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小刚又惹争议了,但65岁的他,已走上大导演的另一条路
“您花了钱,骂两句出出气也应该。”
四年前,冯小刚贺岁片《只有芸知道》表现“很差”惹争议,面对观众的愤怒他说了以上这句话。
这样的态度,一改他往日“小钢炮”硬刚硬怼的形象,最近四年来近乎处于沉寂的状态。
2023年,他携带新作品归来却再次惹争议。
如今已经65岁的他走上了大导演的“另一条路”,让人忍不住回望他的来时路。
1958年,他出生在北京一户普通人家。
从他记事开始,他便跟着妈妈和姐姐生活,他的父亲与他的母亲离异之后重组了家庭。
他从小热爱文学,擅长文学和画画。
1978年,他高考毕业之后他进入文工团,开始了军旅生涯。
在文工团期间,他工作努力且颇具才华,顺利提干为文职人员,负责文工团的美工,筹划并参加部队中好几次晚会的筹备工作。
1984年,文工团首当其冲全部解散,而他成为转业军人中的一员。
他脱下军装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北京城建公司工会,就职于文化宣传部。
那年某天,他在医院遇见并认识了又美又飒的女孩王小平。
当他知道刚从美国回来的王小平已经有男朋友时,有些莫名的失落。
可当他知道王小平的男朋友是郑晓龙时,眼前一亮。
正是在王小平的引见之下,他才有机会认识带他走入影视圈的郑晓龙。
当时,郑晓龙是北京艺术中心的主任,想要进入艺术中心的人都得通过郑晓龙。
他与郑晓龙多次见面和交流工作与理想之后,郑晓龙给了他一个机会,到艺术中心当实习生。
实际上,哪怕只是实习生,对于出生普通且那时才艺也普通的他来说,已经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成为实习生之后,他开始恶补各种文学知识,从莎士比亚到曹禺再到鲁迅,他每天吞下大量的文学素材。
也正是他的努力学习所得,让他在有机会表现的时候,展现出不俗的实力。
1984年,他在郑晓龙所执导的《生死树》中担任美术助理。
而这也意味着他正式进入演艺圈,只不过是以美术助理的身份。
他优秀地表现,得到郑晓龙的进一步赏识。
1985年,他成为艺术中心的美工师。
成为美工师之后,他不仅担任美工,还因为与郑晓龙十分聊得来而经常呆在片场,除了处理一些后勤的工作之外,也会兼具一部分拍摄工作,这为他后续成为导演打下了基础功。
1987年,他在剧组已经是美术设计师,《好男好女》和《便衣警察》都是的美术设计都是他所操刀。
1989年,他在王朔的引荐之下,认识了马未都。
那时候的马未都,不仅是《青年文学》报社的总编辑,还与刘震云、王朔一起成立了“海马影视创作室”。
几个“大文豪”聚在一起成立影视公司,王朔将他引入“海马影视创作室”的目的十分明显。
1991年,他与郑晓龙一同编剧的《遭遇激情》斩获了“金鸡奖”。
这次得奖的机会,成为他导演生涯最重要的推手。
也是在这一年,他与王朔、马未都共同编制了《编辑部的故事》拍成影片,由赵宝刚所执导。
这部剧一经播出,便成为人人拍手称快的好作品。
这部喜剧与文学所擦出来的效果,不仅是开了国内影视题材的先河,也牢牢抓住了那个年代年轻人们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主题曲和插曲都是他填的词。
凭借着一部剧,他成为影视市场的“黑马”。
1992年,他与郑晓龙所编写的电影《大撒把》,让二人再次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1993年,他与郑晓龙共同执导的《北京人在纽约》,是他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亮相。
这部作品先后获得“金鹰奖”、“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堪称转型成功地经典案例。
而他的开山之作《北京人在纽约》是家庭伦理剧,从他往后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家庭伦理剧是他的主要强项之一。
1994年,他独自执导了《永失我爱》,成为独撑一面的导演。
1995年开始,他所执导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获得观众的喜爱与肯定,几乎每一部剧都能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拿奖,他无疑成为国内第五代导演中风头旺盛的一位。
1997年,他所执导的《甲方乙方》可谓是大杀四方,在一张票两块钱的年代,这部作品的票房突破3600万。
不仅成为年度票房冠军,还拿下“百花奖”,可谓是名利双收。
这部作品是国内第一部贺岁片,开创了内地首部商业电影模式,所以称他为国内贺岁片和商业片“开山鼻祖”是实至名归,一时风光无两。
而透过这部作品足以证明,普通出身的他成功挤入了“京圈顶流”当中。
王朔和叶京是训练总监部大院出身,马未都是空军七五干校出身,郑晓龙是总后大院出身。
当时他们只有340万的经费堪称“乞丐级别”,收获3600元的票房堪称史诗级作品,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因为这部作品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都是“京圈顶流”。
王叶是名声在外的“京圈太子爷”,对荣华富贵早已觉得索然寡味,对于体验民间疾苦十分感兴趣,于是在冯小刚的说服之下扮演剧中“吃鸡大款”。
而王叶更是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无偿从部队借到一个营的坦克,才有了作品中无可挑剔的巴顿将军检阅军队戏。
