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一个小说写出西方史诗感?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7-01
手机版

  刚刚高中毕业,一直对文学很感兴趣。高二的时候在b站上看到了王国保卫战(嗯嗯,童年回忆/花朵脸)的编年史介绍,于是非常想写一部那种虚构的带有西方史诗感的小说,娱乐自己也娱乐大家。断断续续试着写过大纲,写过部分片段,但都与幻想中的天差地别。现在毕业了,想要认真学习一下。望不吝赐教。

  可以从语文特色、历史传统、社会架构、伦理观念等等方面着手。一些个人体会供参考:

  「西方史诗」的原产地,大部分语言从语法以及构词的类型来说,属于屈折语(当然还有其他,比如黏着语;但三种最出名的广义西方史诗《罗摩衍那》、《奥德赛》、《尼伯龙根》,至少前两种都属于屈折语)。

  属于屈折语的西方古代语文与划为分析语的汉语文具有风格上的鲜明区别。

  首先,西语文的构词常常与汉文规则相异,而受限于音素文字的表达上限,其只能从长度上铺陈、而无法从形态上宣明,故而西语文的「概念」往往需要很长的音节与音素去框定,表现成中文便是表面铺陈排比、实际言之无物。比如:

  中文「皇帝」,「日出于土」谓皇,「大德维系」曰帝。「huángdì」两个音节即是中国自古以来传承的最高级别的统治者徽号。西文「emperor」,原义便是「im-perare」,中文对译为「命-进」,其实便是汉字「帅(彳率亍/率)」的义汇。这样的词汇从意义上来说太为简略,不足以彰其尊位,但若为了写出史诗那种「感觉」,可以按照中文的义汇将其拓展成「太阳光辉照耀下永恒国土的君主、愿他的德名绵延不坠」。只要你能坚持以上「拆字、铺陈」过程、对剧情人物的语言风格和概念表述拓展式改造,「史诗风格」便八九不离十了——但是否整个文体要模仿史诗,个人建议是不要,因为读者受众有自己的口味选择,口水字太多了剧情会慢,谁也受不了「没有内容」不是?

  其次,西语为了严格遵循语法、往往句子的缀余结构特别多。还是上面那个例子:

  史诗风格:「太阳光辉照耀下永恒国土的君主、愿他的德名绵延不坠」古代中文:「昭明下土之君、厚德其维延」现代中文:「光亮照视凡间国土的君主,厚德定将永远延续」加黑的地方就是西语中必须添加的语法结构,中文不需要,所以大家常常不会这么说;但西语文献读多了,再写文章会不自觉增加这部分「使句子结构看起来很完整」的结构,但其实读起来很拗口——要的就是这种「拗口而没有语病的感觉」。

  这些个小附件,英文叫做「语法功能词(function words)」——

  Function words are words that exist to explain or create grammatical o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into which the content words may fit. Words like "of," "the," "to," they have little meaning on their own. They are much fewer in number and generally do not change as English adds and omits content words.PARTS OF SPEECH单从语言特色而言,西语的叙述,一定要多加定语、介词、代词等「语法功能词(句子缀余)」,这样才有那种「翻译腔」特有的味道,也就是西语语法导致的句子缀余、以及随之造成的舒缓叹咏节奏。

  这方面我只是大致按照自己的理解提供一下素材分类。西方的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中「史诗」的时代背景一般是前两者:

  1. 部族与诸神时代——11世纪以前。荷马史诗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代表作。2.邦国与教会时代——大约在11~16世纪之间。《罗兰之歌》、《亚瑟王传说》是这一时代背景的世俗作品,《神曲》是这一时代稍晚的宗教和宗教批评作品。到了这个时代,史诗体裁中,骑士小说已经成为主流,但往往带有更古老时代的伦理遗存(荣耀、信念、宿命、挣扎、人与神),算是「史诗时代的尾声」。3.征服异教徒、火药与大航海时代——16世纪以后。《鲁滨逊漂流记》《三个火枪手》,这一时代同题材的主流是个人冒险小说,名利暴徒、乱世狂徒、孤身亡命徒之类的。4.阴云与希望夹杂的现代,幻想与沉沦交织的后现代——20世纪以后。这时西方的「史诗类作品」往往体裁已经不限于诗,而是将前代的冒险小说与史诗时代背景糅合,形成了我们今天一般认知的「西方幻想背景(剑与魔法小说)」类型,以托尔金的《指环王》为代表。在美国则形成了「太空歌剧」类型的未来幻想小说,其实也算是「史诗背景」的更新。我们今天一般想写、想看的其实是第四个时代的「史诗风格小说」。第一二个时代的语言,可以稍微借鉴一下、但没必要拘泥——《红楼梦》古典小说艺术的高峰吧?你看今天的小说谁家还往里面填诗词的?能查查《全宋词》给你整个超出高考大纲范围的,都算作者下苦工了!所以,放过自己,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学之者生、似之者死」,重要的在于你能不能写出那种「时代架构」,以及其「时代架构」是否与「设定的伦理、价值观、剧情冲突」所相互支持。

  这部分我没啥经验。我的小说永远只有设定没有剧情;剧情就是冲突,就是一个又一个内外因互相作用下层层推动高潮迭起身不由己越挫越勇破茧成蝶孤注一掷死地后生大彻大悟内外圆满的过程。

  我想不出来。

  不过作为一个读者,阅尽千帆,我想,合格分是「没有硬伤」。

  比如:

  有神权的背景下,王权及贵族的行事作风就要显示出适当的尊重。多神的背景下,则贵族和王室就可以强硬一些,因为符合社会逻辑和时代背景(大不了换个神来供奉)。有帝国的背景下,神权通常会畏缩一些,但相应的,王权极弱、独立王国可能不如帝国大贵族(战争可以变更王国下封建附庸的所属)。其与神权的强弱关系则要看具体设定和剧情。有超凡力量的设定中,一个人不可能既是超凡者的顶级、又居于权力体系的顶级,否则架构失衡,主角也别玩了。

  西幻史诗背景没啥特别的,就是首先要积累一些词库,设定好各个势力,确保各个势力整体间相对均衡、各有特色,然后语言叙述上别让人出戏,大体就这些。只要完美避开雷点,这样的小说,通常我一定会看的。

上一篇:小学生看图写话成“惊悚小说”,爸爸看完背后一凉,老妈求放过
下一篇:万元以内的家用投影仪哪一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