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人民日报:被吹上天的8种“保健品”,实则坑钱伤身,别再上当了
生活中保健品花样和宣传方式层出不穷,功效更是被吹得天花乱坠。有些老年人比较相信保健品,一方面,可能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不自信;另一方面就是缺乏关爱。
中老年人很可能会因为推销员的花言巧语,购买大量的保健品,结果花了一堆冤枉钱。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科普,被吹上天的食物,避免上当。
人民日报:被吹上天的8种“保健品”,实则坑钱伤身,别再上当了
——蛋白粉:健康人根本不需要
这些年胖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瘦子也永远吃不胖,于是商家说应该补充蛋白质,然后蛋白粉开始热销,实际上一罐400克的蛋白粉,价格最少两到三百,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的蛋白质,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
![]()
——葡萄籽:商家偷换概念
平时吐掉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所以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卖得火热。实际上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细胞的实验数据不少,但结论前提都写得很明确——“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体外实验”只能说明可以针对特定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够在体内抑制癌细胞。
![]()
——有机食品:只是心理安慰
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总是会有人推销各种“绿色蔬菜”、“有机大米”,听起来就很健康。再加上包装上标注的“天然无农药”,简直就是吸引力满分。实际上早前已有消费者协会对市面上的有机食品、绿色蔬菜等进行抽样检查,分别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些所谓“有机食品”、“绿色蔬菜”,虽然在价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这些指标检测结果依然超出国家标准……
![]()
——高钙奶:并不比普通牛奶有用
买牛奶的时候通常会看到高钙奶其价格比普通奶高出不少营养师介绍,所谓高钙奶只是在生产的时候人为额外添加钙,也就使得奶中的钙含量相对比较高,实际上普通牛奶的钙为乳酸钙,吸收率较高,而高钙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钙,吸收率较低。高钙奶喝了也不等于能将所含钙成分完全吸收,其实普通牛奶也就够了!
![]()
——鱼油:吃鱼就够了
高价保健品专柜鱼油永远是“大花魁”。尤其是受到中老年人的欢迎,甚至把鱼油宣称到能够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改善血管弹性等。实际上,既然鱼油来自于鱼,提纯鱼油并不稳定,那么吃鱼不是更直接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鱼油之外,鱼还提供优质的蛋白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鱼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很低,这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是极好的。
![]()
——海参:不比鸡蛋强
海参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并且去高档餐厅的时候都会有海参制品。老板说这货蛋白质含量老高高了。又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忍不住就点了。可是,贵得心疼啊。
实际上,海参的价值在于蛋白质,不过它的蛋白质含量虽然很高,但质量并不高。蛋白质有高质和低质之分,其质量主要通过人体对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吸收率来做评判。与其吃海参,还不如多吃点鸡蛋更好。
![]()
——黑枸杞:还不如吃茄子
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黄金”,据商家宣传具有万能功效,价格最高达每公斤数千元,甚至引发了数千人盗采野生黑枸杞。实际上,专家解释,黑枸杞只是比红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点。其实,日常的紫黑色食物,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想用黑枸杞来补充,性价比很低。
![]()
——蜂胶:尚未有科学依据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上采集的树脂再加上自己的分泌物得到的一种胶状物。蜂胶还能阻挡细菌等外来侵袭。实际上,商人们看到蜂胶可以被用来吹嘘的空间——既然可以阻挡细菌的外来入侵,那么“抗菌”“抗病毒”到“调节免疫”“抗肿瘤”应该也不在话下吧。事实上,蜂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或者细胞身上。
滥用保健品的危害
【1】儿童
性发育提前、肥胖。很多保健品都含有雌激素,如果大量补充,会影响女孩的第二性征,最典型的就是乳房发育、月经提前;男孩则会出现骨龄发育提前,影响正常生长。此外,激素还会导致孩子胃口大增,引发肥胖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肥胖是一枚健康的“不定时炸弹”,可导致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有些营养素可以随着尿液等排出体外,有些则会在体内储存,如果不对症、不把握好用量,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
![]()
【2】女性
妇科肿瘤风险增加。30--50岁的女性,本身处于囊肿高发期,同时,对美的追求又让她们对抗衰老、减肥方面有强烈的需求,因此最易滥补减肥、美容、排毒等几类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中恰恰含激素类成分最多。
如果本身已有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问题,应慎重服用保健品。因为有些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等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盲目服用会提高患病风险。
![]()
【3】男性
易延误病情。在伍学焱看来,性保健品是男性最易滥用的。常碰到一些ED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时不去医院治疗,轻信“一吃就见效”的性保健品广告,却连它们的真实成分都不清楚,最终延误到晚期,增加了治愈难度。
【4】老人
最易被“忽悠”。中老年人是保健品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最易被广告“忽悠”,滥补现象最严重。老年人脾胃娇气,本身已有慢性病者,服用禁忌就更多了,可极少人吃补品前会征求专家意见。滥补一通后,不但没效果,还导致了上火、腹泻、胃口更差等多重问题。
购买保健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仔细阅读标签内容。在商品标签或包装上,应完全根据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内容,标明主要原料、保健功能、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厂名厂址、使用方法、规格、储藏方法、保质期和注意事项等。
2.必要时进行查证。对保健食品真伪如果有怀疑,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查询。
![]()
3.保留购物凭证。切记保留购物发票及保健品包装盒等,万一权益受损可作为投诉依据。
4.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保健品又叫保健食品,顾名思义,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可能医治疾病。
5.认准标记。每个保健食品内外包装上都应有“蓝帽子”标记。
![]()
6.辨别批号。在“蓝帽子”下方应标有卫食健字[××××]第××号或国食健字G××××(年号)××××批号,并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有效期是5年。
上一篇:天津积分落户政策2023年
下一篇:行程卡下线,是时候收好这份囤药、治疗指南!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