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各地亮点集萃(一)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5
手机版

  编者按:近日,《中国质量报》对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创新食品抽检工作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进行了报道,并对陕西各地食品抽检工作的亮点和特色予以集萃。现摘录转发,供大家参考交流。

  西安:“前哨”推动“关口”前移

  这个“前哨”是派驻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常态化开展的凌晨快检,也是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一项创新工作。

  该局以“服务百姓、普惠民生”为理念,推行“凌晨快检、清晨公示”工作机制,建立统一标识标牌、抽检流程、检测标准和管理“四统一”制度,采取“早抽样检验、早下架处理”措施,重点对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水发产品和菌类等食用农产品进行每日全覆盖快检。

  该局在1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快速检测室,检测人员从凌晨2时开始,对物流车辆和商户入场即抽样,2小时完成检验,清晨7点前公示结果。对检测出的不合格品,及时上报市场开办方和市场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发挥安全把关、风险预警“哨点”作用,切实提升“菜篮子”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咸阳:“检管结合”促提升

  咸阳“检管结合”工作法,在以瓜子产品为主的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促进提升中,取得实效。

  通过近3个月的排查、调研,咸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发现了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瓜子产品品种繁多生产工艺差别较大,但是企业却采取同样的方式包装、储运和销售,个别生产企业的留样产品检出了过氧化值超标,但现炒现售的就达标。

  据此,他们找到了造成过氧化值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改进包装材质和包装方式、尽量减少散货包装销售三方面的改进建议。以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为例,提出降低炒制温度延长炒制时间、采用制冷风进行降温并使中心达到适宜的温度再进行包装,采取抽真空、放置脱氧剂等包装方式,减缓油脂氧化速度。抽检不合格企业在采取这些措施后,不合格率逐步降低。

  原标题:《陕西各地亮点集萃(一)》

  阅读原文

上一篇:话剧《坏小孩》:伪装成悬疑故事的心理剧
下一篇:活动 | 青春力量,蓄势待发!红领巾讲解员美育宣讲队江南展导赏预告