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为何出现“无车经过”的现象?车主:要求太高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我国作为基建大国,在这几年有许多傲人的成就,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在这些基建工程中,港珠澳大桥绝对是一颗闪耀的“明珠”。

  这座宏伟的大桥建造周期达到惊人的九年之多,是当代全世界基建行业顶峰的存在,港珠澳大桥总计花费了一千两百二十六亿元。

  

  可是,距离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已经过去了四年时间,港珠澳大桥上的车流量没有达到当时建设预想时的数量,现实的车流量寥寥无几。

  港珠澳大桥耗时耗力花费众多,如今却没有实现建设它的目标,目前港珠澳大桥始终处于亏损的状态。“无车过”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大众普遍认同的有一下原因:

  

  一、 世界建造史上的奇迹

  在40余年以前,曾经有人提出过建立一座跨海大桥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来增强内地的经济发展,节省海运的时间,方便人们的通行。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香港商人胡应湘,在香港回归97周年之际,他再一次提出了这一建议,并表示愿意投资该项目,来造福社会。但是当时的基建条件,并不允许人们在海上建立如此长的跨海大桥,这个项目也就被尘封了。

  

  在09年,我国的基建水平达到了该项目的水平要求,并在09年的12月15日正式开启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工程。这座大桥总共投资了1269亿元,并修筑了9年之多,在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该项目的成功,奠定了我国基建大国的国际地位,港珠澳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建造难度最大的,最成功的跨海大桥。

  

  当然,如此严峻的工程必然在建造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施工团队面临这重重困难,其中最棘手的问题就在于,建造跨海大桥的目标海域没有天然岛屿,使得大桥没有固定的支点。

  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建造人造岛屿,施工团队在陆地上用钢建造了直径为22.5米,高为55米的巨型圆柱筒120个,并将其移动到相应的海床上并固定,在圆柱筒之间建立了人造岛屿。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全世界都前所未见的,堪称世界第一。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通车,促进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经济飞速发展,极大

  地

  缩短了三地之间的运输时间,使得物资,经济,人才在这三地更快,更好,更有效的流动。

  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时,被大家给予众望,可是为什么在通车后车流量寥寥无几呢?

  二、 港珠澳大桥通过要求高

  据媒体了解,目前每天有大约4000辆车通过港珠澳大桥,有关部门对于车辆通行费用的定价是每辆车150元,这样计算,港珠澳大桥一年的车费收益也只有2.3亿元。

  

  收益对于其建造花费也是杯水车薪,而且还不包括后期的维修,保养的费用,这样的收益面对这些高昂的费用,显得小巫见大巫。

  这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就三地的司机师傅们表示,不是大家不想走便捷的港珠澳大桥,而是港珠澳大桥对车辆上路的要求太高了。抛开驾驶员行驶证和港澳通行证的问题不谈,就单单的车牌问题就限制了大部分车辆不能顺利通过港珠澳大桥。

  

  要想要顺利的通过港珠澳大桥,首先车辆需要有三种牌照,分别是粤Z牌照,香港牌照和澳门的拍照,三者缺一不可。要想获得这三地拍照并非易事,三地牌照意味着你需要奔波三地来办理相关牌照。

  如果要全程代办的话,代办的费用是5万元,但是如果是购买已有的车牌,这些费用达到了惊人的90-100万元。

  

  大多数时候有钱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其他要求才可以申请三地牌照。若由香港到内地,申请者需要在省内有投资,并且三年内累计交税有10万元才可以申请,50万两辆,100万三辆。若从内地进入香港,申请人要在内地有企业,并且三年缴纳税额100万元。

  三、 未来工程

  从上述的要求可以看出由于香港,澳门两个经济特区与内地的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是限制大桥车辆少的最大原因。

  

  普通人去香港,澳门和出国旅游基本没有区别,就相当大的人口基数而言,去过两个城市的人少之又少。

  港珠澳大桥由于要求过高导致车流量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内陆和香港,澳门两个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差异过大造成的,不少外媒称其为摆设。但是不可否认在不久之后港珠澳大桥强大的运行能力超过人们的想象,是不可否认的“未来工程”

  今日热议: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为何出现“无车经过”的现象?车主:要求太高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外表呆萌可爱,体重只有2克
下一篇:「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