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原标题:宣城: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周新闻热点来啦

  一起来看本周主流媒体

  聚焦宣城哪些事?

  视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改作风 提效能 促发展·安徽在行动 | 安徽:持续优化税收环境 税费诉求“一口收办”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向下滑动阅览

  围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安徽积极构建税费诉求“一口收办”快速反应机制,通过电子税务局等渠道统一收集纳税人税费诉求,快速处置,及时反馈,高效解决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以来,安徽已经在合肥、 宣城、阜阳等5市试点开展“一口收办”工作,并组建了46支税费诉求快速响应团队,结合高频诉求、热点诉求的趋势特点,提供“一诉一策”的精细服务,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在位于广德经开区的固德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的产线扩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由于前期基建花费较大,企业想将留抵退税的资金用于设备采购,以缓解资金压力,但又不知道是否符合相关政策。

  固德威电源科技(广德)有限公司 财务主管:徐超

  跟上门走访的税务联络员提出我们的需求后,税务部门就第一时间安排了专员指导我们在网上进行了申请,仅两日就实现了退税到账,提供了更充足的流动资金。(宣城部分)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安徽:打造招才引智“强磁场” 助力制造强省建设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向下滑动阅览

  为海纳百川“引人才”,安徽省开展了“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推出毕业生来皖“筑梦九条”,202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74.2%,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70万,近五年净增400多万,年均增长9%。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中心 技术集成总监:李跃

  我能享受到的一方面就是赠房,第二方面就是薪酬补贴、租房补贴,地方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力度,这方面让我们感觉更拥有归属感。

  千方百计聚人才。安徽采取了人才政策省市衔接、“一市一品”,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合肥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吸引全球高校毕业生来肥就业。蚌埠市给予新型显示产业科技人员成果产业化固定资产投资额10%补助。 宣城市坚持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服务“四轮驱动”,2022年以来,全市已引进各类人才近5万人。

  宣城经开区管委会科技和人才局 局长:池勤建

  突出政策激励,聚焦产业引才,推动人才总量提升,推动人才结构提质,今年以来,我们累计向950名新引进人才,兑现人才薪酬补贴708万(元)。(宣城部分)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安徽:党建引领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向下滑动阅览

  安徽各地坚持党建引领,做强“红色引擎”,持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宣城市宣州区鳌峰街道宝城社区和六安市叶集区三元镇沣桥村,感受那里的基层治理实践。

  宣城市宣州区鳌峰街道宝城社区位于中心城区,不少老旧小区“脏乱差”现象严重,尤其是夏天,居民对环境卫生问题反映强烈。

  宣城市宣州区鳌峰街道宝城社区 居民:沈华民

  这个情况我们跟社区反映了以后,他们很重视,就安排了及时改造,你看正在改造,搞得比较好,为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织密“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宝城社区将43个小区打包成10个网格服务管理区,引导307名社区党员活跃在网格上、楼栋间,形成“社区党委+网格支部+楼栋党小组+网格党员+网格群众”的五级网格管理服务模式,推深做实社区精细化治理。

  宣城市宣州区鳌峰街道宝城社区第三网格 党员:邝鸣

  献计献策,然后配合社区在做一些工作,发挥党员的作用。

  党员结对、支部包格、社区兜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宝城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多个国家级荣誉。

  宣城市宣州区鳌峰街道宝城社区党委书记 居委会主任:赵玉莲

  老百姓都参与到我们小区治理当中来,这样就是达到自治、德治、法治这么一个效果,真正就是让我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真正就是一面旗帜,在党旗下熠熠生辉。(宣城部分)

  安徽卫视

  【安徽新闻联播】宣城:人大代表“跨界”履职 走向长三角共建共享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向下滑动阅览

  近年来,在宣城,市县级人大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自身职能,探索了代表“跨界”履职,走向长三角共建共享的创新做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增产增收。

  宣城市郎溪县龙须湖畔气候适宜、生态优良,历来是绿色农产品的传统产地。家住钱桥村的农户曹建平紧跟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自家的28亩地种上了蓝莓。

