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粮食》选载023:粮食的力量(十):转基因的缘起
(思进注:最近,我策划、和粮食问题专家冰清合著的《大国粮食:科学解读中国的粮食安全》,十年前开始策划,五年前开始写作,期间三易其稿、换了好几个出版社,各种审核,甚至在开印之前还紧急换个封面,终于出版了。
粮食问题是全球最重要的几大问题之一,国民之本,天地粮心,治国安邦,钱不是万能的,缺粮是万万不能的!
2020年全球共有7.2亿至8.11亿人口面临饥饿。如取其中间值(7.68亿),那么2020年饥饿人数比2019年增加约1.18亿。近三分之一世界人口(23.7亿)在2020年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短短一年内增加了近3.2亿人。
那就从02月19日开始,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接上)秦国是战国中后期最为强盛的国家,更是在最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它的强盛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对从事农耕事业的人采取奖励机制,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民族的积极性,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征战,往往粮草充足的一方取胜。当时秦国开辟了许多道路,解决了交通运输问题,保证了粮草的调配供应,这也是秦国能够最后统一中国的关键。秦统一中国之后,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度成为主流的政治制度,这也是封建社会进行发展和传承的根本。
古老的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自秦统一中国,历代王朝出现了向长江流域倾斜的趋势。中国的小麦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这些地区种植的其他粮食作物如小米、高粱等也都是旱地种植作物。这些作物都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植物,不宜在同一块地上连年耕种,通常是种植一季就得休耕1~2年。这就意味着,这些地区每年大约只有一半,或者更少的土地能够生产粮食。因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从秦统一以来,中国的经济战略重心南移的原因了,因为立足于黄河流域的王朝面临着巨大的粮食供给压力。
由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降雨量偏少,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灌溉。干燥的环境又使水分蒸发得非常快,碱性的黄土地失去水分很容易结块,使土地盐碱化,一年比一年贫瘠,以致不能耕种。原本产量就不高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再加上土地兼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农民起义。强大的秦帝国仅短短两个朝代就灭亡于农民起义。
汉(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之后又一个大统一的国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此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汉朝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封建社会农业特征的个体小生产农业在汉代得到很大发展,我国此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传统农业的发展道路就是在汉代形成的。汉代的人均粮食生产能力、人均粮食占有数量、对荒地的开垦以及精耕细作的水平,都是非常高的。
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显示,从汉朝到我国改革开放前的2000年间,我国农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农业劳动生产率、每个农业人口的口粮数和全国每人平均占有的粮食数,仍在汉代已经达到的水平上徘徊。当然,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了2000年,并不等于我国农业生产没有发展。为了适应人口较多、耕地较少的情况,我国农业的发展一方面靠扩大耕地面积,另一方面更重要地则是走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这样的农业发展途径,在汉代已经形成了。
(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的第二个寒冷期约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公元6世纪末结束,持续600年。
到了东汉末年,气候再次发生变化,农业歉收,还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造成大规模饥荒。同时瘟疫流行,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公元184年发动黄巾军起义,导致东汉灭亡,形成了后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历时400多年的全国大分裂,经济文化破坏严重,百姓痛苦不堪。
三国时代曹操(155-220年)在铜雀台种橘,只开花而不结果,唐李德裕在《瑞桔赋?序》中说:“魏武植朱于铜雀,华实莫就”,气候已比前述汉武帝时代寒冷。
黄初六年(225)冬十月,魏文帝曹丕陈兵广陵(今淮阴),准备大举伐吴。这一年大寒,水道结冰,兵船无法从淮河进入长江,魏军不得已退兵。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竺可桢据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桑、枣、桃的开花时间,推测当时的黄河以北地区,物候比现代推迟半个月到一个约,气候也比现在冷。
据《资治通鉴》,公元334年开始,渤海连续三年结冰,前燕慕容皝率兵马、辎重从昌黎出发,踏冰行军三百余里,奔袭辽东,讨伐叛将慕容仁。对这次渤海结冰,当时人的理解是,慕容仁“叛弃君亲,民神共怒”,前此大海从未封冻,而自慕容仁造反后,渤海连续3年封冻,这是天意“欲使吾乘海冰以袭之也”。
在北方海水结冰足以承载大军行进时,南方长江流域结冰也不薄。南朝这时在南京覆舟山建立冰房,用以保存食物新鲜,使其不致腐烂。
2.2.4 我国的第三次冷暖变迁
(一)隋唐时期
在我国文明史上记载的第三个温暖期,迎来了隋朝的统一,更迎来了大唐盛世。这个时期持续400多年,到9世纪末结束。
唐朝的长安,数冬无冰雪,可种梅花与柑橘,柑橘的味道与产自四川的柑橘无异。温暖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唐朝国力逐渐强盛。
隋唐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和平的环境。隋朝和唐朝初期所实行的土地政策“均田制”,以及检括人口、减轻徭役等措施,也在客观上为农业生产的兴盛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隋唐统治者还鼓励垦殖,把增加人口、发展农业生产作为考核地方官吏并进行奖惩的标准。这一切都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隋唐时期大修农田水利,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在兴修水利的同时,灌溉工具也得到发展,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作物栽培种类和品种的增加,以及文化的发达,农书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多。(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