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 GLE、奥迪 Q7、宝马 X5,该如何选择?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准备入手一部80-100W级suv,出色且吸引人又各自相互竞争的就这三款。个有个的好处,目前较偏向于gle,毕竟奔驰体验一流,但是内饰真不尽人意,而且在s级和e级更新后担心购入gle后很快会有大改,就不太好。q7呢科技感十足但是牌子上跟外观感觉不如奔驰宝马,2.0常跨市又感觉不够用,宝马x5还请你们分析。都只能买配置较低的,麻烦分析这三款优缺点和推荐,谢谢。

  每逢假期归家,很多人就又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各种虐心的拷问,不过一台豪华品牌汽车可以让你绝杀那些尬到要命的问题。特别是七八十万的豪车,足够赢得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丈母娘的微笑。这个价位买SUV,除了小家子气的揽胜运动,丐中丐的卡宴,绝大多数的选择都会落到BBA上。

  

  花这么大价钱卖一台车,考虑的优先级无外乎霸气,大气,豪气,各种气。但是到最后会发现,性价比在这个级别依然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奥迪Q7,宝马X5,奔驰GLE都经历了2代以上的迭代发展,都属于有面子有里子的车型,纯产品力差距有限,不过依然是三种不同的味道。

  面子

  奔驰很多车型现在都要加价,不过GLE只能算是本场对比中最老的一位,车身侧面,ABC柱都跟六七年前的ML完全一致,只有前后部分改款过。GLE的2915毫米的轴距是最短的,空间稍微吃亏,虽然没有X5那么紧跟时代,但气场没问题。

  

  变化最明显的是前脸,跟最新的奔驰风格一致。当然,格栅中间那个硕大的奔驰标志很多时候可以抵过千言万语,好不好看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唯一的小麻烦是容易跟GLC弄混淆。

  

  宝马的slogan强调的是纯粹的驾驶乐趣,似乎不应该苛求它的外观是否美轮美奂。但我们清晰的记得从Chris Bangle的时代开始,宝马是好看的,是有设计感的,也是最好开的。目前在售的X5是第三代产品,没有故弄玄虚的线条,一切都进化的刚刚好。

  

  X5明显保留着上一代健硕的神韵,不像Q7那样丧失了这个级别应有的威严感。车身比例,前脸,大灯,尾部都做了精修。向最新的宝马风格靠拢,说不上有多特别,但最重要的运动豪华气质依然非常鲜明。

  

  奥迪造SUV起步比较晚,但赶了个大早,上一代 Q7虽然是奥迪第一次在这个尺寸级别的尝试,但实在是很成功。老Q7那种盛气凌人的压迫感,跟土豪们想要君临天下的心态完美契合。说了这么多老Q7的长处,就是想diss下现款Q7的设计,精致有余,然而霸气尽失。

  

  3001毫米的轴距虽然较上代有轻微缩水,但在今天的三位当中依然是最大号,Q7同时也是唯一超过5米的选手。前脸也是最新的家族风格,大灯依然延续了奥迪灯厂的优势,可这又怎么样,大块头没有霸气就只剩下傻气,土豪们还怎么君临天下?

  

  S级都已经快换代了,但它内饰的盛世美颜依然难以超越。现在SUV火成这样,让人不解的是奔驰居然还没有给GLE换代,估计是轿车上挣钱挣到了手抽筋无暇顾及。所以GLE内饰真没什么好说的,七八年前流行凌志玲,现在流行杨幂,中控台部分实在太老旧了,只能期待下换代款的表现。

  

  奔驰有怀挡,宝马有大鸡腿。虽然宝马的电子档把面世已久,但时至今日依然是高科技的象征,还有同级最直观最好上手的iDriver系统。X5的内饰远没有Q7那么冷淡,它更像是一个内心温暖的人的作品。皮革,木质,金属的搭配很舒适又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没有那么多锐利之处,是一种更加有温度的豪华。

  

  从十多年前的老车型开始,奥迪在内饰上面就不断带给我们惊喜。用料从不鸡贼,做工更是考究到极点。Q7的内饰非常棒,风格简洁,黑色真皮跟铝制面板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档把,方向盘,按键都体现出了非常统一的高档感。加上液晶仪表等配置和奥迪一贯以来的顶级做工,这款车的内饰就像高科技武器那样冷峻,有型,精密,富有科技感。

  

  里子

  一般家用轿车受限于预算,很难面面俱到,操控,外观,机械配置,品牌总有一项会是短板。不过大几十万的BBA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坦克战骑兵的局面不会出现,大家都属于同一个层次。

  几年前沃尔沃XC90全系主打2.0T的时候,BBA肯定在背后偷偷耻笑过,但笑过之后就无耻的跟随了。Q7,X5都提供2.0T的动力总成,只有GLE坚持着大排量。宝马X5只有一款2.0T车型,纯粹只是为了拉低门槛意思一下。奥迪反正就是好好学生,有两款配置供选择。

  

  这种级别的SUV 3.0T还是主打,奔驰跟宝马都是涡轮增压,奥迪选择的是机械增压。奥迪跟宝马都只提供一种调教,分别是245KW跟225KW,奔驰跟大众一样过于鸡贼,给多少钱出多少力,GLE有200KW,245KW,270KW三种调教,价格差距也不小。但不管怎样,动力感最充沛,驾驶感最棒的毫无疑问还是宝马X5,那套直六涡轮机跟ZF的8AT已经被调教得炉火纯青,天衣无缝。

  

  奔驰现在开始普及纵置的9AT,档位数上面比Q7,X5多一位,不过实际驾驶感觉并不会有姚明对潘长江的优势。至于各家标配的四驱系统也是半斤八两。理论上奥迪的quattro属于机械式差速器,要比宝马的xDrive跟奔驰的4MATIC的电子差速器更加能适应恶劣的路况,但如果没有空气悬挂的加持其实效果并不是很出色。其实大家的主战场都还是公路,越野就交给五菱宏光们吧!

  

  怎么选?

  奔驰GLE:在GLE之上奔驰还有GLS坐镇,所以GLE从尺寸上面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奔驰最近几年这波行情实在是太厉害,从S级开始全面引领豪车市场。只是GLE正处在生命的末期,年老色衰不能逆转。让人意外的是即便优惠完之后,同配置的车型中GLE依然卖的最贵,看来三叉星LOGO的品牌价值无需多言,仅凭这一点就能无往不利。

  

  宝马X5:宝马在豪华大型SUV领域是老手,前两代就已经在全球大卖。这一代车型虽然没有革命性的改变,但也没有很明显的短板,均衡完善。最重要一点,X5是平行进口车型中的明星车款,各种美版,加版,中东版满天飞,3.0T价格都在五十几万,配置上也一点不含糊。相对于六十几万的2.0T的Q7来说,这是一种逆天的性价比,这样一来X5想不火都难。

  

  奥迪Q7:综合来说Q7具有较新的产品力,设计跟平台都是全新出品。也没有像奔驰一样全系列大排量,看得出奥迪尽了力想要讨好国内的消费者。新的外形风格可能会吃亏,但这个并不致命。最大的问题在于Q7起步价格达到了67万,已经贵过X5。在品牌实力弱于对手的情况下,在产品力并没有碾压对手的情况下,这个价格是不是太过于自信了?

  如此看来,怎么选现在应该就很清楚了吧?

