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延安情」延安之恋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6-24
手机版

  

  延安,这座“中国革命博物馆城”,以其独特的历史功绩和卓越贡献成为中国近代以来颇具影响力的红色之城。它并非我的故乡,也不是我工作生活常驻之地,但由于一些美妙的机缘巧合,我三次到访延安,每次都给我留下不同的印记,使得这座城市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和魅力,成为我永远的迷恋。

  懵懂之恋

  第一次邂逅延安,完全始于一场友情。同一个石油小区一起长大的玩伴,毕业后去了采油一厂,所在地就是延安,而当时的我留在了西安。记得那是工作后的第一个“十一”假期,在友人的盛情邀约之下,我很快打好了背包,跑到火车站售票窗口排队,用刚发下来的试用期工资购买了一张硬座车票。长长的绿皮火车冒着黑烟、似一条庞然大物缓缓启动,伴随着刺耳的汽笛声,我开始了这次短暂的延安之行。

  

  十月的延安秋色正浓、层林尽染,也给了我们两个刚走出学校大门、一无所知而又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无限的畅想。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肆意逛吃逛喝、四处爬山登楼,脚步可以丈量的地方,都挥洒着我们青春的气息。虽为女儿身,但多年的文科学习依然塑造了我们对传统和历史的热爱,延安革命纪念馆是首选之地,我们畅游于各式各样的展板、雕塑、器物之间,叽叽喳喳交流个不停,当然,讨论最多的,是和当年书本上的描写进行对比、对老师们当年的讲述进行讨论,以及关于某个历史事件人物谁是谁非的些许争论。

  顺着延河往下,不远处就是宝塔山景区,山下有很多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崖刻字,印象最深的就是出自范仲淹的“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见字如面、栩栩如生,当时就联想到我们的革命先辈们见到此景是否也曾激起万千豪情?拾级而上,宝塔位于山顶之上,位此俯瞰,整个延安城景色尽收眼底。宝塔一侧置有一口铁钟,听人介绍党中央在延安时曾用此钟来报时、报警,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巍巍宝塔矗立、百年古钟长鸣,我们党和国家从羸弱破败走向强大统一,它们既是参与者、贡献者,又是见证者、维护者。

  那时候,延安给我们的,是再相逢的机会,是互诉衷肠的青春。离开延安返回时,我们在车站唏嘘寒暄,至于何时再相见?照此应当不难吧,我们都这样想。

  忆古而照今,当我们用现在很多年轻人从未见过的按键手机在纪念馆内四处拍照的时候,当我们站在宝塔山的山腰举着1953年版的人民币二元券比画背景的时候,当我们在市区的苍蝇小馆对着炖羊肉、凉粉和油糕大快朵颐的时候,或许我们并未曾深刻用内心去感受这些照片、那张钱币、美味佳肴背后的故事,以及能够传承到现如今的那种精神,纵然如此,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每个身处延安的人,都会自然而然感叹革命先烈的艰辛、革命成功的不易、现实生活的美好。不管怎样,这段旅行着实给我烙下了难忘的印记,我想,这大概就是青春的懵懂,因为一段情,爱上一座城——延安。

  爱人之恋

  那是2015年的夏天,当时还是恋爱对象的爱人(海军某部军官)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们要去延安组织红色教育,还打趣说一年难得见两回,这次都到一个省了,不过来见一见吗?也许他的激将法起了作用,抑或是恋爱时期确实容易冲动,我一口应了下来,随即看好了时间和车次,赶着周末就冲了过去。夏日的骄阳炙热无比,与那时自己的心情似乎很契合。

  

  这注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追寻,没有人接站、没有人陪同、没有人领路。当时他们部队在革命纪念馆组织的活动已经完成,最后一站去的是杨家岭革命旧址,我从七里铺火车站赶过去已是下午,很快在中共中央七大会址那里发现了他们,一群人笔直站立、整齐列队,带队领导正在进行党课教育,我的眼光在一群着装一样、都戴着大檐帽的军人队列中扫描着,瞬间就看到了那个他,显然他先一步看到了我,早已经冲我微笑着打招呼,眉眼间都是惊喜。我在围观的人群中使劲招了招手,然后就是傻笑着看着他,看着他们举行神圣仪式。他们的队伍是那么得显眼,每到一处总是围着人,而我,却没有了一路冲过来的勇气,似乎冲动和热情都消耗在来时路途上的一遍遍演练和一滴滴汗珠里,于是,我选择了远远观看。

