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精技艺 服务乡村大可为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1-29
手机版

  南浔成人教育铸就特色品牌——

  一校一品精技艺 服务乡村大可为

  杨斌英 王艺潼 李小凤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成人教育。近年来,南浔区成人教育牢牢把握“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主线,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化成人(社区)学校和培训品牌项目,切实为当地农村、农业、农民服务,有力推动当地“三农”发展。

  根据南浔区成人教育发展规划,目前各镇成校已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的培训品牌,如南浔成校的老年游学看发展培训、善琏成校的湖笔制作工艺传承培训、千金成校的剪纸艺术培训、菱湖成校的特种水产养殖培训等,各成校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乡镇特色,落实“三服务”,扩大培训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南浔成校

  家乡美 老年游学提升获得感

  看一看家乡美,聊一聊新发展。4月18日上午,来自南浔镇、南浔古镇旅游度假区11个社区的50名老党员一早就来到南浔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集合,当天他们走进家乡南浔,访企业、走乡村,拜访非遗传承人,体验村社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游学活动。

  “让老人们一路走、一路看,既开拓眼界,又找回记忆里的乡愁。”南浔成校校长曹晓明介绍,该校今年的“老年游学”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捧,老年人对家乡的发展,“浙江省文明区创建”、“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等这些重点工作都非常关心。

  当天的老年游学内容非常丰富:在怡达快速电梯的电梯博物馆感受南浔电梯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在文化示范村辑里村观看了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顾明琪先生的现场缫丝表演,在南浔镇东南的三长村了解美丽乡村化茧成蝶的故事……“成校的这次游学非常本土化和特色化,让我们看到了家乡跨越式的发展,回去后我们更要积极地投身到文明创建的活动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参加游学的老年人纷纷表示。

  “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整个社会都在思考的问题。”曹校长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对此,南浔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不断创新老人教学模式,设计了本土特色游学路线,比如,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主题的长兴新四军纪念馆游学活动;“传承红船精神,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嘉兴南湖红船游学活动以及“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余村游学活动等,打出了“老年游学”成教新品牌。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南浔成校主动与相关旅游公司对接,聘请从事老年短途游的导游为社区教育辅导员,并对他们开展相关培训,使他们成为老年教育的生力军,并要求社区教育辅导员在出游过程中,特别是行车途中开展相关老年健康、家庭生活、防诈骗等知识教育;每到一地,要求社区教育辅导员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细致讲解;活动结束后上交活动记录表等相关材料。

  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南浔成校专门印制“老年人生活服务指南”折页,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2017年、2018年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分别达2200多和3100多人次。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后,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南浔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南浔成校老年游学品质进一步提升,设计开辟了此次“点赞南浔跨越发展,献礼祖国七十华诞”领略南浔家乡本土特色的游学活动。看南浔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的一日游路线,让老人们领略南浔近几年的跨越式变化,激发老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些都是南浔成校开展幸福生活课堂系列教育培训的生动实践。装点家庭色彩,享受生活艺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近年来南浔成校还推出了家庭园艺培训,在南浔瑞东花木建立实践基地,常年开展幼儿园亲子教育、中小学“育花·育人”、社区居民“养花·养心”以及劳动力人口的家庭园艺技能培训活动等。此外,该校还不断丰富培训菜单,开出的培训涵盖了生活技能类的育婴护理、居家养家护理、中西面点制作等;生活理念类的邻里节、孝文化节、家庭教育、文化走亲等;生活品质类的营养膳食、中医养生、家庭园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千金成校

  非遗情 剪纸艺术润居民心田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一把剪刀,一双巧手,指尖上下翻飞间,一张张普通的纸张就变成了灵巧生动的剪纸图案。南浔区千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千金镇社区教育中心)坐落于著名的“剪纸艺术之乡”——千金镇,这里以民间剪纸而闻名。

  自2013年起,学校将“千金剪纸”作为“一校一品”项目加以培育,实施“骨干+普及”的品牌创建策略,以乡村文体人才剪纸艺术培训班开设为载体进行骨干培训,以“一纸千金非遗课堂”走进文化礼堂为载体进行普及培训,开设富有千金特色的剪纸艺术课程,让剪纸艺术滋润居民心田。

  “精准定位”强品牌

  南浔区千金镇曾经随处栽桑、户户养蚕,每当养蚕时,为祈求蚕茧丰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蚕房内外张贴大红“元宝”“聚宝盆”等剪纸图案,逢年过节贴“福”“鲤鱼”,结婚贴“双喜”等,成为千金特有的民间传统文化,并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剪纸艺术之乡”。

  但是,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养蚕业日渐萎缩,信息化时代群众的业余生活日益丰富,有着丰厚积淀的千金民间剪纸艺术,却面临着日渐衰弱的现状。“社区教育具有传承区域文化的功能,把剪纸这张特色名片传承下去,成校应该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千金成校校长姚建斌表示,2013年以来,千金成校主动承担起千金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传承的职责,整合辖区内社区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发扬这项传统文化。

  千金成校以“剪纸艺术”培训为特色,积极推进市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并创立了“一纸千金非遗课堂”,将非遗课堂“搬”进成校、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村文化礼堂。2018年4月,千金成校联合千金镇宣传文化中心、镇总工会设立了“千金剪纸工作室”。全镇各行各业的剪纸高手齐聚一堂,既有具扎实绘画功底的美术教师,也有善于徒手剪纸的民间高手。工作室目前有成员13人,领衔人潘静霞是南浔区第三届“优秀乡土人才”,现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2018年12月,“千金剪纸”培训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2019年1月,学校申报的“千金剪纸”非遗课堂被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评为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工作品牌。