  豪华这一词当然绕不开德系三驾马车,而BBA在百万级豪华SUV的细分市场中相应派出了奔驰GLE,奥迪Q7,宝马X5前来瓜分蛋糕。首先,到了这个价位自然离不开的话题就是品牌认知度,德系BBA品牌历史就不用再多赘述了吧,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三款车系的历史文化以及现款车型所处的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状态(按车系推出前后时间排序)

  奔驰GLE(前身为M级)推出时间:1997年

  早在1997年《侏罗纪公园2》里就以试装车的状态出镜,是BBA中最先吃螃蟹的。现款GLE作为ML级的继任者完美传承了侧面造型,高辨识度的C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款GLE已经到了产品周期的末端,全新一代GLE海外已经正式发布,进入国内应该是明年的年中了。

  宝马X5推出时间:1999年

  X5作为宝马第一款SUV车型,仅仅晚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奔驰M级一年推出。而宝马X5这一车系的推出也引出了一个全新概念SAV,Sport Activity Vehicle。从命名也可以得知,鸡贼的宝马将其闻名的操控性和公路性能推广到了家族的越野车型中,这也使宝马成为了优良操控性的代名词。在月初的时候全新宝马X5已经正式上市了,说全新一代呢实际上按照BMW以往的策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应该是中期改款的F15LCI,不过这次BMW似乎急于推广CLAR模块化平台,直接推出了代号G05的全新一代的X5。

  奥迪Q7推出时间:2005年

  在豪华SUV这块蛋糕面前,奥迪明显比老对手们下手更晚。在奔驰M级和宝马X5都生产到第二代时,奥迪才姗姗来迟。Q7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奥迪看家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之外应该就是2003年亮相的“派克峰”概念车(第一代Q7前身),研发成本高达3千万欧元,技惊四座的“全碳纤维车身+空气悬架”配置即使放到现在也仍然称得上顶级配置。而目前奥迪Q7将在晚些时候进行中期改款。

  对比完了车系的历史深度以及现款车型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状态后,那我们再来看看车辆给人最直观的部分——外观,都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分主要还是一个主观的印象分。三款车都引用了当时各自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其中呢又以中网辨识度极高的进气格栅造型最具代表性,去掉车标几乎没有人会认错三款车的品牌吧,比如宝马的“双肾”、奥迪的大嘴还有奔驰“虎头奔”时代传承下来的中网。GLE外观设计延续了ML的经典造型,X5的外观说实话感觉跟第二代差别不大,头灯开眼角的设计见仁见智吧,Q7换代后采用了最新的家族设计,前脸造型和整个车身线条变得更加锋利和有进攻性,整体比上一代看起来更年轻和运动化,但也有说不如前代霸气(估计很快被该款掉)另外灯厂的名头绝非空穴来风,矩阵式LED大灯组不管是涉及行车安全的照明度还是灯光自身在夜间的识别度上都是无可挑剔的。颜值上我还是坚持一贯观点:颜值及正义,外观依旧保有一票否决权。

  看完了外观进入到车内,关于内饰部分多说两句:我始终认为内饰对于驾乘(实际使用)者来说是跟外观同样重要的,甚至重要优先级还会略高于外观。毕竟广传的一句话是:外观是给别人看的,内饰才是给自己看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说到底跟自己打交道最多的还是内饰,这部分不仅包括了内饰的造型设计、用料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内饰的人机工程学设计,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些控制系统是不是方便我操作,会不会影响我正常驾驶(这也是最近几年HUD、中控屏幕位置上调的一个原因)。三款车中,奔驰的内饰可以说是最“陈旧”的,被全新GLE那科幻感十足的内饰甩了得有五六条街吧;Q7的内饰设计很出彩,全液晶仪表科技感十足,整个中控造型设计又最为简洁有种浓郁的德国工业风;宝马的内饰还是一贯的风格,主观感觉桃木纹的饰板略显老气不过全新一代X5的内饰进步不小。

  聊完了内外饰的设计就到了咱们国人最为关心的空间了。这部分其实到了这个价位这个级别了差距并不大,横向宽度和头部空间都是没问题的。三款车里,Q7拥有最大的轴距,纵向空间最大,后备箱的纵深也是最长;GLE空间次之;X5纵向空间最小,后排腿部空间及后备箱空间被俩对手碾压(全新一代X5不在评价范围内)。装载能力方面,2019款Q7的55TFSI三款车型都是标配7座,45TFSI是选装。X5和GLE都是全系选装。这一点上,Q7的优势很明显。

  后备箱开启方式:GLE和Q7为常规开启方式。X5则沿用的上下两段式开启(下半段尾门新增电动功能),至于开启方式就看个人习惯了,后备箱开口下沿的最小离地高度差距不大。

  到了中大型SUV这个级别自重也都上到了2吨左右的这个吨位,在经历了几轮变态的排放法规和税费政策,大排量自吸的老V8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投入到2.0T 直列4缸的阵营。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就是我们总会担心2.0T的动力够不够用,会不会又是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呢。

  动力总成系统(以3.0排量为例)

  GLE:GLE320和GLE400均配备3.0T双涡轮增压 V6发动机(分高低功率版本),高功版GLE400最大功率245kw(5250rpm)、最大扭矩480Nm(1600-4000rpm),依旧匹配了奔驰自家的9G-Tronic变速箱

  X5:全新一代X5依旧搭载了3.0T涡轮增压的直列6缸发动机,但调校较老款最大功率上调了25kw达到250kw(5500-6500rpm)、最大扭矩提升50Nm至450Nm(1500-5200rpm),变速箱还是那位“黄金搭档”来自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Q7:3.0T机械增压V6发动机,最大功率245kw(5500-6500rpm)、最大扭矩440Nm(2900-5300rpm),变速箱同样匹配了采埃孚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GLE/X5/Q7动力系统对比

  看完了动力系统的参数,不难发现BBA的2.0T采用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最大扭矩输出平台都比较宽泛而且对应区间的转速都比较低。整个动力输出偏向于前中段,这样的好处是日常的城区代步都会比较轻快,中后段以及高速的表现在2.0T车型上就不尽如人意了(跟3.0的不是一个重量级的)。Q7的3.0T作为唯一一款采用机械增压的发动机,其结构就决定了不会同涡轮增压一样会有一个明显的爆发点,但是整个的输出会更加平顺、线性。通过3.0L排量的低扭来保证日常的起步以及正常驾驶,在高速和提速过程中又拥有非常好的线性输出。看完了三大件中的动力总成系统接下来就该体验下底盘的调校功力了:

  驾驶体验&操控

  首先三款车均支持悬架软硬调节和空气悬架(悬架高度调节选装套件)

  奔驰GLE:舒适性大于一切,依旧延续了“坐奔驰开宝马”的传统。在可变转向比上大做文章(实质就是变齿比式的转向齿条设计)感觉多少有点夸张,号称近乎于原地掉头转向的体验。乘坐感受一流,座椅的舒适性和支撑性恰到好处。奔驰对于新技术的概念创意一向玩得不错,从现款的抗测风偏航主动纠正(4MATIC差速+悬架主动支撑调节)到新一代的“车震模式”(空气弹簧功率够猛)都很吸引人,舒适模式下滤震性应该是三款车中最好的,转弯半径小,方向从中间位置打死也就是一圈多一点。运动模式下转向手感变沉,悬架变硬但支撑略显不足。