  终于等到自由活动时间,我们也能够消除距离的阻隔面对面聊会儿天了,我和他讲一路的风尘仆仆和时间的紧促,以及道路的遥远和酷暑的折磨;他和我介绍部队活动的安排和杨家岭旧址的旧窑洞、大生产运动以及延安整风等等。直到部队要集合离开了,他突然跑出去,很快又折回来,兴高采烈地递给我几样东西,一个景区兜售的小凉帽、一袋部队压缩干粮和一瓶矿泉水,小声说了句“我们要走了,你快回去吧,休假再见!”短暂的相聚又将迎接长时间的离别,我的心一下子空落落的,看着他们蹬车离去,甚至有一些失落。我苦笑着拿着所谓的“战利品”连夜返回,一路上似乎连星星都在嘲笑般地对我闪烁。直到后来电话里他说,我的突然出现让他十分感动,毕竟往返800公里、一个人独行十分不易,他没想到我真去了,但是时间紧迫当面没有多言,只能后续傻傻认错补错。

  后来,我们一路磕磕碰碰、克服重重困难走到了一起,时隔多年,我常常清晰地想起这次极其短暂但又印象深刻的延安之行,大概从那时起,我开始对延安这座城市更加尊崇和厚爱,更把它作为自己的幸运之城。站在历史和实践的角度,延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保留了火种,对我们来说,延安为我们爱情的延续点燃了火苗。革命先辈们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不懈追求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行,我和爱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悔付出,喜结良缘收获幸福,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延安。

  亲情之恋

  2019年的2月,家里诞生了小生命,儿子的出生让我们显得更加忙乱,整日周旋于奶粉和尿布之间,出门远行的计划早已抛之脑后、不再奢求。2023的正月注定与往年不同,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疫情终于得到有力控制,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出门走走看看了。很幸运的是,爱人的年假得到了批准,家里长辈也凑到了一起,于是大家策划着去哪里转一转,六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西安周边的地图翻了个遍依旧商量无果。我很快想到了延安,这个多年来梦里频频出现的地方,现在究竟是什么样?说服大家很容易,党中央习总书记年前刚带领新一届二十大常委班子去过,一定值得一去,很快得到全票赞同。就这样,一行七人浩浩汤汤,自驾前往延安,也开启了我第三次延安之行。

  深冬的陕北依旧寒风萧萧,窗外似乎满是荒芜暗淡,但丝毫没有削弱我们的热情,老一辈们侃起革命根本停不下来,另一边孩子又吃又唱活力无限。进入延安市,我们明显感觉到四处充满现代化的气息,没来过的人可能没有对比,但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个革命老区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不禁感叹中国梦不只是梦、它就是我们眼前所见。虽是正月,但延安从不缺慕名而来的游客,老老少少的队伍在喧杂吆喝中拱动,我们甚至有幸在中心街的广场上看到了类似于小学课本里《安塞腰鼓》的场景表演,腰鼓文化大概是传承下来了。

  站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的位置上,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历史扑面而来的厚重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只要初心不改、实事求是干下去,就一定有所收获。站在壶口大瀑布的观景平台上,我们近距离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惊涛拍岸、滚滚东去,正如同我们的幸福生活,幸福绵延、永葆活力。站在南泥湾三五九旅旅部旧址的石碑前,我们轻声吟唱“花篮的花儿香……”,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热闹场景,这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到一个地方,都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不知怎的,再看延安革命纪念馆、再去杨家岭革命旧址、再上宝塔山,我突然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虽然展板已经换新,屋舍已经翻修,二元人民币卷早已不再流通,但一幕幕照片、一件件器物、一个个旧址逐一看过去、走过去,浮现在脑海里的,却是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是会场上的运筹帷幄、是窑洞里的艰苦奋斗!

  

  所谓的游玩和快乐多半只是大人们的享受,坐在童车里的儿子似乎很享受颠簸的石子路,每次总能很快地睡去,我想,在他的世界里,这里的一切还不能够理解多少,只要出门玩耍,就总是开心的。作为父母的我们,却很想给他种下一颗能让他受用一生的红色种子,哪怕是几张他站在看似陈旧却庄重肃穆背景里的照片。几天的参观旅行充实而又紧密,所有人带着无限的憧憬而来,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归。对于我来说,也许是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积淀,也许是已为人妻、为人母的担当,让我对这个家、对自己、对这个城市有了颇为厚重的认识和体会,因为一个家、爱上一座城——延安。

  (作者:刘霞 责任编辑:邢树森)

  值班编辑:李馨雨

上一篇:明星住所集体倒塌,内部娱乐业遭遇何种影响?
下一篇:游戏史上出过哪些关于异形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