  “量体裁衣”传非遗

  针对不同群体,千金成校通过“量体裁衣”式培训,进一步擦亮了千金剪纸的招牌。“老艺人”“新骨干”“小传人”,根据不同年岁与剪龄,分别实施“保护”“扶持”或“栽培”。

  在千金镇,以沈杏妹为代表的老一辈剪纸艺人,大都已是耄耋之年,为保存他们的老手艺、老纹样,千金成校通过组织各类剪纸活动、拍摄视频、收藏纹样等方式,将这种老手艺留存下来。

  对中年剪纸人才,千金成校实施剪纸新骨干培养工程,开设“剪纸艺术人才”培训班,让中坚力量接过火炬;非遗文化的未来,离不开孩子们的传承。剪纸小传人的加入,为千金剪纸注入了活力。如今千金剪纸纳入教学计划,千金小学使用《剪纸艺术》校本教材,在全校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剪纸课,剪纸课走进了孩子们的课堂。

  此外,学校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为抓手,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宗旨,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围绕“建设生态富裕宜居的现代化特色小镇”的目标,拓宽培训项目,突出培训重点,提升培训质量,大力开展服务“三农”的培训工作。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办养老护理、电子商务、水产养殖等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同时,学校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网络,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社区教育活动,努力创设全民终身学习氛围。学校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欢迎。

  善琏成校

  笔尖技艺传匠心 特色小镇显魅力

  “湖笔之都”“蚕花圣地”,南浔区善琏镇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笔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以打造“笔尖上的善琏”为理念,依托并发扬独有的“笔文化、善文化、蚕文化”,善琏镇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

  作为湖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善琏成校积极发挥学校特有的教育功能,将社区教育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探索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结合新模式,传承笔尖技艺,发扬特色文化,打造成教品牌,助力特色小镇建设。

  匠心传承笔尖技艺

  “湖颖之技甲天下”。一支湖笔从原料采购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装套、结头等8道大工序,细分为120多道小工序。“一代代制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为地方成校要以传承和发扬湖笔文化,服务小镇经济建设为工作核心。”善琏成校校长谢新红表示。近年来该校主动联合湖笔产业协会、湖笔文化馆、各制笔企业和本镇中小学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将湖笔文化与民间文化血液相融合,擦亮“善琏湖笔”这张金字招牌。

  从2009年起,善琏成校牵头分别与市、区人力部门、湖笔行业协会联合,每年举办湖笔制作技艺培训班,不仅提升了现有笔工的制作技艺,还吸收了大量有志于湖笔文化传承的青年加入,10年来累计培训3842人次,有近400人通过培训考证,其中获得中级职称有152人,9人获得一级技师职称。

  古老的技艺需要有年轻血液的注入,善琏成校召集国家级湖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邱昌明和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马志良、钱建梁等,组建了湖笔制作大师工作室群落,为全镇湖笔制作和产品研发提供学术支持,发挥领军带动作用;开展师徒结对的方式力行“传、帮、带”之责;组织实施善琏学校本土教材的资源开发,向在校学生传授简单的制笔技艺,把湖笔文化通过实践和艺术的形式带到学校,培育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用心守护蚕桑文化

  善琏小镇,以“笔文化、蚕文化、善文化”为代表的地方传统文化滋养了一方百姓,至今还保留着每年清明前后轧蚕花民俗活动,场面十分热闹。

  在拥有湖笔特色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善琏成校以“顺荣蚕桑合作社”“韵峰丝绸”等十多个实训基地以及各村文化礼堂为平台,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涉及蚕桑文化、观光农业、蚕桑养殖等多个领域,开展“小蚕人工饲料饲养产业化”“扎蚕花”等培训班。居民不仅掌握了产业化养蚕、蚕茧深加工技术,而且系统学习了轧蚕花民俗的历史以及扎蚕花技巧。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蚕桑文化,当地还创建了集小蚕人工饲养、优质茧加工设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生态蚕桑基地,为特色小镇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特色产业基础,形成富有笔都蚕乡气息和人文精神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提升善琏成校的教育内力。

  农旅结合拥抱未来

  随着争创“全域旅游示范镇”工作的全面开展,善琏镇在积极打造“研学营地”的同时,推出“笔墨书香生态游、笔都蚕韵体验游、笔乡古窑文化游、笔祖乡愁寻梦游”4条农旅结合研学游产品,吸引人气、留住乡愁、打出招牌。善琏成校充分发扬当地蚕桑、湖笔和善文化,创新推出了“研学游”项目,走出了农旅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

  善琏成校校长谢新红介绍,在“研学游”这个项目上,善琏要给游客提供的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的“古镇”,更多的要展现“笔文化”和“蚕文化”以及蕴含在这两者深处的“善文化”。

  从“游有项目”“学有内容”到“研有深度”转变,每一项研学产品的推出都安排了体验环节,如“湖笔文化项目”开设了学做湖笔、书画体验;参与蚕文化项目研学游将体验饲养蚕宝宝、敨棉兜、拉丝棉等,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动脑思考,从而体验“善小而为,积沙成塔”的深刻含义,真正达到“研学游”的目的。

  发挥成校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功能,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如今的善琏成校,正积极行进在助力湖笔特色小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拥抱更好未来的道路上。

  (本版图片由南浔成校、千金成校、善琏成校提供)

上一篇:“扫黄打非”办公布9起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直播、网游、动漫均涉嫌传播淫秽物品
下一篇:2023广州文化公园元宵灯会攻略(时间+地点+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