  宝马X5:试驾车为2018款xdrive28i,动力系统2.0T最大功率180kw(5000-6500rpm),最大扭矩350Nm(1250-4800rpm),起步给油稍大一点整个车就有点开始窜,宽泛的扭矩平台对应的感受就是应付日常市区驾驶绰绰有余,但是在中后段再提速动力就有点不够看了。操控方面依然延续了宝马赋予X5的SAV的偏操控和公路性能的特征,驾驭感很强但是舒适性相较另外两个竞争对手就要略微差一点了,4转向依旧精准,感觉悬架支撑和滤震依旧是优先考虑如何将路面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给驾驶者,然后才考虑如何减小路面变化对座椅的冲击。

  奥迪Q7:我分别试驾了3.0T V6和2.0T EA888的车型。2.0T动力谈不上迅猛但是日常使用应该也是足够了。常跨市的话需要动力储备还是建议选择3.0的。先说一下2.0T的动力表现吧,由于2.0T的发动机调校在1600-4500rpm宽泛扭矩平台内就能爆发出370Nm的最大扭矩,所以整个车起步提速都还是比较轻快的,中段的再提速动力响应和输出也都没问题,毕竟跟采埃孚的8AT匹配做得也已经很成熟了。3.0T由于采用机械增压相对弱化掉爆发力但是整个输出很平顺,越往后动力感觉越好。整体操控性和舒适性很均衡,感觉底盘悬架支撑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找到了那个临界点,不失韧性的同时舒适性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另外好评的就是整车的车身姿态控制。NVH方面隔音好评,延续了Q7一贯的特点。

  三款SUV的公路性能和日常驾驶的道路体验都到达了一个不错的水准,提到了SUV就自然离不开四驱这一话题了,豪华SUV虽然不会拿去无人区豁烂路,但一般越野路况也要能应付,下面我们简单来看看三款车的四驱系统,首先他们都搭载了全时四驱系统,从中央差速器的结构来看奔驰GLE和宝马X5都选择了多片离合器式的结构,而奥迪Q7则采用了冠状齿轮中央差速器。至于四驱形式宝马倾向于通过电子系统介入控制,多片离合器由于存在过热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X5的四驱表现;奔驰的4MATIC虽然类似于宝马,但其核心实质上是4ETS差动限制技术(4ETS主要通过利用ABS的制动力自动分配功能来进行差动控制),整体更倾向于机械部件和电子组件的结合,四驱脱困能力较宝马更强;奥迪Q7目前搭载的是第七代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前五代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中央差速器结构采用托森限滑差速器,在第六代即改为采用自行研发的冠状齿轮中央差速器,该装置虽不如托森差速器精妙但可以实现更加稳定的动力分配,并且更加容易实现电子系统控制。而第七代的quattro系统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电子化的零部件,系统响应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四驱系统我站奥迪这边。

  结合目前市场的优惠情况,奔驰可以上到GLE400 4MATIC的型号配置。关于新款GLE终端这边给的一个预期时间大概是至少还得半年以上,如果更看重新款GLE那梦幻般的内饰氛围和科技感的双大屏还是值得等的;宝马全新一代X5刚刚上市发布,外观内饰都大变样,目前全新一代X5只有3.0T车型可选(如果现车没有自己想要的颜色或者配置可能订车周期得三个月上下,供参考)后续应该是会再推出2.0T版本车型;而目前奥迪Q7的终端优惠基本上在八折左右的一个价格,这意味着同价位只能选到另外两款中低配的情况下Q7能去到顶配的配置,性价比极高。

  想知道你到底买了哪个

  因为如果现在这个时间点,我会推荐你买q8. q8不像x6和gle coupe那样的线条明显,还是保留了suv的基本线条的感觉,所以我认为也应该符合你的标准。加上是运动型SUV中最新车,无论是gle x5还是q7,都能感觉更上一层。

  emmmmmm

  我本人其实是比较不喜欢推荐中大级suv

  原因

  1.除了奥迪还在欧洲造,或者应该说东欧造,剩下两位对手的车基本都是美国造的,还有部分X5泰国造的,所以其噶韭菜程度量化起来老容易了

  受关税影响,这些车进入国内以后,市场价格对比美国可以用极高来形容

  美国的X5 xdrive 40加大豪华包,国内即使是平行进口也是落地80+的车,以目前国行的加价水平,一个空气悬挂订购上,得真奔着95去

  美国本地多少钱?7.8w usd,约合人民币50w。。。。。提车价也比国内便宜20几w,虽然养车比国内贵点但在质保内就是不用花钱,而且美版4.4t 8缸那款配置也保留了,售价依旧比国内丐版2.0 x5便宜….奔驰那就更不用提了,只有更离谱

  之前90出头优惠卖的7系领先型,在美国8w2美元,就是国内最低配那款740,这样看其性价比反倒还行

  当然,美国的税制和我国完全不一样,比如他们交的是使用税、养路费等,我们要交车船费,关税,排量税等等

  加上关税也确实能将宝马X5定价逐渐推上80w

  可是这就要引到第二条上

  2.厂商即将国产这些车了

  宝马在2022年4月正式上线华晨宝马x5长轴

  参考530i和530Li;也知道一个是从德国慕尼黑或者奥地利来的,一个辽宁沈阳来的,两款车同配维持差不多同一售价都卖了多长时间了,足以证明厂家只要想,这类型车本来其实这个售价就没啥道理,没有优惠已经是耍流氓了,部分厂商还利用SUV市场火爆场景加价提车,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3.其实很多人对于这种车没什么概念,只是觉得很帅配置很高就买了

  我要指出的是,我认为5座中大型suv车的潜在客户对于这辆车的用途恐怕定义并不明确(7座相对来说反倒很好分辨)

  也许,他们这辈子都不会有用到四驱的时候,甚至有些人就是因为有钱,不想买辆超级长的轿车而买的SUV;对于这种需求我个人表示理解,但是实话实说只要是同品牌和同价格内比较

  SUV的性价比都会比轿车低,舒适性操控性都是,甚至包括外观气场这一这个价位豪华车立足之本之一

  尤其考虑到现在中大型suv的这种感人的性价比

  所以,现在再花个快100w购买 bba的中大级suv,我个人认为终归并不是很划得来,毕竟X5 L要上市了,今年4月份我估计就能见到它了

  但是,既然我在这里回答,那必须得好好推荐一番

  宝马X5 标轴款是一辆更适合自用的突出好开并兼顾驾驶舒适的SUV,但是其身为进口后排偏小,综合其它方面舒适性也特别特别一般,加上国产X5长轴的即将到来,其实没网上之前有些人吹的多么值,个人建议(现在就是如果遇到清仓车),各排量段买个低配体验就够到位了,低配表现没话说,足够好,中规最贵最贵可以买插混45e。中规40的高配非常不值,简直就是杀猪价,个人甚至认为平行进口版更值得购买(原因待会就说)

  奔驰GLE在20年时配置很有料,乘坐可以,驾驶性略一般,(以国内汽车竞争标准)其竞争力可以说当时确实比较OK,但是在经历了三年的不断减配后,新款已经到达了完全无法忍受的地步:3.0减配2.5,全系阉割第一排座椅记忆(23款在时尚以上再次加回),除450顶配次顶配外全系阉割空气悬挂,所以推荐配置再度缩水:我建议您如果感兴趣这个车,可以买450的次顶配和顶配,前提是不加价,因为这辆车价格本就逆天,350的一个都不推荐,开起来不像那个价的车。53版本也不如Q8和揽胜运动版的底盘日常好开好坐,更别提还有莱万特,加价到120多万打算真对标卡宴S和最新的高功率揽胜运动版么,435马力搭配一个完全没法和该品类头牌比的底盘

