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美女什么来头,一夜间让全体直男“夹子音”装嫩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来源:Vista看天下

  互联网热梗的幼稚程度又刷新了下限。

  继有着“脑干缺失之美”的泰酷辣之后,一段幼师在课堂上教小朋友跳的童谣《花园种花》,又以龙卷风般的架势席卷全网。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重复的节奏、意义简单的歌词,看起来不具备任何爆火的要素,足以让每个试图搞清楚它为何成为热梗的人感到抓狂。

  早在“拿来吧你”“我是云南的”走红之时,对于这种无意义流行语的批判就从没停止过。

  

  “病毒式传播,来的快去的也快。”

  可如今多少人脑子还是烦的,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开始跟着“挖呀挖呀挖”。

  “明知道它又傻又土,为什么总是第二天就亲口唱出来了?”

  01

  一夜之间,

  全民“夹子音”

  《花园种子》最早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红,是因为两个教小朋友跳手势舞的幼儿园老师。

  配着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的BGM,有节奏地朗读简洁的歌词,再加上大幅度的手势动作。

  热度最高的是武汉的一名幼师@音乐老师花开富贵,留着齐刘海画着淡妆,长相甜美。

  每唱完一句都会眯眼笑一下,可谓是治愈感惊人。

  

  @音乐老师花开富贵

  而另一位博主@毛葱小姐(桃子老师)虽然素面朝天,衣服发型也比较随意,但胜在足够亲和。

  评论区都在夸“好想把我家孩子/外甥女送到你班上。”

  

  @毛葱小姐(桃子老师)

  不过很快,网友们就已经不满足于在评论区表达对两位亲和系美女的喜爱。

  他们决定亲自下场创作,让这个梗焕发新的生机。

  这个童谣原本是唱给孩子听的,所以两位老师都用了跟小朋友交流的“宝宝音”,配以夸张的肢体动作。

  于是一夜之间,短视频平台上演了一场“全民夹子音装嫩现场”。

  外表粗犷的大爷双手做开花状,歪着脑袋“挖呀挖”的样子仿佛猛虎挠墙;

  但不知是用词过于粗犷,还是因为他长得太像牛爷爷,孩子看起来似乎并不太喜欢。

  

  @周大爷不服老

  五大三粗的男人在厨房里一边刷碗,一边夹着嗓子嘟囔“在小小的厨房里刷啊刷啊刷”。

  虽然背影都能看出逐渐暴躁,手里的活却还是没停下。

  

  @姚嗨森

  在将原始场景薅了个干净之后,大家的想象力逐渐地天马行空,开始了新的改编。

  比如流传最广的“打工人”版本,歌词的怨气越重,嗓子夹得越狠。

  “在小小的公司里爬呀爬呀爬,挣少少的工资,花都不敢花。”

  “在老板画的饼里面挖呀挖呀挖,赶早早的地铁还天天把班加。”

  

  @冰晴玲

  只是如今的大数据实在太过精准,一不小心就会遭到老板的质问:

  

  明星们也纷纷加入,秦霄贤甚至在相声演出现场,都来了段声情并茂的狂野版“挖呀挖”。

  

  郭德纲:你猜我为啥给你来一脚。

  

  各行各业都为这个梗的爆火添了砖加了瓦片。

  拿起手机,前一分钟刷到的是财务妹子在“大大的工位上忙呀忙呀忙”;

  

  @Uu宝超可爱

  紧接着是矿工兄弟穿着工作服,戴着头灯和安全帽。

  “在小小的巷道里面挖呀挖呀挖。”

  

  @矿工兄弟--

  其中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一位牙医。

  只见他瞪着眼睛咧着嘴,“用小小的针管扎呀扎呀扎,用小小的钳子拔小小的牙。”

  夹最嫩的嗓子,唱最可怕的歌词。

  “内啥,让你演牙医,不是让你演变态。”

  

  @浩南同学

  互联网能不能打破知识屏障不知道,但反正打破性格屏障是做到了。

  明明都是这些相隔千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却能在同一时间变成装嫩大师。

  本地超市打折促销的大喇叭里喊着,“在超市里挖呀挖,碎脊骨8块8。”

  

  @苏打水。

  房产销售在宣传视频中唱“在小小的办公室,帮你把钱花。”

  不过短短几天,《花园种花》的节奏甚至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本能。

  就连看到“消防员拯救狗狗”的新闻,都忍不住立刻提高音调,摆出画框框的姿势。

  “在脏脏的水泥地里挖呀挖呀挖,挖出一只狗子,沾着好多的泥巴。”

  

  @闪电新闻

  念完之后自己也感到诧异:“怎么办,今天又是被傻梗洗脑的一天呢。”

  02

  “幼稚儿歌”占领短视频

  这绝不是互联网装嫩的起点。

  《花园种花》火了之后,就有人开玩笑:四月唱“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嘀嗒啦”,五月唱“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这不都白种了吗?

