进行组织和改造,建筑和聚落就是这些需求和行为的物质记录,不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弗雷德·尼芬的研究是这一思路的代表作。在美国建国不久、各个文化群体还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背景下,他以乡土建筑为线索,研究文化的传播过程。通过对美国各地乡土建筑的分析归类,并且将建筑形式的流行时间与西部开发、人口迁徙的时间进行比对,他梳理出了新英格兰(NewEngland)、中亚特兰大(MiddleAtlantic)、低切萨匹克(LowerChesapeake)三支传统向西传播的路径。这一传播途径与美国方言地图和社会组织的分布情况相互匹配,有力地支持了其方法和结论的可靠性,也证明了乡土建筑的确是文化的重要表征[10]。

  相较于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更加宏观,注重普遍性,因而也比建筑学更关注日常的建筑与聚落。建筑作为空间系统、文化的产物和价值观的体现,处在一个广大的环境之中;建筑与自然、社会的各个因素不是彼此孤立或单向映射的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网络中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例如,地理学家阿伦·诺贝尔的《传统建筑:对结构形式和文化功能的全球性调查》(Traditionalbuildings:AGlobalSurveyofStructuralFormsandCulturalFunctions)就是一部杰出的综合性著作,他既强调空间的整体性语境,也注重形式生成与历史变迁,他倡导广泛的案例与信息搜集,试图寻找乡土建筑的深层通则。

  而因诸多的中国建筑研究为人熟知的罗纳德·纳普则在整体性的思想下关注了更多样化的尺度与对象,包括聚落景观、建筑形式、建造仪式与文化、象征符号与信仰等等,涉及了从宏观到微观、物质到非物质的各个方面。他的研究已经带有人文地理与人类学、建筑学结合的趋向。

  6结语

  西方建筑篇4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

  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着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着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 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侯幼彬,张复合,村松申,西则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建筑篇5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切建筑形制均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一切均以住宅概念为原型。中国的住宅却可以改作佛寺,官衙是官员的住宅,佛寺是佛的住宅,皇宫是皇帝的住宅,至于商店也是“前店后居”、是商人的住宅。总之,似乎没有一种类型的房屋是完全和居住无关的,而且,任何一类建筑似乎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

  5.中国古代建筑与美术工艺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富有装饰性的屋顶,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第二是衬托性建筑的应用,这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第三是色彩的运用,

  西方建筑篇6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文化;建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75-02

  西方国家的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政治经济更迭而发生着演变。其中,古希腊以及古罗马对后世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对后世建筑影响有限。从建筑文化角度来看,西方建筑包括了罗马建筑分支出来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他们是西方建筑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们之间具有共同建筑语言,又各自演变发展其自身的建筑艺术,最终组合出庞大的西方建筑艺术体系。

  中国古代时期的建筑作为世界七大建筑体系中独立的一支,建筑文化发展保持了连续性和一贯性。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在长期发展中出现不同风格,主要是由空间布局、用途以及建筑材料差异导致的。因此,从建筑构造分析,中西方建筑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类比。

  一、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木材为主,主要结构分为木架结构,其具有三种基本构造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先人为了躲避虫兽的侵害很早就发明了木架结构方式,从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河姆渡(Hemudu Site)文化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到明清时期皇家建筑,可见木结构建筑在古代中国所占的地位。中国古代也有砖石建筑,多存在于佛塔和墓室之中,虽然材料是砖石,但是在构筑结构上还是模仿木结构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构筑形式不一样。

  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大多数是以古罗马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为背景来设计的。建筑的主要材料是石材,使其建筑风格更加庄严肃穆,这种风格是西方建筑文化的代表。

  早期希腊建筑采用过木架结构,因为木材建筑不能够抵挡自然环境的侵蚀,常常腐烂而倒塌,因此,从七世纪开始,正式将建筑材料改为石材,但屋顶还沿用木材建造。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西方古建遗址时,只能看到竖立的墙壁和圆柱,而看不到顶部的原因。