  奥迪Q7直到现在2022年一直是该价位百万以内BBA 7座 SUV中表现是最实用最好的,可是由于这车其实就高配豪华,低配很普通或者说素,以及外观和本身Q7的号召力这几年真有点越走越拉,导致其实低配竞争力怎么说呢,有较大折扣空间,高配竞争力不错,但它这个车系的定位在中国市场是不普世的,建议目标人群好好想想为了七座你要牺牲一些地方,比如说最显著的就是单薄的后排

  X5L的内容已更新,您往后看

  下面我给您讲讲

  宝马X5

  X5是这个级别来自豪华品牌中大型SUV的开山之作;其诞生之初就得到了市场的青睐

  并且,给后来的suv定了一个基调,或者说已经成为了黄金标准

  1.使用轿车的舒适底盘,即承载式车身;同时也要四驱

  2.驾驶重心要与以前在这个市场的越野底盘改来的豪华大型和中大型SUV如凯雷德或者揽胜、发现之流做出区别

  所以

  其驾驶感受明显就是一辆加了点高度的5系,在驾驶层面,其表现确实出众,我个人认为已经超越了同价位更重的7系轿车;开起来很好的SUV,已经是宝藏车;更何况是宝马做

  X5的操控感受对比对手,包括Q7 GLE以及是卡宴;都是明显的更顺滑,不是说运动化,而是顺滑;转向对比X3更轻更顺滑,车身跟随性也是极好,X3上各种转弯后车尾多余的动作在X5上没有了,感觉开的就是一辆视野更广的轿车,侧倾控制以级别来说还行吧,毕竟这个级别的车有一个共同特点:强调离地间隙又必须有舒适,所以底盘不仅高,还都调的很软,导致其实三辆车对比轿车,侧倾都不怎么小。宝马相对而言表现还行,这点上在整个新G系列底盘的车算调教不错的(操控极限的话…保时捷和奥迪又有话说了,不过那算后话)

  宝马车有一个特点,车宽没怎么输过,车长没怎么赢过(非国内加长车)这就带来了一个特点,底盘可以设计更稳

  车的重心对比GLE更低也更稳当,中期改款后悬挂是略有升高导致多了一些侧倾,不过也还可以,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匹配相当的好,很顺,驾驶感受是,虽然车大;但不怎么累,开起来明显舒服惬意的感觉;这点上,对比对手尤其是GLE,是比较明显的优点

  3.0T发动机的加速5.5s破百是同级最好,2.0T也是同排量里最好;动力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乘坐舒适性

  前排依旧展现了C级豪华SUV的风范,我试驾的款是21款顶配40i搭载激光大灯和11色氛围灯,和最新的21款30i M运动

  其内饰全车基本都是merino真皮(选装的)质感非常好,比7系那个nappa略硬一些,但也够好,顶棚是很有质感的织物;一下就能看出来这车的高档感

  即使未选配的30i前排依旧非常高级,nappa皮、木和镀铬材质也都还不错,也没有美式做工的瑕疵,前排坐垫和靠背很大,唯一小瑕疵出现在门板和扶手箱的皮质,比不过奥迪的皮质但比奔驰好点,环比两位低配仿皮对手,X5此处表现无可指摘,很好

  但是在后排,恕我直言

  奔驰的GLC L的表现,我个人认为能“拍打”这辆车

  首先,静态的乘坐舒适性

  两辆车的后排座椅都不是可以活动的,但是;奔驰GLC的座椅坐垫足够的长,座椅本身仰角很够用;同时还保留了不错的后排空间

  反观X5,首先;轴距上,与GLCL差距不大(2973和2975)2mm;

  但是,反映到后排空间上,我质疑这2mm不仅全给了发动机了,甚至还更吞了很大一部分给后备箱

  虽然其轴距与标轴的宝马5是一样的,但是我个人觉得,空间对比标轴五缩了不少,对比X3甚至更小!

  后排座椅比X3好点,尤其更软更大,但靠背不可调,非常直,让它还是不如X3

  X3都打不过更别提GLC了,GLC后排座椅同级豪华SUV可是第一

  后排空间虽然能说勉强够用,但是客观事实就是90w比不过50w的GLC;座椅材质上能稍微感觉出来这个merino对比奔驰的真皮质感很好的,很有档次也软;可反应到真实乘坐上,对比GLC,其偏少的座椅填充还是一般;而且X5座椅仰角很直,不可以调节(这个是同级唯一一个不能调节的车),对比GLC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缝线和包裹两个没前两项重要的点;加在一起,感知相当的明显;就是比GLC L后排更不愉悦

  个人认为这也是国产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国产后到底是要舒适还是要运动?X3已经是要运动了,如果X5依旧原味引进,恐怕自己的得意算盘,年销售12w辆的蓝图(网上已经有定的产量出来了),会被中国的现实击垮,毕竟运动客户已经被X3先拐走了,剩下的大部分还是要求舒适的(国产加长,好好做座椅了,那我就放心了)

  动态的话,首先,滤震性能没啥可说的(我没记错m运动悬挂和普通悬挂不太一样)就我试驾的这两辆车的悬架应该都是m运动型号,行驶质感依旧偏软,在环路上舒适平稳;确实是这个级别应当有的样子;底盘底下巨大的防倾杆让它也没有X3上多余的小滤震的摇摆,悬架响应的速度可以,反映到现实就是走一些碎的路滤震很软,但不会很颠、车也不会过于上下忽悠,而且即使弹簧软,防倾杆很结实;大滤震能既保证软软的质感又不会左右翻飞,非常整,很高级。(但可能会让人有点晕,毕竟这车悬架行程太大了)

  但是这其实也洗不掉,连顶配都没有配备空气悬挂的事实

  这简直就是离谱;你加到奔驰同档的价格购车了,比奔驰配置还更低,没的还是该价位豪车标志性一样的空气悬挂???简直就是没有任何的道理

  补:中规插混版是有这项配置的,这点确实不错,也更值得它的百万级售价,而且听说插混版销量惨淡,事实上是可以要到优惠的,但是插混版要上绿牌,而绿牌车就不得不让X5和一些纯电车,没错我就是说es8来对比了。。。

  四驱系统的话,Xdrive更多在操控上有提升,而真正越野个人觉得相当的悬,同级唯一适时四驱,让它拖了后腿(如果是有越野需求,不要考虑X5)

  隔音静谧性

  X5的隔音静谧性,恐怕是宝马第一次,我这么说

  同级里,一般

  而且我开到的这三辆G12 X5都挺一般

  虽然其实一定程度来说发挥也是级别内的水平

  但是那也得承认,不太行,尤其是我认为其对比X3,大了一号却基本没任何进步

  底盘的噪声开起来以后在以其价格匹配的这些BBA车里是挺吵的,尤其是低速段,令人吃惊,高速段正常发挥也说不上特别好,有一种非常空洞的滚动噪音,类似煮水声,很明显,另一个有这个现象的C级车是低配A6,可以怪防爆胎,我见过的开过的所有进口版G系列X5轮圈都很大没准也算理由,可是同样防爆胎的5表现比X5好多了,哪怕是标轴版,这水平。。。跟以前小轮圈的X3 28i差不多啊,比现在的大轮圈X3 30i稍微好一点,仅此而已,明显比不过Q7和GLE

