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复习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7-24
手机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

  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2、兴奋:可兴奋组织接收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称为兴奋。

  3、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

  4、适应性:生物体所具有的通过改变自身机能来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之为适应性。

  二、单项选择

  1、在下列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的是()

  A.骨骼

  B.肌肉

  C.皮肤

  D.肌腱

  2、生物体不断的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称为()

  A.合成代谢

  B.同化过程

  C.异化过程

  D.能量代谢

  3、在下列环节中,不属于液体调节过程的是()

  A.激素分泌

  B.血液运输

  C.动作电位的传导

  D.靶器官的生理活动

  4、可兴奋组织包括()

  A.神经、肌肉、骨骼

  B.神经、肌肉、腺体

  C.肌肉、神经

  D.神经、骨骼、腺体

  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

  A.缓慢

  B.持久

  C.弥散

  D.以上均不是

  6、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在调节机能活动过程中()

  A.有事不需中枢神经的参与

  B.条件反射是先天特有的

  C.存在反馈且以负反馈多见

  D.存在反馈且以正反馈多见

  三、判断题

  1、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在体内相继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

  2、人体中所有的组织均能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兴奋和应激反应。()

  3、和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不但调节速度快,而且持续时间久。()

  4、长期耐力训练可是肌肉耐力增强,是人体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结果。()

  5、内环境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个物质在不断转移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6、排尿反射属于负反馈。()

  四、问答题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目的任务是什么?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目的任务是: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运动锻炼,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全民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名词解释

  1、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功能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之为肌小节。

  2、三联管:每一个横小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的复合体,称之为三联管。

  3、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这种电位差存于细胞膜两侧,

  故又称跨膜电位,或简称膜电位。若以细胞膜外电位为零,细胞膜内点位则为-70~-90mV。

  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点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5、肌电: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

上一篇:深耕国际合作十年 助力北大医学发展
下一篇:2023小学新学期的学生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