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汗水洒在司法“未保”的法庭内外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6-30
手机版

  她走进校园,为未成年人上了40多堂法治课,受益学生近百万;她创新思路,积极探索 少年法庭的延伸工作,并且在第九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她勤勉办案, 在近4年中参与办理1460件少家案件。

  她,就是天宁法院少家庭于娜。

  8年前,毕业于华政的法学硕士于娜考入常州天宁法院任法官助理,4年后,调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少年条线曾赫赫有名的少家庭工作。从此,她认准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在司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庭内外而挥洒青春的汗水。

  潜心少年审判,她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坚定捍卫者

  

  她在参与审理的涉少刑事案件中,一方面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各类犯罪,另一方面对于未成年人涉刑事犯罪的,则充分发挥少年审判“教育、感化、挽救”的职责。在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父母均受过刑事处罚,父亲长期服刑刚回家不久,母亲忙于工作也无暇关心他,父母管教的缺失,最终导致这个孩子酿下了大错。未成年人案件,审判不是终点。于娜和同事及时向孩子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同时邀请两名心理疏导师对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经过教育辅导,父母表示会做好榜样,努力将儿子拉回正途,孩子也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深表悔恨,承诺今后会好好改造。2022年5月7日,在天宁法院与常州市看守所联合开展的“大手牵小手 护航成长路”活动中,也邀请了这个孩子和他的父亲一起参观看守所,通过实地教育、法治教育、家庭教育,让他知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在涉少民事案件和家事案件中,则保障未成年人人身权益、财产权益不受侵害。在一起抚养费案件中,孩子的父亲去世多年,母亲本应承担起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但却因为长期不履行监护职责,被法院依法撤销了监护人资格,虽然监护人变更为了爷爷奶奶,但是作为母亲,对子女仍然有抚养教育的法定义务,少家庭依法判决母亲支付孩子十多年来的抚养费12万余元。

  播撒法治阳光,她是未成年人法治知识的热心宣讲员

  

  在未成年人普法工作中,她是一名斜杠青年。首先,让大家听见法治之声的讲师,走进学校、社区、电台直播间,通过开设讲座、以案释法、指导模拟法庭等形式普法80余次,主要内容涵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权益保护、婚姻家事法律等多方面,直接受众上万人次,被常州市丽华中学聘为法治副校长,同时收到了孩子为她特别绘制的法治漫画礼品。于娜也是活动策划师和主持人,为了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少年庭团队策划了一年一度的“与法同行成长路”系列活动,通过征文征画大赛、演讲比赛、法治知识竞赛、普法辩论赛,鼓励青少年主动学法,活动现场通过央视频“今日说法”栏目在线上同步直播,获得9.8万人次的收视率。她还是一名导游,在法院开放日、国际禁毒日,带着孩子们参观法院、旁听庭审、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司法权威、学习禁毒知识。

  思考永不止步,她是未成年人法治事业的积极调研员

  

  多年来,她积极参与司法调研,撰写的案例故事《我想有个家》在全市法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三等奖、撰写的少年家事审判业务类论文四次获得省级奖项并曾收录于《家事法实务(2022年卷)》,撰写的信息《少年普法官,常伴“夕阳红”》在2022年度常州市政法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中评为(广电类)三等奖。所在部门被评为 “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个人被评为常州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常州市“龙城青少年维权卫士”,并被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宣讲员、年度贡献奖获奖个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于娜将继续根植于少年家事审判事业,与孩子们一起,与法同行共成长。

  供稿:关工委

  编辑:张 澜

  审定:张立群

上一篇:原创古代女子为何年纪轻轻就嫁人,十三四岁发育都还没成熟,令人深思
下一篇:董朝:儿童遗尿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