  哦对了,那俩隔音可都比自家的B级SUV好

  很让人诧异吧,至少我是诧异了,因为别的BMW车隔音静谧性同级别里都还不错的

  脑子里过了一下,百万级别,宝马好像比较吝啬双层玻璃的使用,导致旗下旗舰次旗舰车隔音其实相对其惊人价格都一般,7系确实是达到了宝马旗舰的水平但也是BBA里隔音最差的,只有X7全车双层,隔音非常好;隔音/价格比表现最佳的是5系,同级最佳之一;而奥迪就不一样,奥迪是A8中配比A6顶配这方面更好,A8L足够打遍整个价位;奔驰也是,即使S那么贵,它的隔音比E更配得上贵一倍的价格

  X5风噪还可以,但这胎噪是真绝,对比哪怕标轴的宝马5,也是不可以。这点上虽然Q7和GLE同样对比同级的轿车来说也不能说好到哪去,但是这种隔音被甚至更低一个级的车完全齐平的现象我也是头一次见,该价位显得一般

  最后,价格,目前X5最贵的顶配中规指导售价85个,加5w(名誉上叫装饰,实际上。。。)和各种税,就是准百万豪车了

  普通配置普遍加2w装饰,没75基本连x5 30i这最低配都下不来;而隔壁Q7和GLE,这个是2.0T最高配或者中配的售价

  Again,顶配的价格依旧没有空气悬挂简直就是离谱

  对比同样配置的进口5系,或者同配A6L(因为只有A6L能把配置堆得高高的),差价在18w-25w(因为顶配和低配价格实在是非常悬殊)

  25w。。。。美国那边,同配置升级(5-x5四驱)大概要花15k-20k美刀,也就是10-15w(这里直接取的是大体的配置,如果有不一样的,欢迎指正)

  虽然表面上看在溢价和X5的招牌上还行,BUT,还有加价这档子事

  宝马在X5上很少有优惠,就一如奔驰很少在GLS上有优惠

  GLC 300L顶配 对比宝马X5最低配

  配置单多了一长串,后排乘坐体验还有进步;差的、有牌面,有悬挂体验,有操控体验(相对而言)

  看起来差的点还是很多,但别忘了,两辆车差价在这,定位差也在这;而两辆车优缺点互补,就是可以同日而语,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奔驰加长开挂,宝马进口debuff;另一方面,宝马X5贵为准百万豪车,确实应对国内市场这种对于配置和后排的要求,格格不入;也许国外不在乎,国内100%在乎,因为X5可是代表这个进口中大型SUV级别;本身就是最走量这个议题中的讨论对象,怎么能偏科呢?

  奈何奔驰GLC车宽和底盘乘坐体验以及驾驶体验都吃了很大的亏,否则我真把X5踢下去了

  提车价?60w和选到GLC顶配同配的X5 30i这小80w。。。这20w花的。。。

  不说毫无道理,也得说

  X5表现值不值,真得看个人,我觉得不值

  顶配,该说X5的其余特色配置

  配置上星空顶虽然对比劳斯这个美观不足,激光大灯我那天没有试以外,其他的配置的确对比GLE都能说相当的丰富

  可其40i顶配性价比这个水平,实话实说,非常的低,即使以宝马的溢价水平来看都是非常的低

  我,不太想推荐了

  诚然,它确实是这个级别目前最好开的车

  但是,咱不说低配X5定价,顶配100万买辆车,你就除了(同级里)还算好开能说;剩下的就不管了?当然不行,别拿好开当幌子,X3 M特好开,配置也高;更有马力更大的宝马S58 加8AT与Xdrive,后排大小区别也不大,甚至角度还可调,您为什么不考虑?(X3M悬挂真是硬的可以)所以好开对于这个级别来说,重要归重要,不是最重要;而是全能与各种品质的表现最重要,那既然如此;反推它X5顶配如此的溢价还合理吗?

  我认为您要是没这个需求,您买一辆A6L 55加一辆GLC260L,都没啥问题了。。。而体验,上文都聊到GLC怎么去舒适性打X5了,A6L就更不用说了。。。运动性其实也不用说了,轿车先天优势加A6的调教,稳稳地;至于品质,个人觉得也没问题,A6L 55的滤震质感一点毛病没有

  所以我认为,宝马X5顶配此款的完成度还行、可是竞争力真并不高(对比5系在同级);我深知我这个结论会与大部分互联网的结论相左,但我就是这么认为,这车算上它宝马X5顶配、进口车、B58TU三重光环,也有至少15万元的纯溢价

  而到了低配,价格就显得合理了不少;所以,我个人其实相对于3.0;更愿意推荐各位购买2.0的版本,加速也是6秒多的好车,而且nappa真皮内饰,氛围灯等配置对于70万价位不丢人,尤其跟Q7和GLE低配比起来X5低配反而做的不错;当然,3.0中配锦上添花,毕竟贵为加速最好的车,也表现还行;同价位对比奔驰那些配置更是奇低,发动机是个2.0T,前排没有座椅记忆,饰板皮质更没法比的GLE们和仿皮内饰的Q7时;这时候X5很可以,您为了好开,那买三大件就够了;而X5的三大件表现和其它方面环比也配得上这个价格的表现

  最不推荐的,其实就是顶配,因为它的加价最多,实际与3.0低配价格差能去到10w好几,不是标的小8万,现车最少。。。而且,如果你买了,你以后会经常羡慕奔驰GLE的顶配各种花里胡哨的配置的

  (平行进口版另说,前提是你真的相信这一渠道,我个人还没试过,但是确实如果你要考虑3.0宝马顶配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看一看的,尤其是83-85w你能买到电吸门,空气悬挂,因为中规版3.0的定价没这些配置依旧十分离谱,加价更离谱;我认为平行进口显得真的值得推荐,尤其是跟中规顶配比)

  奔驰GLE

  本结论基于19款GLE450顶配 20款GLE450顶配 22款GLE350顶配

  首先,底盘舒适性,余震表现如果是自动模式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调整的;对比XC90都对比不过,90好歹是底盘特别硬但余震少;GLE我感觉甚至在开船,底盘滤震很碎,也很忽悠

  我调到了舒适模式后,余震还是多,运动模式后避震明显要略微硬一些,高度也降下来了,但好在,余震是真少了不少,终于能完全发挥空气悬挂滤震性的自然优势了

  可这个“骗人”的舒适模式下:奔驰这个空气悬挂工作效率比较低,即如果遇到连绵不断的起伏比如没怎么修好的路面(对比X5)是会比较散的,车体晃动比较明显;我个人认为过滤震动并不像宝马那样的整且软;虽然单论软硬和过大坎例如大减速带的表现是极佳,特别特别软,但换来的是更大的起伏,对于空悬应有发挥来说,不算太好

