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为什么是创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2023年伊始,ChatGPT成为现象级应用并带来空前冲击,已经有些平静下来的AI创业热迅速升温,AIGC(AI生成内容)带来的巨大创业机会让人们兴奋不已。同时,ChatGPT带来的版权、学术不端、歧视、数据安全以及被滥用于欺诈、造谣、伪造身份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理解和解决这些创新创业中的伦理问题,既是商业伦理这门学科应对新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在实践中对伦理层面不断探索和反思的核心内容。

  创业伦理的复杂性与伦理决策的简单化之间的矛盾

  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强调伦理的重要性。但是,实践中的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世界新的趋势、新的事物、新的技术又对人类的伦理构成了冲击。尤其是对于创业者的伦理教育普遍缺失,对其的认识、反思和建设往往是严重滞后的。这给创业伦理这门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困难,但也提出了一些更深层次和面向未来的问题。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尚在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既存在着传统社会的许多特征,也面对着现代化的诸多问题。同时,由于互联网和个人创业的发展,又呈现出诸多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和人情社会、面子社会,更注重传统的道德规范,中国在历史上尤其讲究“以礼入法”,被哲学家李泽厚定义为“情本体”。现代社会注重规则和利益,更加追求理性和契约精神,“四个现代化”与“两个一百年”都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现了的和正在实现的宏伟战略。而后现代社会是以事实和创造、价值为导向,打破陈规,悬置了“真理”和意义的一种状态。这三种社会的特征并存,处理不同的道德和利益关系,面对着不同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问题,有着不同的理念和方法,矛盾与困惑比比皆是,也使中国的伦理道德问题尤其复杂。

  特别重要的是当前呈现出来的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与创业伦理直接相关。后现代主义关心的是非线性的表现力和丰富性,以及超越理性的思想。随着互联网及各类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开放、在线、去中心化、大规模协作、长尾等特征,使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得到了最适宜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后现代的生活方式。正如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所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是极客、黑客、创客如鱼得水、大放异彩的时代。许多传统的理论失去了解释力,打破常规所创造出来的财富,也使一些传统的经验似乎失去了魅力。王健林与马云、董明珠与雷军在央视财经频道年度财经人物颁奖仪式上著名的两次打赌,也成为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但其中一个负面作用就是:消解了传统价值观的意义,“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甚至也有许多创业者缺乏对道德最起码的敬畏之心。

  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基于创业的两面性给出了“创造”和“破坏”两种属性。创业与伦理之间既有矛盾又相互制约促进,在大的创业时代背景下,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使创业者面对的道德问题更为复杂,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实践的系统性理念和解决方案。

  创业伦理虽然本质上具有模糊、复杂的特征,但人类本能的反应都是直奔目标的线性思维。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不犯错”“精确”“唯一答案”的思维方式又在不断强化。在长期的指令性经济和行政思维中,这种本能的线性思维和应试教育非此即彼的习惯性思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和固化。在一些传统的、基层的工作岗位,个人行为决策所考虑的因素非常有限,按照本能的直线思维循规蹈矩,似乎并无大碍。但是,在竞争激烈,发展变化迅速的市场领域,尤其是在极高风险的创业活动中,没有非线性、动态、权变的分析决策能力,甚至是跨学科的复杂性思维,很难识别出本应认真对待的伦理问题,就更不要说做出客观、正确、有利的判断和决策。例如,先赔钱再赚钱在创业领域虽然不鲜见,但像互联网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烧钱,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反本能和反直觉的。按照传统的态度,在盈利遥遥无期的情况下这样烧投资人的钱也是不道德的。但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新经济却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指数级增长机会和无数商业神话,让按照线性思维的人们完全错过了这个划时代的机会。“非黑即白”思维导致的开放度不够,让不少人丧失了创业良机,也错杀了许多时代赋予的绝佳机会。

  “灰度法则”的意义

  “万业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根据一般的逻辑,完成学业毋庸置疑是一种更重要的价值观,但是在信息技术飞跃的创业黄金年代,也会有一些不同的结果。纵观全球创新创业领域的佼佼者,其中有众多退学创业的明星级人物,例如创办甲骨文的拉里?埃克森、创办微软的比尔?盖茨、创办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创办Facebook的扎克伯格、创办YouTube的陈士骏。而且,Facebook对招聘人才有着其独特的标准,他们偏向于聘请年轻人,对这群中途退学、挑战旧习俗、自学成才的人来说,辍学是一种美德。“当你可以参与其中时,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研究它呢?”扎德伯格会这样问他试图招聘的毕业生,他甚至开始保证如果某人退学来Facebook工作,而且以后决定再去读书的话,公司将为其支付学费。

  

  国内也有一个高中开始创业,没有上大学的创业者典型,那就是先后创办了泡泡网、汽车之家、理想汽车的李想。他自述“我18岁之前,学习成绩中下等,老师亲戚都觉得我以后没什么出息。我那时候和很多同学一样,随波逐流,满眼是非,但是也没什么改变命运的行动。”

  创业对他的改变肯定比上大学更大。中国餐饮业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海底捞的创始人、董事长张勇也只是中专生。本书并非鼓励盲目的辍学创业,甚至并不建议大学生直接创业。但在创业这种情境下,保持创业激情体现了一种价值观,这样就需要聚焦于机会,也需要竭尽全力把机会转化成为成果。至少,这是一种更宽容的文化。其背后是在人类创新创业密集度、成功率集中的大的趋势之下,对机会的把握。

  华为的灰度理论是一个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对理解创业伦理复杂性的解决有一定启示。任正非在《开放、妥协与灰度》一文中指出:“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无独有偶,腾讯也有一个类似的“灰度法则”,2012年7月9日,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举办一周年之际,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向广大合作伙伴发出公开信,其中重点强调了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具体包括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放协作度、创新度、进化度等,虽然更侧重于“产品创新和企业管理”,但仍然体现了符合“后现代特征”的非线性、复杂性思维。

  伦理学从普适性上来看,可以分为道德绝对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两种观点。对于创业伦理而言,特别需要注重道德相对主义。在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的眼中,不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普遍适用的永恒的道德价值理念和原则。对于不符合现代工作和创业的一些农业时代的伦理不必过分僵化对待。对于符合未来时代特征的、将会纳入到新的人类文明的新的伦理理念,要保持一定的开放度和包容度。

  正如乔布斯所言:“人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了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是要有跟着自己的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

  本文2023年6月11日刊于FT中文网

  作者 | 本力(北望)

  《香港国际金融评论》执行总编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研究员、深圳市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秘书长。曾创办北望经济学园,出版《崛起?!: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经济学之路》《改革与未来》《投资存亡战》《量化投资十六讲》《金融伦理通识》等图书。

上一篇:原创她是名家袁牧之女儿,张丰毅张铁林同班同学,过早香消玉殒让人叹
下一篇:这家初创公司正在打造比普通树长得更高、更快的“超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