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原创许子东:当年鲁迅批判“奴才”,而现在古装剧却在培养这种文化
原标题:许子东:当年鲁迅批判“奴才”,而现在古装剧却在培养这种文化
时代的变迁,使得许多文学作品慢慢失去那个时代应有的共鸣,使得许多文学作品在各种新生价值观的冲击下而支零破碎。
然而纵使千百年过去,有些作品却永远不会过时。比如像鲁迅先生的作品,近百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个时代,依然是那么的直指人心,直击人们的心灵。
近年来,《宫》、《步步惊心》、《甄嬛传》这几部清宫剧不可谓不火了,然而清宫剧火了,带着以前的清文化也火了,慢慢的,某些文化便成了电视剧必不可少的主流。
“奴才告退,臣妾做不到,奴才遵旨,主子息怒。”这些词可谓是融入人们的日常聊天中了。当许许多多的人把奴才引以为口头禅,经历了千百年的时光,才努力摆脱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但是由于各种快餐文化,粗制滥造的古装剧的在网上热播,这些文化糟粕又一次在大众身边默默的生根发芽。
许子东与鲁迅
许子东也在《一本好书》的节目中说到,鲁迅当初弃医从文,以手中笔去喊醒当时的中国人民,划去当时大清国明被套在身上刻着“奴性”的枷锁。
但在今日,在21世纪,科技发达,繁荣富强的今天,大清灭亡已久的今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居然又开始以自称“奴才”为傲,陷入了一种乐于被人驱使着,再去驱使别人的行为。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行为?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引起深思吗?
说起许子东,他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哲学博士研究生,现居香港并担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2000年担任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嘉宾。2008年出任系主任一职。
他曾说把在文学上,如果把鲁迅比喻成一座山,那么后面的作家都被这座高山给遮挡住了,但张爱玲不同,张爱玲在文学上更像是一条河。
许子东认为在文学史上,鲁迅固然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但是张爱玲却把文学的内涵和外延给丰满了起来。
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谈到:“中国分两个时代,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做的时代。”逆来顺受,任期宰割,再不让阿Q精神护体,这些使得中国人民的“特性”,正是因为这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和儒家教化不断洗礼而形成的。
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中国在体制上虽然迈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人们心理却受着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
职场上,自己是奴才,领导是主子,面对上级唯唯诺诺,面对下级端起架子,总是不自觉的通过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
“奴才”兴起的由来与特权
现在很多养猫的都自称是“猫奴”甚至陆游也有着“风卷江湖雨闇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感叹。
现在很多人在对自己的客户、老婆讲话的时候,都会称对方为主子而自称“奴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自称奴才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随着粗制滥造的古装剧的热播?
“奴才”这一词还要从很久很久之前说起。女真族又名女贞、女直,是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他们始终以部落形式过着游牧生活,在公元916年至1125年归于辽国的统治。
但在辽的压迫下,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各联合一起起兵抗辽,并在公元1115年建立起了金朝,而后更是与北宋联合起来一起灭了辽国,但在公元1234年,又被宋与蒙古联合起来灭掉了,自此,女真一族就此被打散了。
后来在17世纪初,努尔哈赤再次统一女真各部,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大概也就是在1616年建立起后金,“后金”是为了延续前金之优势,也有直接联系女真人的意思,努尔哈赤也打着他的小算盘,希望利用这一国号,更好的帮他统一东北。
在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号为满洲,所以在后来才有了满清政府这一称谓。
当后金攻破山海关,接管明朝统治政权后,建立大清政权,这时候的清朝还是处于非常原始的满八旗制度,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开始重用汉人,以汉人来治理天下。
而这时候,满汉文化的差异就开始凸显出来了。最为显著的便是在称谓这一问题上。
很多满人对上的称谓都沿用了“奴才”,只有少部分的满人融入了新文化中,开始对上是自称“臣”,而由满汉文化的交流,在满清工作的的人们也开始逐渐的称自己为“奴才”。
后来的康熙与雍正都对这一问题命令大家统一自称为臣,但是清朝长久以来的文化并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这个问题直到乾隆时期才统一了起来,汉人文官统一自称臣,而武官则全自称奴才。
那为什么当时有些人争着当奴才呢?鲁迅先生曾在书中提到:“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权,大臣奏事,必称‘奴才’。”
其实原意也就是说,在清朝开始时候,汉人地位是不如满人的,因为只有满人才能自称“奴才”与皇帝谈事,汉人更像是外人,只有立了功劳被抬旗后才能以奴才自称。
总得来说,“奴才”在当时就是一种特权,一种阶级统治下的权力。
古装剧应有的文化素养
一部优质的古装剧,必然是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去修改,去编写剧情,当为了利益而导致剧本粗制滥造,脱离历史实际,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一部烂剧的诞生,更多的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因为作为制作者,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电视剧不仅仅是一个娱乐解闷的工具,更承担着寓教于乐的社会责任,更应该对社会上那些价值观还在蓬勃发展的孩子们负责。
我们今天的民主法治,富强繁荣,都是无数的先烈与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是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用血肉一点一点的把跪着的人民拉了起来,而现今,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那些制作者却意识不到他们的作品,正在一点一点的把他们拉了下来。
纸质时代的退去,电子时代的到来,使得电视剧在公众话语权中的占比变得更大,已不是单纯的在诉说着某一故事,每一部影视剧的热播,都会成为公众的话题,在公共话语中掀起波澜。
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民都热衷于以“奴才”自居,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将会永远充满了奴性。
小结:
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导致古装剧意识形态杂糅,面对繁华背后的乱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理性反思、从容应对。
首先,要尽可能还原历史文化。现在很多古装电视剧大多都是速成之作,剧中低智商的穿帮镜头比比皆是,还原历史文化细节,最重要的便是要从服饰入手,有服章美,谓曰华。
服饰之重是在当时制度与文化的直观体现了。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的糟粕淡化或抹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些,便是所能传播给观众,培养观众文化素养的关键点。
希望在还原与拍好古装剧的同时,更能使观众体会到现代生活来之不易的幸福,能促使观众们有更多独立思考,传递出更多先进的理念,使其培养成更好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原创章子怡,我在教你做事
下一篇: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英语学习方法?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