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每天吃荔枝超过15颗,儿童超过5颗,就会吃出荔枝病?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又见自定义式荔枝病伪科普

  虽说坊间流传着大量涉及荔枝病的伪科普,但是,看到有人将“吃荔枝后出现的低血糖、高血糖和电解质紊乱都统称为荔枝病”的这种“自定义”式科普还是近年来所仅见的。

  因为,尽管有关荔枝病的发生机制的说法五花八门,但至少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荔枝病本质上是吃荔枝相关的低血糖”。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超过10到15颗,儿童不超过5颗?

  

  当然了,这位所说的也并非全部是自己想出来的,最后有关每天吃多少荔枝合适的说辞还是参考了网上流行的说法的,即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超过10到15颗(以每颗20克计算每天不超过200到300克),儿童不超过5颗。

  我曾经对这个说法进行了深扒,没有在医学专业文献或通俗媒体报道中找到其最终的出处,更找不到任何的科学研究依据,应该是某位专家“随口那么一说”。

  因而,“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超过10到15颗,儿童不超过5颗,否则容易吃出荔枝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有人说,荔枝病最早是由印度报告的。

  其实不然。

  早在1955年,我国海南省(当时还是隶属于广东省的“公署”)就报告了儿童大量吃荔枝后发生“荔枝病”的现象。

  最早公开发表的有关荔枝病的文献应该是1965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调查研究报告《荔枝病》。

  

  这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报告,今天看起来尽管有些“简陋”,却也是我国荔枝病研究的“天花板”,比今天网上流行的几乎所有有关荔枝病的“科普”都要靠谱。

  这项研究的结果曾经无限接近于荔枝病的真相,时至今日仍可以合理地解释有关荔枝病的大部分疑问。

  以脑损害为特征的低血糖症

  

  研究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清晨发病,表现为突然昏迷、抽搐等脑损害特征,救治不及时可在数小时死亡”的“突然发作的低血糖症”,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主要仍是低血糖症”。

  非“食饵性低血糖”——并非荔枝中的糖导致的

  这种低血糖症是如何发生的,是因为荔枝中的糖导致的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人体试验,给处在荔枝病恢复期和有荔枝病史的儿童,健康儿童,肝硬化成人和健康成人分别以公斤体重给服15毫升荔枝汁,并用每公斤体重1克纯果糖或每公斤体重1.75克葡萄糖作为对照。

  

  结果,患有肝硬化的成年人和儿童(不论有没有发生过荔枝病),服用荔枝汁和果糖后,血液中果糖浓度在1.5小时出现一个高峰,3小时后恢复到试验前水平。

  所有参与者的血液葡萄糖水平,即血糖水平都保持相对稳定。

  试验结果表明,尽管患有肝硬化的成年人和儿童肝脏处理果糖的能力弱一些,有更多的果糖被释放进入血液(正常情况下,果糖进入肝脏就会被“扣留”进行代谢,不再释放进入血液);但是无论是什么人,也不论是服用荔枝汁,果糖还是葡萄糖溶液,都不会在短时内诱发严重低血糖。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荔枝病的低血糖症不是由荔枝中的果糖或任何其他糖分诱导的“食饵性低血糖”。

  所谓“食饵性低血糖”是当时我国医学界对一文中“反应性低血糖”的叫法。

  也就是说,早在60年前,我国的研究人员就知道,荔枝病并不是像今天的伪科普说的那样,是由荔枝中高含量果糖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产生的低血糖反应。

  这些伪科普还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果糖其实根本不能作用于胰腺胰岛细胞,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甚至,果糖进入肝脏后就不再进入血液。

  患过荔枝病的儿童,每天吃6斤荔枝都吃不出荔枝病

  

  另一项人体试验是,分别给健康、荔枝病恢复期和有荔枝病史的儿童在正常饮食外,每天额外加服相当于1.5~3公斤新鲜荔枝的荔枝汁(45~90毫升/公斤),连续服用3天。

  结果,试验期间,所有儿童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食欲和进食量都正常。

  所有参与试验的儿童,每天早晨和第三天服用试验餐后再连续饥饿20小时,所检测到的空腹血糖水平都处在正常范围内。

  也就是说,即使是患过荔枝病的儿童,只要正常吃饭,每天吃6斤荔枝也没有吃出低血糖之虞,更吃不出所谓荔枝病。

  即使连续3天大量吃荔枝,然后再忍饥挨饿20小时,仍然不会发生低血糖,更没有发生荔枝病。

  吃甜水果需要适量,但不是因为怕吃出荔枝病

  尽管目前的饮食指南建议,人们每天进食水果蔬菜的量“越大越好”。但是,过量进食含糖量高的“甜水果”并不好。

  然而,不推荐过量进食像荔枝这样的甜水果,并非因为怕吃出荔枝病,而是过量摄入水果中的果糖对代谢,尤其是肝脏脂肪代谢具有不良影响,容易产生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

  因此,目前流行的“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超过10到15颗,儿童不超过5颗”的限量,是毫无依据的无稽之谈。

上一篇:成人高考教育拿到的是本科文凭吗?
下一篇:抖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报告:日处置可能危害未成年内容4.5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