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体制后的体会,到处都是围城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内,我进体制已经有好几年了,偶尔和一批考进来的小伙伴交流,大家亦是叹气多,欣喜的少。围城外的人只看见的是光鲜亮丽,实际上哪儿的生活,不是不如意的多呢。

  

  先说说自己的经历吧,16年某二本研究生毕业,土木工程,正赶上行业大扩展后衰退,入职第二天便出差大凉山某县地灾部门做技术支撑。大巴车10个小时的路程,有一半时间全是山路,爬坡下坎,晃晃悠悠,后排的大叔大妈已拿起了口袋,密闭的空调车,我的天。

  我的工作内容相对单纯,除了定期下乡做灾害排查外,并无太多工作。县城很小了,没有大型商场,没有电影院,甚至出租车似乎都没有。好在网络还算通畅,每天下班和朋友开开黑,也算过得轻松。

  一段时间的轻松之后,心里也有惶恐。一是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出差太多,不利于今后的家庭和谐;二是行业衰退,让我对我的职业规划一片茫然;三是待遇还行,但总体性价比不高。几番思索之后,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看待工作的眼光太窄,完全局限于自身专业,奈何遇见行业衰退。苦闷之时,正好看到成都某区事业单位招聘,说干就干!

  网上找寻视频,买了公基知识点书,最后就是疯狂刷题。上班刷,下班刷,去下乡的路上刷,国庆7天拒绝了同事相邀,埋头刷题,背书。但最终成绩第二,失之交臂。

  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第一次就能考到第二名,还是给了我一定得信心,我只是欠缺了一点运气。过完春节,我向领导提出来辞职,全职备考。

  我先后报名了成都市属事业单位以及上半年省考。每天的备考过程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艰辛,早上3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晚上偶尔学习,偶尔和朋友开开黑,甚至还坚持每天跑步5公里。

  这一次,老天爷没有再考验我,事业单位和省考都以不小的分差守擂,最后放弃了事业单位,入职成都主城区某单位。

  下面谈谈入职几年的一些体会:

  一、你是否适合公务员

  公务员抛开身份来说,就是一份工作,它并不适合所有人,近两年考公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加之疫情之下,许多公司效益下降,让人怀念起体制内的旱涝保收。

  相对来说,我认为,大部分女生比男生更适合进体制。原因一是一个家庭如果一个人保稳定,一个人图机遇,让女生保稳定,男生图机遇是个不错的选择。原因二是体制内对女生孕期、哺乳期的休假比企业更加有保证。

  另一方面不甘于过小日子的人不适合,公务员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十八大后阳光工资,透明福利,近些年更是不停的规范各种绩效、奖金、年终奖,除非你胆子大不怕纪委,那是真的没有其他的灰色收入。初入体制内,待遇似乎还可以,但如果你一直只是普通工作人员(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就是工作人员),等过了5年,10年,你的大部分同学都会超过你的收入,你剩下的只有稳定,这个时候你专业疏于练习,年龄也老大不小,基本失去了再离开体制奋斗一番的机会。

  最后,我其实并不建议应届生直接进体制,谁年轻的时候不心比天高呢,趁着年轻有激动,有精力,各种成本最低的时候,出去拼一拼,才知道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当然应届生确实会比往届生考公竞争小一点,主要原因在选调生及大部分国考岗位只招应届)拼搏之后,再进体制,你会对体制内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对比。否则,人总是觉得没走过那条路是最适合自己的路。

  二、公务员的生活

  最初从技术单位选择考公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可以不用出差,有利于家庭和谐;二是工作相对轻松,空闲时间可以多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学习学习围棋等。结果3年多了,书看的一般般,围棋刚刚入门。总的来说,现在公务员整体工作强度正常,但分布不均,不同部门差异极大。而对于刚入部门的新手,基本都承担最琐碎,繁杂的工作。文山会海、“表哥”、“表姐”虽比不上互联网996的程度,但是也经常加班。好在是除特殊部门和特殊时期外,法定节假日基本是能保证的(偶尔值班)。另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遇见一个扯淡的领导,那心累程度只会加倍。

  三、公务员晋升

  公务员晋升和平台关系很大,平台越大,职级空位越多,当领导的概率也就越大。比如省部级,哪怕混一辈子也可能是正处级退休,但如果在区县,那百里挑一的人才能到正处退休呢。不过很多地区省级单位的待遇普遍较低,所以每逢考试,反而是热门城市的市级、区级的竞争更大。

  暂时就说这么多吧,后期不定期分享,体制内的一些所闻所见,以及考公、考证备考的一些经验、建议和一些经典备考资料。希望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岗位。

  举报/反馈

上一篇:李斯坚信仓鼠理论,但该理论,又让他获得了黄犬东门之叹
下一篇:读懂丁元英的这两句话,才有机会成就人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