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现场速递|西京医院刘丽文教授Liwen术式微创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2018年9月21-25日美国 圣地亚哥

  2018年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 2018)于美国圣地亚哥会议中心召开。

  医声网讯

  目前,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酒精化学消融治疗三种。就药物治疗而言,有些患者即使接受最大剂量的药物治疗后心功能仍较差或仍有晕厥症状;外科手术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术式,但外科治疗需要开胸,且有可能造成左束支传导阻滞;酒精化学消融(ASA)治疗侵入性较小,但无法解除某些患者的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2011年至2015年,由西京医院超声科刘丽文教授牵头的肥厚型心肌病诊疗团队经过艰辛努力和付出,LIWEN术式问世,开启了HOCM治疗新时代。TCT2018期间,刘丽文教授团队就LIWEN这一HOCM创新性治疗术式带来精彩报告,引国内外同道广泛关注。据悉,相关成果即将于10月16日亮相JACC。

  刘丽文教授团队在TCT做LIWEN术式报告

  肥厚型心肌病简介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肌肥厚、心室肌腔变小、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和舒张期顺应性降低为基本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大多数有家族史,少数为散发。肥厚型心肌病可起病于任何年龄,是年轻人和运动员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因此备受关注。但其诊疗难度高,目前国内专门研究肥厚型心肌病的医疗机构寥寥无几。近年,西京医院超声科在刘丽文教授的带领下,特别成立了肥厚型心肌病诊疗中心,旨在让更多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其整个家系得到更专业更完善的诊疗和保护。

  Liwen术式简介

  Liwen术式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是指将射频针经皮经肋间经心外膜进入心尖心肌内室间隔进行消融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该术式在超声指导下,经皮经肋间将射频消融穿刺针置入肥厚的室间隔前壁(AIVS)进行消融,随后在室间隔后壁(PIVS)重复这一操作,对室间隔进行充分消融,进而解除LVOT梗阻。Liwen术式的机制在于通过高频电波导致肥厚的心肌组织细胞内的离子产生热效应,局部温度高达90-100℃,进而导致肥厚的心肌细胞脱水坏死,这一过程就像是将葡萄制作成葡萄干的过程,同时还可以达到阻断肥厚心肌组织血液供应的效果。

  

  Liwen术式发展历程

  ASA此前被用于治疗HOCM,但对于某些第一间隔支与梗阻位点不匹配的患者来说,ASA无法解除LOVT的梗阻。射频消融可以使肝组织坏死萎缩,被用于肝脏介入治疗,这一应用为Liwen术式的出现提供了启示:能否通过消融治疗使得心肌组织萎缩坏死从而减少心肌厚度。从2013年开始,刘丽文教授开始尝试将这一想法应用于动物试验。2016年,这一术式被西京医院伦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2017年8月,这一术式获得正式注册,并将其命名为Liwen术式。到目前为止,西京医院已累计完成62例手术。

  Liwen术式展示

    基本情况: 

  饱餐后有胸部紧缩感,曾发生5次短暂性视力丧失,就诊于当地医院,LVOT梯度峰值162mmHg,HR 55-74次/分,给予刺激后LOVT梯度峰值 176mmHg,HR 95次/分,诊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心功能III级。

    治疗: 

  在经胸超声的指导下于心尖部穿刺,将导线置于室间隔长轴,射频消融电极针以40-60-80w顺序消融肥厚的室间隔前壁及后壁,该过程中心电图保持稳定。术后患者LVOT梯度峰值降至27mmHg,复查增强超声可见心肌坏死。

  

  

  

  

    随访: 

  12个月后复查压力负荷超声示LVOT梯度峰值降至21mmHg,心电图可见压低的ST段有所回升,CMR示室间隔厚度明显减小。患者心功能恢复至I级,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目前,已有15名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其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患者LVOT梯度峰值由88mmHg降至11mmHg,给予刺激后的LVOT梯度峰值也由117mmHg降至25mmHg,室间隔厚度由25mm降至14mm,二尖瓣反流量显著减少,其结果将于10月16日在心血管知名杂志JACC上亮相,开启肥心病治疗的新时代!

  (作者:北京安贞医院   高雅楠  刘巍)

  专家介绍

  刘丽文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中心负责人;空军军医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美国Jefferson大学及Drexel大学访问学者;空军军医大学中美超声医学教育中心负责人;陕西省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丽文术式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及心脏肿瘤创始人;解放军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解放军介入诊疗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委会副主委。

  长期从事心血管超声临床和科研工作,不断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1)心肌病的遗传及诊治转化研究;(2)肥厚型心肌病猝死危险分层研究;(3)肥厚型心肌病与心脏肿瘤超声介入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

  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2016年4月28日开展国际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已查新),已完成4例;开展国际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心尖HOCM射频消融术 (已查新),截止2018年9月21日,已成功完成62例。以第一负责人获得2014年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基金1项(270万);2016、2011年分别获得两项国家自然基金、2012年获得全军后勤科研基金面上项目;2016年获得陕西省重点项目;先后负责省攻关计划项目10余项;2016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五年,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发表核心期刊80余篇。

  积极致力于超声医学继续教育改革,2013年在陕西省卫计委及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的支持下,负责成立国内首家超声基础理论、临床技能中长期规范化培训班,采用全日制教学模式,已成功举办39期,为基层单位培养大量超声技术人才,受到普遍好评。2014年作为负责人成立了陕西省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4、2015、2016连续三年,获得陕西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教学专项拨款,经费合计420万元。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4部。已培养研究生12名,辅导研究生18名(含博士4名)。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下载“严道医声APP”!

上一篇:【出海新进展】3药品分别获FDA、EDQM、MPA许可!
下一篇:好似天堂丈夫去世后的情感生活8.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