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8-01
手机版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1.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成年人。

  (未成年人口超五分之一)

  2.不同国家法定成年年龄不同,美国16岁,中国、英国、德国、法国18岁,日本、瑞士20岁,奥地利、意大利21岁。

  3.法定年龄

  6-7岁 小学入学

  0-8岁 无行为能力人

  8-18岁 限制行为能力人

  12岁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

  14岁 收到刑法处罚、行政法处罚的最低年龄

  16岁 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应当领取身份证;

  18岁 成年 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

  4.小学生应该做家务吗?

  应该。虽然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的责任意识。

  5.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三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制定三部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

  未成年人关系到国家和整个社会的未来;

  社会上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把侵害对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通过;p75

  接受义务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权利也是义务;

  8.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通过。该法明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9.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哪些部门负责?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 学校 社会 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10.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暴力性犯罪增多。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涉及抢劫罪和盗窃罪。

  11.青少年自己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通过 2012年修正。

  13.每年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旨在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与进步。

  1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

  成年后,赡养扶助父母。

  15.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的主要场所。

  16.父母应怎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17.家庭暴力的形式: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18.我国于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去》,2016年3月正式施行。

  19.198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公约》,我国1992年生效。这是第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公约,儿童指未满18岁的人。阐述了应赋予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

  20.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未成年的关怀?

  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演练;

  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

  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

  超市禁止售烟酒给未成年人;

  学校附近会设立“前方学校,车辆慢行”的警示牌。

  21.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未满16周岁的成年人。留守儿童大部分为6-13岁的农村小学生。

  22.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生活缺乏照料;

  学习缺乏引导;

  心事无人诉说;

  与老师、老人相抵触;

  学习习惯差。

  23.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关注留守儿童?

  多走访;送物质;心理疏导。

  24.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以暴制暴不可取。

  拖欠工资———《劳动法》

  被狗咬伤———《侵权责任法》

  被偷钱包———《治安管理处罚法》

  不服罚款———《行政诉讼法》

  辍学打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遭遇家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进网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5.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由父母、学校管教;

  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

  由政府收容教养;

  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26.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打架、斗殴;(聚众斗殴罪)

  殴打要钱;(抢劫罪)

  敲诈钱财;(敲诈勒索罪)

  辱骂、讥讽;(侮辱罪)

  传播谣言、人身攻击;(诽谤罪)

  恐吓、威胁;(寻衅滋事罪)

  毁坏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27.校园欺凌的危害?

  严重侵害了别人的权利;

  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28.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是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29.2016年通过《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30.这部法律要求我们做到:

  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平时加强思想道德、法治、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等)

  依法依规处理学生欺凌和暴露事件;

  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12355青少年服务台)

  31.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

  32.性侵害未成年人是非常严重的犯罪。

  33.出现性侵事件,应立即向父母、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34.未成年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怎么办?

  告知情况;(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和老师)

  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律师、居委会、法律援助部门、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

  寻求法律的帮助;(向有关部门求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办,向检察院提起控告、申诉,向法院起诉)

  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以保证自身安全,不能与歹徒搏斗。

  35.依法维权要靠证据,哪些东西能作为证据: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上一篇:如果成年人喝婴幼儿奶粉身体会出问题么?
下一篇: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应怎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