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未成年电信网络诈骗套路,小心你家孩子……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专盯未成年人的

  诈骗

  

  针对未成年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

  形式多样,手段隐蔽

  不少家长认为我家孩子只是上上网

  玩玩游戏,怎么会被骗呢?

  殊不知网络诈骗黑手伸向未成年

  诈骗陷阱就在我们身边……

  未成年人易被骗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父母应该怎样做

  我们一起来了解

  

  针对未成年电信网络的诈骗类型

  针对未成年的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有四种:

  一

  免费皮肤“大陷阱”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骗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二

  红包返利“杀鱼盘”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三

  “防沉迷”骗钱财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四

  假明星发“假福利”诱骗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明星粉丝QQ群”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

  

  焦作真实案例一起看看这些典型案例(以下均为化名)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一

  2023年2月6日2时许李某(10岁)在其家中玩手机时,有人通过快手给其发信息,让其扫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其按照对方要求扫码后,出现一个中二等奖的页面,随后对方以交认证金、解冻账号、任务未完成为由让其陆续向对方扫码付款3887元。截止2023年2月6日3时49分、其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共付款3887元。

  二

  2023年1月28日12时许,张某女儿(10岁)拿着其手机玩耍,一小红书app好友给其女儿转发了一张图片,并称转发该图片到其他群聊即可获利200元,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后,对方给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其女儿扫码向对方转账后,对方称因其女儿是未成年人转账,导致对方账户被封,要求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继续转账,其女儿继续扫对方收款二维码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18笔,共计40180元,后被李女士发现遂报警。

  三

  2022年12月31日李某(11岁)在网上搜索其喜欢的明星,并添加了明星的助理,对方让其给如愿公益转账后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冻结,不冻结追究其责任,其按对方指导操作在2023年1月1日16时通过其舅妈的云闪付给京东商城转账被骗33035元。

  四

  2022年1月3日17时许,赵某(12岁)在看快手上看到一个视频可以免费送王者荣耀皮肤,让添加他的群聊,后对方发二维码让用QQ扫码进入领皮肤,在确认领取的时候跳转页面变成了QQ群页面,就加入群后对方说支付1.88元,免费领取王者荣耀皮肤,通过扫码微信支付并将支付截图发给对方,接着对方说其是未成年人,导致他们的商户被司法冻结6W,需要付款用户的配合激活账户来解冻商户余额,如不配合激活操作,将向法院起诉,接着对方指导其于2023年1月3日19时向对方指定微信账号转账3笔,计24200元。

  五

  2023年1月3日郑某(15岁)想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卖掉,就在应用商店下载了“交易猫”APP,下载好后其就将账号信息挂在APP内,没多久就有人跟其私聊,并约定好购买价格,其将链接发给对方后,对方称已经付过款了,但是需要扫码二维码解除游戏账号,其在和QQ上和客服联系时,客服称需要缴纳20000元的违约金并称对方已经缴过了一部分违约金,其缴纳过违约金后客服称账户被冻结,需要再转账60000元,其转账8000元后和买家联系,发现对方联系不上,其便在官方APP内联系客服,客服称不需要缴纳那么多钱,其感觉被骗报警,共被骗8000元。

  六

  2022年12月31日18时与李某(13岁)在玩手机时,在快手直播上看到可以免费领和平精英游戏皮肤的,其添加上对方QQ群,群内有人发微信二维码,称添加微信可以领取游戏皮肤,其添加上对方微信号,开始和对方微信视频,对方通过视频指导其拿着其手机使用微信扫码支付二十八笔,共计被诈骗3106元。

  七

  2023年1月2日0时许,有人将张某(14岁)拉进一个卖明星签名照的QQ群,然后一个陌生人加了其QQ好友,对方称买卖明星签名照属于侵犯明星隐私,要其接受调查,负责将要进监狱,然后其因害怕,就完全听从对方指示,对方通过QQ视频远程指挥其用其父母的手机在阿里巴巴APP上付款,其都是用其父母的支付宝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向对方账户付了35笔钱,共被骗15842元。

  

  反诈小贴士

    电子游戏快乐多,网上交友便利多,互联网络套路深。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不应被诈骗分子伤害利用,希望家长多多关心孩子的动态,常态化正向沟通、交流、引导,避免孩子和家庭陷入此类骗局中。

      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黑手,需要做到“四不轻信”和“二保护”:

  1??不轻信任何宣传收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

  2??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3??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

  4??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5??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好开机和打开软件的密码,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机转账付款。

  6??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护,提高未成年人反诈意识。引导孩子适度上网,加强对孩子反网络诈骗知识的灌输,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

  end

上一篇:虹野:《移动迷宫3》,有了解药为何人类还会灭亡?
下一篇:伦理片:儿子为了阻止父亲出轨,竟然和父亲情人混在一起,太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