  西方石造墙体可以达到巨大的高度,用以建筑承重和圆拱形屋顶的支撑,这是西方古代建筑的典型标志。西方国家的建筑典型,是由石材搭建成的寺庙,大型的围墙显得十分威严。寺庙的结构基本由石柱、长廊和房檐等为框架组成,通过这些框架之间的协调组合,变换不同的搭配风格和在整个建筑中所占的比例,就形成了希腊建筑群的特色。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城市的建筑风格规定了几种代表柱式,即爱奥尼克柱式、多立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以及组合柱式。这种用石柱作为支架的建筑通过将柱子组成拱形结构,更有利于承受重量,也会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来改变柱子的组成结构,例如,罗马建筑多选用半圆形结构,而哥特建筑采用尖形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代表了不同地区的建筑特色。除此之外还有马蹄形、三叶形等结构。

  二、中西方传统建筑用途

  中国古代建筑遵循天人合一思想,不论功能如何,基本构成形制要求相对统一,即中轴对称、外合内开和院院相连,讲求意境和内敛。从古代民居建筑到宫廷皇家建筑,以及寺庙道观等都是左右对称,院院相接,只是在空间处理和建筑体量上加以分级,这是儒家思想等级尊卑观念的一种体现。在特定空间环境内以某一核心建筑为主体,以特定的模式与方法向外拓展扩散,再分别赋予其建筑功能性,组成大片群体建筑,且保持轴线对称、空间意境及空间的连续完整性。

  西方建筑强调其功能性,一切构造方式由其功能所决定,例如教堂的仿十字模式,确定后就在其空间内部进行精细的空间分割和装饰描绘,建筑形式一般以单体居多。皇家建筑比起教堂建筑,分隔空间更为细致和讲究,但是两者平面布局不一样,给人居住的一定是从使用功能出发。罗马时期的公共浴室,其建筑的内部功能完整,所有空间整合在整栋建筑内部,流线和功能都较为明确。另外,剧场和斗兽场这些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都是不能互通的,各有各的特点与风格,建筑用途相对单一。

  三、中西方传统建筑色彩

  在西方国家的建筑中,尤以色彩的丰富而著名。古希腊建筑群到处都是艳丽的色彩,通过《建筑十书》中的记载,可以了解到,古代罗马建筑中选用的颜色十分复杂,除了普通的七种色彩外,还具体分为鲜红色、金色、褐色等多种鲜艳的色彩。在保留至今的建筑物中,这些色彩也都清晰可辨。因此古罗马的建筑不但拥有壮观的石柱,其色彩组成也十分惊艳,对石柱的上色也是十分讲究。比如,爱奥尼式的建筑喜欢选用蓝色和金色;科林新建筑更多的采用金色;帕提农神庙的石柱是以白色为底色,上面雕刻的精美图案用红色及蓝色进行涂绘,加之以金银花边勾勒,色彩十分丰富。建筑上涂绘的颜色也是具有代表意义的,红色是火的象征,代表着希望;青色象征着土地;紫色代表着空气;绿色代表着河水。这种种颜色是大自然的真实表达,也代表着。

  当时罗马帝国的建筑多宏伟壮观,显得十分气派和庄严,也体现了高贵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建筑内的装修十分华贵,颜色搭配艳丽多彩,多配以大理石及雕刻艺术,细节上的设计也十分具体,窗户及墙壁都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这种建筑装饰风格在当时十分著名。