  不过这种特别软的悬挂是有利于越野的,也符合GLE的偏越野车定位

  前文说,这辆车开快了走在连续震动如石子和布满井盖的路上对比下明显底盘余震更多,感觉有点散;不用担心的是奔驰这一代车全系大家其实都有这个问题包括我开过的老S的低配,原因也很简单,这代奔驰全系配置的随速软硬调节标定是这样,基本过了65-75就变硬,质感直线下降,所以全系都有这个毛病(除了自适应悬挂主动悬挂魔毯悬挂;不管奔驰和别的厂家怎么称呼吧,因为它们用传感器来实现对于车身的更准的控制;除了以前更贵的选装这项配置的S,中期改款的E、大改款S,连新C都能修好这个毛病了,行驶质感明显上来了,肯定问题就出在这了)

  可以放心其舒适性是级别内发挥,但是表现嘛。。。一般般,这三辆车中,单论铺装路面和舒适模式,滤震客观性能最一般的是GLE,调的过软了而且悬挂的高度让它余震有点多,船感有点大

  但是,好歹是个空气悬挂,首先底盘稳重感方面还是没啥毛病,其次空气悬挂最大的优点就是可调节;高度,硬度都可以。我认为您上车试试自己去个性化那个选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反正一调到运动模式后车身一降低空悬的效果就好了不少,虽然还是略微比Q7上的那套同在运动模式下的表现略碎,但真不错。我个人觉得GLE的滤震质感层面对比对手毛病并不大,尤其对比比方说XC90甚至保时捷非PDCC的卡宴来说还可以啦,不如空悬的Q7而已,对比X5普通弹簧滤震的风格用料不同不方便评价,简单评价就是X5过滤更干净但GLE空气悬挂的滤震软质感也挺好、比较轻柔且声音小(运动模式),建议试驾确定一下风格。至少它GLE表现在这个级别的空气悬挂里表现也还行,而且这项配置的存在撑得住一个高价位,在尤其越野的功能性和“面子的满足感”方面,有比没有强

  底盘的升降程度非常的大,绝对是好评

  我个人也是推荐运动模式

  自动、舒适模式下,底盘相当的高;我开过好几辆三代四代和运动型揽胜,这辆GLE的驾驶位我认为对比他们都显得算挺高的。运动模式稍微低一点;但依旧能让你平视普通E级车顶,而且悬挂滤震在应对冲击也更加的注重滤震一致,让车身更平稳而非过个大坎车还要上下不停的晃

  驾驶手感上,跟宝马奥迪比是有点落后了

  首先,转向的虚位对比宝马要更加的明显,指向一般吧,转向的力度方面,低速的感受不错,挺轻盈,高速略沉,可依旧会有点在开船的感觉,因为虚位(车子太高了配这样的转向不算友好),这点上同为小一百万,奔驰S其实比GLE在转向上更过关(毕竟S刚刚更新到223),刹车是。。。怎么说呢,距离还行,体验挺差,踏板虚位有,并且舒适模式下会点头,还挺明显的(30万的BBA中某款车就有人抱怨点头了,这辆我觉得也是,空气悬挂里算比较大的,我觉得甚至比RX这种前悬用料差很多的还稍大点)

  其次,油门同样是佛系过了头,脚感不是很线性,比较沉,力度不太好控制,但好在不需深踩就能爆发的动力,来自电机和发动机

  由于车更大了,导致明显感觉车本身开起来就是更沉了;开起来车明显比X5沉了不老少;与自家E级轿车比,由于其体重的差距,操控感差距也比较大,太高了

  我也认为中大型豪华车开起来都应该是放松的,可GLE开起来是,真的又大且沉,累;如果您生活在一些街道特别局促的地方,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高速就没啥顾虑了,GLE跑的很欢,只是因为这辆车风阻系数比较大,所以会有一定的风噪,但其它方面隔音,胎噪抑制等都是该级别非常出色

  操控感受就是这样;车体就底盘的操控,还是能感觉到,底盘正在发挥作用,支撑不属于它这么庞大体积的灵活感;但是,庞大体积带来的体重太真实了

  动力方面,2.0一般般,2.5加速无功无过,2.5的367匹马力数据不错,低扭也不错,可0到100km/h加速其实略逊于马力更小的X5,因为车更重与偏向于越野调教

  但我必须指出,2.5版本的油耗数据真的太逆天了,我个人驾驶踩的还挺猛,都开到了8.7个,甚至最低的一次我巡航开出了8.2L的惊天成绩,长期油耗也是9L多一点,我真的没想到有这么低,这个数据甚至超越了很多2.0T四缸发动机,包括自家的GLC

  这次奔驰采用的是相当激进的2.5T直列六缸加48v电机的启停调教,基本上松开油门很快就开始滑行状态,以前只有奥迪的车是这样的;现在奔驰也是了;好在奔驰的接合速度很不错也平顺有余,我本以为奔驰会在这个项目翻车,但其表现着实惊喜;没有很明显的突兀感,真不错

  变速箱,9AT在整体发挥层面我开着还行;老生诟病的换挡慢有闯动,在这辆车上,我开着至少是马马虎虎给个过;闯动改善比较大,换挡速度改善一般,很慢,不过其实有平顺性就够了,不错

  最佳是四驱:奔驰的四驱搭配了扭力实时显示和电子限滑,代表这辆车扭力可以智能调节并支持100%输出一个轮子,很不错;对比托森中差,多片离合中差的电子结构比较复杂,和纯机械的托森比可靠性我这也说不好,不过扭力极限确实对比奥迪托森有优势。我个人对这套四驱的表现很满意,不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X5

  静态舒适性

  就顶配而言

  这是对同级对手的碾压局

  首先,这套内饰与GLS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一点区别

  其次;真皮的用料比宝马差不多,对比宝马顶配merino座椅触感确实粗糙一些,但是论跟N皮版比凑活,而再谈到皮质覆盖,GLE可真没输了;车厢里头全都是皮材质。木料也是,对比起来GLE虽然触感略薄,但面积是真的大。内饰用料方面两辆车与它们的轿车版差距不大(顶配,GLE真皮座椅还是选装的配置…不过16800的选装价格总比宝马选装都选装不了只能去看平行进口有的空气悬挂好)

  前排相对X5硬一些的座椅很宽大,也还行,无功无过,足够舒服

  (但是这几年下来奔驰是真的飘,顶配一样减配前排头枕电调和座椅记忆,两年前这代刚进入国内的时候还是哪怕GLE350中配上这俩配置还是标配呢,现在减配的100万汽车前排座椅配置跟两年前的那款70万的350最低配一样是真恶心,该呸的那种,指导价本来3.0到2.5税费成本直降就该因此降价,结果奔驰不降价配置还能继续减配?恶心)

  后排体积上跟宝马比优势还挺明显的,前提是后排调到特别靠后啊。靠背角度上虽然可调,却并不讨喜,座椅调到最躺跟奥迪的最大倾角比距离也有点远,但奔驰的座椅比较的大,让它还是很舒服,而且配置和腿部空间实在是豪华感足够足

  区别,在于配置

  为什么要提平行进口车

  外国的GLE,具有的配置有:

  EABC 48V主动悬架、“车震”脱困、前排按摩座椅、主动降噪;有的配置车顶还上了麂皮

  (EABC主动悬架的加入,也会让车子的滤震感受与我前文所提的中规顶配有出入,会好不老少,而且选完了加进口依旧比新S便宜多了)

  加上这些配置,同价位对比一切车,这配置上也太够到位了

  同时无论中规外版,都有后排座椅的电动独立调节、后排平板电脑、航空头枕;奔驰最高规格的辅助驾驶可以选择;哦对,还有空气悬挂

  (需要注意的是,外版7座与电动调节的后排捆绑销售,这让外版的推荐购买程度其实也有待商榷,但一项eabc和车震脱困已经足够推荐了)