  宣城市郎溪县凌笪镇钱桥村村民:曹建平

  一斤20元,你算算看 (每年每亩)都好几万块钱收入。

  曹建平口中的基地是上海白茅岭农场凌笪分场蓝莓种植基地。眼前,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意,刚刚采摘下来的优质蓝莓通过冷链车辆源源不断地销往上海等大城市。而在四年前这里还仅是一块位于苏浙皖之间的闲置飞地。当时白茅岭农场正在全国谋划建设蓝莓基地,当地人大敏锐地嗅到了机遇。

  宣城市郎溪县凌笪镇人大主席:俞旭辉

  别人晓得你有这个资源,你有这个意向,我们要主动,不主动可能是等不来的。

  宣城市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服务中心栽培站 副站长:汪浩

  通过和上海白茅岭农场的对接,我们发现这个产业潜力很大,值得从长远谋划。

  很快,1500亩高标准蓝莓核心示范区在凌笪落了地。随后代表们抢抓基地扩大产量的时机,助推种植技术嫁接农户。

  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农贸公司副总经理:黄元龙

  我们就认真地指导,他们技术标准逐步向我们看齐 (他们)没有更好的销路的时候,我们会回收,然后通过我们的渠道进行总体的销售。

  2022年,基地蓝莓产量40万斤,销售收入600万元。未来随着产值的提升,这里还将建设配套的仓储和深加工企业。在宣城,人大工作积极探索“跳出本地”的履职形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优势作用。目前包括皖苏花木交易中心、苏皖合作示范区、大佛山养心谷黄金茶基地等多个项目均在有序推进。

  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德泉

  县乡人大同苏浙毗邻地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跨界协作,提出议案建议,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努力展现人大的担当与作为。

  七月的凌笪镇,时至傍晚,周边近1000名农户带着满满的笑意和鼓鼓的荷包结束一天的采摘工作。他们从“跨界”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收益。

  宣城市郎溪县凌笪镇农户

  果子多,收入好,搞得好(采一个月)3000块钱能搞到。

  宣城市郎溪县凌笪镇农户

  早晨出来晚上回家,家里老小都顾得到。

  带动产业,服务群众,这正是当地人大“跨界”履职的意义所在。

  听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

  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主题活动进度条01:5300:00/01:53

  向下滑动阅览

  《全省新闻联播》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主题活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合理用能的社会风尚

  本周是全国节能宣传周。这两天,全省各地围绕“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主题活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合理用能的社会风尚。

  在 宣城,国网 绩溪供电公司员工深入企业,开展低碳节能宣传,助力企业节能降耗。

  安徽省小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汪时法:“供电公司辅助我们分析重要设备耗能情况,指导我们节能减排用电,降低我们企业的用电成本,让企业用上高效电,绿色电。” (宣城部分)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

  引育用并重,安徽引导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进度条02:5600:00/02:56

  向下滑动阅览

  《全省新闻联播》引育用并重,安徽引导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安徽坚持以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引育用”并重,通过留住“自家人”、回引“本乡人”、吸引“外来人”,不断优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宣城广德市卢村传锋杨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有传锋曾在外务工多年,返乡后出资300万元成立合作社,从事杨桐柃木种植和销售,带动周边500多户村民致富,年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

  有传锋:“以前我是在浙江杨桐柃木(销售)公司上班,当时我们就想,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自己出口。所以我们就自己回来和我们本地的其他五名社员合作,成立了我们传锋杨桐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老百姓种植杨桐林。”

  近年来,广德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分领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广德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高胜:“积极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及致富能人带头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宣城部分)

  网

  新华社客户端

  向下滑动阅览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积极发挥“生态+”作用,打造生态旅游名片、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强化产品生态赋值,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推窗见绿、移步换景,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生态增色,打造乡村旅游名片。该区强化生态引领、建设基础设施、打造重点项目,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A级景区5家,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村各1个,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省级精品民宿3家。水东古镇文化街区成功入选“长三角文化产业投资2021年度十大创新案例”。

  田间造景,推广稻渔综合种养。该区积极发展特色养殖种植,强化政策资金倾斜,为稻虾、河蟹、淡水鱼等特色水产养殖保险提供25%的保费补助。推广“太湖2号”青虾养殖5000余亩,亩均增效益1500余元。大力推广“繁、养”分离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2022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5万亩。

