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18岁少年创作《千里江山图》,既具争议也成为传世名画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6-15
手机版

  说到“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稍有点历史文化常识也会说上几个,例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步辇图》等。

  其实还有一幅入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旷世奇作,与《清明上河图》同时创作于北宋时期,但是少为人知。

  

  而且它身上笼罩着疑云和争议,还被传闻在上世纪被封存数十年,从而更加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性。

  流行的说法,这幅画的作者叫王希孟,是北宋人。

  热爱艺术的宋徽宗赵佶,在皇宫创办了绘画教育机构—“画学”,培养、发掘绘画人才。

  

  王希孟十多岁时进入“画学”当学徒,受到宋徽宗的教导和指点。18岁时,王希孟绘成《千里江山图》。

  但是,王希孟身上不乏神秘性。

  遍阅史籍,对于王希孟的生平记载极少,也只有他画《千里江山图》此事。他之前的人生经历,之后的人生道路,均是空白。

  因而,王希孟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尤其是,他进入“画学”是从学徒身份开始的,几年后竟然完成了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

  像这样的天才少年、宋徽宗的高徒,史料记载怎能是几乎空白呢?一生怎能只有一幅作品呢?

  这是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另外,这幅画在一匹整绢上画成,长1191.5厘米,高51.5厘米,也即长达十米多、高达半米多,雄伟壮观。

  

  有山峰起伏、江河浩淼、渔村野市之景,并且描绘了众多的人物活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气势连贯,意境雄浑壮阔。

  画卷构图疏密得当,千里江山秀丽多姿,气势恢宏。乃至飞鸟翔空、人物如蚁,描绘精细,意态生动,被赞叹“一点一画均无败笔”。

  而且它采用传统的“青绿法”,设色匀净清丽,富有变化和装饰性,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是“青绿法”风格的代表性杰作。

  

  这样一幅名垂千古的鸿篇杰作,竟然出自仅仅学了几年绘画的18岁少年之手?!这让古今多少丹青高手情何以堪!

  仅临摹此画,一般至少也需要半年。何况还要花时间构思、外出采景、画草稿、创作正稿。然而据说王希孟只用了半年时间即完成创作。

  这一点令人不可思议。

  传世的《千里江山图》上,有当时北宋著名权相、书法家蔡京的题跋,这也是《千里江山图》上最早的题跋:

  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这段话陈述了《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过程,而且也说了宋徽宗欣喜之余,把这幅画赐给了蔡京。

  但是这段话说作者叫“希孟”,并未提及姓氏。

  结合史料对王希孟的模糊记载,可以说,“王希孟”这个姓名存在很大疑点,也许是后人杜撰的。

  从这幅画卷上的文字及印章得知,有宋代蔡京、元代李溥光的题记,曾经先后被北宋蔡京、南宋内府、元代李溥光、清代梁清标、乾隆皇帝内府收藏。

  由此可见,这幅画卷在九百多年里颠沛流离,辗转多人之手,忽隐忽现。

  有专家仔细观察发现,蔡京题跋的绢面和画作绢面,会发现这两种绢面的质地并不一致。

  

  而且,蔡京题跋的绢面破坏严重,显然是经过后来修补的。况且蔡京的题跋也并未暗示画面的内容。

  由此有人推测,蔡京的题跋可能是从其它地方嫁接过来的。

  还有,李溥光在这幅画卷上的题跋中说道此为“丹青小景”。

  《千里江山图》这样的宏篇巨制,怎能是“小景”?

  由此有人推测,溥光的题跋可能不是指这幅画,也是从别处拼接过来的。

  也就是说,现在可见的传世《千里江山图》画作,也许并非最初的原作,而是后世拼接组装而成的。

  

  清末,溥仪皇帝退位出宫时,带出了这幅画卷。

  随后,这幅画卷再次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幅画卷再次出现,被国家购回。作为存世精品,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首先它要供历史、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们鉴赏、研讨。

  例如它的作者、创作背景、艺术创作手法及特点、表达我意境等。

  还有专家认为《千里江山图》的主要取景地是庐山和鄱阳湖,其中隐藏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诗《彭蠡湖中望庐山》描述的意境。

  

  当然,上述的这幅画的两大疑点,也是研究成果之一。当然,这两大疑点没有充分的依据,只是推测。

  同时,作为中国古代稀世名画、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不可能随便被展览。

  因为它是存世孤本,一旦毁损或被盗流失,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而且,作为九百多年前的画卷,必然会受到空气、光线照射等自然环境的侵蚀,影响质地及画面。

  尤其是《千里江山图》在色彩设计上采用了“青绿法”,是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上色,使山石显得厚重、苍翠,画面爽朗、富丽,色泽强烈、灿烂。这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山水画创作形式。

  当然,它也并非被长期封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而是会在重要展览活动中出现,供世人鉴赏。

  

  例如2013年的“故宫历代书画展”(第六期),在故宫武英殿举办。这也是《千里江山图》首次全卷展出。从而也就有了它被封存几十年的传闻。

  2017年9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中展出。

  2022年5月5日,凰家艺品数字藏品平台正式上线,其中就有《千里江山图》。

  无论怎样,象这样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博大的艺术魅力。

  举报/反馈

上一篇:片名「少儿不宜」,未满18岁禁止观看!我不同意
下一篇:带颜色的歌曲排行榜,其中一首是95后的回忆,你知道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