  (5座版该独立调节配置可用度高,但其电动设计对于7座需求并不友好/因为7座的电动放倒第二排进入第三排的程序不好用,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搜一下carwow的视频;进入第三排需要等待的时间过长,如果您是购买外版,个人建议您不说用不用,在外版这种现车较多,期货等待周期长的市场上能买7座至少不吃亏,目前政策也没有以前对于7座的一刀切了)

  那,就游戏结束

  宝马输的非常的彻底,当谈及顶配的时候

  我个人认为,这辆车对标的对象一开始就不是宝马X5,而是为了冲击以前只有卡宴和揽胜敢定的价格冲击(2020款是这样的,后面的都在给我泼冷水),或者为了迈巴赫版而认真的设计了整个车

  外观方面见仁见智,我个人觉得不错,车跟X5比都特别的高大,相当霸气

  这辆车真心是奔驰里面配置很用心的,质感也同样豪华有余;很强

  所以,GLE的目标客户是什么样的人的

  我个人认为,是跟揽胜目标人群有交集,但因预算而不完全交集的;需要这样一辆车来撑场子的,同时预算相当的雄厚,就是要奔驰,还就是要顶配,那它对比进口X5好不少的,配置上,妥妥的百万豪车;尺寸上,妥妥的准百万豪车;价格上:大差不差还能比低配卡宴便宜,放眼同级,能说我的行政表现不虚了中大级轿车,功能不虚了下一个级别的低配D级轿车。面子气场不虚了大哥S,什么莱万特和保时捷卡宴都显得气场蔫了,除了它,还真没谁了

  可是,低配的配置实在是过于寒酸,这让如果您要不是说盯着顶配,那就不用特别说买它了,个人开过GLE350后内心里其实略微有点反感,尤其是加速噪音比450和B48的X5都差,还不如X3和Q5;而且变速箱的顿挫感也更明显,有点让人失望(这也是因为48V在350上完全没有,所以低速下换挡净是顿挫感)并且350性价比更感人,优惠力度小于部分2.5车型的2.0顶配,要价更是达到了80多w,比我上文指责过的选配X5 30i大概要普遍贵四五万。。。哪怕是,顶配舒适性配置很足,也真心划不来

  更何况,350的油耗比450还高不少您甘心吗??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要买350,哪怕450低配都比350这个顶配强,其它350配置也不如X5

  可是如果您听了我的介绍要买平行进口版,终归买起来不那么省心,他们说保修没啥问题,可这么一辆特殊配置的车,换起件来可不得要点时间,中规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更何况,这样了其实更容易错过别的更好选择(尤其现在有X5L顶配,这车就。。。很尴尬)

  53版本的话个人开过了,加速挺好,但是整个车比较吵闹、底盘很硬、和GLE SUV整个全方位调性完全不搭,而且在中国有加价,加完价直接齐平卡宴(更运动)、新揽运(动力更好还更舒服)这种对手,所以。。。对手的情况比它来说可太强了,甚至可以除去它们保时捷和揽胜品牌力本身,都是足够比的,言下之意就是您要觉得奔驰GLE 53比那俩车都高级,那就买吧,这话我直说

  奥迪Q7

  本结论针对改款前Q7 45tfsi和改款后的55 tfsi

  (小故事,当年国五换国六,有人说q7 2.0 50w拿下,是假的,因为奥迪的提车还得加点装饰,不过确实特别便宜,2.0低配的售价冰点真的到过56w开走,对比当下确实便宜,我没买,但是朋友里买的人还真有,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开到这辆车)

  本篇中,它的产品力其实说高相当高,说不高,也确实一般

  高,在于机械层面一个Quattro就足够“不言而喻”

  低,在于豪华感

  对于这个价位本来就想买7座SUV的客户,这辆车是相当的不错,甚至好到你可以完全看都不看GLE那个7座直接来选购它的程度;可如果你不是,那恐怕这辆车不光不适合,还有不少能挑刺的地方…

  首先,静态舒适性

  用料上(个人之前下意识以为改款后低配高配内饰一样,后来发现不一样,罪过)

  高配算下了本,门板铺满软真皮,触感十分优秀

  低配又有了奥迪传统:bba里恐怕唯一一个在C级车还敢高配低配内饰门板真皮和硬搪塑交替使用的品牌(这点上A6和5 E的对比下也是这样,虽然5和E的搪塑也不能说良心十足;高配A用真皮同级最薄可对比BB选择很粗糙的人造革做门板,A的触感十分优秀有弹性,低配A用大面积硬质搪塑或仿皮,质感也比较一般)

  除了55顶配,剩下的配置中控台上方和门板上:搪塑,硬的

  后排空调面板那一圈都硬塑料(不过奥迪连最低配都有四区空调,奔驰只有最顶配有)

  低配属实有点拉,但好在木料还是没省下,难怪低配优惠度大,高配反倒还行

  这可都到这个价位段了,这还塑料件的表现太拉了

  就高配说;内饰还是相当豪华的

  木头的用料很用心,车子里的主观观感对比Q8;都能说Q7这方面是真的很不错(也可能因为我老了不喜欢拉丝铝那种凌厉的风格了,更喜欢实木)(这个价位

  座椅除奔驰把假皮产品线全覆盖,大家就都是一样的nappa真皮,Q7部分低配有用仿皮混真皮,也没啥大问题,就是…X5至少还是真皮

  顶配座椅相当的好;nappa真皮十分柔软,填充,空间,第一二排都没啥毛病

  尤其第二排,你敢信,这三辆车里奥迪那个看似短矮又薄,但实际上坐着又躺又软的第二排其实同级还算较好的吗,但事实就是这样的,也因为奥迪顶配用的是nappa真皮加手动前后靠背调节;虽然腿托比奔驰宝马都短,非要正坐会比奔驰宝马更板凳,但靠背角度优势明显,你可以躺下小憩,缝线也卡得住人,皮质更是比对手的nappa好,也就是头枕造型有点奇怪,其实还是前扣式的缺点,对于七座车型而言该座椅整体可以的

  第三排的体验的话…我特意去做了一下,椅面和填充连空间都能说对比上各类7座SUV没啥毛病,但长途个人觉得还是悬,比较小;但对于一款纵置引擎7座车来说,真不错了,毕竟这时它的对手只是飞行家

  所有7座车SUV里,大家第三排表现普遍都不行,可这并不妨碍我说Q7的表现属实是级别内都没啥毛病的坐二观一,我觉得领先飞行家那个直接把座椅放在平地台上那个设计;第一名没给出去是因为有些车我还没坐过,比如发现五和七座不加长的揽胜,木料基本上眼前啥都有,配置也是

  7座的空间不光是同级里最大的;同时,也很实用;第二排是手动调前后;就是为了能更好的方便第三排上下车。

  同时后排电动的升降后备帘和电动第三排升降,顶配有前排座椅按摩,可选装电吸门、激光大灯(之前有个98万那个配置标配电吸门,现在没了)豪华感还是不用说有保证的,不会让你觉得加钱只是买了辆7座的大众途锐这么简单(当然没有说途锐不好,但一分钱一分货)

