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毛泽东眼中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6
手机版

  原标题:彭雪枫: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毛泽东眼中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毛泽东曾说:“彭雪枫一身都是胆,是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开国中将、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曾深情地说,彭雪枫的牺牲,“使我党折一栋梁、失一英才,也使我丧一良师,失一益友”。正如中共中央挽联所言:“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寇、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彭雪枫是我军的著名军事家之一,他既文武双全,又兼备军政才能,深受毛泽东的信任。虽然他只活了37岁,但在反“围剿”、长征和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我们的楷模。

  1932年8月,国民党军向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郭炳生竟欲带着第五团叛变投敌。彭雪枫追赶五团五天五夜后,在崇仁县境成功追上,并揭露了郭炳生的叛变阴谋,率五团回到红军大部队。彭雪枫在关键时刻能够为党、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充分表现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在长征中,彭雪枫在娄山关血战,身先士卒,勇猛顽强,表现出了敢打敢拼的英雄气概。

  1938年,彭雪枫率领三百余名指战员高举抗日大旗,从河南确山竹沟向豫东挺进。他燃起了抗日火种,重创日军,部队在战斗中壮大,不到两年便发展到近两万人,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彭雪枫的自力更生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彭雪枫治军严格而有爱心,他领导的新四军四师在豫皖苏边区被群众称为“天下文明第一军”。他与军民关系优秀,这正是战争年代与人民鱼水情深的最好体现。

  在抗战初期,新四军缺乏骑兵,机动作战能力有限,多次受到日伪军骑兵的袭击。彭雪枫经历过新四军第四师遭受国民党骑兵第八师围攻突袭的惨痛教训后,决定尽快建立我军的骑兵团。1941年7月,在新四军第四师军政扩大会议上,彭雪枫提出要建立一支精锐骑兵部队,以牙还牙,对付敌人,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1941年8月1日,新四军第四师直属骑兵团成立大会在淮宝县岔河镇召开。成立之初,困难重重,全团不到400人,且缺乏战马和装备,也缺乏专业的训练。然而,彭雪枫通过拨款购马制作装备,动员各部队上交战马,并找到有经验的干部进行训练和指导,支持骑兵团的发展。

  彭雪枫非常关心骑兵团的训练,经常视察训练场,督促战士们训练得更好。同时,他还设计出一种比日本马刀更长且更有优势的“雪枫刀”,让骑兵们在战斗中发挥更强的作用。

  1942年5月,日伪军在淮北地区抢粮,第四师骑兵团迅速出击,歼灭了300多名敌军。这次战斗使骑兵团声名鹊起,被赞誉为“飞骑兵”。

  同年11月,日军对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彭雪枫下令骑兵团插到敌人的后方和心脏地带打击敌人。第三天,骑兵团就在泗县和青阳县之间的簸箕窑发起了反攻,从侧后方猛袭日军,击毙了日军的小队长和翻译官,并俘虏20多人。

  随后,骑兵团参加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彭雪枫手中的一张“王牌”,威震着日伪军的红色铁骑。彭雪枫的指挥才能、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骑兵团官兵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的乐安事变后,彭雪枫得到了毛泽东的嘉奖,并被形容为“一身都是胆,是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从那时起,彭雪枫一直跟随毛泽东。

  1938年9月初,毛泽东电示当时的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彭雪枫,要求他趁着日寇立足未稳、国民党仓皇撤退之机,出发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虽然军委参谋认为彭雪枫手中的部队只有不到400人,还不如“光杆司令”,需要更多时间准备,但毛泽东却认为困难越大,彭雪枫就越有干劲。最终,彭雪枫率领373名战士出发东征,而在短短几个月内,他的部队人数激增至近2万人,并初步创建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尽管当时中央首长对于部队人数的剧增感到怀疑,但彭雪枫亲自电复,证实前次统计无误。此举让毛泽东感到欣慰,并坚信越是困难,彭雪枫就会越有干劲。

  1939年11月,彭雪枫出任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主任,而新四军当时既无饷源,也无后勤供应,但彭雪枫却设法创办了震撼民心的《拂晓报》,并通过群众献计献策、动员开明绅士支援抗日部队等方式让新四军走出了困境。

  1941年1月28日,彭雪枫出任新四军第14师师长、政委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当时,他只有34岁,成为了新四军中最年轻的师长。

  1944年9月10日,彭雪枫在夏邑县彭沟涯小学带领张震和吴芝圃等人研究攻打八里庄的汉奸、土匪李光明部时,不幸中弹牺牲。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让所有人都感到难以承受。事实上,在他牺牲前仅仅10个小时,毛泽东还致电称:“中原各部作战之配合,通归彭雪枫指挥。”得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情绪激动,心痛欲绝,不禁大声喊出:“小小八里庄,竟然损我一员大将!”

  彭雪枫的牺牲也让张震、吴芝圃等人倍感焦虑和紧张,他们急忙向后方的邓子恢汇报此事。邓子恢得知消息后,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不过为了不影响士气和保护彭雪枫身怀六甲的妻子林颖,邓子恢决定秘密处理彭雪枫的遗体。

  邓子恢派人到王白楼一户大地主家,购买了一副上好的棺材,将彭雪枫遗体悄悄地用船送回4师师部驻地,在洪泽湖畔安放。不仅如此,他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彭雪枫的名义对外发布文告、命令。

  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才被公之于世。次日清晨,淮北各界七千余人前往洪泽湖畔,恭迎彭雪枫灵柩。从洪泽湖到半城,沿途数十公里,无论部队机关还是平民士绅,都在灵柩经过之处设案致祭。他们摆上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两样东西:一碗清水,一面明镜。这是淮北人民的最高礼节,表达了彭雪枫一生清白正直、明察秋毫的品质。

  2月7日,中共中央为彭雪枫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在延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率领各界代表1000余人亲自前来,向彭雪枫的遗像鞠躬、默哀。礼堂门口高悬着一副挽联: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

  打日寇,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

  责任编辑:

上一篇:劝告:猫界“5不养”,谁养谁是大冤种
下一篇:同样是冯小刚的孩子,把前妻女儿和领养女儿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