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唐朝奇女子女扮男装卧底贼窟,报得灭门深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瓦官寺,坐落于今南京秦淮区集庆路南侧,因原为陶官治所,故名“瓦官”。

  它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364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顾恺之曾为其画维摩诘像,留下“点睛之笔”的佳话;同时作为天台宗的祖庭,历来是文人骚客必须打卡的五山十刹之一。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春,瓦官寺里的齐物大师,迎来一位老朋友。

  这位老朋友姓李,名公佐,陇西(今甘肃东南)人,刚从江南西道(即今江西)观察使判官任上被罢免,苦闷之下就乘舟而东,一路寻山访友以排遣失意之情。

  李公佐除了在宦海沉浮外,还是一个小说家。著名的“南柯一梦”这个成语,就源自他的小说《南柯太守传》。他好奇博古,穷搜极隐,平素最喜欢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是位久负盛名的才子。

  两人闲聊之际,齐物大师就手书了一副字谜向其请教,从而引出了一段故事:

  

  车中猴,门东草。

  禾中走,一日夫。

  只见李公佐看了后,凝思默虑,不时还以指书空,不到一盏茶功夫,眉头舒展一笑,道:“有了!”

  旁边齐物大师也大喜,先让李公佐不忙说答案,反而让一个小沙弥赶紧去把谢小娥喊来,随即才向李公佐解释道:

  “方才的字谜,本就是这个谢小娥所出。她常来寺里义务打扫,为的就是瓦官寺乃舟揖所交之处,四方士大夫多来登临,盼着能有饱学之士,能解她的疑惑,不过算来也有五六年光景,至今还会没有人能给她答案。”

  李公佐点点头,心头也起了好奇之心,等到那个叫谢小娥的女子来后,就问她为何辛苦这么多年执着于这个字谜。

  那谢小娥听了,似乎触动了什么伤心事,突然呜咽哭泣,抽噎良久,待得心情平复后,才将一桩惨事娓娓道来:

  

  原来这个谢小娥,老家在豫章(今江西南昌),本是富商之女,八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后面嫁给历阳(今安徽和县)段居贞,他是淮泗之间著名的豪杰游侠,唐代说一个人是侠士,换句话说就是地面大哥的意思。

  谢家有钱,段家有刀,两家强强联合后,生意越做越大。翁婿合伙常往来于江湖(长江、鄱阳湖)之间,跑船贩货。

  那一年谢小娥才十四岁,还未及笄,一次船运中遭遇江中水贼,她的父亲及父亲的门生侄子,丈夫及丈夫的兄弟,加上数十个童仆,满满一船人被杀了个干干净净,悉数沉入江底喂了鱼鳖。

  

  唯有谢小娥一个人,虽然也身负重伤,可幸运的是漂流水中,被路过船只所救。

  经过一晚上才悠悠醒转,随后沿路乞讨来到了上元县(今南京江宁一带),依附在此行脚的温州妙果寺净悟师太带发修行。

  经此巨变,谢小娥常常晚上被噩梦惊醒。依稀记得,梦中父亲满面带血,对自己说:“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又他的丈夫浑身泥沙,对自己说:“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谢小娥据此猜测,恐怕阴阳相隔,冤魂只能通过隐语传递消息,暗示自己真凶姓名。

  可她自己苦思不解,身边人也没人知道,后面就来到瓦官寺,希望能多遇才智之士。直到今天,才遇见了希望!

  

  闻者无不惨恻,这是灭门之仇呀!李公佐当即慨然道:

  “车中猴,车(繁体:車)字去上下各一画是'申’字,又申属猴;'草’下有'门’,'门’中有东,乃兰(繁体:蘭)字也;

  '禾中走’,是穿田过,亦是'申’字也。'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画,下有日,是'春’字也。

  所以,杀你父亲的叫申兰,杀你丈夫的叫申春!”