  我国的古代建筑更加注重五行风格,以五行为划分依据,将东南西北中等五个方位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体现。其中,东方选用青绿色;西方选用白色;南方选用朱红色;北方选用黑色;中央用黄色代表。自秦朝开始,我国建筑多以黑色为主,十分重视地位等级的划分,要求平民百姓的建筑要朴素,而帝王建筑要华丽。皇家建筑中的屋顶常采用青绿色,屋内的台柱则选用华丽的黄色、金色涂绘,墙壁通常采用红色,看起来十分辉煌。到了唐代,建筑更加壮观和精美,色彩也更加艳丽,大多采用红色为建筑主色调。宋代,更加追求自然简单的建筑风格。明朝时期也推崇宋代的建筑风格,多以简约为主。清代开始,又将建筑推向了复杂的风格,并流行漆画,梁柱及屋顶多选用鲜艳的油漆进行涂绘。

  四、中西方传统建筑空间布局

  中国在建筑上的布局多采用协调的形式,以主要建筑为中心,其他建筑将其包围,追求和谐统一。中国的建筑特点是以平面建筑为主,而不是体现单一建筑的特点,它是一种以平面为单位的结构,具有庞大的建筑面积,每个建筑相互独立又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秦始皇时期的建筑中出现过高大的楼阁,但是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更多是以和谐为主,讲究整体的结构平衡,强调折中、婉转的美学态度。特别是从汉代开始,我国的建筑风格彻底从恢弘转向了以协调为主的平面结构,强调对外封闭、对内开放连通,将建筑在空间上更加协调分布,重视建筑的排列风格及层次感,给人一种整体的和谐美。

  与中国古代建筑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在建筑设计上更加重视人的力量,他们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建筑设计得高大宏伟,从而反映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他们运用智慧将几何原理体现在建筑设计上,梁柱及屋顶造型十分壮观,神殿及寺庙高耸入云,充分体现出人类征服自然的特点,使这些建筑看上去让人震惊,体现了人类的伟大和智慧的无穷。这也体现出人比自然更具有主导世界的权利。

  西方国家的建筑更注重个体的风格,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高耸入云的尖塔,有个性张扬的纪念塔,每一座建筑都具有独特的风格,这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个体的重视。

  五、中西方建筑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更加突出国家民族的信仰特点,并且能够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如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哥特风格等,每种风格都具有代表性,但却不能够体现其地域的统治情况。由于古代西方国家之间的战争十分频繁,帝国之间的争斗一直在进行,没有任何一个帝国具有稳固的地位。

  中国的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十分平稳,建筑特点具有统一性,以汉族建筑风格为主,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连续性,因此建筑的发展也随着中国文化的延续而演变。当然,我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也十分缓慢,没有强烈的变化,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也很统一,木质材料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建筑结构上的变化也不是很大,只是在雕绘手法上进行了改变。这种建筑型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稳定的模式,因此我国的建筑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六、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能够看出,在建筑风格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国家在建筑的构想和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在差异中也能找到共同点,即都是为了人类文化的传承而努力。

  在未来的建筑文化发展中,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研究中西方建筑构造差异,我们可以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借鉴西方国家建筑的风格、技术,应用于本土的建筑设计之中,造福于大众,同时,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维带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相信在这个相互交融的时代里,中西方文化可以相互渗透,从而产生出优秀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潘谷西,郭润生等.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建筑篇7

  【关键字】园林建筑、东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Abstract: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ety,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s, gardening using different building materials and layout form,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concepts of mood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produce the East-West differenc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ir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Study on the East-West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ifference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lassical gardens, East-West 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述: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建筑体系视为东方建筑。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上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2、 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

  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

  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

  在建筑的艺术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一种木结构体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的楼阁与塔等建筑,墙壁是起围护、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构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结构本身的限制,形状及内部空间较简单。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每幢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一定的“身份”,以及与这个“身份”相适应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虽然在对待城市和处理宫殿、寺院、民居等建筑的布局上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以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但却不像西方那样一味地为追求几何美而在园林中大量采用这种手法。脱胎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园林建筑,形式多样,位置灵活,按使用上的需要,可把它们独立设置,也可用廊、墙等组合成为院落式的群体。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处理建筑、人、环境的关系时,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园林建筑强调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传统的将建筑化大为小、化集中的大体量为分散的小体量的处理手法,非常适合于中国园林布局与景观上“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设计理念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