  前者名叫《勇气大爆发》,本来是幼儿园小孩童谣中的顶流,孩子们甚至在睡梦中听到都会忍不住手舞足蹈。

  结果上个月被打上了“大学生必跳曲目”“大学生课间操”tag,一炮而红——几乎是跟“挖呀挖”一样的路径。

  

  @刘源Lucky

  事实上,近两年儿歌已经渐渐超越曾经的土味神曲,成为短视频BGM的顶流。

  小学生嫌幼稚,成年人却玩得兴高采烈。

  “聪明勇敢有力~气,我真的羡~慕~我~自己”,是来自动画《猪猪侠》的同名主题曲。

  

  “糟糕糟糕oh my god!魔法怎么失灵啦!”是95后童年回忆,儿童剧《疯丫头》的片头曲。

  

  不只是歌谣,很多动画片里的台词也一跃翻身,成了短视频里最流行的梗。

  比如去年大学还在上网课的时候,又一个名叫“GGbond”的变身视频模板超受欢迎。

  前一秒大学生们还在视频里做乖巧状,随着一个邪魅的蹭鼻子动作,画面立刻变成了《猪猪侠》里的变身动画。

  BGM随之响起:“GG bond,童话里做英雄……”

  你别说,还挺燃。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超级侦探,认真办案。”

  原本也是动画片里的人物slogan,后来一度变成了年轻人晒猫晒狗的标准模板。

  卡着节奏两手一搭,等宠物搭上第三只“手”。

  再大喊一声“超级侦探,认真办案!”

  

  @芝麻团子

  按照以往的经验,热梗的生命力通常是与其二创的丰富程度成正比的,

  两年前的“心疼giegie”,如果没有网友后续各种脑洞大开的发挥,恐怕很难火到全网皆知的程度。

  

  但如今这些儿歌引发的跟风,却是形式越简单越好、门槛越低越好。

  最常见的,它们在短视频上走红时,往往会搭配某个舞蹈或者手势舞。

  连动作都是固定的。

  《猪猪侠》的开头一定是几只手陆续伸到镜头前抖动,伴随着男声Rap“要开飞机要电视机要CD机要mp3要冰淇淋 要人民币不要太贪心”。

  

  @草莓啵啵@咖喱泡面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除了晒宠物外,另一个常见的模板是拍剪影。

  

  @不上课行不行

  形式差不多、动作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小孩子一般活泼昂扬的劲头也差不多。

  在可爱童谣的包裹下,就连疑心深重的四大爷都能变成没烦恼的傻白甜。

  “帅帅四郎,烦恼不怕,嬛嬛十七带朕出发。”

  

  @奶茶小肥仔

  特效一开,儿歌一响。

  每天为了绩点和论文卷生卷死的大学生也能变一把猪猪侠,“童话里做英雄”。

  03

  跟上每一个破梗,

  是当代人的刻板行为

  互联网平均一个月捧红一个“幼稚梗”,并非所有人都对它欣然接受。

  更多人充斥着对“短视频人均文盲”的愤怒:“挺大个人了,能不能不要再装疯卖傻了?”

  但很快大家就会发现,人的意志力在这方面是非常薄弱的。

  “背英语单词我丢三落四,记这些破梗我刻烟吸肺。”

  

  客观来说,这些顺口溜、儿歌,本身就是在人性的弱点上疯狂蹦迪的东西。

  给小孩子听的东西需要有什么特点?节奏明快的节奏、旋律朗朗上口、句子重复好记。

  再加上同质内容铺天盖地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其凶悍程度堪比思想钢印。

  你当然知道它无聊又没意义,但抵不住它能在一个精疲力竭的深夜,能带给大脑最直接的刺激。

  

  《倦怠社会》中说,“受到刺激不要立刻做出反应,而是能够拥有阻止、隔绝的本能,过度活跃是精神衰竭的征兆。”

  精神百倍地跟上每一个无意义的破梗——在如今并非精力旺盛的选择,而是一种懒得拒绝的结果。

  人在极度无聊的时候,并不会呆呆地坐在那里。

  而是会不停地东张西望,渴望用碎片化的东西填满自己脑袋。

  

  而儿歌、幼稚梗恰恰成为了最合适的“填充物”。

  它足够简单,无需思考就自动涌入你的大脑。只要对歌词和动作的简单重复,就能轻而易举加入狂欢的队伍。

  也足够安全,能展现一种稚嫩和昂扬面貌,甚至自带“鸡血”buff;

  一个正在跳可爱舞蹈的成年人,还能有什么烦心事呢?

  

  @好孟

  很多人在刚接触这些魔性热梗时,还会有一段迷茫与疑惑期。

  从“这到底是什么玩意”,逐渐变成“好怪,要不试试?”

  但经历过一个又一个幼稚梗、无聊梗的迭代,跟风玩梗已经变成了无需思考的肌肉记忆,一种没有成本的精神麻药。

  或许现实中你刚刚加班到深夜,精疲力尽靠在床头;或者正在面临找工作、考学的压力。

  却依然可以通过对“挖呀挖呀挖”们的重复、翻拍,无缝加入这场赛博狂欢。

  混在整齐划一的人群之中,大口吞咽易得的、廉价的快乐。

  哪怕明知它转瞬即逝。

上一篇:真实故事:爱没有了,家都散了,钱挣得再多有用吗
下一篇:封面观影团《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专场 影迷点赞:细节丰富感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