  动态舒适性

  空气悬架在3.0版本上是标配,2.0没有配备

  不过其实还好,Q7底盘舒适性在2.0还是3.0都还行,3.0相当不错

  2.0T开起来底盘滤震在奥迪系里跟其他奥迪对比下感受是一样的,但是要稍微更软了一点,不错。滤震感受是这代奥迪的招牌,非常的整,高级感不错,可惜的是,底盘软了对操控的影响其实也有点,尤其是侧向支撑,跟支撑杆配合的一般,也影响了过坎的支撑感觉。在这个级别会稍微有一点侧向的拽,Q7这方面对比Q5L都有点一般,跟标轴X5比我还是愿意去相信这也是个人喜好问题,建议试驾感受下,但我觉得Q7这个版本的这项发挥其实较一般,当然这款是改款前的车啊,不代表现在的水平(开过改款后的了,这个小缺点没啥变化)其实也还不错吧

  3.0的空气悬挂

  那更是飞跃式提升,很好,比较的软,舒适模式下滤震上没啥毛病,松软也不会余震过多,反馈会稍微像奔驰,比较的慵懒和软,操控起来还有点侧倾(个人猜测奔驰和奥迪都这样调节的原因是出于越野考虑),不过体感很棒,尤其运动模式,车底盘一降下来,直接压住路面,普通悬挂那点颤动被过滤到基本没有,无论哪个速度段都一样,这就很好了,这仨车里空悬的滤震Q7感受最有高级感

  同GLE一样,个人建议运动模式,或者自定义找找那种空悬踏实的感觉会好一些,但舒适模式虽然会支撑一般,但软且舒服,而且悬架运动行程也刚好,质感已是领先GLE的舒适模式

  隔音静谧性

  还可以

  但是还是有些许的路噪传上来,这点跟轮胎尺寸有关系

  同级非要排个序的话 GLE和Q7差不多,噪音源不一样,GLE风噪Q7胎噪,但在该级别都比较优秀,进口X5垫底

  操控

  极限操控比宝马好,数据为证

  BBA里唯一的全时四驱,托森差速器配置,加上8AT真心丝滑

  操控感这方面,也OK,个人认为这款Q7对比之下开起来算有运动感

  转向随速增益很有节奏,低速比较轻,高速显得沉。油门踏板还行,也没有了几年前老奥迪的轻踩不走重踩很蹿的感觉,有一定的改善,不过跟宝马比不能那么的放松;车子开起来能感到壳子其实跟GLE一样沉,可由于体感上其实还调的挺轻的,没啥特别大的问题,正常奥迪SUV手感,而且比较运动

  如果您开过Q5L,那么开Q7的感受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优化不错

  同Q5L一样,转向刹车油门的力度需要车主一定的适应,适应好了比奔驰好开

  Quattro托森全时四驱,且用且珍惜;以后可能也学宝马来个适时四驱,毕竟奥迪自己的Quattro Ultra是已经搞出来了

  如果让我对这车再找一些缺点的话

  还是有一些的,除了内饰以外

  尤其是外观

  车很长,但外观设计的显小

  车高方面明显无论看着还是坐着,都感觉并不气派

  数据也证实了我的猜想,确实车高是bba中最低的

  开起来运动是运动,但是

  没有GLE那种自己在车流中俯视的感觉

  没有X5那种平视别的车车顶的感觉

  虽然底盘调高也能让车显得高大帅气

  可是,不够高大,这就是Q7唯一的问题

  外观我个人觉得帅归帅,但车显小就不应该了

  以前第一代第二代的Q7,车非常的大,气场很足;甚至您问我观感上新GLS和老Q7谁大,我甚至会犹豫一下

  现在这款这方面与老款大相径庭的表现,导致对应这个销量,也不意外

  (虽然个人觉得对比Q5L致雅和A6 Allroad那个呲牙咧嘴的前脸,Q7的外观也不至于丑,也就是把一款开着跟老款比也不太小的车子设计的外观变小了)

  可也缺乏那一点,豪华大气的感觉

  一如这辆车低配那个内饰对应的表现;家用实用主义者会很满意它的配置与表现,可是几个实用主义者会花70w买一辆这样的SUV?豪华车的用户肯定都希望自己的车越显得豪华越好啊,不然那些实用党客户为什么不买辆SQ5或者A6 Allroad圆了六缸梦再加一台大号拖车什么的享受欧式旅行生活,或者买个理想L9省油钱同时再陪父母飞东南西北什么的,而花60-70多选择一款四缸版本,内饰塑料多、外观不气派,导致客户连着失望好多年,车主形象也不如前的这个车?或者我就问你,Q7 45同配无空悬的卖到70万元的时候,提升真的有对比Q5L多30万元或者优惠完你说20多万元吗,买进口车的性价比这点虽然不用太计较,但是至少外观、内饰得让人心理上感觉还说得过去吧,我是这么觉得的,虽然Q7它是进口车,衡量标准不一样,不能跟合资对比,而且高一级带来的红利如隔音,内饰三块大屏搭配,托森差速器 配AT,多两个座椅等都有进步。但是问题也真不小,其中集中在45的版本上,因为45版本一个是实际开着体验比较凑活、配置还不咋地,家用也很费油

  (以其行政家用双定位而言,在它的原价价位,七座版本竞争力跟七座飞行家、L9、五座版本和X5L等比,特点少缺点多,我觉得那还不如降一档看看合资或者理想)

  另一个是它车高是真的没法调、没法让车高大起来。而其中有些版本的Q7现在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太多能支撑自己高级别应该带来溢价的地方了,比如设计,比如用料(不过23款后Q7的价格也开始全面下降了,这时候也还不错吧)

  然后再说内饰这塑料件子。。。。A6国产版本都比Q7软多了,更何况45万有全真皮上沿门板的A6L了,Q7这低配部分版本都要小70万,那别忍了,就是烂,没别的好讲的

  55系列车辆本身机械素质,性价比槽点少,车就是好车,用车,性价比,机械素质,行驶质感和隔音都是优势,我个人真的也是强烈看好它

  但,最终推荐程度也只在同级中间,因为相对于GLE和X5,没啥豪华特点

  除了7座和全时四驱,这套内饰部分版本的用料,整体的豪华氛围,以及事实上退步了的外观设计;让这辆车,以其大优惠来看还算合适,以其级别。。。。不豪华

  而豪华特点,对于一辆这么贵的豪华品牌车,是重要的;因为这个级别大家机械素质考94还是96也没太大差别;你外观内饰跟人差一档,从优变良,那区别就大了;毕竟考虑一个问题:这个级别性价比再高,它也是70万的汽车,明白吗,豪华感是必须得有的。恕我直言,Q7在上一代从15年推出开始外观反向发力,作到现在早没光环,已经看到它乏力的地方了,欧美中三个市场都是,这个问题奥迪也明白,所以Q7目前板上钉钉将会是奥迪系里第二次针对同一款底盘推出两个中期改款的车型,主要会针对前脸修改,我记忆上一次是第二代奥迪A8,中期改款二正式推出时间只知道不会晚于25年

  还好,奥迪真没有躺平,Q9也真的有了,期待奥迪Q9现身给奥迪汽油车研发画上完美的句号,至于目前,Q7也在中期第二版改款边缘,德国那边有改款版本照片流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现在购买需要一定对于现款Q7外观还是有所喜好的

  至于奥迪Q8,虽然Q8的对手看似是X6和GLE Coupe,但是我可以

上一篇:成年后近视度数稳定不再增加了?高度近视值得关注
下一篇:万古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