  谢小娥激动地全身发抖,恸哭失声,不停磕头拜谢,随即就将“申兰、申春”四个字写在衣服内侧,发誓定要访杀二贼,报仇雪恨。在问清楚李公佐姓氏官族后,这才垂涕而去。

  

  游人只合江南老,李公佐罢官去职后,贪恋江南美景,淹留于上元、常州、苏州一带玩得不亦乐乎。直到五年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夏五月,才踏上返回长安的归程。

  他在经过泗州(今安徽泗县),游览开元寺时,突然有一个新受戒的尼姑问道:“你是洪州(今南昌)李判官,二十三郎(李公佐排行二十三)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这才泪流满面道:“李判官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当年在瓦官寺,你帮我解出申兰、申春二贼名字的谢小娥呀!”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呀!李公佐也又惊又喜,当即问道:“原来是你!你的大仇得报了吗?”

  谢小娥又哭又笑道:“感谢判官当年大恩,让我报得家仇!”

  她哭泣拜谢良久,这才将当年分别后的事情告诉了他:

  

  原来在当年瓦官寺一别后,谢小娥就女扮男装,一边给人当佣人、打短工,一边在江湖间寻访仇人下落。

  就这么过了一年多,可以说是苍天有眼吧!有次在浔阳郡(今九江),看见有人招佣工,谢小娥前往应聘。结果到了才知道,这家主人竟然就叫申兰!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也谢小娥按捺住心头的激愤,开始了她的复仇大计!

  她干事麻利尽心,又从不计较工钱,这样的员工谁不喜欢?就这么过了两年多,她就得到申兰的信重,甚至家中库房要害也都交由她出入看顾。

  在申家府库,谢小娥见到自己父亲、丈夫的金宝锦绣、甚至一些衣物器具都还收藏于此,睹物思人,暗地里不知道抹了多少眼泪。

  

  而那个申春就是申兰的同宗兄弟,家住长江北岸的独树浦。两个人来往密切,有时候一起出门,一去就是一两个月,每次都大有劫获。

  直到某晚,申兰与申春估计又干了一票大的,在家置酒高会党羽以表庆祝。等到他们的同伙告辞后,申春喝得大醉,在里面房间睡得死沉死沉的,申兰也喝得烂醉如泥,干脆就躺在院子里睡着了。

  谢小娥将申春的房门锁死,随即抽出佩刀,将睡在院子里的申兰一刀砍断了首级。这才冲出去报官,随即又喊来左右邻居街坊。

  她带着官差直奔府库,里面缴获查封的赃物价值千万!而被锁在屋里、还在昏睡的申春,直接被来了个瓮中捉鳖。

  随即谢小娥又将平日暗暗记住的,申兰、申春的同伙党羽数十人的姓名提供给了官府,这群人全部被一网打尽,连同申春一起都被斩首于市。

  

  长江、鄱阳湖一带,常有行商被劫掠,这伙水贼心狠手辣,不留活口,加之江湖缥缈,难有线索,以致亲属报案,往往以失踪论处。

  如今,竟然被这一介弱女子,来了一出无间道,终于破获了这起滔天大案!

  浔阳太守张公,感于谢小娥的节行,不仅没有追究她砍死申兰的事情,还为其上旌表。

  这件事就发生在去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的夏天。

  

  谢小娥为父亲和丈夫报仇后,回到家乡见过亲属。这位勇烈的奇女子,一时里中豪族争相求聘。

  不过她大仇得报,心愿已了,誓心不嫁,剪发披褐去到牛头山(今江西鄱阳县)出家。随后又在今年四月,才来到泗州开元寺正式剃度受戒,并以自己的名字“小娥”作为法号。

  数日后,谢小娥才来跟李公佐告别,回到牛头山。后面听说她扁舟泛淮,云游南国,就再也没有遇到过了。

  

  李公佐感慨万千,是以写下了《谢小娥传》。

  后面唐文宗时,同是陇西人的李复言,在《续玄怪录》里面的《尼妙寂》一篇,即改编于此。

  里面人物名字,时间、地点都换了,不过故事情节基本雷同。里面的谢小娥变成了叶氏,法号成了妙寂。不过申兰、申春两兄弟的字谜,还是李公佐解开的。

  《新唐书》又采其事入《列女传》,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李公佐巧解梦中语,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就是根据这个改编的。到了清代王夫之,又演为《龙舟会》杂剧。

  

上一篇:每个人均需了解的—“碘”知识
下一篇:未成年人保护法 司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