  3、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规律的行例,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离别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广厦。

  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西方建筑篇8

  关键词:西方当代建筑 设计手法剖析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建筑设计手法是落实设计构思,解决设计问题的技巧或手段,这是许多建筑师与建筑学者的共识。对建筑创作而言,设计构思是方案设计的根基,设计手法则是落实设计构思的手段、技巧或技法。手法作为建筑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建筑师进行创作的必经途径。建筑设计手法是具体操作层面的“技巧”或“手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而言,设计构思是居于首位的创造性劳动,是方案设计的根基,而建筑设计手法则是服务于设计构思,落实设计构思的手段、技巧或技法,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建筑设计手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随着时展、技术进步、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和建筑功能的日益复杂,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演变发展着。

  2.“化体为面”建筑设计手法 所谓化体为面,其实是将面从体中抽离的一个过程。任何形式都是由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所构成,各要素有其自身的几何特征和空间维度。建筑形式同样可以视为将各类建筑构件抽象为点、线、面、体并组合在一起。然而与其他形式有所不同,建筑一直以来多以“体”为形式构成之主角,重功能、重技术、重经济,反对任何装饰而推崇仅以简洁的“体”量合为其造型设计的重要法则。在着重使用“化体为面”设计手法的建筑方案设计中,建筑师往往是通过这些具体处理手段的多种并用和重复使用来达到更加强烈和彻底的“化体为面”效果。“化体为面”设计手法对建筑“体”的剥离,尤似剥洋葱一般,层层可见新鲜;由此可见,“化体为面”中的“面”源自于“体”,但相对于“体”有着更丰富、生动的形式表现。

  3. “网罩”建筑设计手法 20世纪60年代,随着当代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建筑创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趋势,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式建筑设计手段不断涌现,从各个方面冲击着经历了数个世纪考验传统建筑创作手法和建筑造型艺术设计原则,并取得了累累硕果。近年来以线材编织而成的通透的网状结构包围建筑主体,并作为建筑外部形式创作主角的新式建筑设计手法,屡次被成功地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令人格外感觉耳目一新,这是西方建筑设计手法由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审美观念一种变化。无论是实验性的概念设计模型、探索性的建筑设计方案,还是新近落成的建筑作品,由一维线材编织而成的通透的网状形式外壳为传统的三维实体建筑形体增添了极其丰富的形式变化,创造出一种具有全新视觉特征的建筑外部造型。

  4.“领带”建筑设计手法

  任何建筑设计总要受到如基地周边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约束、建筑功能要求约束、建筑经济技术约束等多种设计约束条件的制约,此种种设计条件约束与建筑形式创新的矛盾时常作为一项重要矛盾存在于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特定的建筑项目,能否正确解决这种矛盾甚至成为了决定建筑方案设计成败的关键。优秀建筑师总能运筹帷幄,将各种约束条件视作激发创作激情、启迪形式创新的动力,并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解决两者的矛盾,而在方案整体构思层面运用整体规整局部突显的建筑设计手法就是其中正确处理这一矛盾最普遍使用、效果最佳途径之一。使用整体规整局部突显的设计手法,往往对建筑主体按常规方式设计,主体造型简洁规整、经济适用,以满足各种设计约束条件的限制,而着重处理能够摆脱各种设计约束条件制约、相对于建筑整体而言很小的局部建筑体量或空间,大胆对其进行形式创新,使之成为整体方案设计中的亮点,运用这种手法犹如在简单而平凡的建筑主体加上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形式“领带”。基于此,由于采取非常规设计的仅是是建筑很小的局部,因此不会影响建筑的整体功能,更不会提高造价和工程难度,从而摆脱了各种设计约束之后的建筑局部体量或空间则成为建筑师自由挥洒形式创作激情的载体。

