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99%的成年人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巨婴”

我们常常会把18岁作为我们成年人的分界线。不幸的是,生理的成年可以用年龄划分,心理的成年却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机会迎来自己心理上的18岁。
从心理状态来说,成年人往往处在“三位一体”的自我状态: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状态还有成人状态。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这三种状态如何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儿童状态
顾名思义,儿童状态的产生时期是在我们的儿童期。我们在这个时期性格的产生主要是受父母(和我们长期呆在一起的人)的影响。想象一下,你弱小无疑,和两个无论身高还是力量都碾压你的人生活在一起,从本能上你首先学会的就是“生存”。面对供我们衣食住行的父母,我们无疑是爱的,但同时也是惧怕的,怕惹他们不开心,甚至怕“会被抛弃”。这种模式更像是“寄人篱下”的状态。在和父母相处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察言观色”,从父母疼爱、愤怒的表情、语言和行为中学会我们人生的第一堂课。这堂课让我们从一片空白,学会了如何去和这个世界交流,其对我们一生的影响远超我们的想象。
我们听过小鸭子认鸭妈妈的故事,第一印象深刻入骨。同样,从和父母相处中学习到的“生存法则”会在我们的整个人生当中不断地重复、强化,形成肌肉的记忆。中国有一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到”就是指儿童时期对我们不可逆的影响。
2.父母状态
父母状态是我们从父母那里“习得”的知识。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在成年后身上都会留下父母的影子。当然这不是说我们是父母的完全复刻,作为个体我们也有自己的独特,但是这种“耳濡目染”的影响同样是不可逆的。
我们经常会听老人说:“看看那孩子,神情、动作都和他爸爸妈妈很像,一看就是谁谁家的孩子。”这就是我们在和父母相处中,潜意识模仿和学习父母的结果。对一张白纸来说,外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我们就像一块干巴巴的海绵,贪婪地渴望外界的知识。对于弱小的我们来说,父母就是我们的全世界。当我们离开父母独立面对外界的时候,我们这块海绵早已浸染了90%左右的生存知识,从父母那里学习的知识就是我们应对新世界的“武器库”。
当然有人会说:“我父母脾气那么大,我却似乎从来没有脾气,怎么会一样?”实际上这种人脾气比谁都大,伤害性比谁都强,只是他发脾气的对象是“自己”。比如说,父母很厉害,小孩子整体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内向且腼腆。当我们去深入了解这个人的内心时,你会发现他把脾气都发向了自己。没有哪种伤害会比自我否定的伤害更大。
不一样的孩子和不一样的父母相处,习得不一样的“生存法则”,而这“生存法则”就是他一生的“心经”,他将在随后的岁月中无意识的重复和强化它,直到他学会“有意识”的思考。
3.成人状态
我们前面讲了“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这些性格特征是我们早年学习所得,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会形成不可逆的“惯性反应”,这感觉就像医生拿小锤敲你的膝盖,你小腿不自觉钟摆一样,一切发生得那么理所当然。而“成人状态”却是我们“刻意”训练所得,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惯性反应”,对当下事情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合理行事。抱着小腿不让它摆动有多难,“成人状态”的形成就有多难。这是一场理性与惯性的马拉松比赛。
只有进入“成人状态”,我们才学会自我的不断更新、学习,这也意味着我们思想不再因循守旧,而是学会面对当下、活在当下。“成人状态”的形成过程就是我们思想的二次蜕变,是我们思想的真正成人礼。
三位一体,不可缺
有人会问“成人状态”的形成有什么特征?这特征就有点类似“青春叛逆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与其说反叛的是父母,不如说反叛的是“早期的自我”!从一生来说,“叛逆期”是一个好现象,意味着我们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是,能不能从“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完成蜕变也不是一个叛逆期所决定的,这是一次次思想洗礼的结果。
“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原生家庭的原罪”。原生家庭有罪,这句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片面的,我们不能说自己现在受制于它就痛恨它,我们也曾受益于它:它是我们早期生存的证明,也是“现在我们”的基础!任何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我们讨厌自己容易紧张的状态,可是这紧张状态是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的,而且正是因为“紧张”,我们祖先才能从虎口逃生(看到老虎就紧张地要跑),数百万年后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怪罪“原生家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儿童状态”。因为进入“成人状态”的人会理性面对当下和过去,懂得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他们面对伤害时,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自己才更有力量改变当下。所以,思想成熟的成年人面对过去的伤害,他们的选择就是“原谅”,因为理性告诉他们:在现实面前,怨恨一文不值。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