动用真正的部队的坦克队和军人拍照,令人惊叹人脉果然是个好东西。
而叶京这位“京圈大佬”对于他的评价,是他懂得借鉴和利用比他更聪明的人,被他利用的“大佬”通常在他的“冯氏夸奖”中十分乐呵。
既有野心,又有清晰明确的自我定位,做事目标性极强,这是他从一个底层美工走向大导演的核心所在。
而这也是他与同在第一梯队的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最大不同之处。
张艺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是典型的科班出身。
陈凯歌既是科班出身,也是电影世家子弟。
姜文则是大院出身,演而优则导,属于沉淀式的厚积薄发。
冯小刚则是圈外人的成功逆袭,不仅在人脉圈层上逆袭成功,也在事业上逆袭成功。
而这也就形成了他与第一梯队其他几位存在很大差异,其他几位在思考电影的意义和突破传统拍摄时,他考虑的是人脉和市场反应。
这一点,时代给了他最大的红利,经济快速发展之下,思考时代命题的大导演也不得不受资本所左右,进而向商业片靠拢。
在众多商业片、贺岁片争奇斗艳的年代,他凭借着“冯氏幽默”坐稳了高票房。
而他凭借着多部高票房的电影,成为资本需要讨好的对象,不仅让华谊兄弟以每年400万加分红签下了他,又几乎在任何公众场合都拥抱他和笑得合不拢嘴。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作品不再只是想着讨好资本与市场,还有了自己想表达的想法和家国情怀。
2001年,他的《大腕》在广告横流的商业片中成为一股清流,以黑色幽默针砭资本的浮躁和市场消费的无脑。
他的这部作品,又成为国内影视界的另一个标杆,被无数后来人效仿。
往后的大概十五年时间里,他无疑成为既能够驾驭资本和市场,也能兼顾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的导演,也确实总是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
他的电影也大致上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商业片赚得盆满钵满,一条是家国情怀几乎不赚钱。
在商业片中,《天下无贼》和《非诚勿扰》堪称完美。
这部作品所取得的票房是1.26亿,开了国内电影商业片破亿的先河,并且这部戏植入了众多广告。
相较于3000万的拍摄经费,植入的广告费用几乎就能满足。
《非诚勿扰》则以3.25亿票房打破了内地票房记录,再一次证明他的商业作品大受市场和观众的欢迎与认可。
商业片不仅让他数钱数到手软,也能让他拿奖拿到手软。
而他的《集结号》、《1942》、《唐山大地震》、《芳华》等家国情怀,制作和拍摄费用几乎都是是天花板级别,却票房一般。
但他那些不赚钱的作品,却不得不承认收获了好口碑,成为时代性质很强的文艺作品,足以成为后生们学习的标杆。
可久处光环之下难免产生自负,他的作品就算有“割裂”和不被认可的地方,他也觉得是观众看不懂而不是自己的作品有问题。
2013年,他的《私人定制》上映之后,口碑垮塌。
他连发六条微博炮轰影评人,不仅称影评人是“大尾巴狼”和“丢人现眼”,甚至还直接爆粗口。
看着只有5.7分的评分,他坚称与影评人势不两立。
2015年,他携手吴某凡和李某峰两位小鲜肉以《老炮儿》强势回归市场,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还让他一举夺下“金马奖”影帝,一时风头无两。
那时候,影迷们还用“你大爷还是大爷”这种调侃的方式来肯定他的卓越。
可转眼之间,他又怒怼小鲜肉和观众。
2017年,在上海电影节新浪论坛上,他除了批判资本、小鲜肉、流量,甚至还直接说“有那么多垃圾观众才有那么多垃圾电影”。
让人见识到他“小钢炮”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可他的作品的市场号召力却似乎一去不复返。
2019年,他所执导的《只有芸知道》票房和口碑都大跳水,可以说在他的执导生涯中是空前现象。
首日上映,票房不及《叶问四》的四分之一。
为了能够提升票房,盛名了二三十年的大导演,竟不得不将自己的作品委身在薇娅的直播间做宣传。
上映一周时间,票房堪堪破亿。
他在夜深人静时发了一篇小作文,颇有一股感慨“英雄老矣”的悲凉感,与昔日那个自称“躺着也能挣钱”的他形成鲜明的反差。
而其中那一句“您花了钱,骂两句出出气也应该”,更是没有了往日“小钢炮”的姿态。
2023年,已经65岁的他再次为市场奉献了作品《回响》,却没想到再一次惹出争议。
之所以受到争议,用观众的话来说,是披着悬疑剧外衣的家庭伦理剧。
而他的影迷则表示,他的这部《回响》与他多年前无法正式播出的《月亮背面》异曲同工,讲述一对恋人在相爱的同时也互相算计,将家庭伦理与个人贪念显露无疑。
截止到目前为止,这部作品自然没有成为证明他“宝刀未老”的得力作品。
如今,他显然是走上了大导演的另一条路,那就是在证明自己“宝刀未老”的时候,反而无法正确捕捉市场和观众的看点。
回顾他的成就,从1997年至今,在这26年之间, 他执导的作品超过30部,先后八次夺得票房冠军。
而早已名利双收的他,其实大可不必奔跑在自证“宝刀未老”的路上,不妨多拍一些像《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的作品,既能够成为后来人学习的作品,也能够让自己更加优雅地老去。
上一篇:杨贵妃安禄山绯闻之谜,杨贵妃死后安禄山为何痛哭几日不止?
下一篇:冯小刚又惹争议了,但65岁的他,已走上大导演的另一条路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