  5.“断裂”的建筑设计手法“断裂”,顾名思义是指物体的断错与开裂,往往形容对某种完整形态或稳定状态的破坏。然而,在建筑当中,“断裂”并不等于破坏与失衡,“断裂”经常作为一种有意识打破传统和常规、避免封闭和呆板、塑造形式动感的特殊造型手法。但是和所有造型艺术一样,建筑的魅力并不总是在于形式的完整和完美,同样也会存在于不完整和残缺之中,残缺之美常常被视作震撼心灵之作。在特定的建筑美学、功能、环境及技术等约束条件的制约下,建筑师们时常会打破传统和常规,将原本完整、连贯的建筑整体或局部有意识地断裂开,以落实由此种种约束所引发的特定的设计构思,创造建筑整体或局部不完整、不连贯的美感。“断裂”的建筑设计手法早在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便在西方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筑设计中流行。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尝试各种设计手法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文丘里于1962年设计的“母亲住宅”,这座建筑在1962年完成,是文丘里实践其设计理念的试验田:母亲住宅正立面的山墙顶部正中被一道H口断裂幵,加上H口下方一段同样断裂的装饰性弧线线脚,断口、弧线以及下方凹陷的门洞构成了建筑正立面的中轴,而中轴两侧大小及位置不同的窗洞和顶部偏离中轴的烟画则又打破了立面的对称感,这是西方“断裂”设计手法的杰出代表作品之一。而另一个“断裂”设计手法的代表作品,是由菲利普约翰逊与约翰伯奇1984年设计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部大楼,大楼米用花岗岩石材贴面,形体设计回归古典的三段式构图却以现代方式表现,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顶部采用了 “断裂”的设计手法将山墙尖顶断开,并由此形成一个圆形凹口,圆形凹口的形成,无疑给人以奇妙无穷的想象,不仅增添了神秘感和美感,也增加了建筑本身的立体感。

  6.结语

  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创新往往表现为引人瞩目的造型创意,是新建筑给人的第一视觉冲击,直观且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中、西历史文化背景、审美价值观的差异必然会使刻意借鉴甚至模仿西方建筑新形式或新风格的“建筑创新”产生东施效颦的病态现象。整理并分类研究蕴涵于西方当代典范性建筑作品中的设计手法,从零散的个案研究成果中归纳总结其共性特征,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建筑设计手法模式,这是借鉴西方先进创作经验为我所用并启迪二次创新的有效途径。

  7.参考文献:

  西方建筑篇9

  关键词: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传统建筑;影响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与中国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的立场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的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物,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们无所谓善恶美丑,更不带有感彩。而《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家庭扩大、引申而成的。现在我们所说的裙带关系就是这种家庭本位文化的现代形式。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国家和政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扩大,家齐,国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地位。它认为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靠任何别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自由、独立性,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个人首先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或者社会群体中的成员。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谐和万邦的大一统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导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协和万邦、包容万物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态度。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向外扩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

  三、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一)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建筑材料上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体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环境影响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地,自然会对土地产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有生命之亲。而西方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寸来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经》中反应大自然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响,包括中国神话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们有着自然界的普遍特点,会像自然事物一样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会在世间流传和继承。而木构建筑正与这种思想相符合,木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变长,渐渐腐坏,最终毁灭消失,但是建筑的技术和形式会继续流传并被运用和发展。因为石质坚硬而不易腐蚀,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灭,同时石材经常以人体雕塑的作品呈现,石材的硬朗和结实对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矫健和强壮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朴实无华,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与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坚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观与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

  (二)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它们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狂热的崇拜。

  (四)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如荀子主张:“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别轻重而已,不求其外。”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在21 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西方建筑篇10

上一篇:脑筋急转弯5000题,脑筋急转弯5000题爆笑版带答案
下一篇:长春一女教师补习期间与男家长进酒店做不雅事,网友评论玩起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