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开工!喜爱闽南古厝的来!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昨日

  五缘湾营运中心二期片区

  坂美民俗文化园

  取得施工许可证

  该项目将通过修缮保护

  使承载着历史的古建筑群重获新生

  一起来了解下

  

  ▲坂美民俗文化园效果图

  

  ▲坂美民俗文化园区位图

  项目位于(点击阅读片区最新进展),地处湖里区金山街道槟城道以东(恒禾七尚东侧)、横一路以南,总用地面积约1.8公顷,建筑面积约8070平方米,其中就地保护文物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

  项目涵盖地下停车场、配套用房、绿化景观构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石时荣宅后厢房修缮恢复等。项目于5月5日取得施工许可证。

  新闻多看点

  园区文物建筑五处

  平移:王清祥宅、石时荣宅(又称“大夫第”)

  迁建:石氏家庙

  原址保护:石大春宅、坂美九十九间宅

  平移

  王清祥宅

  

  ▲王清祥宅

  项目建于1931年,为民国建筑,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该建筑是一座平面呈凹字形的2层红砖洋楼,是福建省实现最大规模整体平移旋转的文物保护建筑,更是厦门市首个平移的文物保护建筑,目前属于湖里区三普文物不可移动名录第123号。

  2021年2月,在不破坏一砖一瓦的前提下,采用平移保护的方法,让建筑缓缓“走”了约62.7米,将其平移至西南角坂美九十九间东南侧。

  平移

  石时荣宅

  

  ▲石时荣宅

  项目又称“大夫第”,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建筑面积约430平方米,是一座平面呈矩形的1层红砖厝。

  2022年7月起,采用平移的方式,计划将其移至“石大春宅”西北侧,使园区东南侧形成古建筑群落,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目前,该建筑已平移至坂美民俗文化园红线内。

  迁建

  坂美石氏家庙

  

  ▲坂美石氏家庙

  项目建于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为标准闽南宗祠建筑。石氏宗祠主楼平面形状为矩形,底层为框架结构,二层为砖木结构,现为湖里区三普文物不可移动名录第106号。

  项目拟迁建至地块西北侧,该区域相对独立且在其南侧预留民俗活动广场,满足各种民俗活动的需求。

  原址保护

  石大春宅

  

  ▲石大春宅

  项目建于清代,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为单层砖木结构。项目整体由前后两进及右护厝、横屋、外护龙组成,均硬山顶,梁全架于墙体上。2013年,该项目由湖里区人民政府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该项目在修缮后将规划打造为闽南习俗研习所,为王船制作、剪纸等民间工艺提供交流互动空间。

  原址保护

  坂美九十九间

  

  ▲坂美九十九间(图源:网络)

  项目又称“坂美石氏民居”,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该建筑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闽南建筑群,现由前后2组建筑构成,均硬山顶,梁全架于墙体上。2013年,该项目由湖里区人民政府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坂美民俗文化园项目计划结合园区内文物建筑空间特点,充分挖掘闽南、闽台、海丝等特色文化元素,精心打造闽南民俗展览馆、姓氏源流馆、曲艺创意园、海丝文化馆,同时运用“儿童经济”思维打造闽南童谣、王船制作、剪纸等非遗研学基地,吸引人流,形成湖里文化旅游新名片。

  湖里头条升级服务

  回复【就业服务】进入湖里区就业服务系统

  回复【随手拍】随时随地反馈城市管理问题

  回复【网上办事】进入办事大厅

  回复【办事预约】进入i厦门办事预约系统

  来源:厦门岛内大提升、东进序曲

  湖里权威新闻

  编辑:白涵

  校对:何春钰

  审核:陆晓凤、庄筱婧、陈瑜瑾

上一篇:用流量爱豆做配音,韩版《小美人鱼》被指只要票房引争议
下一篇:陈佩斯外甥女回北京,跟陈大愚一家欢聚,表妹颜值神似女星林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