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爱苦熬50年,丈夫晚年却爱上学生,得知荒谬真相,她绝食而死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原标题:为爱苦熬50年,丈夫晚年却爱上学生,得知荒谬真相,她绝食而死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我们常说“同甘共苦”。但是事与愿违的是,有时候同甘并不一定能够共苦。

  1985年的时候,张仃和陈布文夫妻两人已经相互陪伴走过了大半个人生。陈布文为了自己的爱人已经苦熬了50年,当她以为自己终于迎来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时候,她的丈夫却另觅新欢。

  才女陈布文

  1920年,陈布文出生在江苏的一个家庭,他的父亲早年考上了秀才,后来又担任了镇长。所以家庭条件还算殷实,并且教育理念十分超前,即使陈布文是女子,也让她送到了当地的常州学堂读书,长见识。

  这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来讲可谓是巨大的成功。而且这么年轻就开始探讨爱情,陈布文当时也是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对于爱情,陈布文是一个非常有自己见解的女生,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向往独一无二,厮守终生的浪漫爱情,这也为她将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陈布文是一个十分富有才情的女子,同时性格又与鲁迅十分的相似,所以大家都称她为“小鲁迅”。作家王蒙更是给予陈布文三个十分卓越的评价:“最文化的家庭妇女,最革命的母亲,最慈祥的老革命”。但是就这样一位极具才情和智慧的女子,终究还是在爱情的面前败下阵来。

  逃婚只为爱

  在那个旧式的家庭里,陈布文也逃脱不了家庭所安排的相亲。16岁的时候,具有独立女性思想的陈布文坚决地逃离了自己的那个家庭。毅然决然地独身来到南京。她不愿意将自己困在婚姻的牢笼里,接受着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捆绑。

  后来巧合的是,两人在同一个防空洞里相遇,张仃对陈布文的名字早有耳闻,而陈布文也十分赞赏张仃的画技,两人相见恨晚。

  怀着同样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批判和相同的爱好,两人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不久两人就坠入了爱河。

  当时的陈布文十七岁,张仃二十岁,两人都是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了彼此,婚后的日子虽然过得十分贫苦,连早餐只能吃上一顿馒头都十分的快乐,但是精神世界却是十分富足的。一个用笔写作,一个用笔作画,针砭时弊,共同勾勒着他们心中的理想生活。

  从革命夫妻到一拍两散

  后来1937年的时候,全面抗战爆发,两人也开始加入了革命的浪潮。但是张仃艺术家的脾气和清高却让他备受冷遇。

  他风格迥异的漫画风格并没有得到当时所有人的认可,相反还有人说他这是丑化同志,让他写检查,进行自我检讨。

  而此时的陈布文却在“文艺抗敌协会”里面混得风生水起,陈布文本身性格热情,又敢说敢做,当时她的同事和领导上级对她都赞赏有加。

  这种差别让自尊心极强的张仃的心里如同插了一根小刺,夫妻间的感情也出现了细微的裂纹。

  但就是这个小女孩直接导致了陈布文和张仃后来婚姻的破裂。后来遇到了一些变故,张仃被下放到了农场,而灰娃跟他在同一个农场,两个人开始相遇相爱,而张仃也把所谓的什么道德伦理,家庭责任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只追求此刻爱的热烈,尽管灰娃还是自己的干女儿。

  1985年,陈布文得知这件事后,整个人都气得发抖,她无法接受自己丈夫和干女儿的双重背叛,这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现在彻底的分崩离析了。

  小结:

  在对陈布文的命运感叹的时候,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爱情和男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女人的全部。

  早年的陈布文能有如此清醒的决断,晚年的她怎么又能如此糊涂呢?爱一个人绝对不能为他低到尘埃里。如果感情没了,我们也不用坚守什么,放手或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陈布文的爱是热烈的是忠贞的是刚烈的,但是现在的我们是不提倡也不应模仿的。我们不依靠男人的爱而活,我们为自己而活。

  责任编辑:

上一篇:刘邦的妻子吕雉被项羽俘虏两年多,清白还在吗?明白2点就懂了
下一篇:宋丹丹在影视中她作起妖来不顾任何人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