  产品增绿,强化绿色生态赋值。积极发展冬笋、蕨菜、艾蒿等绿色生态产品产业,发挥“生态+”经济效益,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规模、促就业、能增收的乡土特色产业。全区现有50亿元加工园区2个,2022年新增50亿元加工园区1个。

  人民网

  向下滑动阅览

  今年以来,为强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泾县招商引资项目库,实现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宣城市泾县实现了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将招商资源信息整合发布,方便投资者根据需求查阅,为客商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精准服务。

  强化项目资源征集。为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源头活水”作用,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招商目录,实现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自2020年以来,泾县连续三次印发《关于征集全县重点招商资源的通知》,面向全县征集可用于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服务等产业的重点招商资源共计114个。

  狠抓项目内容包装。一方面对新征集资源通过制定重点资源报送模板、明确图片要求及文稿内容,提高招商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会同泾县融媒体中心对征集资源采取实地无人机拍摄取景,使资源发布模式具有更直观的效果。

  坚持项目持续发布。通过线上平台实现重点招商资源数字化、可视化,方便投资商“照单点菜”,推动优质项目与社会资本精准匹配,让更多企业精准、及时地掌握泾县发展机会,参与泾县发展。目前“投资泾县”微信公众号已对外发布泾县重点招商资源74期共91条,其中2023年以来,共计发布19期19条招商资源,总累计浏览量超4万次。

  完善资源发布反馈。对已发布的招商资源持续跟踪推进,通过与各项目提供单位对接,各乡镇已接待咨询重点招商资源企业400余家。真正做到资源有效发布,线索实时掌握,洽谈对接到位,项目落地见效。

  法治网

  向下滑动阅览

  今年以来,安徽省绩溪县创新开展平安建设“提效、提标、提质、提速、提升”“五提”行动,聚焦党建铸魂,实施“强党建、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行动;聚焦中心任务,实施百名法治副书记助力乡村振兴提标行动;聚焦积案化解,实施重复信访重复网上投诉源头治理提质行动;聚焦风险防控,实施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提速行动;聚焦基层治理,实施基层基础巩固提升行动。

  绩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汪逸介绍说,开展平安建设“五提”行动,就是为了让干部下到一线,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定分止争,促进和谐,以高质量政法工作助力群众高品质生活。

  央广网

  向下滑动阅览

  近日,走进旌德县蔡家桥镇乔亭村格瑞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菊花基地,怒放的白色贡菊接天连片,美不胜收,田间飘散的缕缕清香更让人陶醉其中。

  “干点农活不仅能活动身体,还有钱挣,光去年我就挣了2万多块钱呢!”村民吕某是乔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残疾,外出务工不便,一听菊花基地复工的消息,第一个就报了名,“一天能采个八十斤,一百多块钱,菊花不仅给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还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的“格瑞菊花”,在菊花种植基地探索培养品色、口感俱佳的菊花。据悉,菊花种植基地今年共有“中熟贡菊”,“旌皇菊1号”和“金丝皇菊”等多个品种,种植面积300亩,产值达560万。以“公司+合作社+农场基地+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运营的“格瑞菊花”,不仅让乔亭村村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道路,更是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工作岗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贡菊花期长,采摘周期长,产量高,效益好,市场需求量大。”合作社负责人陈北春一脸喜悦地说道,“今年合作社共种植贡菊60亩,因为及时掌握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虫害少了许多,产量高了,质量也更好了,预计亩产值可达1.4万元。”

  “除了流转土地,每到种菊、采菊、加工等环节,基地还提供临时岗位50多个,帮助村民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乔亭村党总支书记肖友喜说道,“今年,我们村又申请了财政衔接资金,预计投资160万新建1000平方标准化钢构菊花加工厂房,目前厂房还在建设中,完工后能带动脱贫户51户97人,监测户3户8人致富增收。”

  编辑 :吴寒

  审核 :梅皖钰

  终审 :王芳

  综合发布 :宣城广电新媒体发展中心

  本文中图片、文字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

  @宣城车主,两小时内免费停车!

  期

  在宣城,拥有这张卡可享“三免”政策!

  推

  好消息!在宣城可按月提取公积金还商贷啦

  荐

  有奖征集!

  点分享

  点收藏

  点个赞

  点在看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原来这4个资源网站这么厉害!百度不到的资源都在这里找
下一篇:黑猫影视tv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